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整体研习教学设计
【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逻辑的力量”,由单元导语和学习活动两个部分构成。单元导语让学生感知逻辑的力量,了解学习逻辑的意义和目标;学习活动中的"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三个活动则分别对应逻辑的三个功能——辨谬、推理、论证。学习活动是这个单元的重点。
本单元又属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逻辑是思维的重要准则。这一任务群又单一关联“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本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中,始终贯穿了思维和语用两条线索。
【单元目标】
1.对语言文字现象进行梳理、比对和抽象,自主探究、建构逻辑经验和知识,并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反思、完善这些经验和知识。
2.在辨析逻辑谬误时形成负责任、重证据、会质疑、讲道理的理性态度;在探究推理规则时激发从具体现象中探究一般规律的探索精神;在探究论证方法时,敢于用逻辑的工具创造性解决语言交流中的问题。
3.欣赏体味逻辑形式的紧致、匀称、简洁之美;学会区分谬误和故意违反逻辑的语言艺术。
4.通过逻辑学习,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理性思辨精神。
【教学重点】
1.运用逻辑规律,辨别日常语言表述中的逻辑错误。
2.了解逻辑推理的三种有效形式,理解各种推理形式的推理规则。
3.了解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的方法,构建和完善论证。
4.灵活运用反驳的方法、技巧创作一篇驳论文。
【教学难点】
1.理解各种推理形式的推理规则。
2.理解和评估论证的合理性,提高论证的水平,组织一场辩论赛。
3.灵活运用反驳的方法、技巧创作一篇驳论文。
【单元规划】9课时
课段 学习内容
课段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第1——2课时:学习逻辑相关概念、知识;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课段二: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第3——5课时:学习有效的推理形式;辨析常见的推理错误。
课段三: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第6——9课时:学几种间接论证的方法;以图尔敏论证模型为框架的议论文写作;学写驳论文。
【教学过程】
课段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学习任务:
1.明确“概念”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2.探究逻辑的基本规律,认识“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能发现逻辑的谬误。
3.归纳逻辑错误的类型,增强辨析谬误的能力。
任务活动一:了解相关概念(参考李艾伦《极简逻辑学》)。
㈠何为“逻辑”:
1.下列句子中的“逻辑”是指什么?请分别指出。
①生物界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逻辑。(规律、事理)
②我很难相信平行宇宙那一套逻辑。(道理、理论)
③他说的这番话完全不合逻辑。(思维的规律)
④福尔摩斯精通逻辑。(推理和论证的本领)
⑤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研究推理和论证的科学——逻辑学)
总结:逻辑,讲求思维、讲求客观的一种规律,也是一门学科。
㈡何为“概念”:
内涵 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来源 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组成 内涵 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 概念的内涵有多有少。如“中国人”这个概念比“人”这个概念的内涵要多。
外延 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 概念的外延有大有小。例如“人”这个概念的外延,比“中国人”这一概念的外延要大。
㈢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概念在外延上是否有重合,可以把概念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1.相容关系:
概念间的相容关系是指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根据外延重合情况的不同,相容关系又分为三种情况。
①全同关系:全同关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叫同一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全同关系时,则所有的a是b,并且所有的b是a。例如,“中国的首都”和“北京”、“成年人”和“年满18周岁的人”。
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仅仅是在外延上相同,在内涵上一定是有区别的。
如果两个语词所表达的概念在内涵、外延上都相同,它们就不属于全同关系,而是一个概念的两个语词表达形式,如“西红柿”和“番茄”,它们的差别只存在于语体色彩上,而在逻辑意义上没有任何差别,所以它们是一个概念的两个语词表达形式,不是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
②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是指某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也叫属种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关系时,则所有的b都是a,并且有的a不是b。
例如,“学生”和“大学生”、“科学”和“人文科学”。
③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指某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交叉关系时,则有一部分a是b,有一部分a不是b,并且有一部分b不是a。例如,“青年”和“作家”、“畅销商品”和“高档商品”。
具有交叉关系的两个概念都不能是单独概念。
2.不相容关系: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又叫全异关系。
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不相容关系时,则所有的a都不是b。例如,“植物”和“动物”、“科学”和“迷信”、“红色”和“蓝色”等。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又分为两种情况。
①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当a与b具有矛盾关系时,则所有a都不是b,并且a与b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例如,“有彩色”和“无彩色”、“男人”和“女人”。
②反对关系:反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当a与b具有反对关系时,则所有a都不是b,并且a与b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例如,“大学生”和“小学生”、“红色”和“蓝色”。
㈣练习反馈:连线
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全同关系
演员和歌手 包含关系
中国的母亲河和黄河 反对关系
愤怒和情绪 交叉关系
罪犯和圣人 矛盾关系
任务活动二:了解逻辑的基本规律。
㈠认识规律。
规律 内容 要求 逻辑错误类型
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即“A就是A”。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都要具有确定性,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 混淆或偷换概念和混淆或偷换论题
矛盾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时是真的,必有一假,即“非A即B”。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 自相矛盾或者悖论
排中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即“A或者非A”。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具有某种属性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而不存在其他可能。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同时加以否定。 模棱两可
充足理由律 同一对象在同一时间内、同一条件下之所以具有某种同一性质,是因为具有充分的根据。即“所以有 B是因为有 A”或“B 真,因为 A 真:并且 A能推出 B”。 ①理由必须真实;②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必然的联系;③理由必须充足。 臆断、强加关系、以偏概全等。
㈡逻辑错误类型及事例分析:
1.无意为之的逻辑错误。
⑴违反逻辑同一律及事例分析。
①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
例如,某报刊载一则小品文,讽刺一些恋人的“向钱看”:
小伙子:“你老是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
姑娘:“怕什么!裴多菲都说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价钱低了能行吗?”
显然,这位答话的姑娘故意偷换概念。我们知道,所谓“高价姑娘”的“价”,是“价格”的“价”。人们是用“高价姑娘”来贬斥那些把爱情当作商品加以买卖的姑娘。而裴多菲诗中“爱情价更高”的“价”是“价值”的“价”。这句话是在赞美真正的爱情比生命还要宝贵。因此,同一个字(“价”)表达的是不同的概念,但上述答话的姑娘却故意将它们混同起来,用前者偷换后者,这是一种明显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②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例如,有人在讨论中学生需不需要学习地理时讲过下面这样一段话:“我认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对某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的学习完全可以和对这个国家历史的学习同时进行。我主张将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是方便的。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否则就会造成地理和历史的分裂,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
分析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谈话者最初提出的论题是“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而随后所论述的却是另一个论题——“将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显然,谈话者是把后一个论题与前一个论题混淆起来了,因而他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后一个论题去偷换了前―个论题。
⑵违反逻辑矛盾律及事例分析。
①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两个命题。例如下面一则故事:
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年轻人顿时哑口无言,满脸通红。
为什么这个年轻人会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呢?因为他的想法包含了逻辑矛盾。他一方面承认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承认作为存放这种溶液的器皿是万能溶液所不能溶解的,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
②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
例如:一只鳄鱼偷了一位父亲的儿子,它保证如果这个父亲能猜出它要做什么,它就会将儿子还给这个父亲。如果这个父亲猜“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就会成为所谓“悖论”,即如果鳄鱼不将儿子还给这个父亲,那么这个父亲就猜对了,鳄鱼就必须把儿子还给这个父亲,否则鳄鱼便违背了诺言;如果鳄鱼将儿子还给这个父亲,那么这个父亲就猜错了,鳄鱼又违背了诺言。
⑶违反逻辑排中律及事例分析。
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违反了排中律,命题就会陷入“模棱两可”(实际上应该叫作“模棱两不可”)之中。
例如:有人在陈述自己的思想时说,“说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静止的,这我不同意。但说有的事物是绝对静止的,恐怕也不正确”。
这种说法,显然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静止的”和“有的事物是绝对静止的”这两个矛盾命题的同时否定,这明显违反了排中律,犯了“模棱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注意:
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
矛盾律--逻辑之所舍;排中律--逻辑之所取。
例如:
这场战争,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违反了排中律)
这场战争既是正义的,又是非正义的。(违反矛盾律)
⑷违反逻辑充足理由律及事例分析。
①以主观臆造的理由进行论证,会犯“诡辩”“理由虚假”的错误。
②论证根据与论证结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所犯的错误叫“推不出”“强加关系”。
③论证根据不充足,不能充分证明论点,所犯的错误叫“以偏概全”。
例如:契诃夫的名作《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到别里科夫有一次看到他学校的同事柯瓦连科同他的姐姐华连卡在街上骑自行车,吓得脸色由青到白。第二天他到柯瓦连科家里,说:“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当柯瓦连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别里科夫反对青年教育者骑自行车的理由有二:一是“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二是“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这两个理由,前者是虚假的,犯了“理由虚假”的错误;后者虽然是真实的,但与“青年教育者不能骑自行车”的结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总之,别里科夫的话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总结:
逻辑规律 要求 公式表示
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的含义始终保持如一。 A就是 A
矛盾律 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 非A即B
排中律 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 A或者非A
充分理由律 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 所以有 B,是因为有 A;或B真,因为A真,并且 A能推出B。
㈢反馈练习(教材同步练习):
结合有关逻辑的基本规律,分析下列材料,指出其中违背的逻辑规律和逻辑谬误。
(1)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参考:违背了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鲁迅的作品”是集合概念,“《孔乙己》”是非集合概念。
(2)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参考:违背了同一律,对“安”的解释不同,惠子问原因,庄子答地点。
(3)——“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
——“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参考:服务员违背了同一律,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客人的论题是应不应该将手浸到汤里,而服务员将论题偷换为汤热不热、有没有烫疼自己的手。
(4)“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参考:说话人违背了不矛盾律。顾客让他来修门铃,表明门铃有故障。他的话语表明,他同时认定门铃有故障和门铃没故障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同时为真。
(5)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参考:违背了不矛盾律。“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意思是“拿破仑在小时候就夭折了”,与事实互相矛盾。
(6)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参考:违背了排中律,“读”和“不读”相互矛盾,不能都否定。
(7)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参考:这两句话错用了排中律,屏蔽了薄和厚、白和黑之间的中间状态,让人在两个极端之间作出判断或选择,这是在非矛盾(有第三种可能存在)的情形下使用排中律。
(8)《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参考:违背了充足理由律。祥林嫂死的时间早晚,与她是不是“谬种(坏东西)”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自然也构不成因果关系。祥林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死去,不能构成祥林嫂是“谬种”的充足理由。
(9)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参考:问话犯了不当预设的逻辑错误。“毁谤说话人”的这个前提有可能本身就是虚构的。
任务活动三:总结逻辑谬误类型。
(一)常见谬误类型总结。
谬误类型一:歪曲观点。
把对方的观点A歪曲成观点B,然后攻击观点B。这类谬误有一种形象的称号叫作“稻草人”,其论证的过程就好像制造出一个稻草人,然后再把这个稻草人击倒。
谬误类型二:偷换论题。
所谓偷换论题,就是把讨论的焦点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从而逃避质疑或攻击。
“怎么这么迟回家?”“怎么老挑我毛病?问话人发起的话题是“迟到的原因”,答话人并未正面回答,反而发起了另一个话题“为什么老是挑毛病”。如果两人就此开始讨论问话人是不是喜欢挑毛病、挑的是不是毛病、为什么要挑毛病等问题,答话人的目的就基本达到了。
小结:歪曲观点和偷换论题都违反了同一律。歪曲观点往往是放大或者缩小对方观点;偷换论题则更多是发起一个不同的但更能吸引人们注意力的话题。
谬误类型三:假二择一。
明明存在多种可能性,却说成只有两种可能,迫使对方作出自己所希望的选择,这叫作“假二择一”,也可以称作“虚假两难”。
谬误类型四:两可两不可。
在同一思维过程或表述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如果同时肯定或否定,就犯了“两可”或“两不可”的错误,可以简称为“模棱两可”。
谬误类型五:不当预设。
在问题中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的回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这种错误叫作“不当预设”。
以下是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的一段台词:
你(克瑞翁)这人,你来干什么?你的脸皮这样厚?你分明是想谋害我,夺取我的王位,还有脸来我家吗?喂,当着众神,你说吧:你是不是把我看成了懦夫和傻子,才打算这样千?你狡猾地向我爬过来,你以为我不会发觉你的诡计,发觉了也不能提防吗?你的企图岂不是太愚蠢吗?
俄狄浦斯问了一连串问题,克瑞翁都无法回答,因为他无论是答“是”还是答“否”,都等于承认了篡夺王位的意图。不当预设在生活很常见。
谬误类型六:轻率归纳。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一前提真不能保证结论真,尤其是在考察的数量比较少、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极容易犯轻率归纳的错误。
盘点盖茨、乔布斯、戴尔、扎克伯格等世界级富豪,辍学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这让人不得不思考正规的国民教育对创业者是否真的必要。
谬误类型七:不当类比。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似或相同,进而推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相似或相同的推理。
谬误类型八:强加因果。
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成是因果事件,叫作强加因果。
谬误类型九:循环论证。
在论证过程中,尚待证明的结论不能出现或暗含在前提中,否则就是循环论证。循环论证的本质是“因为A,所以A”。
㈡反馈练习:请判断下列句子的逻辑错误。
(1)某网站就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等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以82.48%的关注度高居榜首。(概念不清)
(2)我喜欢读外国作品、古典作品、小说、散文、唐诗等。(并列不当)
(3)一个月来,这个问题时刻缠绕着我,而在非常繁忙或心情非常好的时候,我又暂时抛开了这一问题,顾不上去想它了。(自相矛盾)
(4)夜间驾驶,驾驶员要严格控制车速,适当加大跟车距离,随时准备停车,以防止追尾事故不再发生。(否定误用)
(5)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大。(一面对两面)
(6)他的文章写的不长,所以艺术成就很高。(强加因果)
(7)张明很聪明,学习成绩好,这次评三好学生他肯定能评上。(以偏概全)
(8)为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填为平地而建成的。(不合事理)
(9)这份报纸创刊三十年了,它对热爱新闻的人们是不陌生的。(主客颠倒)
活动任务四:欣赏故意违反逻辑的语言艺术。
以下是几则故意违反逻辑的语言艺术案例,它们违反了什么逻辑规律?又为什么称得上是语言的艺术?
(1)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喜欢抬着头走路。”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恩来不慌不忙,脸带着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一个西方记者略带挑衅地问周总理:“你们中国有这么多人,那得有多少厕所啊?”周总理不紧不慢:“两个,男厕所、女厕所。”
一个西方记者问周恩来:“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吗?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集为18元8角8分……”
(2)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日,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李感其意,作《赠汪伦》绝句一首。——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3)一个德国军官指着毕加索描绘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国轰炸后惨状的画作《格尔尼卡》,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课段二: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学习任务:
1.了解“推理”的概念,认识推理的三种形式。
2.理解各种推理形式的内涵和推理规则,通过实例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初步形成逻辑思维。
3.会用三段论展开论辩;学写三段论式议论段。
任务活动一:了解推理类型。
㈠何为“推理”。
1.定义: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前提推出新结论的过程。一般来说,推理中前提和结论都以判断的形式出现,因此,推理又可以看作是从一个或多个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过程。
2.分类:
推理类型 概念 分类
演绎推理 指从一般性的前提得出特殊性的结论的一种推理。 三段论
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推理
必要条件推理
选言推理
二难推理
归纳推理 从个别到一般,即从特殊性的前提推出普遍的一般的结论的一种推理。 完全归纳
不完全归纳
类比推理 从特殊性的前提得出特殊性的结论的一种推理。
㈡各类推理类型内涵及规则:
第一大类:演绎推理。
1.三段论:
是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含三个部分: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判断。
其推理形式可以概括成:
所有M都是P;
所有S都是M;
所有S都是P。
正例:
前提:所有的介词都是虚词。
所有的虚词都是词。
结论:所有的介词都是词。
反例:
大前提:杀死尤葫芦的罪犯有十五贯钱。
小前提:熊友兰有十五贯钱。
结论:熊友兰是杀死尤葫芦的罪犯。
错误原因分析:大前提并非一般性的原理。
小结:但并是所有符合三段论定义的推理形式都是有效的。
反馈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大小前提和结论。
改革是新事物,当然免不了要遇到前进中的困难。
大前提:新事物都免不了遇到前进中的困难。
小前提:改革是新事物
结论:改革避免不了遇到前进中的困难。
2.假言推理:
定义:以一个假言判断为大前提,一个性质判断为小前提,推出一个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大前提往往用假设复句或条件复句表示。
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推理 规则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如果p,那么q,有p,所以q。 一旦河堤决口,后果就会不堪设想;河堤决口了,所以,后果不堪设想。
规则2: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如果p,那么q。非q,所以非p。 如果物质受到摩擦就会发热,此物没有发热,所以,此物没有受到摩擦。
必要条件推理 规则1: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 男子只有年满22岁,才具备结婚的年龄资格,王某不满22岁,所以,王某不具备结婚的年龄资格。
规则2: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只有p,才q,有q,所以p。 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小王改正了错误,所以,小王认识了错误。
“充分条件推理”示例:冯梦龙的《智囊全集》记载了一件令人称奇的故事
唐代有一个农夫耕田时挖到一瓮马蹄形黄金,乡里(古代居民组织单位)立刻派人送到县衙去,县官担心公库防护不严,就放到自己家里。隔夜打开检验,发现都是土块。瓮金出土时,乡里人都曾去见证。县官无法辩白,最终承认将黄金掉包的罪名。就在快要定案的时候,事情传到了一个叫袁滋的官员耳里,袁滋说:“我怀疑这案子里有冤情。”州府长官让他重新调查。他点验出瓮中“马蹄金”共二百五十多块。请金铺铸造同样形状和大小的马蹄金,才造出一半数目,总重就达三百斤了,又了解到当初是两个农夫用竹扁担抬着瓮到县府的。算一下,如果这二百五十多块是真金,就不是两个人能抬得动的。这说明在运到县衙之前,金子就被换成土块了。至此案情大白,县官洗清冤屈。
袁滋的推理过程可以概括为:
前提:如果县官以土换金,运送到他那里的必是真金;如果运送到他那里的是真金,总重量会有六百斤;如果总重量达到六百斤,那么不可能只有两个人用竹扁担抬过来。
但事实上,运“金”的只有两人,用的是竹扁担。
结论:所以县官不可能以土换金。
必要条件示例:《喜看稻菽千重浪一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袁隆平的这一推理就是典型的必要条件肯定后件式推理,推理过程如下:
只有杂种水稻的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
它的后代发生分离,它的后代是杂种水稻第二代(它本身是杂种水稻第一代)。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别:
在充分条件推理中,一种有效推理是肯定前件推出肯定后件,另一种是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而否定前件和肯定后件的推理都是无效的;必要条件推理则恰恰相反。
3.选言推理:
定义:选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
分类:选言推理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两种。
⑴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大前提是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小前提否定了其中一个(或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要肯定剩下的一个选言支。
例如:这个三段论的错误,或者是前提不正确,或者是推理不符合规则;这个三段论的前提是正确的,所以,这个三段论的错误是推理不符合规则。
⑵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大前提是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小前提肯定其中的一个选言支,结论则否定其它选言支;小前提否定除其中一个以外的选言支,结论则肯定剩下的那个选言支。
例如下面的两个例子:
①一个词,要么是褒义的、要么是贬义的,要么是中性的。“结果”是个中性词,所以,“结果”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②一个三角形,要么是锐角三角形,要么是钝角三角形,要么是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不是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所以,它是个钝角三角形。
反馈练习:
推理形式 是否有效 原因
或者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我没有听错,肯定是你说错了。 有效推理 这是关于两人之间信息传递出错的分析。由于这两种可能是相容的,信息传递出错,完全有可能发出者和接受者都错了,所以不能通过断定一方有错而推出另一方无错,所以第二则推理无效。
或者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你说错了,所以我没有听错。 无效推理
4.二难推理
定义: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两种可能推理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格式:
如果p,那么r;如果q,那么r;p或者q,总之r。
示例: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姚燧《凭阑人.寄征衣》)
其感情之深切,推理之严密何其相似:
如果寄征衣,你就不会回家,非我所愿。
如果不寄,你会受寒,非我所愿。
或者寄征衣,或者不寄征衣。
总之,不能如愿。
第二大类:归纳推理:
定义:归纳推理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由特殊具体的事例推导出一般原理、原则的解释方法。
类型:根据前提所考察对象范围的不同,把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考察了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不完全归纳推理则仅仅考察了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
例如:
在一个平面内,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全部的三角形;所以,平面内的一切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
归纳推理与三段论的区别:
同样素材的推理,三段论的前提断定了所有事物,结论只断定了所有事物中的个别,属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归纳推理前提关注到了个别,结论断言了所有事物,属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第三大类:类比推理:
定义: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过程。
形式结构:
A对象具有c、d属性;
B对象也具有c属性;
B对象也具有d属性。
举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任务活动二:剖析题例:
合作探讨,探析推理形式,及其正确与否。(教材练习)
①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使楚》)
参考:这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门入;我是出使到楚国来(非出使狗国);所以,我不从狗门入。
②《河中石兽》中的老河兵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判断出石兽在上游。但有人认为老河兵即使没有相应的河道经验,也能够通过已知的情况推理出同样的结论,因为课文第1段交代了:“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如果这段话语序无误的话,说明一开始就在原地找过了,然后又到下游找,都没有找到,那石兽还能在哪儿呢?
参考:这是一个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石兽要么在上游,要么在原地,要么在下游;不在原地,也不在下游;所以,石兽在上游。
③《红楼梦》第64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用瓜果私祭时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
参考: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演绎推理,叫二难推理,它的推理形式如下:如果我去林妹妹处,足以致疾;如果我不去林妹妹处,足以致疾;我要么去,要么不去,总之,皆足以致疾。
④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鲁迅《藤野先生》)
参考:这是个简单枚举的归纳推理:结论是“物以稀为贵”,前提是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被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的芦荟就美其名曰“龙舌兰”。
⑤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参考:这是一个不完全的类比推理:前提“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类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结论“皆以美于徐公”类比“王之蔽甚矣”。
课段三: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任务:
1.了解“论证”的概念,及其要素。
2.学习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并在语境中进一步加深和巩固。
3.借助逻辑知识,采取恰当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并尝试运用到习作中。
任务活动一:了解论证:
㈠何为论证?
定义: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美国哲学家罗伯特·所罗门认为:“论证是指提出你自己的观点,给出你为什么接受它,以及别人为什么也应该接受它的理由。”(《大问题》)
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论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根据。
论证方式:由论据到论点的联系方式,即推理形式。
(二)了解论证方式:
1.直接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
(1)举例论证:
内涵: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从逻辑的角度讲就是归纳推理)
示例一:一统六国的嬴政,笔不停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独树一帜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服务于民的百姓公仆焦裕禄……(不完全枚举)
示例二:纵观古伟人今英雄,多少科学家、艺术家,甚至普通工作者,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用血泪与汗水浇灌着成功的花蕾。(概括枚举)
(2)引用论证:
内涵:将论点用谚语、格言或成语去衡量。(逻辑形式是演绎推理)
示例:“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思想,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你的每一次付出,都会有相应的提升。
(3)比喻论证:
内涵:以喻体作论据去论证本体(论题)的论证方式。比喻论证中,喻体是一组形象事例,本体则是一种抽象道理。
示例一: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示例二:鲁迅《拿来主义》中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等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这些比喻充分论证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通俗明白,相当精辟。
(4)对比论证:
内涵:从事物相反或相异的比较中,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正确性。在比较中阐明了两者的差异之后,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
示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他们都高悬在历史的天空。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5)类比论证:
内涵: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属于逻辑中的类比推理。类比论证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
示例: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
2.间接论证:排除法、反证法、归谬法。
(1)排除法:
内涵: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只要找出证据否定其他所有的选项就行,这种方法就是大家熟悉的“排除法”。排除法实际上就是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
示例:鲁迅《拿来主义》的中心论点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却偏偏从“闭关主义”说起,采用的就是排除法,其推理过程如下:
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当时没有其他选择)。(大前提)
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送来”。(小前提)
只有自己去拿。(结论)
(2)反证法:
内涵:先假设与某个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证明最初的观点。其根据的是逻辑规律中的排中律。
示例:王戎“道旁苦李”的故事——李子是苦的。假如李子不是苦的,生长在路边一定会被人摘光了;可现在道旁这棵李子树上挂满了果实,说明没人摘,李子一定是苦的。
(3)归谬法:
内涵: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目的是证明这一观点本身的错误,常用于驳论。
示例:赫尔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有一次他参加一个晚会,晚会上演奏的轻佻音乐使他非常厌烦,他不得不用手捂住耳朵。
主人向他解释:“演奏的是流行歌曲。”
赫尔岑反问一句:“流行的乐曲就是高尚的吗?”
主人听了很是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够流行呢?”
赫尔岑笑着说:“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啦!”
(三)关注隐含前提。
在直接论证中,往往不会巨细无遗地呈现逻辑推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会出现部分前提的省略,这些省略的前提却往往又隐藏着理解论证的关键。
柯南道尔的《银色马》中,主人公福尔摩斯有这样一段话:
马厩中有一条狗,然而,尽管有人进来,并且把马牵走,它竟毫不吠叫,没有惊动睡在草料棚里两个看马房的人。显然,这位午夜来客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
任务:尝试在论据2和论据1前面,加上隐含前提。
论据2:草料棚的人没有惊醒。
隐含前提2:
论据1:狗没有吠
隐含前提1:
论点:牵走马的人是狗熟悉的
参考:
隐含前提2:狗叫了,就会惊醒草料棚的人;
隐含前提1:看到熟悉的人,狗不会叫。
(四)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
这位“虚拟论敌”可能会“驳论点”——对我们的论点举出反例或者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驳论据”——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驳论证”——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所以我们就要在论点、论据和论证中做到无懈可击,让“论敌”无处可驳。
例如:要求以“兼听则明”为论题写一篇议论文。
任务活动二:逻辑运用。
(一)阅读下文,分析其逻辑链条。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郑渊洁
①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②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中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③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④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产生厌恶感。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读到《静夜思》,可能会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⑤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而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
⑦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⑧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可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可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有删改)
1.请写出全文的具体论证过程。
参考:
(1)提出论点(标题):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引入论敌(第①段):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3)阐述“输在起跑线上”的适用前提(第②段):输在起跑线上适合短程竞赛,不适合马拉松竞赛。
(4)指出“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第③段)。
(5)通过举例、比喻论证(第④⑤段):长跑需要保存实力;过早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会消减孩子的兴趣,孩子很难成功。
(6)理论论证(第⑥⑦段):输在起跑线上,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7)重申论点(第⑧段):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可能赢得人生,是大智慧。
2.请在论证过程的基础上写出本文的逻辑链条。
参考:
引入论敌,有的放矢→限定论题,严谨周密→归谬论证,驳斥论敌,巩固论点→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再巩固论点→理论论证,三巩固论点→水到渠成,重申论点。
(二)在辩论中体会逻辑的力量。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班级辩论赛,辩题为“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正方立场: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反方立场: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1.以下哪些是正方观点?哪些是反方观点?(填出序号即可)
①没有温饱免谈道德;②谈道德的都是温饱之人;③不温不饱依然谈道德;④有人处于温饱之中却不谈道德;⑤温饱之人都谈道德。
(1)正方观点:
(2)反方观点:
参考:(1)①② (2)③
【解读】根据必要条件的逻辑性质和推理规则,正方立场“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意味着没有温饱就不能谈道德,也意味着如果谈道德那一定是温饱的。温饱的群体和讲道德的群体是前者包含后者或两者全同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反方的立场是“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要举证的是存在不温饱却讲道德的情况。温饱群体和道德群体可能是后者包含前者的关系,也可能是两者交叉关系;仅从逻辑的角度来说,还有可能是全异关系,当然,这在现实中是很难论证的。如下图所示:
“没有温饱免谈道德”,“谈道德的都是温饱之人”是支持正方的;“不温不饱依然讲道德”是支持反方的。而“有人处于温饱之中却不谈道德”,“温饱之人都谈道德”和正反两方的观点都不构成冲突。
2.概念界定:以下对“温饱”概念的界定,哪些对正方有利?哪些对反方有利?(填出序号即可)
①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②温饱就是社会上总体无衣食之困;③温饱就是或温或饱;④温饱就是既温且饱。
(1)对正方有利:
(2)对反方有利:
参考:
(1)①③ (2)②④
【解读】由于正方要证明“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不温饱就不能谈道德,因此在定义温饱时,要努力使温饱降低到人类的生存底线。如果不温饱就难以生存的话,谈道德的难度自然加大了。因此,“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对正方有利。
由于反方要证明“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不温饱也能谈道德,因此在定义温饱时要尽量多地高过人的生存底线,即使不温饱亦有一定的生存余地;另外,反方界定温饱时可强调“社会总体上无衣食之困”,那么“不温饱”就变成了“社会上总体有衣食之困”,这并不排除“局部无衣食之困”,如此又给自己留下了较大的伸缩空间。
把温饱定义为或温或饱对正方有利,那么,不温饱就变成了既不温又不饱,在同等条件下这就要比温而不饱或饱而不温更难以谈道德。
相对于把温饱界定为或温或饱而言,界定为既温且饱对正方更加不利,既温且饱,意思就是只有两样都具备才能谈道德,无形之中抬高了谈道德的条件,论证的难度也增加了。
3.论证思路:以下论证思路是正方的还是反方的?分析这样设计论证思路的理由。
人存在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人有理性,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谈道德,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
(1)论证思路属于:
(2)论证思路设计理由:
参考:
(1)反方
(2)这样设计符合反方的论辩观点和思考。先论“谈道德”的大前提:人存在是必要条件,隐含着“温饱”或“不温饱”两种可能。再论“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隐性否定了“温饱”条件。在这两步后得出结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谈道德。这隐含一个结论: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最后对对方的观点进行直接反驳: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而不是达到或做到了“温饱”再谈道德。
【解读】教材中的论证思路部分,实际上给出的是反方的思路。首先指出人存在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是反方相当高明的设定,因为存在显然是比温饱更加宽泛的条件,而温饱这一条件就可能被绕过。下面进一步指出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不仅构成对温饱这一条件的竞争和替代,而且体现了人的特性和人的尊严。在此基础上,反方可以宣布“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谈道德”,这就彻底撇开了温饱这一条件;进而反其道而行,不仅不温饱依然能谈道德,而且“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至此,不仅攻击了对方的观点,而且亮出了自己替代性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还树起了价值高标。
4.攻防策略:以下哪些属于正方的策略?哪些属于反方的策略?(填出序号即可)
①论证不能温饱就难以生存;②论证从生存到温饱存在过渡地带;③对方举例时,指出例中的人物并未讲道德,或者指出其已处于温饱状态;④谈道德的行为尽量宽泛。
(1)正方策略:
(2)反方策略:
参考:(1)①③ (2)②④
【解读】①论证不能温饱就难以生存,人不能“存在”,自然不能谈道德——这是正方的策略。
②论证从生存到温饱存在过渡地带——这是反方的策略,意味着在这个过渡地带也可以谈道德。
③对方举例时,指出例中的人物并未讲道德,或者指出其已处于温饱状态——这属于正方的策略。因为反方举出不温饱却谈道德的例子即可驳倒正方观点;而正方的化解方式或者指出这些例子中的人物已经温饱,或者指出他们未谈道德。
④谈道德的行为尽量宽泛——这属于反方的策略。如上所言,正方要把反方认为道德的界定为非道德的;反方则要把正方认为非道德的界定为道德的,从而使道德的范围超出温饱的范围。
任务活动三:以图尔敏论证模型为框架的议论文写作。
㈠图尔敏论证模型。
图尔敏论证模型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框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议论文写作。这个模型包括以下六个要素:
1.主张:在议论文中,主张是你想要证明的观点或论点。
2.依据:依据是支持主张的理由或证据。
3.推理链:推理链是将依据和主张联系起来的逻辑推理过程。
4.反驳:反驳是针对反对意见的反驳,可以是针对事实的反驳,也可以是针对对方论证结构的反驳。
5.限定词:限定词是对主张或依据的限制或修饰,以避免过于绝对或片面的观点。
6.结论:结论是对整个论证过程的总结和概括。
㈡以图尔敏论证模型为框架的议论文写作示例:
标题: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主张: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依据:多项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使用过度会导致青少年出现抑郁、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
推理链:社交媒体使用过度→心理问题→负面影响。
反驳:有人认为社交媒体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创造力。但是,这种反驳并没有直接反驳主张,因此不能推翻我的观点。
限定词:虽然社交媒体使用过度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但并不是所有使用社交媒体的青少年都会出现心理问题。
结论:虽然不能否认社交媒体在某些方面的积极作用,但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任务活动四:学写驳论文。
经典赏析:
驳“实惠”论
魏巍
有一些人说:“学雷锋,不实惠。”实惠与否,要看对谁说。雷锋在风雨之夜送母子回家,就使这个劳动妇女和她的孩子得到了实惠。他在车站上乐呵呵地为大家扫地,就使来往的旅客得到了实惠。他把节省下来的钱捐给了爱灾的公社,就使这个公社得到了实惠。这些,怎么能说不实惠呢?如果从利已主义的观点出发,讲的是对自己的实惠,那倒也是,因为很难说学了雷锋就能拿到多少奖金。
这就又回到我们多年前讨论的老问题: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你究竟是为人民大众而生活,还是仅仅为个人而生活?
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牺牲了多少忠诚可爱的战士。如果他们只考虑个人的实惠,还怎么肯抛头颅,洒热血呢?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怎么会有今天?同样,今天的青年,如果时时处处都讲个人眼前那点“实惠”,不肯多出一点力,多干一点活儿,那就不会有幸福的明天!
我们共产党人,既要强调革命理想,又要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四人帮”只说漂亮话,长期漠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现在这个错误已经在纠正。今天,我们党提出努力实现“四化”正是为中国人民得到更大的实惠而战斗。但是,作为我们个人来说,作为一个先进的个人来说,都应该把革命的理想放在首位,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决不可见利忘义,斤斤计较个人眼前的一点所谓“实惠”,模糊了自己的理想!
一些所谓“实惠”者,简言之,钱也。如果每做一件事,都要从钱来考虑,有钱就做,没有钱就不做,钱少就少做,那么,一个儿童失足落水,还有谁去救他?我们的祖国一旦遭到侵犯,打一次冲锋,又该给多少钱呢?
看来“实惠”论,其实是小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如果信奉了这种哲学,就会把革命理想看得一钱不值,一切革命原则都会丧失净尽,一切罪恶都将接踵而至。这种风气蔓延开来,对我们的人民事业将是十分危险的。
还是听听列宁的话:“做事就是为了拿钱,——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道德。”再听一听马克思的话:“从做生意和金钱中解放,……也就是现代的自我解放。”
赏析:这是一篇击中时弊的驳论文。文章第一段亮出“敌论”并揭示其内涵,指出“实惠”论者的出发点是个人主义;第二、三、四段指明抛弃个人的“实惠”,勇于牺牲,甘于奉献,才能有多数人的“实惠”,直接论述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间接揭露“敌论”的危害,即坚持个人主义的“实惠”论就会放弃革命理想,危及国家和集体利益;第五、六段指出“实惠”论的实质在于钱,进一步揭露“敌论”的危害;最后一段引用列宁和马克思的话作结,为人们指明方向。全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是一篇成功的驳论文章。
这篇文章的成功除了布局的合理,说理的透彻,还在于突破口选择得当。“学雷锋,不实惠”,这是错误十分明显的观点,但是批驳从何下手呢?作者在指出实惠与否因人而异之后,用一个独立的段落,揭开了问题的实质:“这就又回到我们多年前讨论的老问题: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你究竟是为人民大众而生活,还是仅仅为个人而生活?”这是双方争论的焦点,也是问题的实质所在。文章从这里下笔,把这个问题谈透,再谈“学雷锋,不实惠”的问题,孰是孰非,自然就昭然若揭了。文章的成功告诉我们,选择双方争论的焦点是写好驳论文的关键,从焦点处下笔突破,一下子就能划清界线,分清营垒,在此基础上进行反驳,旗帜鲜明,方向清楚,易于驳倒对方。
㈡技法指导。
技法一:驳论据。
在议论文中,论点是灵魂,论据是支持论点的理由和依据,是论点得以成立的基石。如果能够揭穿对方的论据是虚假的、片面的,那么它所支撑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鲁迅《文学和出汗》一文驳斥了“文学要写永久不变的人性才能长久”这一观点,第二段写道:“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它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解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从看见,却居然断定它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了。”作者选择对方的论据作突破口,采用推理证明法指出其论据的荒谬性:既然已经被消灭,教授何以知道它们是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呢?论据是虚假的,自然无法支持其论点,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技法二:驳论证。
揭穿对方论点和论据之间没有内在联系,论证不合逻辑,指出由这样的论据推不出这一论点来,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开篇先承认对方的论据是真实的: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是事实;后来相信国联,是事实;现在求神拜佛,也是事实。接着指出,这些都不是“自信力”,“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是“他信力”,而求神拜佛则是“自欺力’。既然“不曾有过自信力”,当然也就无所谓“失掉了”,也就是说,对方的论据是真实的,但证明不了对方的论点。这个过程就是驳论证的过程。
技法三:驳论点。
直接摆出对方错误的论点,然后针对这个论点,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指出其错误和荒谬,从而直接驳倒论点。例如,魏巍的《驳实惠》,批驳“学雷锋不实惠”的错误思想,文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所谓实惠者,简言之,钱也。每做一件事,都要从钱来考虑,这才有了实惠。显而易见,实惠论其实是小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如果信奉了这种哲学,就会把革命理想看得一钱不值,一切革命原则都会丧失净尽,一切罪恶都将接踵而至。”这里揭示了实惠论的实质,指出了它的危害,这个过程就是直接驳论点的过程。
技法四:引申法。
引申法,又叫归谬法,也是一种颇为人们称道的驳论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某一结论的合理引申,使错误的观点充分暴露其荒谬性。
唐弢的《琐忆》记载了鲁迅的一个故事。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闹得满城风雨。鲁迅先生幽默地说:“同学同游,皮肉偶尔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淆乱乾坤,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
鲁迅先生在这段话中形象地运用了引申法,使国民党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泳的行为显得那么无聊、愚蠢,使文学青年们听了“笑不可抑”,引申论证的效果于此可见一斑。
技法五:立论和驳论的转换。
乍看,“立论”与“驳论”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可以互相转换,因为任何一篇驳论文在驳斥论敌的同时,已经将自己的观点“立”了起来。写议论文,如果题目没有规定必须写“立论”,那么,你完全可以用“驳论”的方式来完成你的文章。具体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曰“戴帽穿靴”法。
面对一篇“标准”的立论文,寻找或假设一个与你的中心论点完全相反的谬论,放在文首,整体还是用立论的方式完成你的文章,最后再呼应一下假设的谬论,──这不就成了一篇驳论点的驳论文吗?如果你在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的开头部分加上一段“有人认为天下事兴亡全凭天意”的谬论,然后你在最后再呼应一下开头平添上去的那个谬论,那么,《伶官传序》经你加工后也就成了一篇驳论文了。
二曰“寻找论据”法。
根据需要,为你的论敌寻找几条论据或几个分论点,然后逐一驳斥。如《张中丞传后序》的前半部分,韩愈就替认为“不该为许远立传”者找来了“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的论据,然后进行驳斥,论证许远不可能“辞服于贼”。有时候不一定能为论敌找到恰当的论据或分论点,那你也可以用假设法;当然,所假设的论据或分论点你一定要驳得倒才行,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驳论据的驳论文。有时候,你也可以为论敌假设几个事实上存在的论据,具体操作时可以通过驳斥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来驳倒论敌的论点。这就是驳论证的驳论文了。用驳论的方式写立论文,尽管有时是假设的,但却能使你的文章增辉。
㈢实战演练。
1.记得小时候,妈妈常对我说,“听话”才是乖孩子;上学后,老师也是这么说,好学生要“听话”。于是乎,“听话”便成了座右铭,而我们也就成了“听话”的“机器”。请用驳论点的方法写一段话,批驳“听话论”,不超过250个字。。
2.闲谈中常听见有人这样批评一些擅言辞的同学:“一个中学生,动不动便鼓唇弄舌,高谈阔论,像个啥样子?”用驳论证的方法写一段话,驳斥上述观点,不超过250个字。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深圳市2020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
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
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
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篇驳论文。
1.示例:文坛巨匠巴金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已习惯了“明哲保身”;习惯了做“听话”的机器;习惯了做录音机,录下什么就放出什么。就这样,我们变得懒了,懒得动脑筋,懒得用自己的思想。我们所要做的,别人已经安排好,我们只要“听话”就足够了。殊不知,这种“听话”使我们缺乏创新。不创新,社会还能进步,人类还能前进吗?如果不是哥白尼的“不听话”,我们还会执迷地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如果不是达尔文的“不听话”,我们还会以为是神,是上帝创造了我们。
2.示例:“一个中学生,动不动便鼓唇弄舌,高谈阔论,像个啥样子?”言外之意,那些能言善辩、口齿伶俐的同学都是“华而不实”,该贴上了“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标签。这纯粹是一种误解和偏见。“能言善辩”并不都意味着浅薄和庸俗。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册上,以口舌之才而成大事者举不胜举。“能言善辩”是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广博学识的表现,是才华、智能的结晶,它与华而不实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所以,那些把“能言善辩”者讥为“夸夸其谈”、“哗众取宠”的才真正是浅薄和无知。
3.审题指导。
任务要求写一篇“驳论文”,重点训练的是“驳论”,这既是文体上的要求,写一篇驳论文,也是论证思路的要求,要求破立结合,用驳论来进行论证说理。
批驳的对象非常明确,就是批驳材料中的两个论点:一个是“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另一个是“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其实最主要是要考虑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需不需要监考员的问题,一个是监考与自觉如何看待的问题。考生能够考虑清楚这两个问题,提出批驳的意见,就可以完成好这个写作任务了。写作者身份在这里没有进行限定,这个就以真实的自我身份进入写作最合适了。
驳斥角度。
1.驳斥“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
①监考是否能完全保证考试结果的真实可信?若想作弊,摄像头下尚有办法,况家庭线上考试?
②对于大部分自觉的孩子,没有监考,也可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
③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
④如果求学阶段的考试都需要监考才能确保真实性,那作为时代的答卷人,未来的我们岂不是要时刻被监考才能保证真实?(归谬法)
2、驳斥“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
①考生的年龄与心智的特点,可否保证完全自觉?
②考试的过程固然重要,但是考试的目的是检测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其结果岂可忽视?“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国家与全民的表现很重要,但抗疫的最终结果更为重要。”
佳作展示:自觉当先,监考作保
特殊时期,疫情防控让你我都在进行了一场考试。而作为一名高三学生,经历了线上学习,又迎来了一场特别的考试。居家线上无人监考的考试,这时有人要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相反,我认为监考是必须的事,是自觉之外的更高保障。(开宗明义,树立靶子,提出自己的立场——监考论。)
诚然,自觉是一名考生应必备的,品质固然重要,但没有监考,全凭自觉的考试结果真的会完全可信吗?当然不是,无论再如何倡导自觉、要求自觉,电脑背后一番答题操作后,考生呈给老师的也只是一份冰冷的考卷,你的自觉从哪里保证?(驳斥一:自觉固然重要,但没有监考,如何保证“自觉”?)
没有监考,考试的公平又向哪里讨要?失去了监考的考试,根本无法保证考试过程的真实性,又怎能彰显考试过程的重要性呢?所以即便举着考试过程更重要的挡箭牌,也难以解决自觉考试背后的不合理性。(驳斥二:考试过程固然重要,可是没有监考保证真实性,又如何彰显考试过程的重要?)
其次,不需要监考的自觉考试实施,将少数人作弊的事情藏立在了全员自觉的理想化考试之下。纵然绝大部分同学能做到自觉考试。另外的一小部分同学仍是打坏一锅汤的一粒糟粕。倘若有一名同学通过作弊取得了第一名,那么后面全部同学的成绩也随之失真,考试也失去了其测评的最初意义。长此以往,所有同学都无法从考试中获得本应得到的反馈,一方面,作弊的考生沉浸在一次虚假的成绩带来的骄矜中,成绩与实力的巨大落差会使其在面临真正的正规考试时手足无措,原形毕露。另一个方面,自觉的考生无法从考试中得到真实反馈,难免自我质疑,这对长期的学习意识不利。可见对全体考生来说,监考都有其必要性。(驳斥三:监考保证全员考生的正确自我定位,有利于长远的发展。)
自觉是内在的约束,监考是外在约束,内在约束固然重要,外在约束也不可或缺。在考试中自觉是考生对自己与他人的尊重,而监考是考试,是对这种尊重的最有力的保障。放之当下,即便人人都承诺遵守秩序,社会还是需要法律逐渐内在约束。决不能脱离外在约束而存在着。外在约束从不是否认内在约束,监考更不是对自觉的否认,总不能说遵守法律就是自觉,而被监考就是不自觉了吧。由此可见,监考与自觉并不对立互斥,相反,二者相得益彰,共同促成了考试的公平性。(透过现象看本质,监考与否的背后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二者不互斥,二者共同促成考试的公平性。)
总而言之,于考生而言,自觉当先行,作为自己对考试对他人和自身的尊重;而监考则保障考试公平,剔除潜在的不利因子,二者可以共存,更应当共存。(最后强化自己的立场)
点评:
驳论文的文体特征鲜明。先立后破,破立结合。驳,先树箭靶,有的放矢;立,立场鲜明,意志坚定。文章所站立场为“要监考”,对准靶子“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一一批驳:自觉固然重要,没有监考何以保证自觉?过程固然重要,但是没有监考保证真实性又何以体现过程的重要性?最终必然回归自己的立场“要监考”上来。最后再通过“自律”“他律”的关系强化“监考”对考试的意义。
文章并未全盘否定对方的观点,而能够辩证看待,认可对方的可取之处,再着重提出其不足。如“诚然,自觉是一名考生应必备的,品质固然重要,但没有监考,全凭自觉的考试结果真的会完全可信吗?”,又如“失去了监考的考试,根本无法保证考试过程的真实性,又怎能彰显考试过程的重要性呢?”,再如,“外在约束从不是否认内在约束,监考更不是对自觉的否认,总不能说遵守法律就是自觉,而被监考就是不自觉了吧。”这样的辩证分析客观公允,是驳斥更有力量。
【单元评价】
1.能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掌握四大逻辑规律。
2.学会有效的推理,在写作中避免推理错误。
3.在议论文中运用间接论证:归谬法、排除法等,学会用图尔敏论证模式写议论文。
4.辩论时会运用逻辑知识,能写出驳论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