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单元训练
一、选择题
1.比96的多12的数是( )。
A.32 B.48 C.44 D.54
2.××5=×5×这里应用了(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的性质
3.3千克铁的与2千克海绵的比较,( )
A.3千克铁的重 B.2千克海绵的重 C.一样重 D.无法比较
4.今年小麦的产量比去年多,则今年小麦的产量是去年的( )。
A. B. C. D.
5.在>>中,( )里可以填的整数有( )个.
A.1 B.2 C.3 D.无数
6.两根同样的绳子,如果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从第二根上截去米,那么两根绳子余下的部分( )
A.同样长 B.第一根长 C.第二根长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7.10千克的是( )千克,比240米少的是( )米。
8.一套西服原价900元,现按原价的出售,现在的售价是( )元。
9.德育小学新开设了种植体验课,一共有120人参加,五年级参加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五年级有( )人参加。五年级参加的女生人数是本年级参加人数的,五年级有( )名女生参加。
10.30dm3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结成的冰的体积是( )dm3。
11.英英跟妈妈学织围巾,第一天织了全长的,第二天织了全长的。已知这条围巾全长1.5m,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织( )m。
12.有两桶油,从甲桶取出倒入乙桶,则两桶油的质量相等。原来乙桶油比甲桶油少。
13.“双减”以来,某小学学生的平均作业时间比以前的1.2小时减少了,现在是( )小时。
14.红红把一张长方形纸先折出它的,又把折出部分的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
15.一根长16米的水管,第一次截去全长的,第二次截去余下的,两次共截去全长的( ),还剩下( )米。
16.新华书城新到一批历史文献,第一天卖出28套,第二天卖的比第一天的多2套,第二天卖出了( )套。
17.一段3米长的电线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这根电线的,其中的3份长是( )米。
18.某校开展“班班共读”的课外阅读活动,多多在周末期间看一本232页的《海底两万里》,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算式求出的问题是( ),这里的表示( )。
三、判断题
19.一个数乘真分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大( )。
20.1千克的 和3千克的 一样重. ( )
21.8个的和是多少?列式是8+。( )
22.一件100元的商品,先降价,再提价结果还是100元。( )
23.两根长都是1m的钢筋,第一根截去,第二根截去m,则两根钢筋剩下的一样长。( )
24.一件衣服降价,可以理解为现价比原价少,把原价看作单位“1”. ( )
四、计算题
25.我会算。
26.能简算的要简算。
五、解答题
27.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树?
28.六(1)班有图书176册,六(2)班图书的数量比六(1)班多,六(2)班有图书多少册?
29.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需要冬眠,如:熊、蛇、青蛙等。青蛙的冬眠时间是多少天?
30.某商店上半年销售儿童图书1200册,下半年的销售量比上半年减少了,下半年销售多少册?
31.希望小学有学生300人,分两批参观雷锋事迹展览,第一批去了总人数的,第二批去了多少人?
32.小光看一本12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33.学校在六年级390人中选出的学生去参加市运动会,其中男生占了全体运动员的。男生有多少人去参加市运动会?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则求96的就用96乘,最后再加上12即可。
【详解】96×+12
=32+12
=44。
故答案为:C。
【点睛】一方面注意列式要准确;另一方面注意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并正确依照法则计算。
2.C
【分析】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乘法的性质: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以几。观察题目中算式的结构特征,再与三个乘法运算定律、乘法的性质对比,进行选择。
【详解】A.××5=×5×中没有出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特征,所以这里没有应用乘法分配律。A选项错误。
B.××5=×5×中没有加上小括号指明哪两个数结合,所以这里没有应用乘法结合律。B选项错误。
C.××5=×5×中应用乘法交换律交换了和5的位置,所以这里应用了乘法交换律。C选项正确。
D.××5=×5×没有体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所以这里没有应用乘法的性质。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多个数相乘,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如。
3.C
【详解】3千克铁的与2千克海绵的一样重都是千克.
4.C
【分析】今年小麦的产量比去年多,是把去年的产量看作单位“1”,今年的产量是1+,今年的产量是去年产量的(1+)÷1,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1+)÷1=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今年的小麦产量是多少。
5.C
【详解】试题分析:把化成分子为5的分数,根据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值反而小,在6和10之间的整数有7、8、9三个整数,因此得解.
解:=,
在>>中,( )里可以填的整数有7、8、9三个;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大小的比较,把化成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6.D
【分析】从第一根截去它的,是一个分率,而从第二根截去米,米是具体的数量,因为≠米,所以用去的无法比较,因此剩下的也无法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因为≠米,
所以用去的无法比较,剩下的也无法比较大小.
故选D.
7. 4 180
【分析】把10千克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0×即可求出10千克的是多少千克;
把240米看作单位“1”,求比240米少是多少,就是求240米的(1-)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240×(1-)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10×=4(千克)
240×(1-)
=240×
=180(米)
10千克的是4千克,比240米少的是180米。
8.800
【分析】将原价看作单位“1”,原价×现价对应分率=现价,据此分析。
【详解】900×=800(元)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9. 48 16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120乘即可求出五年级有多少人参加;再用五年级参加的人数乘即可求出五年级参加的女生人数。
【详解】120×=48(人)
48×=16(人)
则五年级有48人参加,五年级有16名女生参加。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
10.
【分析】30dm3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把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则冰占水体积的(1+),冰的体积=水的体积×(1+),据此解答。
【详解】30×(1+)
=30×
=(立方分米)
【点睛】找准对应的单位“1”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1.0.15
【分析】把这条围巾的全长看作单位“1”,求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织的长度,就相当于求1.5米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1.5×
=1.5×
=0.15(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解答依据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2.
【分析】根据题意,从甲桶取出倒入乙桶,则两桶油的质量相等,那么原来乙桶油比甲桶油少2个,据此解答。
【详解】×2=
原来乙桶油比甲桶油少。
13.0.9/
【分析】将原来作业时间看作单位“1”,现在是原来的(1-),原来作业时间×现在对应分率=现在作业时间,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1.2×(1-)
=1.2×
=0.9(小时)
现在是0.9小时。
14.
【分析】根据题意,涂色部分是最先折出部分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那么将先折出部分乘,即可解题。
【详解】×=
所以,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15. 4
【分析】将全长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求出第一次截去后剩下几分之几,再将其乘,求出第二次截去了全长的几分之几。将第一次截去的加上第二次的,求出两次共截去全长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6乘两次共截去全长的几分之几,可得两次共截多少米,再用16减去两次截的长度,就是剩下的长度。
【详解】
=
=
=
16-16×
=16-12
=4(米)
两次共截去全长的(),还剩下(4)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和加法的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这个数乘分率;求一共占几分之几,用加法。
16.23
【分析】把第一天卖出的套数看作单位“1”,用28×,求出第一天卖出书的是多少套,再加上2套,即可求出第二天卖多少套书。
【详解】28×+2
=21+2
=23(套)
新华书城新到一批历史文献,第一天卖出28套,第二天卖的比第一天的多2套,第二天卖出了23套。
17.;
【分析】把这段电线的长度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则每份占这根电线的;用这根电线的长度除以份数即可求出1份表示的具体长度,再用1份表示的具体长度乘3即可求出3份是多少米。
【详解】1÷5=
3÷5=(米)
×3=(米)
则一段3米长的电线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这根电线的,其中的3份长是米。
18. 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分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看的页数=总页数×,第二天看的页数=第一天看的页数×,所以第二天看的页数=总页数×,其中表示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详解】通过分析可得:算式求出的问题是第二天看了多少页,这里的表示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19.×
【分析】由于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数,真分数小于1,根据积与因数的关系,当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积一定小于第一个因数,由此即可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
一个数乘真分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小,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积和因数的关系以及真分数的意义,熟练掌握真分数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20.正确
【详解】略
21.×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是乘法,则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
=×8
=
故题干说法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的意义,明确它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2.×
【分析】把这件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1”,先降价的意思是,降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单位“1”已知,用原价乘(1-)求出降价后的价格;
再提价,是把降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提价后的价格是降价后价格的(1+),单位“1”已知,用降价后的价格乘(1+),求出提价后的价格;最后与100元相比较,得出结论。
【详解】100×(1-)×(1+)
=100××
=90×
=99(元)
99<100
一件100元的商品,先降价,再提价结果是99元。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明确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3.√
【分析】先求出两根钢筋剩下的长度,再比较是否一样长即可。
【详解】第一根剩下:1×(1-)=(米)
第二根剩下:1-=(米)
所以,两根钢筋剩下的一样长。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4.
【解析】略
25.9;10;39;;
27;;6.3;5.6;
;;;
【详解】略
26.;14;
150;
【分析】(1)先计算分数乘法,再计算分数加法;
(2)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3)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4)先把24化为23+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详解】(1)
=
=
(2)
=
=14
(3)
=
=150
(4)
=
=
=
=
27.92棵,88棵,100棵
【详解】46+44+50=140(人)
280×=92(棵)
280×=88(棵)
280×=100(棵)
28.187册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六(1)班的图书数量×(1+)=六(2)班图书的数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76×(1+)
=176×
=187(册);
答:六(2)班有图书187册。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96天
【分析】青蛙的冬眠时间=熊的冬眠时间×,熊的冬眠时间=蛇的冬眠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180××
=120×
=96(天)
答:青蛙的冬眠时间是96天。
【点睛】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连乘计算。
30.900册
【分析】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问题,把上半年儿童图书的销售量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出减少的量,用上半年儿童图书的销售量减去即可。
【详解】1200-1200×
=1200-300
=900(册)
答:下半年销售900册。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在理解情景问题的基础上找到“整体”也就是常说的单位“1”的量,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最后列式计算完成题目。
31.90人
【分析】总人数看作单位“1”,第一批去了总人数的,第二批去了总人数的1-,用总人数×第二批去的对应分率即可。
【详解】300×(1-)
=300×
=90(人)
答:第二批去了90人。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所求部分的对应分率,用整体数量×部分对应分率=部分数量。
32.32页
【详解】120-120×-120×=32(页)
33.27人
【分析】通过题意可知六年级390人,选出其中的的学生去参加运动会,这里单位“1”是六年级学生人数,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390×,求出参加运动会的学生人数;因为男生占了全体运动员的,这里单位“1”是全体运动员,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390××求解即可。
【详解】390××
=45×
=27(人)
答:男生有27人去参加市运动会。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位“1”的判断,同时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几分之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