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三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36分):
1.默写(16分)
⑴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⑵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⑶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⑷荡胸生层云, 。(杜甫《望岳》)
⑸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⑹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⑺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⑻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⑼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⑾少壮不努力, (《乐府诗集-长歌行》)
⑿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⒀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⒁白头吊古风霜里, 。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⒂ 《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忙公务的欣喜之情的句子是“
,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写在横线上。(4分)
别出新裁 走头无路 再接再励 名付其实
3.下面的字谜是哪些字?请选择其中两个作答(2分)
⑴四个人搬木头。 ( )
⑵一只狗,四张嘴。 ( )
⑶三口重叠不是品。 ( )
⑷正月无初一。 ( )
4.名著导读(3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这学期要求阅读的名著,你读了吗?故事取材于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亲身经历。小说主人公是: (1分) 。请根据你对这部作品的理解,简要说说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坚忍是达到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 , ;海蚌忍受着沙石的打磨,把晶莹的珍珠留给明天 。
6.结合语境,将备选的三个词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使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3分)
快乐是什么?孩子说,快乐就是和伙伴一起搭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木并 ;成人说,快乐就是和友人一起品茶而 ;老人说,快乐就是和家人一起共享 。
① 乐此不疲 ②天伦之乐 ③怡然自得
7.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完成下列问题。(4分)
⑴这幅漫画表现了什么主题(1分)
⑵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内容。(3分)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新华社消息 陈一峰任教于广东惠州大学艺术系,为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曾历时两年游历祖国大江南北,深入到少数民族村寨,画下几千幅速写。他的作品,渗透着强烈的乡土情怀。2015年10月20日至25日,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惠州大学主办的陈一峰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的50幅作品,大部分是他近年来的新作。这些作品造型敦实朴拙,用笔沉郁、厚重,其中的两幅巨制《战争》与《和平》,画面宏大,用笔豪放,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二、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6分)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⑶选贤与能( )
⑷雾凇沆砀。( )
10.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⑵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2.《桃花源记》作者在此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样写有什么目的?(2分)
13.《陋室铭》作者在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和节操?(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一)温暖心窝的话(12分)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 ( http: / / www.21cnjy.com )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14.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2分)
15.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16.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17.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3分)
(二)万里长江第一塔(12分)
①在古城安庆,有一座巍然屹立的迎江寺振风塔。它是长江沿岸的罕见的古代建筑,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
②这座著名的振风塔,从明代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迄今已有400年多年的历史。塔高82.74米,八角八层,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建筑。据史志记载,主持建筑的是安庆知府王鹅泉(江西泰和人),图纸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彩依据白云观天宁塔的结构加以改造而设计绘制的。振风塔脚踏浩浩长江,头顶蓝天白云,庄重挺拔,气宇非凡。
③古塔如同一个直立的圆锥体,塔身浑厚坚固,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块石构成。从底座向上各层,周宽和高度均相递减小,皆有腰檐平座和二跳斗拱。古塔拔地而起,重檐上仰,嵌空玲珑,设计精巧。塔的每层八个飞檐的翘角上部悬有一个金黄色的铜铃,风吹叮当悦耳,令人心旷神怡!底层建有光彩夺目八角飞檐木制回廊。由此入塔的小门,沿光滑而陡峭的石阶168级盘旋而上。每层塔门多变幻,游人往往迷失出入。塔内用古砖垒砌空心八方形厅室,无塔心柱,有精致的砖雕花门、斗拱,迥异多变。塔外有两尺高的白石雕栏环卫,供游人凭临眺望。登塔,可纵览大江风光,俯瞰安庆全景。观赏之余,陶然欲醉,给人以超拔升腾之感。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还有碑刻五十余块和多幅浮雕图案,刻画精致,古朴典雅。塔的第6层有一根单人难以合抱的圆形刹杆直通第7层和塔顶,塔顶是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体“履钵”,和五个铁球“相轮”与葫芦“宝瓶”串在一起构成的塔刹,耸入云际,极为壮观。振风塔结构奇特,建筑工艺独树一帜。它既吸收了历史佛塔的优点,又融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是华夏儿女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它深受游人赞赏,被誉为“塔影横江”,是安庆八景之一。
④400多年来,振风塔不知经历了多少狂风暴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雷霆地震,至今仍完好无损,巍然挺立在江岸。它作为长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灯塔,给夜航的船舶指明了航向。
⑤现在,振风塔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它在十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乱中遭受摧残,如今已修葺一新,以雄伟壮丽的风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享有“过了安庆不看塔”的美誉。
18.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 _,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2分)
19.第三段可以分为二层,请在原文上用“||”分开(1分)。第一层是按_________顺序具体介绍振风塔的建筑结构的。 第二层的层意是________________ __
。(2分)
20.文中“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这句话中的“余”字是否可以去掉 为什么 (3分)
21.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请举一例,说明其作用。(2分)
22.文中哪句话扣住了振风塔是“万里长江第一塔” (2分)
三、作文(40分)
21.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断的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直前。请以“带着 出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
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同学或老师的真实姓名、班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