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26 21:3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红寺堡区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卷
八 年 级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与书写共4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36分)
1、默写。(16分)
(1)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感时花溅泪, 。(《春望》)
(4)白头吊古风霜里, 。(《登岳阳楼》)
(5) ,带月荷锄归。(《归田园居(其三)》)
(6)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7)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9)霜落熊升树, 。(《鲁山山行》)
(10) ,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11)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12) ,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13) ,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
(14)造化钟神秀, 。(《望岳》)
(15) ,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16)谈笑有鸿儒, 。(《 陋室铭》)
2、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____次买车又____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2分)
3、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4分)
巧妙绝( ) 世外桃( ) 无动于( ) 天翻地 ( )
4、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2分)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的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如果你是丘吉尔,该怎样回答?(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英国首相到美国访问,在众议院发表演说后走下讲台。一位反对他的女议员气冲冲地走到他的面前说:“阁下,如果我是你的妻子的话,我会在你的咖啡里下毒药”丘吉尔平静地看着她说:
“ ”。
6、看下边的漫画,完成后面两题:(共6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的内容。(限40字内)(3分)
(2)看了上边的漫画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3分)
7、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3个字。(4分)
传世画作《蒙娜丽莎》的原型一直是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谜,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她是佛罗伦萨一位丝绸富商的妻子。经考证,佛罗伦萨市中心的一家修道院遗址是其原型的安息之地。意大利考古学家目前宣布将挖掘《蒙娜丽莎》原型的骸骨。
考古学家将借助透地雷达搜寻人类骸骨,然后通过科学方法测定骨头年代,筛选出与《蒙娜丽莎>原型去世时年龄相符的骸骨,考古学家还将提取骸骨的DNA,将之与其子女们骸骨中提取的DNA进行对比。这样,将找到的足够多的头盖骨碎块通过电脑整合出《蒙娜丽莎》原型的面部图像,就能复原那让世人着迷的神秘微笑。
二、阅读(40分)
(一)共14分
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处处志之( )
(3)略无阙出(   ) (4)宜乎众矣( )
9、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三峡》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2分)
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 ( http: / / www.21cnjy.com )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二)共14分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2、《苏州园林》作者 ,名 ,著名的 、 家(2分)
13、文段中有一个词贯穿全篇,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这个词是( )。(1分)
14、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1分)
15、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3分)
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16、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 (2分)
17、文段中四个“讲究”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2分)

18、“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带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
(三)共12分
蝈蝈
窗台上挂起一只拳头大小的竹笼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一只翠绿色的蝈蝈在笼子里不安地爬动着,两根又细又长的触须不时从竹笼的小圆孔里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
“怪了,它怎么不肯叫呢 买的时候还叫得起劲。真怪了。”一位白发老人凑近蝈蝈笼子看了半天,嘴里在自言自语。
老人的孙子和孙女,两个不满8岁的孩子,也趴在窗台上看新鲜。
“它不肯叫,准是怕生。”小女孩说。
“把它关在笼子里,它生气呢!”小男孩说着,伸出小手去摘蝈蝈笼子。
“别瞎说!”老人把笼子挂到小孙子摘不到的地方,然后又说:“别着急,它一定会叫的!”
整整一天,蝈蝈无声无息,两个孩子也差点把它忘了。
第二天,老人从菜篮里拿出一只鲜红的尖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红辣椒,撕成细丝塞进小竹笼里,“吃了辣椒,它就会叫的。”他很自信。两个孩子又来了兴趣,趴在窗台上看蝈蝈怎样慢慢把一丝丝红辣椒吃进肚子里去。整个白天,蝈蝈还是没有吱声,只是不再在小笼子里爬上爬下。夜深人静的时候,蝈蝈突然叫起来,那叫声又清脆又响亮,把屋里所有的人都叫醒了。
“听见么,它叫了,多好听!”老人很有点得意。
两个孩子睡得朦胧,可还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床板蹬得咚咚直响。
蝈蝈一叫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从早到晚,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疲倦地叫,叫……它不停地用那清脆洪亮的声音向这一家人宣告它的存在.很快,他们就习以为常了,蝈蝈的叫声仿佛成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
蝈蝈的叫声毕竟太响了一点。在一个闷热得难以入睡的夜里,屋子里终于发出了怨言:“烦死了,真拿它没办法!”说话的是孩子的父亲。
“爸爸,蝈蝈为什么不停地叫呢 ”男孩问了一句,可大人们谁也不回答。于是两个孩子自问自答了。
“它大概也热得睡不着,所以叫。”
“不!它是在哭呢!关在笼子里多难受,它在哭呢!”
女人们静静地听着两个孩子的议论,只有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
早晨醒来时,听不见蝈蝈的叫声了。两个孩子趴在窗台上一看,小笼子还挂在那儿,可里面的蝈蝈不见了。小笼子上有一个整齐的口子,像是用剪刀剪的。
“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
19、本文的线索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分)     
20、开头对蝈蝈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1、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白发老人怎样的心情 (2分)
22、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对蝈蝈的态度各是怎样的 (3分)
23、“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笼子真的是咬破的吗 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3分)
三. 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
长妈妈真挚的爱;
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背影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
我们呢?我们也无时不沐浴在爱的光辉中!
爱,也许是母亲的的一句叮咛,也许是父亲的一次轻抚,也许是老师欣慰的
笑,也许是同学真诚的帮助……
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芳;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
请你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