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灯光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灯光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3 20:3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上8灯光 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
本单元围绕“革命岁月”这个红色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这五篇课文,分别与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这五大历史背景关联。学习本单元课文,适逢国庆75周年,借着这样一个背景,正好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重温革命岁月,聆听历史回声,了解新中国是如何诞生的。为此,可以对本单元五篇课文的学习顺序稍作调整:从国庆75周年引入,先学习《开国大典》一课,感受75年前开国大典的庄严时刻;然后再先后学习《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灯光》和《我的战友邱少云》,了解无数革命先烈是如何用生命和热血缔造新中国、保卫新中国的。在五篇课文学习之后,是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演讲。教材演讲的主题,与本单元的红色主题不吻合,这是一大缺陷。因此,不妨将演讲的主题改为“向革命先烈致敬”。这样的单元学习内容重构,既尊重了教材,又进一步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构建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特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旨在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既注意群体的描写,也注意个体的刻画,从而更好地刻画人物,烘托场面,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本单元的习作《多彩的活动》,则要求学生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这样的编排,使阅读与习作之间产生了内在的关联,从阅读中习得的表达经验,可以进一步迁移运用到写作中去。
【文本解读】
课文记叙了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文章开头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继而引发“我”对往事的回忆,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的战友,可以体会到“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革命先烈、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构思精巧,结构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感人至深。本文以“灯光”为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它是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从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由他人的赞叹引发回忆;郝副营长在没有灯光的黑夜里划燃火柴充当灯光看书,书中画的正是孩子们在灯光下读书的情景;战斗打响后,郝副营长在千钧一发的时刻点燃手中的书本,像明灯一样帮助战士们找到了突破口,他却因此暴露自己而牺牲了;最后又从回忆转回到现实,回到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其次,灯光,又是革命的理想之光,是新中国新生活的象征,让孩子们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正是郝副营长这样的革命先烈憧憬并为之奋斗的革命理想。
英雄,是本单元的核心关键词。以语文的方式,重温革命岁月,了解英雄,读懂英雄,缅怀英雄,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立德树人,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熏陶。
“灯光(火光)”是本课的一个核心意象,课文以“灯光”为题,文中多次写到“灯光(火光)”,尤其是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看书上灯光图、在黑暗中点燃书本照亮后续部队前进道路的场景,描写具体,细腻生动,感人至深,值得也需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深入解读。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
1.能概括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说一说郝副营长的英雄事迹。
2.能聚焦郝副营长这位战斗英雄,品味典型场景中的细节,寻找、体会并交流心中的感动,并试着为郝副营长写一写颁奖词。
3.能理解课文中三处“灯光(火光)”所代表的不同意义,感受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理解课文以“灯光”为题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
概括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理解课文中三处“灯光(火光)”所代表的不同意义,感受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
【教学过程】
动情导入,引向学习主题
今天,我们能够坐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学习,谈笑风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能够在明亮的灯光下散步、逛街,欣赏美轮美奂的城市灯光秀。这一切,我们都感觉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你知道今天这样的美好生活,是怎么来的吗?
揭示课题:灯光
指出:这篇课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了解作者王愿坚。
学习活动一 梳理结构,了解英雄事迹
1.预习反馈,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豫皖苏 围歼 电钮 憧憬 黑魆魆 千钧一发 璀璨
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2.梳理文章内容。
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回忆性的文章,通常的结构是:
触景生情——回忆往事——回到现在
根据这个结构,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触景生情: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华灯下的一声“多好啊”的赞叹,让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回忆往事:郝副营长深情地注视着书上一幅插图,憧憬着胜利了能够让孩子们都在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黑暗中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回到现在: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亲爱的战友。
学习活动二 品味细节,寻找心中感动
1.品味文所忆往事,聚焦郝副营长,寻找令你感动的细节,抓住关键词句,写写批注。
2.交流批注,分享阅读感受
(1)体会郝副营长对未来的憧憬
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哪个细节令你感动?
——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图,在默默地沉思什么?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什么是憧憬?郝副营长的憧憬是什么?
——深情地读一读郝副营长的憧憬。
(2)体会郝副营长的自我牺牲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了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哪一个举动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郝副营长这样做,有没有想到后果?猜想一下,他点燃手中那本书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郝副营长点燃的只是一本书吗?(点燃的是自己的生命,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是革命的理想)
学习活动三 聚焦灯光,体会象征意义
1.课文中,天安门的灯光、郝副营长那本书上画的灯光与郝副营长点燃书本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与题目又有什么联系?
展开讨论,交流明确:
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象征着今天美好和平的生活;
郝副营长书上画的灯光,象征着郝副营长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是他的革命理想。
郝副营长在战场上点燃书本发出的火光象征着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为了实现革命的理想,郝副营长在战斗中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正是千千万万像郝副营长这样的战士,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才换来了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
天安门的灯光、郝副营长那本书上画的灯光、郝副营长点燃书本的火光,都与题目紧密照应,使文章的题目更加耐人寻味。
2.那么,课文以“灯光”做题目,好在哪里呢?
交流讨论,引导明确:
首先,灯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引发了作者的回忆。当年郝副营长在黑夜里划燃火柴看书,憧憬着孩子们将来在灯光下读书的情景。战斗打响后,郝副营长在千钧一发的时刻点燃手中的书,帮助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到了突破口,他自己却因此牺牲了。
其次,灯光是美好生活的象征。让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正是郝副营长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革命理想。以“灯光”为题目,意味深长,寄托了作者的哀思,也告诉读者,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像郝副营长这样的战斗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缅怀他们,铭记他们。
学习活动四 礼赞英雄,试写颁奖词
看过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节目吗?你觉得郝副营长,是否可以获评“感动中国”人物?给他的颁奖词,你能写一写吗?
1.出示两则颁奖词,初步了解颁奖词的写作内容与表达特点。
2. 试着为郝副营长写一段颁奖词。
文中以下语句,写的时候可以参考或引用:
郝副营长是一位战斗英雄,虽然只有二十二岁,已经打过不少胜仗了。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3.写后交流分享。
课堂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灯光》,知道了这里的“光”不仅仅指光明,更多的是郝副营长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之光,赢得了战斗的胜利,迎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让我们寻着“灯光”,追光而行,而后成为光,照亮自我,也照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