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3 20:2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将进酒
李白
目 标 展 示
教学目标
1.通过把握语气、语调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
2.体会主人公乐于为国效力的无私品质和浓郁的家国情怀;深入理解这首诗,培养诗歌的艺术鉴赏能力。
3.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重章叠唱的写作手法;理解并欣赏诗经的语言美、情感美以及结构美。
4.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体会诗经对我国文学、特别是对诗歌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诗歌,把握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律变化。
2.体会诗歌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悲而能壮”的情感特色。
基础知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了解作者
《将进酒》,将:读音qiāng;词义:请、愿;题意为:请喝酒,本诗为劝酒诗。将进酒,乐府古题,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乐府诗集》卷十六引《古今乐录》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九曰《将进酒》。”
题目解说
诗酒结缘,风景一路繁华。对文人来说,酒是灵感的催化剂,也是情感的宣泄和精神的寄托。高兴时,喝酒,豪饮助兴;郁闷时,喝酒,醉解千愁。离别时,喝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给你留点念想;相逢时,喝酒“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为你接风洗尘。而且,诗酒中自有文人的心癖性情:“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足矣”,这是嵇康的简单与诗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李白的豪迈与洒脱;“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杨慎的沉思与淡然。
“酒”意象
重点字词
⑴将进酒:属乐府旧题。将(qiāng):请。
⑵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⑶高堂:高大的厅堂。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在高堂上的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⑸会须:正应当。
⑹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重点字词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⑼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⑾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
⑿陈王:指陈思王曹植。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感知全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翻译】: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翻译】: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翻译】: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文本分析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属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之所以劝酒喝酒,目的是什么呢?“与尔同销万古愁”。“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蕴含了诗圣杜甫的多层愁苦,进行知人论世谈谈李白的“万古愁”有哪些愁呢?
李白的个人经历;“古来圣贤皆寂寞”,历来的圣贤都不为人所知,不为人所了解,不受重用,也不能施展抱负,这是酒后激愤之言;“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年华易逝,功业无成。
“万古愁”是一种生命的忧患,时不我待,不能够建功立业,感觉到人生短暂的万古愁。愁之深,愁之广,愁之无法排解。那么“万古愁”的根源是什么呢?
不平之气,受压抑,没有自由,不能施展全部才华。于是这种气郁积在心中,聚会就是最合适不过的契机,它就在酒后、在朋友面前喷涌而出:“将进酒,杯莫停”!
”诗歌里的一种醉态,没有做作,依然豪放,哪几句说到那种醉态呢?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本来李白是客人,但是醉酒后的他,反客为主,直命主人沽酒。直接表现了他的狂放性格。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好像喝醉以后在那里唱起来了,下面的尽显他酒后的醉态。
诗歌用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喊着的这样一种酒后的狂气、狂态?请举出实例。
古人对“三”“五”“九”等数字尤其敏感,而李白对数字更是有天生的亲密感,但是单薄的数字描述已经无法满足纵横千里的想象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与杜甫雄浑意境不同的是,李白更愿意将数字延伸,才可以舒放一己的豪侠之气,才可以泼染无拘束的想象。“一醉方休”无法完全尽兴,更何况故友相聚,为的不仅仅是喝醉。“三百杯”庞大的数字背后是自恃“酒仙”的孤傲和狂放,即使是暂且的欢乐,也不可以悄然流逝。
“万古愁”这些都是想象和夸张、反问把自己那种张扬的个性、强烈的主观色彩尽情地挥洒,就是冲破一切拘束、束缚,无拘无束地这么一种自由的感觉。
小组讨论
你怎么看待李白狂饮的放浪行为 (诗中的性格特点)
(爱其人,赞其诗,不摩其行)
①独特张扬个性的体现
②自信乐观精神的外露
清朝徐增评价:“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诗中豪放体现在哪里?试结合文本,分析李白喝酒诉愁的特点。
豪宴:烹羊宰牛(菜非一碟两碟,酒非一壶两壶)
豪饮:“会须一饮三百杯”(喝得多)“将进酒、杯莫亭”(喝得快)
豪情:“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象雄浑)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及时行乐)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乐观,不做金钱的奴隶)“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反客为主的狂)
哪里最有豪放气势?为什么?
(1)“天生我材必有用”表现了作者的自信,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是一种充满自信的特别张扬。
(2)总结:前人评价《将进酒》有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间的厚重,唯有黄河之水可以承载,“天上来”用想象加大它的冲击力,继而“奔流”“不复回”,如此决绝,没有丝毫的停留和眷恋。黄河一路裹挟,奔涌而去,而我们在它面前,只能无力地观看壮美,也只能生出时间迎面而来,又匆匆而去的恐慌。
(2)“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不再回来。天地尚且如此,个人如微尘一般,高堂之中,明镜里,朝夕之间青丝化为白发。若“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己身之外的爆发,那么“高堂白发”就是如影随形的细细磨损了。夸张快镜头聚焦在朝暮,“青丝”成雪,往昔都如此不堪回顾,等不得你慢慢品咂,只能长叹:我这一生啊!如此地突破时空限制束缚,大声呼告,怎能不豪放?此时,万物皆附着在李白的笔剑中,涨消变化,尽悲人之所悲,乐人之所乐。
文本赏析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
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文章主题
诗仙、酒仙,天上谪仙;豪放、不羁,人间狂客。复旦陈果说:换一种看法,即换一种活法。老师说:换一种活法,则别有洞天。李白,为我们诠释了面对人生失意的另外一种豪情。希望大家也能积极乐观、昂扬自信地面对自己人生当中的所有种种。感恩相遇,致敬李白。
作业布置
以“李白,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