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一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限训(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一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限训(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5 17:5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出题人 历史组
审核人 历史组
一、单选题
1.北魏太和九年(485年)颁布的《地令》共15条。其中第3条后款有各户原有桑田“不在还受之限”,第6条“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从见口。 ……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这些规定( )
A.反映出国家治理存在反复性 B.适应了农耕经济发展需要
C.体现出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 D.表明均田制正逐步被废弃
2.战国时,商鞅变法规定,“不得族居”“民有二男不分异者,倍其赋”“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汉武帝以后,社会大家族又开始出现,比如东汉桓帝年间,姜肱几兄弟“友爱天至,常共卧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家大族的崛起 B.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
C.察举制度的实行 D.商鞅变法措施被废止
3.庆历新政时,副宰相范仲淹无法逾越宰相和其他执政官掌控改革大权,导致改革失败。王安石变法首先不是颁布具体变法措施,而是设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王安石的做法( )
A.提供了改革的必要条件 B.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C.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D.破坏了宋朝的中央官制
4.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迁都洛阳后规定:“吴人(江南人)投国者,处金陵馆。三年已后,赐宅归正里。”后洛阳城归正里的北徙南人渐多,有“三千余家,自立巷市”,民间称之为“吴人坊”。这反映了( )
A.北魏政权封建化的完成 B.南方社会动荡人口北迁
C.北方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D.南北方文化融合的加强
5.商鞅变法时,令拥有两名以上成年男丁的农户分为小家庭,一“室”变多“户”,原来以“室”为单位的土地、人口由官府析分登记在各“户”之下,农民成为国家课役农。商鞅的这一改革措施( )
A.瓦解了宗族血缘关系 B.强化了小农经济地位
C.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 D.维护了井田制的稳定
6.史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列史料的信息中可以推断的结论有( )
公上年(前688年),“我邦,其成,初县”。 《史记》
鲁哀公二年(前493年),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
秦孝公(公元前381年一前338年)年间商鞅变法:“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
①地方实行县制萌芽于春秋时期 ②商鞅在秦国普遍推行县制
③郡县制的形成与诸侯争战有关 ④战国初期普遍推行郡县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史记》记载:“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悝),尽地力,为疆君。自是以后,天下争于战国……先富有而后推让。……有国疆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这一记载可用于说明( )
A.国家政治变动促进经济发展 B.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C.政治变革改变社会文化风尚 D.经济发展助推国家走向统一
8.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而秦国以军功赐爵受田的做法更是打破了世禄、世业的传统秩序,确认了转移土地归属的合法手续。这反映出当时( )
A.中央集权体制建立 B.世卿世禄制度完全崩溃瓦解
C.官僚政治产生发展 D.社会阶层的新变化
9.魏末,北方汉族出现了“胡化”和“鲜卑化”的趋势。如北齐奠基人高欢是一个长期使用鲜卑语并“鲜卑化”的汉人,祖珽、孙赛等汉人都因通晓鲜卑语而得到重用。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动摇了汉族的主体地位 B.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C.促进了阶层间双向流动 D.加强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10.太和八年,孝文帝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者处死。次年颁行均田令,规定地方守宰按官职高低给予一定数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准买卖,离职时移交下任。这些措施旨在( )
A.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B.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C.保证国家的赋役征派 D.加速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11.北魏前期,百官没有俸禄,对于地方官,朝廷只问其能否上交一定数量的租调而不管他们对地方的搜刮。太和八年(485年)朝廷“始班俸禄”,规定“禄行之后,赃满一百匹者死”。实行均田制之后,官员可以得到一定职分田上的收入,但“卖(职分田)者坐如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俸禄制的实行杜绝了官员贪赃枉法 ②改革措施有利于整治吏治
③纸币成为官府的主要支付手段 ④官员们可以取得一定职分田上的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北魏前期实行宗主督护制,任命坞主(豪强地主)为宗主来代行地方行政权力。486年,朝廷采纳李冲建议,“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大率十匹为公调,二匹为调外费,三匹为百官俸……。朝廷此举( )
A.旨在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B.增加了自耕农的赋税负担
C.受到了租庸调制的影响 D.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13.时人评价王安石的新政时指出:“均输徙贵就贱,用近易远……豪商大贾皆疑而不敢动……变易既行而不与商贾争利,未之闻也。”也有人指出其不可与桑弘羊“均瑜”混为一谈,是“法术不正,唯利是嗜”。这些观点实际上反映出王安石变法( )
A.触碰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B.未能为政府拓展财源
C.有利于遏制北宋的土地兼并 D.加重了民众赋役负担
14.苏辙认为: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他意在说明王安石变法( )
A.缩小了贫富差距 B.缺乏社会基础 C.增加了财政收入 D.背离改革初衷
15.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评论说:“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此不过设法阴夺民利,其害甚于加赋,乃桑羊弘欺武帝之言,司马迁书之,以讥武帝之不明耳,岂可据以为实?”司马光在此强调了王安石变法( )
A.增加百姓的经济负担 B.并未达到富国强兵目的
C.没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D.欺瞒皇帝,削弱皇权
16.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 )
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 B.放松了政府对士人的人身控制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D.体现了士大夫经世致用的抱负
17.明朝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规定:“凡六部、都察院,遇各章奏,或题奉明旨,或覆奉钦依,转行各该衙门,俱先酌量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簿存照,每月终注销。……另造文册二本……一本送科(六科)注销,一本送阁查考。……稽迟延搁者,该部举之;各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臣等举之。”“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由此可知,考成法实施的结果是( )
A.充实了内阁权力 B.内阁成了独立的决策机构
C.改变了六科职能 D.加强了对官民言行的监视
18.王安石变法期间废除了按户等轮差服役的制度,原来应该服役的民户要缴纳免疫钱,由政府雇人服役;张居正改革期间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上述措施反映了( )
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国家税收范围的扩大
C.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 D.赋税征收手续的简化
19.《剑桥中国明代史》认为∶“张居正只声称他的目的是恢复王朝剑建者们的制度上的安排,这种姿态给了他一种合乎正统的气派,使他能够以万历皇帝的名义对官僚机构施加压力以推动他的方案。实际上,由他主持的实现这一方案的办法基本上限于人事安排和靠公文进行管理。”其意在强调张居正改革( )
A.固守传统的正统观念 B.呈现形式主义的特点
C.未触动守旧势力利益 D.缺乏深度创新的探索
20.从秦汉到清朝中期的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如下表:
第一类 鉴于前一个朝代的败亡,新王朝建立初期,总结其教训而进行的改革。
第二类 由于周期性出现王朝政治、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而进行的改革。
第三类 是少数民族政权为了提高文明程度,建立统治的合法性而进行的改革。
根据表格信息,以下中国古代改革与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
A.宋朝王安石变法——第一类 B.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类
C.明朝张居正改革——第二类 D.宋初强化统治的措施——第三类
21.咸丰、同治年间,朝野上下将机器制造、人才培养等“洋务”视为六部执掌事项之外的急切应变之举。40多年后,这些事项则被列为“时务之要政”“成永久之章”。从此,纠结数十年的所谓中洋之分、新旧之别俱化于无形。从“洋务”到“时务”的转变表明( )
A.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B.地方督抚的政治势力扩张
C.晚清改革走向深化 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22.严复指出,“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经为之本原”。有学者也谈到,戊戌时康有为欲借西法以抵御西学而重构经学,已是在拆毁自己的大本营。而对立的一面在卫教的同时,其实也改变了道。若教的一方失范,政被放弃也就计日可待了。这表明当时中国( )
A.民主共和符合国情 B.政教体系互不相容
C.制度变革成为必然 D.学习西方不够彻底
23.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大力提倡女子教育,把它视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并创办了第一所国人自办女学——经正女学。随后,社会上兴起了办女学运动。这表明维新变法( )
A.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提高了女子政治地位
C.开启教育近代化历程 D.冲击了封建传统思想
24.1904年,清政府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高等小学堂以养成国民忠国家、尊圣教之心为主;各学科均以汉文讲授,一概不用另习洋文,以免抛荒中学根柢。这一规定( )
A.开启了近代救亡图存的运动 B.培育了大量具备新式思想的人才
C.推动了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 D.体现了危机意识与守旧思想并存
25.1906 年出洋考察英、美的大臣认为中国政体相差甚远,无法学习。但对德国的考察结果却大异其趣:“揆其立国之意,专注重于练兵,故国民皆尚武之精神,即无不以服从为主义。至于用人行政,则多以兵法部勒其间,气象森严,规矩正肃。正当以德为借镜。”据此可知,晚清政府( )
A.力图迅速实现国家工业近代化 B.找到了实现变法图强的途径
C.改革的出发点是巩固清廷统治 D.通过考察凝聚朝野改革共识
26.1951年12月,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农民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组织起来”,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据此可知,党中央认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前途是( )
A.走农业集体化道路 B.实现生产的机械化
C.建立人民公社体制 D.完成土地改革任务
27.1949年,中共中央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教育以工农为主体,提高工农的文化和政治水平,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条件。1950年,中央又在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配合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建设的需要,首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时期的教育( )
A.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性质 B.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
C.扩大了政权的阶级基础 D.借鉴了苏联教育的经验
28.有学者研究得出,现代农民阶层的结构由八大群体组成(其中有重叠现象):农业劳动者、农民工、私有私营者,这三类在1999年底分别占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66.3%、25.6%、9.6%。此外还有雇工、乡镇企业管理者、乡村管理者、农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群体。这一结构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加快 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国家户籍制度持续放松 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
29.从1979年开始,对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得出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以及按照这一“规律”而形成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一些学者陆续提出了公开的质疑,并掀起了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的学术大讨论。这一讨论有利于( )
A.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
C.突破苏联模式对中国改革的束缚 D.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30.据中国船舶工业统计快报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造船完工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达到121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2%;造船量新承接船舶订单16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位居世界第二;手持船舶订单396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这些成就主要缘于中国( )
A.航运业推动了造船业的现代化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的特征 D.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化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居正入阁后,认为“当今之事,其可虑者莫重于边防。”为了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他调抗倭名将戚继光、谭纶主持蓟镇防务,增筑居庸关至山海关的空心敌台,任用李成梁防守辽东。另外,他清查军士缺额,撤消监军太监,给将帅以实权,改变了“卒惰而玩,将令不行”的局面。他又利用俺答上层的矛盾,进行分化争取,出现了“隆庆和议”。隆庆四年俺答求降,明政府封其为顺义王,通贡互市,发展民间贸易。从此北边数千里“岁省费什七”,边境晏然。
——杨欣《再论张居正改革》
材料二 鉴于新疆、西藏两地“道路僻远,人士多畏之”,康有为提出:“吾欲以四川合于西藏,谓之川藏部;甘肃合于新疆,谓之陇回部。然后本部大臣乃得以陇、蜀之人才佐回、藏之政事,其亦不可已乎?”他又说“昔《禹贡》分别五服,极有旨意,后世不知此义矣。今分国为二服,凡东、西、南、北、中五部曰甸服,辽、蒙、回、藏四部曰卫服。甸服专用中央集权之法,卫服专用分设政府之法,云南僻远而界英、法,属多土司,可略采卫服之制。”在中央民部也可作相应调整,“九部大臣皆当列于政府,若虑人数太多,则或以二相,一管内五部,一管外四部,如古二伯之制,亦事理之宜也。”
——改编自康有为《官制议》(1903年)
(1)根据材料一,归纳张居正巩固北方边防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边疆治理思想,并分析上述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制,步百为亩,亩百给一夫,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更以二百四十步为亩,官亩给一夫”。商鞅变法鼓励小家庭制,使每家只有“一男”,这使当时农民平时家家为农,每户人口少而耕地面积增,从而实现“开阡陌封疆(打破三代以来的旧田界而建立一种新田界),而赋税平”。
——根据《史记》《新唐书》整理
材料二 485年十月,冯太后颁布均田诏令“通过均田劝课农桑,建立富民的根本”。均田从“方割”(把土地划分成一块块,按人口分给无地或少地的百姓)京畿及京城国有土地开始。486年初,针对北魏“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内秘书令李冲上疏,首倡实行租调制和检查户口、征派赋役的三长制。御前会议讨论时,三长制遭多人反对。李冲说:“趁课调期间实行新制,让百姓知道赋税公平了,他们既能理解,又得到好处,实行起来就容易了。”冯太后倾听和比较了两种完全对立的意见后,果断地在二月下诏,迅速推行三长制和租调制,以配套刚推行的均田制。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商鞅开阡陌和北魏实施均田制在目的方面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及时实行三长制的意义。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收支结构而言,清代前期有较为固定的模式。咸丰以后,田赋(地丁)收入与原来相比相差悬殊。同时,盐课、关税、杂赋等传统收入在岁入总额中的比例亦大为降低。与此相反,新增加的厘金、洋税却一跃成为收入大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央设立财政处,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户部改为度支部,并将原有的14个清吏司改为田赋、漕仓、税课、管榷、通阜、库藏、廉俸、军饷、制用、会计10司,并规范了度支部及新设10司的职掌。奏销制度在清代前期已经较为完备,但毕竟与具有现代色彩的预决算制度有别。因此,清末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仿泰西之法”实行预算。光绪三十二年七月,清廷宣布了预备立宪事宜,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实行预决算的氛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宪政编查馆、资政院始提出清理财政的具体计划和预决算进程。
——摘编自陈锋《清代财政的近代转型》
材料二 1949年11月,首届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精神,拟定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统一全国税政的决定》等文件,明确规定了新中国的税收政策、税收制度和税务机构组织等一系列重大原则。随后,政府决定在全国统一开征14个税种,含工商业税(包括坐商、行商、摊贩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遗产税、房产税、地产税、特种消费行为税(筵席、娱乐、冷食、旅店)等,初步形成了以货物税、营业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税种,其他税种为辅,在多环节课征的复合税制。
——摘编自刘尚希等《新中国财政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财税近代化转型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统一税制的意义。
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太和九年(485年)(中国)。据材料“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从见口。……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可以看出北魏政府通过颁布相应的土地政策,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发展,B项正确;“反复性”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无法提现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排除C项;政府的土地政策实施,不能得出均田制被废弃,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至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实行法家学说,出于打击豪族和增加收入的需要,要求分家“不得族居”。汉武帝以后,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强调以孝治天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成为社会主旋律,这说明汉朝的家族变化主要受到了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B项正确;“世家大族的崛起”是结果,不是家族变化的原因,排除A项;察举制度是选官制度,不是导致整个社会家庭家族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商君虽死,其法未败”,商鞅变法措施被废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而且它也不是家族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材料,王安石变法期间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变法的领导结构,负责筹划与制定新的财政经济政策,变更旧法,议定新法并颁布施行,有利于新法的实施和推广,提供了改革的必要条件,A项正确;制置三司条例司是领导变法的中央机构,不需要多大的财政支出,排除B项;王安石变法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说法不恰当,排除C项;制置三司条例司是临时机构,主要职责是领导变法,而非破坏了宋朝的中央官制,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据材料“后洛阳城归正里的北徙南人渐多,有‘三千余家,自立巷市’”可知,北魏迁都洛阳后,一般江南归附者先被接待于金陵馆,后赐宅归正里。(归正里,北魏在都城洛阳安置江南归附者之场所)这是南北方文化融合的结果,D项正确;北魏政权封建化是通过学习汉族典章制度逐渐完成的,排除A项;南方社会较稳定,北民南迁,排除B项;北方经济的恢复主要指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北方经济未得到全面恢复,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令拥有两名以上成年男丁的农户分为小家庭”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时推行小家庭制,刺激了小农户数的增长,有利于促进小农经济的形成,进而推动了社会形态转变,B项正确;材料与宗族血缘关系瓦解无关,且宗法关系在春秋时期便已经瓦解,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商鞅变法强调分户,这与基层治理无关,甚至还增加基层治理的工作量,因此“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无从得出,排除C项;维护了井田制的稳定说法错误,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并未维护井田制,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公上年(前688年),‘我邦,其成,初县’”可知,地方实行县制萌芽于春秋时期,①正确;根据材料“秦孝公(公元前381年一前338年)年间商鞅变法:‘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可知商鞅在秦国普遍推行县制,②正确;根据材料“鲁哀公二年(前493年),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可知,郡县制的形成与诸侯争战有关,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战国初期普遍推行郡县制,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据题干“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齐显成霸名”“有国疆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齐国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时期霸主之一,富强的国家兼并弱小的国家,弱小国家被灭国,直至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富国强国,完成统一,可得出经济发展助推国家走向统一,D项正确;A项因果颠倒,材料强调经济对政治的促进作用,排除A项;材料没列举出“指向、暗示秦统一的诸多因素”,故材料不涉及“秦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排除B项;材料涉及了“先富有而后推让”即先讲究富国再讲究礼仪,也就是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而不是“政治变革”改变社会文化风尚,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军功成为占有土地的主要依据,大量新兴地主阶级依靠军功的途径走上政治舞台,使社会阶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D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排除A项;世卿世禄制度完全崩溃瓦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秦朝统一后,郡县制在全国推广,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中,短暂出现了汉族“胡化”现象,这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民族交融加强的表现,D项正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方汉族“胡化”和“鲜卑化”只是一种趋势,如高欢、祖珽等人因在北方政权中任职才精通鲜卑语,此时大多数北方汉人依然使用汉语,且汉族一直都是主体地位,排除A项;材料中是汉族“鲜卑化”,而不是鲜卑族封建化,排除B项;材料中只有汉族的“鲜卑化”,因此不是双向的,并且社会阶层流动指的也不是指民族间的“鲜卑化”或者“汉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通过俸禄制,一方面严厉惩治贪赃官员,另一方面配合均田令按官职高低给一定数量的俸田等措施,有利于遏制官员的腐败行为,这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B项正确;这些措施旨在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未涉及农民赋税情况,不能得出“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的结论,排除A项;这些措施旨在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国家的赋役征派”说法绝对,排除C项;这些措施旨在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加速鲜卑族的汉化进程”不是根本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北魏前期的改革措施,包括实行俸禄制和均田制等,都有助于整治吏治。俸禄制的实行使得官员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减少了他们贪污的动力;而均田制的实行则使得官员可以获得一定的职分田上的收入,这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减少贪污行为,②④正确,C项正确;虽然俸禄制的实行确实有助于减少官员的贪污行为,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它杜绝了官员的贪赃枉法。贪污行为往往与个人的道德观念和制度执行的严格程度有关,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俸禄制的实行与官员贪赃枉法的杜绝等同起来,①错误;纸币始于宋朝,与材料时间不符,③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在政治上,北魏政权通过实行三长制替换宗主督护制,使政府的政令能够较好地贯彻到基层,北魏的基层统治机构更加的完善;经济上,通过实行均田制以及租调制促进封建农业经济迅猛发展,这些都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D项正确;实行三长制、均田制等并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且也不是统治者的根本目的所在,排除A项;增加了自耕农的赋税负担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当时租庸调制尚未产生,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当时有人认为“均输法”打击了富豪商贾对市场的信心,是与商人争夺市场利益的行为,且无法与西汉均输法同日而语,破坏了“祖宗之法”,这实际上反映出变法危害到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知识可知,王安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未能为政府拓展财源”的说法不恰当,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既得利益集团对于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没有涉及土地兼并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有说明王安石变法与民众的赋税的联系,无法得出“加重了民众赋役负担”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宋朝(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苏辙认为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破富民以惠贫民”,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的现象,即官吏借机盘剥百姓,导致公私都受害;因此,苏辙认为王安石变法背离了改革初衷,D项正确;材料中王安石的做法并没有达到其目的,最终没能缩小贫富差距,排除A项;材料中强调的官吏对青苗法的破坏,不能证明其缺乏社会基础,排除B项;据材料“公私皆病矣”可知,损害了政府的利益,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本题材料“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此不过设法阴夺民利,其害甚于加赋”可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并没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反而加重了百姓负担,A项正确;题干中的“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等信息可知,作者强调王安石变法未达到富国的目的,但与强兵无关,排除B项;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而富国强兵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到削弱皇权的任何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16.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性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黜为民。张居正这一举措有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体现了士大夫经世致用的抱负,D项正确;材料中的举措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选项中的解决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材料中的举措并没有放松政府对士人的人身控制,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举措涉及的是选官制度,并不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排除C项。故选D项。
1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张居正的考成法中规定各部奏章都应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簿存照,每月终注销,奏章“另造文册二本……一本送科(六科)注销,一本送阁查考。”且有相关部门严格监督,这加强了内阁的权力,A项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排除B项;没有改变六科的职能,仍然是监督职能,排除C项;考成法并非对民众言行的监视,排除D项。故选A项。
1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中国)、明(中国)。据材料可知涉及两件事情,第一件为王安石变法中缴纳免役钱,第二件是为张居正改革中的一条鞭法,结合所学可知两件事均弱化了人身依附关系,A项正确;材料内容不涉及税收范围,排除B项;材料与白银货币化无关,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涉及的内容与简化税收手续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只声称他的目的是恢复王朝创建者们的制度上的安排”和“基本上限于人事安排和靠公文进行管理”可知,材料意在强调张居正的改革缺乏深度创新的探索,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张居正以皇帝的名义推动改革,并未强调其固守传统的正统观念,排除A项;形式主义的特点与“限于人事安排和靠公文进行管理”等信息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改革必然会或多或少地触动守旧势力的利益,排除C项。故选D项。
2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张居正改革发生在明朝中后期,当时社会矛盾尖锐,明朝出现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危机,对应第二类改革,C项正确;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时期,当时属于社会矛盾尖锐,宋朝面临积贫积弱,属于第二类改革,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属于第三类,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改革,排除B项;宋初的改革属于第一类,刚刚建立新王朝,总结唐末五代的教训而进行,排除D项。故选C项。
2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晴(中国)。据题干“咸丰、同治年间,朝野上下将机器制造、人才培养等‘洋务’视为六部执掌事项之外的急切应变之举。40多年后,这些事项则被列为‘时务之要政’‘成永久之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新政,改革内容不断深入,范围不断拓展,进程不断走向深化,C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在甲午战后,和材料描述的时间存在差异,排除A项;地方督抚的政治势力扩张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与材料描述的时间存在差异,排除D项。故选C项。
2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若教的一方失范,政被放弃也就计日可待了”,可知制度变革成为必然,C项正确;民主共和符合国情,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A项;题干材料只是体现了“教”的改变对“政”的影响,没有体现政教体系互不相容,排除B项;学习西方不够彻底,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传统思想认为女子不必接受教育,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提倡女子教育,表明维新变法冲击了封建传统思想,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这一主张是否获得社会的支持,不能得出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是缺乏社会基础,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女子获得了政治权利,排除B项;开启教育近代化历程的是洋务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2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世纪初(中国)。据材料可知,《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强调培养民众的忠君思想,不学习洋文,体现了危机意识与守旧思想并存,D项正确;近代救亡图存的运动早已开启,排除A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教育改革仍具有旧式思想,而不是已培养何种人才,排除B项;材料规定与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6 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晚清政府派大臣出洋考察,对德国的政体和治国方式表现出兴趣,认为其注重练兵,国民尚武且服从,用人行政有严格规矩。这反映出清政府希望借鉴德国的经验来加强自身的统治力量,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清政府力图迅速实现国家工业近代化的意图,重点在于对政体和统治方式的考察借鉴,排除A项;仅从对德国的考察不能得出清政府找到了实现变法图强的正确途径,事实上,清政府的改革存在诸多局限性,最终也未能实现真正的富强,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表明通过此次考察凝聚了朝野的改革共识,且当时朝野对于改革的看法和态度存在很大分歧,排除D项。故选C项。
2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1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克服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增加生产,就必须组织起来,可以看出国家要实行集体生产,走农业集体化道路,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把农民组织起来,不是机械化生产,排除B项;人民公社体制是1958年开始的,排除C项;土地改革是要把地主土地分给农民,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27.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和1950年(中国)。1949年到1950年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彻底完成。这一时期强调教育以工农为主体,高等教育要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首先为经济建设服务。这种教育方针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性质,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工农为主体、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教育方针符合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特点和要求,A项正确;此时还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体系还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时,政权的阶级基础已经确定,这一时期的教育并非是为了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明确提及借鉴了苏联教育的经验,排除D项。故选A项。
2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9年的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就业结构调整,B项正确;材料为现代农民阶层的组成结构,与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无关,排除A项;“国家户籍制度持续放松”属于原因之一,但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C项;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
2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材料中提到的对苏联“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及其发展战略的质疑,实际上是对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思和批判。这种质疑和讨论有助于中国学者和决策者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性,从而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避免盲目照搬苏联模式,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C项正确;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已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排除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自己探索而产生,而非本次讨论推动而产生,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3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手持船舶订单等数据对比可知,中国造船业发展扩大并逐渐融入世界市场,反映了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D项正确;中国造船业发展壮大与航运业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而是强调造船业的发展,而且1992年,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排除B项;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是因为船舶工业迅速发展,因果颠倒,排除C项;故选D项。
31.(1)举措:整顿军备;重修长城要塞;签订和议;发展贸易。
成效:加强了军队战斗力;节省了防御经费;维持了北部边疆的稳定;促进了汉蒙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任意答出3点即可)
(2)思想:将四川、甘肃分别与西藏、新疆在行政上合并;对边疆分设政府(赋予边疆一定自治权);在中央专门设官管理。
历史背景:西藏、新疆治理人才的缺乏和交通不便;近代边疆危机出现;完善对边疆管理的需要;中华传统边疆治理智慧的深远影响;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推进。(任意答出4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第一小问举措:根据材料一“调抗倭名将戚继光、谭纶主持蓟镇防务”“任用李成梁防守辽东”“清查军士缺额,撤消监军太监,给将帅以实权”,可得出整顿军备;根据材料一“增筑居庸关至山海关的空心敌台”,可得出重修长城要塞;根据材料一“又利用俺答上层的矛盾,进行分化争取”“隆庆四年俺答求降,明政府封其为顺义王”,可得出签订和议;根据材料一“通贡互市,发展民间贸易”,可得出发展贸易。第二小问成效:根据材料一“北边数千里‘岁省费什七’,边境晏然”,可得出节省了防御经费,维持了北部边疆的稳定;根据材料一“改变了‘卒惰而玩,将令不行’”,可得出加强了军队战斗力:联系所学,可得出促进了汉蒙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思想:依据材料二“吾欲以四川合于西藏,谓之川藏部;甘肃合于新疆,谓之陇回部”,可得出将四川、甘肃分别与西藏、新疆在行政上合并;据材料二“辽、蒙、回、藏四部曰卫服。甸服专用中央集权之法,卫服专用分设政府之法,云南僻远而界英、法,属多土司,可略采卫服之制”,可得出对边疆分设政府(赋予边疆一定自治权);依据材料二“九部大臣皆当列于政府,若虑人数太多,则或以二相,一管内五部,一管外四部,如古二伯之制,亦事理之宜也”,可得出在中央专门设官管理。第二小问历史背景:依据材料二“道路僻远,人士多畏之”“然后本部大臣乃得以陇、蜀之人才佐回、藏之政事”等,可得出西藏、新疆治理人才的缺乏和交通不便;据材料二“昔《禹贡》分别五服,极有旨意,后世不知此义矣”“如古二伯之制,亦事理之宜也”,可得出中华传统边疆治理智慧的深远影响;据材料二落款“《官制议》(1903年)”联系所学,可知近代边疆危机出现,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推进等。
32.(1)相同点:劝课农桑,开发土地,发展经济;
增加国家税收。
不用点:开阡陌:土地私有,废除井田制,打击旧贵族。
均田制:土地公有,打击世家、宗主等豪强势力。
(2)打击宗主督护的隐冒,以便国家掌握更多人口;
保障农民户口独立,获得国家土地分配,提高生产积极性;
专人征派赋役,有利于赋税公平,保障国家税收;
(或两点概括为一:及时推进,作为配套,保障了均田制与租调制顺利实施)
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加强了中央集权。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和北魏(中国)。相同点:根据材料“这使当时农民平时家家为农,每户人口少而耕地面积增,从而实现‘开阡陌封疆(打破三代以来的旧田界而建立一种新田界),而赋税平’”“通过均田劝课农桑,建立富民的根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劝课农桑,开发土地,发展经济; 增加国家税收。 不用点:根据材料“开阡陌封疆(打破三代以来的旧田界而建立一种新田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阡陌:土地私有,废除井田制,打击旧贵族。根据材料“均田从‘方割’(把土地划分成一块块,按人口分给无地或少地的百姓)京畿及京城国有土地开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土地公有,打击世家、宗主等豪强势力。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针对北魏‘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内秘书令李冲上疏,首倡实行租调制和检查户口、征派赋役的三长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打击宗主督护的隐冒,以便国家掌握更多人口;保障农民户口独立,获得国家土地分配,提高生产积极性; 专人征派赋役,有利于赋税公平,保障国家税收; (或两点概括为一:及时推进,作为配套,保障了均田制与租调制顺利实施) 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加强了中央集权等方面分析。
33.(1)表现:收支结构变化;财政税收行政组织变化;奏销制度转变为预决算制度;
原因: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西方税制思想的传入和影响;近代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晚清政府改革的推动。(任答3点)
(2)意义:有利于统一国家税收政策和打击经济犯罪;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丰富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和力量;有利于巩固新解放区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现代税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任答3点)
【详解】(1)本题有两小问。第一问是特点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晚晴时期。主要表现:据材料“就收支结构而言,清代前期有较为固定的模式。咸丰以后,田赋(地丁)收入与原来相比相差悬殊。同时,盐课、关税、杂赋等传统收入在岁入总额中的比例亦大为降低。与此相反,新增加的厘金、洋税却一跃成为收入大宗”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晚晴收支结构变化;据材料“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央设立财政处,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户部改为度支部,并将原有的14个清吏司改为田赋、漕仓、税课、管榷、通阜、库藏、廉俸、军饷、制用、会计10司,并规范了度支部及新设10司的职掌”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财政税收行政组织变化;据材料“奏销制度在清代前期已经较为完备,但毕竟与具有现代色彩的预决算制度有别”及材料“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宪政编查馆、资政院始提出清理财政的具体计划和预决算进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奏销制度转变为预决算制度。
第二问是背景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原因:据材料“咸丰以后,田赋(地丁)收入与原来相比相差悬殊。同时,盐课、关税、杂赋等传统收入在岁入总额中的比例亦大为降低。与此相反,新增加的厘金、洋税却一跃成为收入大宗”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西方税制思想的传入和影响;据材料“清末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仿泰西之法’实行预算”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近代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据材料“光绪三十二年七月,清廷宣布了预备立宪事宜,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实行预决算的氛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宪政编查馆、资政院始提出清理财政的具体计划和预决算进程”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晚清政府改革的推动。(任答3点)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意义:据材料“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统一全国税政的决定》等文件,明确规定了新中国的税收政策、税收制度和税务机构组织等一系列重大原则”并结合所学可知,1949--1952年是我国经济恢复、政权巩固时期,统一税制有利于统一国家税收政策和打击经济犯罪;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巩固新解放区的人民政权;据材料“政府决定在全国统一开征 14个税种,含工商业税(包括坐商、行商、摊贩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遗产税、房产税、地产税、特种消费行为税(筵席、娱乐、冷食、旅店)等,初步形成了以货物税、营业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税种,其他税种为辅,在多环节课征的复合税制”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丰富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和力量;为新中国现代税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任答3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