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3 19:5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州四中2024年下期高二入学质量监测试卷
语文
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圆。
村料一:
中国思想界最占势力的是道京与儒家。道家思想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极端的自然主义,一是机端的
个人主义。惟其偏重自然主义,所以茂视制度人为。一切都应任其自然,无为而治。惟其侧重个人主义,
所以荒视社会。老子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共实并非无所作为,
不过人人各安其所,把文化与生活需要降到极低限度,互不侵犯,“共存共荣”而已。儒家虽不侣个人主
义.而论道德.说仁义,却全从个人本任出发。季康子问政,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玖敢
不正?”己立立人,己达选人:达固可兼善天下,穷仍可独善其身。儒家所提侣的美德大半含有社会性,
但是他们所着重的却不在它的社会性而在它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
西方思想界最占势力的是希腊人所传下来的哲学系统和从希伯来所吸收过来的基督教。哲学支流虽多,
最显著的是柏拉图和黑格尔,他们都以为国家高于一切,个人幸福应以社会幸福为本。卢梅太是菲薄社会
者.也说民约既成,个人意志即须受制于公众意志。近代西方人所提侣的自由似稍替个人主义助声势,但
是他们的理想的自由,如移勒所标榜的,是“最多数人的最大量的幸福”,仍不脱社会本位的看法。
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形成中西文化思想的两种不同的类型,中国人侧重个人本位,所以道德的观念特别
浓厚,政治法律思想多从伦理思想出发。西方人侧重社会本位,所以法的观念特别浓厚,伦理思想常为政
治法律思想所左右。中国人的伦理观是“离心的”.由内面外的,西方人的伦理观是“向心的”,由外而内
的。
依中国传统的看法,在一个坏的社会中,如果有少数个人敦品励行,标出一个好榜样,使多数人逐渐
受感化,造成一个新风气,然后那个社会自然会变好。依一部分西方学者的看法,社会自身本其固有的力
量逐渐转变,它所潜藏的弱点就是它向另一方向转变的萌芽。比如封建社会到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近
代国家社会:农业社会到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工业社会:私产社会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企业公营
社会。总之,社会转变不出两种方式,或由自变,或由人变。我们承认社会本身有一个常趋转变的大势,
同时,我份也不能否认少教人的努力也往往可以促成,延滞,或移转这个大势。
要复兴中国民族,我们必须在青年心理中养成对于个人努力的信任。我们必须尊敬而且维护社会上一
切面对环境困难而能挺身奋斗者,必须都弃而且消灭社会上一切侥幸苟安者、夤等幸进者和颖由因循者。
无功受禄者与不才而在高位者都是社会的寄生虫,我觉得政教当局须特别注意,为着自树声势而多引用或
扶助一个无品学的青年,便是多奖励一分苟且侥幸的心理,多打消一分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做法可危及
国家命脉,我们当知警惕。
要把中国社会变好,第一须先把人的质料变好。我并不敢菲薄现代青年,我总觉得现代青年大半仍在
鼓里过日子,多数人徒以学校为进身干禄之阶,品格固不砥砺,学问也止于浅尝肤受。这种风气必须改变,
中国才真正有希望。改变风气是教有的事,但是教有却不仅是学校的事。
(摘编自朱光潜《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伦理观》)
材料二:
我常走在前门一带通衢,觉得那样狭隘的一条道路,其问竞能容纳数多时代的器物:也有骆驼轿,也
有上贴“借光二哥”的一轮车,也有骡车、马车、人力车、自转车、汽车等,把二十世纪的东西同十五世
纪以前的汇在一处,轮蹄轧轧,汽笛鸣鸣,复杂万状,稍不加意,即遭冲轧。推一轮车的讨厌人力车、旦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