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第一学期 1.1-1.3校本测试(仅练习,无分值)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第一学期 1.1-1.3校本测试(仅练习,无分值)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4 10:25:1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1.1-1.3校本测试 (难)
注:测试时间40分钟 g取 10N/kg
1.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气候与水之间关系密切,气温升高会使农作物灌溉用水增加,原因是气温升高影响了水循环过程中的(B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2.科学活动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以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吹气,烧瓶将会( D )
A.瓶内液面下降,艇将下沉,浮力减小 B.瓶内液面下降,艇将上浮,浮力不变
C.瓶内液面上升,艇将上浮,浮力增大 D.瓶内液面上升,艇将下沉,浮力不变
3.如图,把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示数为2.5N,再将石块浸没在盐水中,示数变为1.5N,利用以上信息能求解的物理量是( B )
A.石块的体积 B.排开盐水的重
C.石块的密度 D.盐水的密度
4.有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缓慢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其状态如图所示,其中c球沉在容器底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重力关系为Ga=Gb>Gc B.密度关系为:ρa=ρb<ρc
C.所受浮力关系为Fa=Fb=Fc D.排开水的质量关系为ma=mb<mc
5.如图所示,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这个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大
D.密度计B处的刻度值应大于A的处的刻度值
6.下列四个相同的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D容器中的液体(和水不相溶)比水的密度大,如图4所示。当四个容器中的冰熔化后,A、B、C、D四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分别变为h1、h2、h3、h4,则( D )
A.h4>h1=h2>h3 B.h1=h2=h3=h4
C.h4>h1>h2>h3 D.h1=h2=h4>h3
7.如图为水循环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③表示是  水汽输送 。
(2)水循环的动力除了地球的吸引力外还有 太阳辐射  。
(3)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
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   5  (选填数字)施加影响。
8.如图甲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为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b管与电源  正极  极相连产生气体。
(2)在电解水实际操作中,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两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则在相同条件下,  氢气  (选填“氢气”或“氧气”)更难溶于水。
9.小宁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直径)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乒乓球静止不上浮(如图甲所示),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演示了浮力消失实验,将乒乓球放到水里以后,乒乓球不再上浮,而是停在水中(如图乙所示)。
(1)图甲中乒乓球静止不上浮的原因是  下表面没有水  。
(2)图乙中乒乓球静止不上浮,是因为浮力来源于  重力  力引起的液体在不同深度的压力差。
10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烧杯、适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渝体中的金属块所受浮力进行了探究。
(1)在图 A 、 B 中,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 1 N ,若此时剪断细绳,该金属块在水中将  下沉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2)分析图 B 、 C ,说明浮力大小跟  液体密度  有关;
(3)如图 2 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所绘制图象能够表示金属块所受浮力与金属块的下表面到水面距离 h 关系的图象为  a  (选填“ a ”或“ b ”)。
(4)小明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求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2700  kg/m3。
1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距离h变化关系的图象。(g取10N/kg)求:
(1)圆柱体的重力为多少N; 12N
(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8N
(3)圆柱体的密度。 1.5g/cm3
12.如图所示,已知重为10N的长方体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浸入在水中的体积占木块总体积的(g取10N/kg)。
(1)求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10N
※(2) 若用力将木块全部浸没水中,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12N
(3)木块密度? 0.8g/cm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1.1-1.3校本测试 (难)
注:测试时间40分钟 g取 10N/kg
1.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气候与水之间关系密切,气温升高会使农作物灌溉用水增加,原因是气温升高影响了水循环过程中的(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2.科学活动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以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吹气,烧瓶将会(  )
A.瓶内液面下降,艇将下沉,浮力减小 B.瓶内液面下降,艇将上浮,浮力不变
C.瓶内液面上升,艇将上浮,浮力增大 D.瓶内液面上升,艇将下沉,浮力不变
3.如图,把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示数为2.5N,再将石块浸没在盐水中,示数变为1.5N,利用以上信息能求解的物理量是(  )
A.石块的体积 B.排开盐水的重
C.石块的密度 D.盐水的密度
4.有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缓慢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其状态如图所示,其中c球沉在容器底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重力关系为Ga=Gb>Gc B.密度关系为:ρa=ρb<ρc
C.所受浮力关系为Fa=Fb=Fc D.排开水的质量关系为ma=mb<mc
5.如图所示,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个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大
D.密度计B处的刻度值应大于A的处的刻度值
6.下列四个相同的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D容器中的液体(和水不相溶)比水的密度大,如图4所示。当四个容器中的冰熔化后,A、B、C、D四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分别变为h1、h2、h3、h4,则(  )
A.h4>h1=h2>h3 B.h1=h2=h3=h4
C.h4>h1>h2>h3 D.h1=h2=h4>h3
7.如图为水循环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③表示是    。
(2)水循环的动力除了地球的吸引力外还有    。
(3)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
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    (选填数字)施加影响。
8.如图甲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为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b管与电源    极相连产生气体。
(2)在电解水实际操作中,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两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则在相同条件下,   (选填“氢气”或“氧气”)更难溶于水。
9.小宁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直径)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乒乓球静止不上浮(如图甲所示),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演示了浮力消失实验,将乒乓球放到水里以后,乒乓球不再上浮,而是停在水中(如图乙所示)。
(1)图甲中乒乓球静止不上浮的原因是    。
(2)图乙中乒乓球静止不上浮,是因为浮力来源于    力引起的液体在不同深度的压力差。
10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烧杯、适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渝体中的金属块所受浮力进行了探究。
(1)在图 A 、 B 中,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     N ,若此时剪断细绳,该金属块在水中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2)分析图 B 、 C ,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3)如图 2 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所绘制图象能够表示金属块所受浮力与金属块的下表面到水面距离 h 关系的图象为   (选填“ a ”或“ b ”)。
(4)小明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求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1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距离h变化关系的图象。(g取10N/kg)求:
(1)圆柱体的重力为多少N;
(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
12.如图所示,已知重为10N的长方体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浸入在水中的体积占木块总体积的(g取10N/kg)。
(1)求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2) 若用力将木块全部浸没水中,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3)若要将木块全部浸没水中,求至少需要施加多大的压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