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第10课《自然物与人造物》教学设计(苏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第10课《自然物与人造物》教学设计(苏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3 15:1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自然物与人造物》——苏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1. 科学观念:学生能够明确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理解它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能够发展出初步的逻辑思维和分类能力,能够分析自然物与人造物之间的关系。
3. 探究实践: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从周围环境中识别并分类自然物与人造物,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4.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图片、视频)、实物展示(如树叶、石头、塑料杯、书本等)、分类卡片、教学板书、习题卡片。
-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铅笔、橡皮,鼓励学生提前收集一些自然物和人造物的样本(可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约5分钟)
教师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窗外,再看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东西是本来就存在的,哪些是我们人类制造出来的吗?”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后举手回答,可能会提到树木、花朵、云朵是自然物,而课桌、椅子、书本是人造物。
教师总结:
“非常好!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自然物与人造物》这一课,一起来更深入地了解它们吧!”
(二)认识自然物(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1. 展示自然物的实物或图片(如树叶、石头、花朵、贝壳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自然物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它们是怎么来的?”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后小组讨论,总结自然物的特点,如它们是大自然中本来就存在的,没有经过人为加工或改变。
教师总结:
“同学们说得很好!自然物就是大自然中本来就存在的物体,它们没有经过人类的加工或制造。”
(三)了解人造物(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1. 展示人造物的实物或图片(如塑料杯、书本、电脑、房屋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人造物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它们是怎么来的?”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后小组讨论,总结人造物的特点,如它们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制造出来的,具有特定的功能和用途。
教师总结:
“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到位!人造物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创造出来的物体,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功能和用途。”
(四)探讨自然物与人造物的关系(约15分钟)
教师活动:
1. 提问:“自然物与人造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人类是如何利用自然物来制造人造物的呢?”
2. 展示一些利用自然物制造人造物的例子(如木材加工成家具、石头雕刻成艺术品等),并讲解其中的过程和原理。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理解自然物与人造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小组讨论:“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人造物是利用自然物制造出来的?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教师总结:
“同学们理解得很透彻!自然物与人造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利用自然物的属性和特点来制造人造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五)实践活动:分类大挑战(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1. 准备一些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实物或图片,混合在一起。
2. 组织学生进行“分类大挑战”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些实物或图片,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将自然物和人造物分开,并放在相应的分类卡片上。
学生活动: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认真分类,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完成后,各小组展示分类结果,并解释分类的依据。
教师评价:
对学生的分类结果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习题巩固,深化理解(约15分钟)
习题设计:
填空题:
1. ________是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物体,没有经过人类的加工或改变。
2. ________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创造出来的物体,具有特定的功能和用途。
选择题:
1. 下列哪项是人造物?( )
A. 树叶 B. 书本 C. 石头 D. 河流
2. 人类利用木材可以制造出哪种人造物?( )
A. 花朵 B. 石头 C. 家具 D. 云朵
简答题:
1. 请举出两个你身边的自然物的例子,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2. 你能想到一种人造物,它既是利用自然物制造的,又对环境友好吗?请简述这种人造物及其优点。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完成后,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并进行全班讨论,以深化对自然物与人造物概念的理解。
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习题练习,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对自然物与人造物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够继续观察、思考,发现更多关于自然和人类的奥秘。”
(七)总结提升,拓展延伸(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1. 总结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自然物与人造物的区别及关系,强调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创造活动时应注意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 提问引导:提问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书本和家具,还有哪些人造物既利用了自然物的优点,又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你能想到一些具体的例子吗?”
3.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环保材料和绿色科技的应用,如可降解塑料、太阳能产品等,激发学生对环保科技的兴趣和关注。同时,鼓励学生思考自己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节约用水用电等。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师总结:
“同学们的回答非常精彩!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物与人造物的区别及关系,还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的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直观展示、小组讨论、实践活动和习题巩固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自然物与人造物的基本概念及关系。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其责任感和行动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