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做科学》——冀人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1.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以及积极参与、乐于合作的科学态度。
2. 科学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能够简单设计并实施小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据分析能力。
4. 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对于解决生活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激发他们探索未知、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约5分钟)
教师活动:
- 回顾上节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科学的世界,知道了科学是用眼睛看、耳朵听、大脑思考来发现世界万物的规律和秘密的过程。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除了观察,还可以怎样去探究科学呢?”
-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做科学》,通过亲手做实验,去感受科学的魅力,去验证我们的猜想和假设。”
学生活动:
- 回忆上节课内容,思考教师的问题。
- 对即将进行的实验操作充满期待。
(二)认识科学探究(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 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结论等几个步骤。今天,我们就将按照这个流程来做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
- 展示实验材料:介绍实验所需材料,如杯子、水、食盐、搅拌棒等。
学生活动:
- 认真听讲,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 观察实验材料,思考它们将如何用于实验。
(三)提出问题与猜想假设(约5分钟)
师生对话:
教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把食盐放进水里,会发生什么呢?”
学生(可能的回答):“食盐会溶化在水里,水会变咸。”“食盐可能会消失不见,但水会变重。”
教师:“很好,这些都是大家的猜想。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呢?”
学生(可能的回答):“做实验!”
教师:“对,做实验是验证我们猜想的有效方法。接下来,我们就来设计实验吧。”
(四)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约15分钟)
教师活动:
- 指导实验设计:“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注意,实验设计要包括实验步骤、所需材料以及如何观察记录等。”
- 巡视指导:在学生设计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学生活动:
-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 按照设计方案,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大致为:向杯子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逐渐加入食盐并搅拌,观察食盐的溶解过程及水的变化。
(五)观察记录与分析结论(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请大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用笔记录下来。比如,食盐是如何溶解在水中的?水的味道和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
- 组织交流讨论:“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分享你们的观察结果和结论。”
学生活动:
-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 小组内交流讨论,整理观察结果和结论。
- 代表小组分享观察结果和结论,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提出疑问或补充意见。
(六)习题设计(约10分钟)
填空题:
1.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______、设计实验、______、观察记录和______。
2.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食盐在水中逐渐______,水的味道变得______。
选择题:
1. 下列哪项不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得出结论 D. 放弃尝试
2. 实验中,我们用来搅拌食盐和水的工具是( )。
A. 杯子 B. 搅拌棒 C. 食盐 D. 水
简答题:
1. 请简要描述你在本次实验中观察到的食盐溶解过程。
2. 通过本次实验,你学到了哪些关于科学探究的知识或方法?这些知识和方法对你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
学生活动:
- 独立完成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 部分学生分享答案,全班交流讨论。
(七)总结提升(约5分钟)
教师活动:
- 总结实验过程:“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不仅验证了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的猜想,还亲身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到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再到观察记录、分析结论,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 强调科学精神:“在实验中,有些同学可能遇到了食盐溶解速度不如预期快的情况,但大家都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耐心搅拌,直到观察到明显的变化。这种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精神,正是我们科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品质。”
- 鼓励探索未知:“科学的世界无边无际,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和创造。希望同学们能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勇敢地去发现、去创造,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活动:
- 认真聆听教师的总结,回顾实验过程,体会科学精神。
- 表达自己对科学学习的感受和展望,分享自己未来想要探究的科学问题或现象。
(八)拓展延伸(约5分钟)
教师活动:
- 提出拓展问题:“同学们,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那么其他物质,比如糖、沙子、油等,它们能否溶解在水中呢?它们的溶解过程会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在课后继续探究,并记录下你的观察和发现。”
- 提供探究建议:“你可以尝试用不同的物质进行实验,比较它们的溶解性;也可以改变实验条件,比如水的温度、搅拌的速度等,观察这些条件对溶解过程的影响。记得在探究过程中保持安全,并记录下详细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学生活动:
- 思考教师提出的拓展问题,产生新的探究兴趣。
- 讨论并制定课后探究计划,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
(九)作业布置(约2分钟)
教师活动:
- “为了巩固今天所学的科学探究方法,并继续培养大家的探究能力,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请大家在课后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物质,进行溶解性实验。记得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进行,并记录下你的实验过程和结果。下周上课时,我们将一起分享你的探究成果。”
学生活动:
- 记录下作业要求,准备在课后进行探究实验。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做科学》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据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结论等环节,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精神。同时,通过习题设计和拓展延伸,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所学,并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