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返校诊断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返校诊断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3 17:39:53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返校诊断试题
1.(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材料,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结构与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 B.在空气中也能耐高温
C.能够导电 D.是一种新型高分子化合物
2.(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SO2、CO2、KClO3
B.盐:纯碱、硫酸铜、碳酸氢钠
C.有机物:氨气、甲烷、足球烯(C90)
D.混合物:石墨、氨水、冰水
3.(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②表示的是中性原子,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B.只有①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它们对应的原子,其核外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D.①④表示的分别是阴离子、阳离子
4.(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其中没有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
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5.(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①往一定量的浓KOH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
B.②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C.③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来温度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入少量MnO2)
6.(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硫酸用作脱水剂 B.液氨用作制冷剂
C.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D.生石灰作干燥剂
7.(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某无色溶液中若含有大量Na2SO4、Na2CO3、NaOH,为验证其中所含的阴离子,若限定只取一次待测液,加入试剂顺序正确的是(  )
A.盐酸、BaCl2、酚酞 B.BaCl2、盐酸、酚酞
C.BaCl2、酚酞、盐酸 D.酚酞、盐酸、BaCl2
8.(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握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
B.测定溶液pH,先将试纸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上
C.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D.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涂上小苏打,后用大量水冲洗
9.(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甲、乙、丙是酸或碱的水溶液,pH分别为1、10、14。下列图形合理的是(  )
A.甲中滴入丙 B.水中滴入甲 C.丙中滴入水 D.乙中滴入丙
10.(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10℃时,27.7g硫酸镁和72.3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
C.50℃时,100g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
D.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11.(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
A.某溶液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有Cl-
B.某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该溶液一定有CO32-
C.某溶液滴加BaCl2溶液得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加稀盐酸不溶解,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某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溶液一定有
12.(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将等质量的CaCO3(块状)和Na2CO3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CO3可能没有剩余
B.消耗HCl与H2SO4的质量比为2:1
C.消耗CaCO3与Na2CO3的质量比为50:53
D.反应产生水的质量相等
13.(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已知:在点燃条件下,使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26克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适当温度下跟足量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2克,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可能是(  )
A.1:12 B.5:8 C.3:10 D.12:1
14.(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X、Y、Z三种物质有如下图所本的转化关系: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X是 B.Z是MgCl2 C.甲是 D.乙是
15.(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为测定硫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数目x,将石英玻璃管A(带两端开关K1和称重,记为m1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至恒重并冷却后,称重装置A的质量记为m3g。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FeSO4:分子量为152,该物质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
A.m3只需称量一次即可确定
B.加热前应先通入N2,冷却后称重前,必须关闭
C.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硫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数目
D.若实验按“点燃酒精灯、打开K1和K2一段时间后再通入的次序操作,则测得的结晶水含量偏小
16.(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右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   ;
(2)写出物质E和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F的原因是:   。
17.(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某实验小组为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用干燥纯净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所需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上图连接成整套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   (填写字母,每个装置仅用一次)。
(2)某同学用E装置增加的质量来计算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的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A装置中实验前混合物质量为2.5g,实验后的剩余固体质量为2.1g,则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18.(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社会实践活动中,课外兴趣小组对某钢铁厂钢样进行实验、分析、计算,以了解该钢铁厂生产原料、产品的相关信息。下面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帮助计算回答:
(1)取该厂的某钢样粉末28.36g(只含Fe和C),在氧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3g白色沉淀。计算此钢样粉末中铁和碳的质量之比   。
(2)再取三份不同质量,成分与(1)中相同的钢样粉末分别加到50g质量分数相同的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I Ⅱ Ⅲ
加入钢样粉末的质量:g 2.836 5.672 8.508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1 0/2 0.25
(3)将实验Ⅱ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继续往滤液中如入mg钢样粉末,计算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称量为多少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注意考虑m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A、根据碳纳米管与金刚石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进行分析。
B、根据碳纳米管由碳元素组成,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
C、根据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单质与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解答】A、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是不同的,故A错误;
B、碳纳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碳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不耐高温,故B错误;
C、导电是电子定向移动的结果,属于物理变化,碳纳米管导电,故C正确;
D、碳纳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属于单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B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无机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考虑分析。
【解答】A、KClO3 不是氧化物,属于盐,A错误。
B、纯碱、硫酸铜、碳酸氢钠都是盐,B正确。
C、足球烯(C90)不属于有机物,C错误。
D、冰属于纯净物的化合物,不属于混合物,D错误。
故答案为:B。
3.【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A、只有②表示的是中性原子,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A正确。
B、只有①表示的O元素是非金属元素,②③④是金属元素,B正确。
C、它们对应的原子,其核外电子层数①2层, ②3层,③3层,④3层,C错误。
D、①④表示的分别是阴离子、阳离子,D正确。
故答案为:C。
4.【答案】D
【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间转化的方法、反应的原理以及反应的类型来分析解答。
【解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
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分解反应。
各物质通过一步转化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D。
5.【答案】C
【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解析】【分析】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解答】A、①往一定量的浓KOH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PH不会下降,错误。
B、②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CuSO4溶液和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都会生成沉淀,错误。
C、由于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温度升高,溶剂变小,溶质析出,回到原来温度部分析出固体再次溶解,但是溶剂减少,不能达到原先的质量,正确。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入少量MnO2),最终生成的氧气质量应该相等,错误。
故答案为:C。
6.【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现象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浓硫酸用作脱水剂,化学变化。
B、液氮用作制冷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化学变化。
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A。
7.【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验证方法分析,在进行验证时要注意所加物质的性质,不能相互间有干扰。
【解答】A、先加盐酸,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再与碳酸钠反应,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证明是否为硫酸钡沉淀,不符合题意;
B、加入氯化钡,碳酸钠与硫酸钠都能产生沉淀,加入盐酸,硫酸钡不溶,碳酸钡溶解,但同时也把氢氧根离子给反应了,不符合题意;
C、加入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加入酚酞,验证出氢氧根离子,再加入盐酸,通过沉淀部分溶解验证出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符合题意;
D、加入 酚酞,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能使酚酞变红,无法验证氢氧根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C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实验步骤的探究;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各实验的操作进行分析。
【解答】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说法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小苏打的稀溶液,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甲、乙、丙是酸或碱的水溶液,pH分别为1、10、14,它们分别显酸性、酸性、碱性,据此结合变化过程及变化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甲pH为1,丙pH为14,甲中滴入丙,pH不断增大,但是不会超过14,错误。
B、甲pH为1,水中滴入甲,pH从7开始下降,但是不会到0,错误。
C、丙pH为14,丙中滴入水,pH从14开始下降,但是不会小于7,错误。
D、丙pH为14,丙pH为10,乙中滴入丙 ,pH从10开始上升,最后不大于14,正确。
故答案为:D。
10.【答案】C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从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和质量分数的关系分析。
【解答】 A、由图可知,10℃-7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70℃-90℃时,硫酸镁的质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A错误;
B、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1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27.3,则10℃时100克水可以溶解27.3克硫酸镁形成饱和溶液,而72.3克水不能溶解27.7克硫酸镁,也不能配制出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故B错误;
C、5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49g,各种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都为49:100,故C正确;
D、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质和溶剂质量均未变化,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1.【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 A、加入的物质不一定有Cl-,也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形成硫酸银银白色沉淀;
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加入稀盐酸再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C、碳酸钠能与含可溶性钙离子或钡离子的物质结合生成沉淀;
D、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
【解答】 A、加入的物质不一定有Cl-,也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形成硫酸银银白色沉淀,故A错误;
B、加入稀盐酸再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有气体产生并生成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故B错误;
C、碳酸钠能与含可溶性钙离子或钡离子的物质结合生成沉淀,C错误;
D、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A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观察图象可知:二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结合方程式分析消耗的酸、碳酸钙和碳酸钠的质量比及生成的水的质量关系。
【解答】 CaCO3(块状)和Na2CO3(粉末)与盐酸分别反应的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8 44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8 44
观察图象可知:
A、提供的碳酸钙和碳酸钠的质量相等,说明碳酸钠完全反应,碳酸钙有剩余,则A错误;
B、 消耗HCl与H2SO4的质量比为2:1 ,故B正确;
C、参加反应的碳酸钙和碳酸钠的质量比是100:106,故C正确,
D、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质量相等,因此水的质量相等 ,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3.【答案】A,B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根据有关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已知:2H2+O22H2O,2H2O+2Na2O2=4NaOH+O2↑,二者相加可得H2+Na2O2=2NaOH,所得产物在适当温度下跟足量的固体Na2O2反应,使固体增重2g,则增加的质量为H2的质量,以此计算。
【解答】
则:
(1)如O2过量,则m(H2)=2g,m(O2)=26g-2g=24g,
(2)如H2过量,则设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n
2H2O+2Na2O2=4NaOH+O2↑△m
36 156 160 160-156=4
n 2g
n=18g,
则设参加反应的氧气为w
2H2+O22H2O
32 36
w 18g
w=16g
m(H2)=26g-16g=10g,
答:原混合气体中O2和H2的质量可能为24g、2g或16g、10g。
故答案为:AB。
14.【答案】B,C
【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框图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X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镁,故X中含有镁离子,要与硝酸钡反应,X中还需要含有硫酸根,故X是硫酸镁;
硫酸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Y,故Y可能是氢氧化镁。
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故Z可能是氯化镁。
氯化镁能与乙反应生成硝酸镁,故乙可能是硝酸银。
硫酸镁能与甲反应生成氯化镁,故甲可能是氯化钡。据此解答。
故答案为:BC。
15.【答案】B,C
【知识点】氧化反应;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解析】【分析】白色固体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
根据硫酸亚铁质量、结晶水质量及其绿矾的化学式可以计算结晶水的个数。
【解答】 A、m3只需称量一次错误,需要反复称量, 直至A质量不变,错误。
B、加热前应先通入N2,冷却后称重前, 必须关闭,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正确。
C、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硫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数目,
由表中数据可知,M3-M1是硫酸亚铁的质量,
结晶水的质量为:M2-M3,
根据题意有:152:18x=M3-M1:M2-M3,
,正确。
D、若实验按“点燃酒精灯、打开K1和K2一段时间后再通入的次序操作,则测得的结晶水含量偏大,错误。
故答案为:BC。
16.【答案】(1)Fe
(2)CuO+H2SO4CuSO4+H2O
(3)Fe+H2SO4=FeSO4+H2↑
【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解析】【分析】根据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红色金属单质,所以A为铜,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所以B为氧化铜,B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的X溶液为硫酸和硫酸铜溶液,X溶液和C反应生成了浅绿色溶液、铜和无色气体E,所以C为铁单质,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所以D为硫酸亚铁,铁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E为氢气,然后结合题中的转化关系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1)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红色金属单质,所以A为铜,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所以B为氧化铜,B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的X溶液为硫酸和硫酸铜溶液,X溶液和C反应生成了浅绿色溶液、铜和无色气体E,所以C为铁单质,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所以D为硫酸亚铁,铁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E为氢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uO,D是FeSO4;
(2)氧化铜和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4)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17.【答案】(1)B→D→C→A→E
(2)偏大
(3)80%
【知识点】氧化反应;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解析】【分析】(1)按照要求需要制取、除杂、干燥、还原、吸收的步骤分析;
(2)根据氯化钙增重的原因分析误差;
(3)根据反应前后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计算出氧化铜的质量,从而再计算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解答】 (1)要用干燥纯净的氢气还原氧化铜,要求制取的气体显除杂(氢氧化钠溶液学生氯化氢)再干燥(浓硫酸吸水),然后通过氧化铜装置发生还原反应,用氯化钙吸水产物水,故连接装置的顺序为:B→D→C→A→E;
(2)氯化钙吸收的水分来自反应的产生的水和空气中的水,因此结果会偏大;
(3)实验前混合物质量为2.5g,实验后的剩余固体质量为2.1g,减少了0.4g就是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故氧化铜的质量为:,
故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18.【答案】(1)700:9
(2)由表中数据可知,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为0.25g,设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Fe+H2SO4═FeSO4+H2↑
98 2
50gx 0.25g
x=24.5%
(3)
【知识点】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每2.836g钢样粉末能生成氢气0.1g,第三次加入8.508g钢样只生成氢气0.25g,则此时硫酸全部参加反应,钢样有剩余,所以可知50g硫酸共生成氢气0.25g,此时可以根据氢气的量求得硫酸的质量分数,加入的m钢样粉末只有铁参加反应,求得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即可求得剩余固体的质量。
【解答】 (1)钢样品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得到3克沉淀,即为碳酸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酸钙中碳元素即为钢样品中碳元素,
则碳的质量为3g×=0.36g,
则铁和碳的质量比为(28.36g-0.36g):0.36g=700:9;
(2)由表中数据可知,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为0.25g,设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Fe+H2SO4═FeSO4+H2↑
98 2
50gx 0.25g
x=24.5%
(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每2.836g钢样粉末能生成氢气0.1g,第三次加入8.508g钢样只生成氢气0.25g,则此时硫酸全部参加反应,钢样有剩余,由此可知,50g硫酸共生成氢气0.25g,
设0.25克氢气需铁的质量为z。
Fe+H2SO4═FeSO4+H2↑
56 2
z 0.25g
y=7g
由上述计算可知,钢样中铁与碳的质量比是:(28.36g-0.36g):0.36g=7:0.09,
含铁7g的钢样中含有碳的质量为:0.09g,需要钢样的质量为7.09g;若在实验Ⅱ中继续加入mg钢样粉末,能与稀硫酸反应的钢样的质量为:7.09g-5.672g=1.418g,
其中铁的质量为:1.418g×=1.4g;
当m>1.418 g,硫酸全部参加反应,
此时mg中参加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m-1.4)g,
同时5.672g钢样中含碳的质量为5.672g×=0.072g。
所以最后得到的固体为(m-1.4g)+0.072g=m-1.328g;
当 m≤1.418 g,钢样中的铁全部参加反应,剩余的固体就是钢样中含有的碳,
质量为。
1 / 1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返校诊断试题
1.(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材料,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结构与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 B.在空气中也能耐高温
C.能够导电 D.是一种新型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A、根据碳纳米管与金刚石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进行分析。
B、根据碳纳米管由碳元素组成,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
C、根据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单质与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解答】A、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是不同的,故A错误;
B、碳纳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碳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不耐高温,故B错误;
C、导电是电子定向移动的结果,属于物理变化,碳纳米管导电,故C正确;
D、碳纳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属于单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SO2、CO2、KClO3
B.盐:纯碱、硫酸铜、碳酸氢钠
C.有机物:氨气、甲烷、足球烯(C90)
D.混合物:石墨、氨水、冰水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无机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考虑分析。
【解答】A、KClO3 不是氧化物,属于盐,A错误。
B、纯碱、硫酸铜、碳酸氢钠都是盐,B正确。
C、足球烯(C90)不属于有机物,C错误。
D、冰属于纯净物的化合物,不属于混合物,D错误。
故答案为:B。
3.(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②表示的是中性原子,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B.只有①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它们对应的原子,其核外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D.①④表示的分别是阴离子、阳离子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A、只有②表示的是中性原子,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A正确。
B、只有①表示的O元素是非金属元素,②③④是金属元素,B正确。
C、它们对应的原子,其核外电子层数①2层, ②3层,③3层,④3层,C错误。
D、①④表示的分别是阴离子、阳离子,D正确。
故答案为:C。
4.(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其中没有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
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答案】D
【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间转化的方法、反应的原理以及反应的类型来分析解答。
【解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
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分解反应。
各物质通过一步转化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D。
5.(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①往一定量的浓KOH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
B.②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C.③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来温度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入少量MnO2)
【答案】C
【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解析】【分析】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解答】A、①往一定量的浓KOH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PH不会下降,错误。
B、②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CuSO4溶液和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都会生成沉淀,错误。
C、由于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温度升高,溶剂变小,溶质析出,回到原来温度部分析出固体再次溶解,但是溶剂减少,不能达到原先的质量,正确。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入少量MnO2),最终生成的氧气质量应该相等,错误。
故答案为:C。
6.(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硫酸用作脱水剂 B.液氨用作制冷剂
C.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D.生石灰作干燥剂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现象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浓硫酸用作脱水剂,化学变化。
B、液氮用作制冷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化学变化。
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A。
7.(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某无色溶液中若含有大量Na2SO4、Na2CO3、NaOH,为验证其中所含的阴离子,若限定只取一次待测液,加入试剂顺序正确的是(  )
A.盐酸、BaCl2、酚酞 B.BaCl2、盐酸、酚酞
C.BaCl2、酚酞、盐酸 D.酚酞、盐酸、BaCl2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验证方法分析,在进行验证时要注意所加物质的性质,不能相互间有干扰。
【解答】A、先加盐酸,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再与碳酸钠反应,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证明是否为硫酸钡沉淀,不符合题意;
B、加入氯化钡,碳酸钠与硫酸钠都能产生沉淀,加入盐酸,硫酸钡不溶,碳酸钡溶解,但同时也把氢氧根离子给反应了,不符合题意;
C、加入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加入酚酞,验证出氢氧根离子,再加入盐酸,通过沉淀部分溶解验证出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符合题意;
D、加入 酚酞,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能使酚酞变红,无法验证氢氧根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握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
B.测定溶液pH,先将试纸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上
C.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D.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涂上小苏打,后用大量水冲洗
【答案】C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实验步骤的探究;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各实验的操作进行分析。
【解答】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说法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小苏打的稀溶液,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9.(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甲、乙、丙是酸或碱的水溶液,pH分别为1、10、14。下列图形合理的是(  )
A.甲中滴入丙 B.水中滴入甲 C.丙中滴入水 D.乙中滴入丙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甲、乙、丙是酸或碱的水溶液,pH分别为1、10、14,它们分别显酸性、酸性、碱性,据此结合变化过程及变化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甲pH为1,丙pH为14,甲中滴入丙,pH不断增大,但是不会超过14,错误。
B、甲pH为1,水中滴入甲,pH从7开始下降,但是不会到0,错误。
C、丙pH为14,丙中滴入水,pH从14开始下降,但是不会小于7,错误。
D、丙pH为14,丙pH为10,乙中滴入丙 ,pH从10开始上升,最后不大于14,正确。
故答案为:D。
10.(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10℃时,27.7g硫酸镁和72.3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
C.50℃时,100g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
D.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C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从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和质量分数的关系分析。
【解答】 A、由图可知,10℃-7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70℃-90℃时,硫酸镁的质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A错误;
B、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1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27.3,则10℃时100克水可以溶解27.3克硫酸镁形成饱和溶液,而72.3克水不能溶解27.7克硫酸镁,也不能配制出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故B错误;
C、5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49g,各种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都为49:100,故C正确;
D、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质和溶剂质量均未变化,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1.(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
A.某溶液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有Cl-
B.某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该溶液一定有CO32-
C.某溶液滴加BaCl2溶液得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加稀盐酸不溶解,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某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溶液一定有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 A、加入的物质不一定有Cl-,也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形成硫酸银银白色沉淀;
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加入稀盐酸再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C、碳酸钠能与含可溶性钙离子或钡离子的物质结合生成沉淀;
D、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
【解答】 A、加入的物质不一定有Cl-,也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形成硫酸银银白色沉淀,故A错误;
B、加入稀盐酸再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有气体产生并生成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故B错误;
C、碳酸钠能与含可溶性钙离子或钡离子的物质结合生成沉淀,C错误;
D、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将等质量的CaCO3(块状)和Na2CO3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CO3可能没有剩余
B.消耗HCl与H2SO4的质量比为2:1
C.消耗CaCO3与Na2CO3的质量比为50:53
D.反应产生水的质量相等
【答案】A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观察图象可知:二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结合方程式分析消耗的酸、碳酸钙和碳酸钠的质量比及生成的水的质量关系。
【解答】 CaCO3(块状)和Na2CO3(粉末)与盐酸分别反应的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8 44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8 44
观察图象可知:
A、提供的碳酸钙和碳酸钠的质量相等,说明碳酸钠完全反应,碳酸钙有剩余,则A错误;
B、 消耗HCl与H2SO4的质量比为2:1 ,故B正确;
C、参加反应的碳酸钙和碳酸钠的质量比是100:106,故C正确,
D、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质量相等,因此水的质量相等 ,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3.(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已知:在点燃条件下,使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26克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适当温度下跟足量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2克,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可能是(  )
A.1:12 B.5:8 C.3:10 D.12:1
【答案】A,B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根据有关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已知:2H2+O22H2O,2H2O+2Na2O2=4NaOH+O2↑,二者相加可得H2+Na2O2=2NaOH,所得产物在适当温度下跟足量的固体Na2O2反应,使固体增重2g,则增加的质量为H2的质量,以此计算。
【解答】
则:
(1)如O2过量,则m(H2)=2g,m(O2)=26g-2g=24g,
(2)如H2过量,则设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n
2H2O+2Na2O2=4NaOH+O2↑△m
36 156 160 160-156=4
n 2g
n=18g,
则设参加反应的氧气为w
2H2+O22H2O
32 36
w 18g
w=16g
m(H2)=26g-16g=10g,
答:原混合气体中O2和H2的质量可能为24g、2g或16g、10g。
故答案为:AB。
14.(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X、Y、Z三种物质有如下图所本的转化关系: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X是 B.Z是MgCl2 C.甲是 D.乙是
【答案】B,C
【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框图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X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镁,故X中含有镁离子,要与硝酸钡反应,X中还需要含有硫酸根,故X是硫酸镁;
硫酸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Y,故Y可能是氢氧化镁。
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故Z可能是氯化镁。
氯化镁能与乙反应生成硝酸镁,故乙可能是硝酸银。
硫酸镁能与甲反应生成氯化镁,故甲可能是氯化钡。据此解答。
故答案为:BC。
15.(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为测定硫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数目x,将石英玻璃管A(带两端开关K1和称重,记为m1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至恒重并冷却后,称重装置A的质量记为m3g。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FeSO4:分子量为152,该物质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
A.m3只需称量一次即可确定
B.加热前应先通入N2,冷却后称重前,必须关闭
C.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硫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数目
D.若实验按“点燃酒精灯、打开K1和K2一段时间后再通入的次序操作,则测得的结晶水含量偏小
【答案】B,C
【知识点】氧化反应;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解析】【分析】白色固体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
根据硫酸亚铁质量、结晶水质量及其绿矾的化学式可以计算结晶水的个数。
【解答】 A、m3只需称量一次错误,需要反复称量, 直至A质量不变,错误。
B、加热前应先通入N2,冷却后称重前, 必须关闭,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正确。
C、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硫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数目,
由表中数据可知,M3-M1是硫酸亚铁的质量,
结晶水的质量为:M2-M3,
根据题意有:152:18x=M3-M1:M2-M3,
,正确。
D、若实验按“点燃酒精灯、打开K1和K2一段时间后再通入的次序操作,则测得的结晶水含量偏大,错误。
故答案为:BC。
16.(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右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   ;
(2)写出物质E和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F的原因是:   。
【答案】(1)Fe
(2)CuO+H2SO4CuSO4+H2O
(3)Fe+H2SO4=FeSO4+H2↑
【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解析】【分析】根据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红色金属单质,所以A为铜,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所以B为氧化铜,B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的X溶液为硫酸和硫酸铜溶液,X溶液和C反应生成了浅绿色溶液、铜和无色气体E,所以C为铁单质,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所以D为硫酸亚铁,铁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E为氢气,然后结合题中的转化关系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1)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红色金属单质,所以A为铜,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所以B为氧化铜,B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的X溶液为硫酸和硫酸铜溶液,X溶液和C反应生成了浅绿色溶液、铜和无色气体E,所以C为铁单质,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所以D为硫酸亚铁,铁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E为氢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uO,D是FeSO4;
(2)氧化铜和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4)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17.(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某实验小组为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用干燥纯净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所需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上图连接成整套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   (填写字母,每个装置仅用一次)。
(2)某同学用E装置增加的质量来计算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的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A装置中实验前混合物质量为2.5g,实验后的剩余固体质量为2.1g,则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B→D→C→A→E
(2)偏大
(3)80%
【知识点】氧化反应;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解析】【分析】(1)按照要求需要制取、除杂、干燥、还原、吸收的步骤分析;
(2)根据氯化钙增重的原因分析误差;
(3)根据反应前后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计算出氧化铜的质量,从而再计算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解答】 (1)要用干燥纯净的氢气还原氧化铜,要求制取的气体显除杂(氢氧化钠溶液学生氯化氢)再干燥(浓硫酸吸水),然后通过氧化铜装置发生还原反应,用氯化钙吸水产物水,故连接装置的顺序为:B→D→C→A→E;
(2)氯化钙吸收的水分来自反应的产生的水和空气中的水,因此结果会偏大;
(3)实验前混合物质量为2.5g,实验后的剩余固体质量为2.1g,减少了0.4g就是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故氧化铜的质量为:,
故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18.(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社会实践活动中,课外兴趣小组对某钢铁厂钢样进行实验、分析、计算,以了解该钢铁厂生产原料、产品的相关信息。下面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帮助计算回答:
(1)取该厂的某钢样粉末28.36g(只含Fe和C),在氧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3g白色沉淀。计算此钢样粉末中铁和碳的质量之比   。
(2)再取三份不同质量,成分与(1)中相同的钢样粉末分别加到50g质量分数相同的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I Ⅱ Ⅲ
加入钢样粉末的质量:g 2.836 5.672 8.508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1 0/2 0.25
(3)将实验Ⅱ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继续往滤液中如入mg钢样粉末,计算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称量为多少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注意考虑m的取值范围)
【答案】(1)700:9
(2)由表中数据可知,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为0.25g,设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Fe+H2SO4═FeSO4+H2↑
98 2
50gx 0.25g
x=24.5%
(3)
【知识点】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每2.836g钢样粉末能生成氢气0.1g,第三次加入8.508g钢样只生成氢气0.25g,则此时硫酸全部参加反应,钢样有剩余,所以可知50g硫酸共生成氢气0.25g,此时可以根据氢气的量求得硫酸的质量分数,加入的m钢样粉末只有铁参加反应,求得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即可求得剩余固体的质量。
【解答】 (1)钢样品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得到3克沉淀,即为碳酸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酸钙中碳元素即为钢样品中碳元素,
则碳的质量为3g×=0.36g,
则铁和碳的质量比为(28.36g-0.36g):0.36g=700:9;
(2)由表中数据可知,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为0.25g,设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Fe+H2SO4═FeSO4+H2↑
98 2
50gx 0.25g
x=24.5%
(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每2.836g钢样粉末能生成氢气0.1g,第三次加入8.508g钢样只生成氢气0.25g,则此时硫酸全部参加反应,钢样有剩余,由此可知,50g硫酸共生成氢气0.25g,
设0.25克氢气需铁的质量为z。
Fe+H2SO4═FeSO4+H2↑
56 2
z 0.25g
y=7g
由上述计算可知,钢样中铁与碳的质量比是:(28.36g-0.36g):0.36g=7:0.09,
含铁7g的钢样中含有碳的质量为:0.09g,需要钢样的质量为7.09g;若在实验Ⅱ中继续加入mg钢样粉末,能与稀硫酸反应的钢样的质量为:7.09g-5.672g=1.418g,
其中铁的质量为:1.418g×=1.4g;
当m>1.418 g,硫酸全部参加反应,
此时mg中参加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m-1.4)g,
同时5.672g钢样中含碳的质量为5.672g×=0.072g。
所以最后得到的固体为(m-1.4g)+0.072g=m-1.328g;
当 m≤1.418 g,钢样中的铁全部参加反应,剩余的固体就是钢样中含有的碳,
质量为。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