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进中的中国互联网》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浙江省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互联网》第2课。教材包括四块内容:计算机网络、演进中的中国互联网、互联网应用体验和互联网创新发展。本课立足在世界互联网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注重探究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体会互联网的快速发张历程,通过了解移动通信技术及数字中国的发展状况,让学生感受数字中国建设带来的变化,尝试让学生收集网络资料,编写一份关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为主题的小报告。
二、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他们能认识到当代中国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享受到了互联网的各种便利性,但对于我国早期互联网发展过程不了解。前1课学习了计算机网络,学了计算机的发展,提到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最早研发的“103”机,和最新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们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能感同身受,能理解“数字中国”的含义。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指向
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分享,梳理互联网发展的历史。 2.体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历程 3.通过案例分析与思辨,了解移动通信技术及数字中国的发展状况,感受数字中国建设带来的变化 【信息意识】 能对看到、体验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和编写成小报告。 【计算思维】 能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阶段有个清晰的认识。梳理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信息社会责任】 能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产生学习兴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中国”的学习中产生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教学难点:分析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中国5G通信技术的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探究、分析归纳、辅以教师指导等多种方式逐一突破。
五、课前准备
学习环境:联网计算机
学习资源:学习单、思维导图工具(MindMaster)
设计思路
本课遵循《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注重反映技术更新和迭代迅速的特点,特别是我国最新的信息科技成果”,基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把握数字化学习的特点,合理利用数字化平台,工具和资源,运用线上实验。通过提出问题引领,实践探究,逐步由学生自己通过资料的查找,收集,概括,对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进行梳理。在形成主题报告的过程中修改、迭代,通过小组合作,取长补短,形成最终的报告。
学生提出的问题链:
1.中国最早的互联网是什么时候?
2.中国最早的电子邮件发生的时间?
3.“大哥大”手机的出现是移动互联网的什么时代?
4.当经社会4G和5G指代什么?
5.数字中国的含义?
七、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激发兴趣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通过展示一些互联网应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学习;揭示课题 分享应用,激发兴趣 (1)小组讨论分享:早期我国互联网的特点和同时期国外互联网的比较 互联网应用的图片和视频情境驱动,引出本课学习主题,唤醒学生原有认知;感受互联网发展的速度。
(二)小组分工合作,查找资料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1)运用搜索软件,视频网站,甚至学习平台进行查找, (2)小组讨论并交流,对资源进行甄别,下载。 2.小组合作,资料收集 小组合作,通过各种工具进行资源的下载整合。 文字资料、视频,音频的下载是否成功的分析 (下载过程中对关于资料版权的思考) 3.讨论交流,资料整合 (1)分享交流:大量资料的收集方法,整理。 (2)归纳小结:我们现今物联网资源收集所处时代,设想在90年代年能否成功收集视频素材? 借助各种平台,软件,搜索引擎的应用,形成大量的资源素材 各个资源的收集小组的比较中,认识到资源收集的小窍门,感受到现今网络资源版权的意义
(三)再度体验,形成主题报告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编写主题报告,体验过程 通过思维导图等各种软件形成各种形式的主题报告 小组讨论并记录:哪些是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的历史节点。 2.分享交流,梳理过程 (1)小组分享交流:移动通信从第一代到第五代的特点? (2)主题报告小结: 我国移动物联网时代和数字中国的发展以及5G时代我国的技术领先优势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借助线上学习资源的收集、整理,让学生感知自主学习,通过小组的协作,分享,提升学生项目管理的能力。
(四)拓展内容第一届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成功举办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上网检索 (1)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总部设在北京 (2)小组讨论在我国设立世界互联网大会总部原因可能是什么?(对照联合国总部为什么设立在美国) 在分析网络资源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事物背后的客观和主观原因。 通过小组讨论,迁移对比不同实列,能得出总结自己的观点,加深对中国互联网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产生民族自豪感(共15张PPT)
e
演进中的中国“互联网”
e
目录
01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
02
移动互联网
03
数字中国
e
中国互联网
第一部分
1987年
“北京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简介
子邮件是一种电子化的信件传输方式,通过互联网或内部网络,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它将文字、附件和其他媒体内容打包成电子形式,并通过电子邮件服务器进行发送和接收
中国互联网纪元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开启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中国互联网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互联网大国之一。从最初的拨号上网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中国互联网的演进历程见证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国家顶级域名“.CN”
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
1.1.1994-2000年:互联网起步阶段。这个时期,中国互联网主要是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研究者使用。代表性的网站有"中科院网络实验室","中国能源网"等。
2.2001-2008年:互联网普及阶段。这个时期,互联网逐渐普及,网民数量大幅增长。代表性的网站有"新浪"、"腾讯"、"淘宝"等。
3.3.2009-至今: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互联网迅速崛起,成为全球互联网大国。代表性的网站有"微信"、"抖音"、"拼多多"等。
e
移动互联网
第二部分
移动通讯技术
1.1G时代:上世纪80年代—模拟系统
2.2G时代:20世纪90年代的数字通信。
3.3G时代:2009年后的宽带通信
4.4G时代:2013年后的互联网通信
5.5G时代:应运而生的第5代移动通信
移动通讯图表展示
移动通讯视频
e
数字中国
第三部分
目前,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包括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共享经济、在线教育等各个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随着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将一步推动中国互联网的演进和发展。
什么是数字中国
数字中国未来趋势是什么
数字中国的内涵
未来,中国互联网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一方面,新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将继续推动互联网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的多样化,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也将更加丰富和复杂。同时,随着政府对数字经济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趋势
e
中国“互联网”
思维导图的编写
感谢您的观看《演进中的中国互联网》学习单
班级: 姓名:
任务一:小组讨论身边的人脸识别应用。
评价标准 自评
知道互联网起源年代 中国互联网第一封电子邮件时间 知道最新移动互联网发展标志 ☆☆☆
任务二:完善资源收集
工具包 尝试多种方式搜索资源
百度,必应,360搜索软件 视频门户网站等 下载软件种类 是否成功?
成功□ 失败□
成功□ 失败□
成功□ 失败□
思考:不能下载的原因?
任务三:成功下载资源的方式
软件种类 写写资源成功下载的方法
评价标准 自评
能搜索到资料 能部分下载 能整合资料 ☆☆☆
任务四:小组合作,最终形成主题报告
通过各个小组收集整合资料,进行对比,分享,
移动通信 特点
第一代移动通信
第二代移动通信
第三代移动通信
第四代移动通信
第五代移动通信
第六代移动通信(探索开发中)
分析特点,猜想未来技术趋势:
任务五:拓展
5G时代我国遇到的外部压力困境分析:
中国的优势:
中国的劣势、不足处:
作为当代中学生力所能及做些什么呢?演进中的中国互联网
思维导图结构:
中心主题:演进中的中国互联网
第一层子主题:
1. 早期互联网发展
2. 移动互联网崛起
3. 云计算与大数据
4.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
第二层子主题:
1. 早期互联网发展
o 1990年代初期的中国互联网
o 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早期发展
2. 移动互联网崛起
o 3G/4G/5G网络的发展
o 智能手机的普及
o APP应用的崛起
3. 云计算与大数据
o 公共云服务的发展
o 大数据的应用与挑战
o 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
4.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
o AI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o 物联网的实践与挑战
o 5G技术的推动作用
第三层子主题(部分):
o 早期互联网发展
o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o NCFC(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
1. 移动互联网崛起
o 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的普及
o O2O(线上到线下)模式的兴起
2. 云计算与大数据
o Hadoop、Spark等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
o 中国云服务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3.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
o 中国AI芯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o 车联网、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的实践案例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结构,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子主题,并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展每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