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 华师大版 九上科学 期末模拟(一)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3分)某人将一个重物沿斜面往上拉,如图所示,结果发现拉力大小比重力要大,其原因可能是( )
A.斜面太陡,不省力 B.只有推物体时,斜面才能省力
C.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可能太大 D.斜面太高了
2.(3分)食品卫生牵涉到千家万户.商贩们在食品加工时的做法中对人体有害的是①香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②烧鱼时加点食醋 ③白酒中掺入工业酒精(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3分)小科发现黑枸杞的花青素十分有趣,花青素在碱性溶液中变成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变成紫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食盐水泡黑枸杞呈紫色
B.用白醋泡紫呈紫色
C.花青素可以用作一种酸碱指示剂
D.黑枸杞在自来水中呈紫色,则自来水呈酸性
4.(3分)如图四幅图中,工作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帽子上的风扇 B.扬声器
C.麦克风 D.自制小电动机
5.(3分)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
B.在炉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C.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6.(3分)用Zn、CuO、稀H2SO4作原料制取Cu,有两种途径:①ZnH2Cu ②CuOCuSO4Cu,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的质量相等,下列叙述符合实验结果的是( )
A.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C.消耗相同质量的稀硫酸 D.生成硫酸锌的质量相同
7.(3分)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可以形成2组对照实验
B.通过甲、乙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有机物
C.通过乙、丙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D.上述实验贝需要放置在任意温度相同的环境中即可
8.(3分)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将两根阻值不等的电阻丝R1、R2串联后分别放入两个透明容器中,并封闭等量的空气。通电前,A、B两个U形管内的液面相平。接通电源一分钟后,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则( )
A.I1>I2,B管中的液面较高 B.I1<I2,A管中的液面降低
C.I1=I2,B管中的液面较高 D.I1=I2,A管中的液面较高
9.(3分)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8g 35g 5g 8g
反应后质量 2g X 5g 42g
A.X=7g B.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为催化剂
C.该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6g
10.(3分)已知镁可以和热水反应[Mg+2H2OMg(OH)2+H2↑]并放出热量,待反应完全后,趁热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但随着温度的降低,红色渐渐褪去,直至无色.以下判断不合理的是( )
A.温度降低,Mg(OH)2的溶解度减小
B.温度降低,溶液的pH值变小
C.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失效
D.溶液中的Mg(OH)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11.(3分)皮划艇是我国奥运优势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比赛中运动员一手撑住浆柄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手用力划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杠杆是省力杠杆 B.为更省力,可将用力划桨的手远离支点
C.为更省距离,可将用力划桨的手远离支点 D.只要技巧到位,既能省力又能省距离
12.(3分)如图甲所示,用滴管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物质至过量,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y与加入X物质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曲线变化特点的是( )
A.A B.B C.C D.D
13.(3分)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将混合液过滤,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可能含有硝酸铜和稀盐酸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可能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银
C.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银,可能含铜
D.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银,可能含铜和氯化银
14.(3分)标有“6V 1.5W”的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物理图象如图所示,若把这只灯泡与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该灯泡的电阻为24Ω B.此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25A
C.此时电路的实际总功率为1.2W D.此时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8W
15.(3分)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常温下是气体,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一定是二氧化碳 B.B可能为氢气或一氧化碳
C.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复分解反应 D.D转化为A的反应可以为置换反应
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40分)
16.(6分)某品牌男士休闲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表,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等级 一等品
成分面料 羊毛80%涤纶20%
里料 涤纶100%
熨烫标准 中温熨烫、底板不超过150℃
(1)该西服的成分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2)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任答一条): ;
(3)从熨烫标准推测,羊毛、涤纶这些纤维材料具有的缺点是 。
17.(6分)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在一定条件下,Mg和MgH2的相互转化可以实现氢气的储存和释放。其工作原理如图。
A B
(1)氢气储存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氢气很容易逃逸,若氢气存储效率为10%,储存1kg氢气,至少需要Mg的质量为 kg. (1)氢气释放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理论上,52kgMgH2最多能释放氢气的质量为 kg.
18.(4分)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KClO32KCl+3O2↑
(1)若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2)若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能产生氧气 B.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D.没有氯化钾生成.
19.(4分)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微粒甲是 ,上述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哪两种离子的结合: 。(均填离子符号)
20.(4分)小明同学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如图所示是他设计的电路。图中虚线框1和2应连入开关和电灯,则开关应装在 方框中。安装完毕后,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测试a、b、c点时,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则电路的故障为 。
21.(4分)某品牌电热水壶的铭牌(部分内容)如表所示。当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至少需要 s才能把质量为2.0kg、初温为25℃的水加热到10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容量 2.0L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500W
22.(4分)如表为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20℃)
OH﹣ Cl﹣
H+ 溶 溶 溶 溶
Na+ 溶 溶 溶 溶 溶
Ca2+ 微 溶 溶 微 不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u2+ 不 溶 溶 溶 不
(1)完成Na2SO4与表中的一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已知较强酸制取较弱酸是符合复分解反应的一个条件,如表为几种酸的酸性强弱。
①试写出向Ca(ClO)2溶液中加入HAc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
②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能否生成CaCO3沉淀? ,简述理由 。
HCl HAc H2S H2CO3 HClO
酸性 强→弱
(3)汽车安装的排气净化器的技术核心是使用高效催化剂,使废气中的CO和NOx在催化剂表面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写出氮氧化物(用NOx表示)与CO反应转化为无毒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
23.(4分)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已知AC间的高度差为h,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 。B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小球从C到A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 。(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
24.(4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S1、S2同时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0.4A,伏特表示数是8V,则R1的阻值为 Ω。若两表位置互换,S2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是0.2A,则R2消耗的功率为 W。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25.(10分)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我 (“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 。
(3)小红按如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为什么?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
(4)该兴趣小组又做了镁条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均能产生H2,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
镁条反应的溶液 NH4Cl NaCl Na2SO4 H2O
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较多气泡产生 有少量气泡产生 气泡极少
加热后实验现象 气泡明显增多。可闻到氨味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上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三条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不分析原因,不得分):
① ;
② ;
③ 。
26.(9分)某铁锈成分为Fe2O3 xH2O和FeCO3。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称取此铁锈样品25.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①Fe2O3 xH2O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为110℃,FeCO3在282℃分解为FeO和CO2。
②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才能被CO还原。
①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 。
②装置A中的反应为:H2C2O4(草酸) CO↑+CO2↑+H2O。通过B、C装置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B中应盛放 (选填序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③现控制D装置中的温度为300℃对铁锈进行热分解,直至D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装置E增重3.6g,装置F增重2.2g。则样品中FeCO3的质量m(FeCO3)= g,x= 。
27.(9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用聚乙烯制成的,也有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明同学听说包装食品的塑料袋应该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便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平常在超市买东西时带回来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CO2和H2O;聚氯乙烯燃烧除了生成CO2和H2O之外,还会有HCl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小明将以下实验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然后进行探究。
(1)在实验过程中若B、C、D装置都产生明显的现象,则该塑料袋是用 制成的。(填“聚氯乙烯”或“聚乙烯”)
实验反思:连接实验装置时,能否将装置C、D顺序调换?请简述。
答: 理由是
继续探究:小明为了测定聚乙烯的组成,取了5.6g聚乙烯塑料碎片放在硬质玻璃管中,鼓入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结果:
实验前 实验后
B装置的质量/g 213.6 220.8
C装置的质量/g 200.2 217.8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聚乙烯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是 ;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3)聚乙烯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填“有”或“无”);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8.(12分)为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现提供的器材如下:小灯泡一个(额定电压为2.5伏,阻值约为5欧),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导线若干。
(1)小金选出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后,按图甲电路,将图乙实验器材用导线连接起来,其中有一处错误,请在错误的连接导线上打“×”,并画出正确的连接导线。
(2)改正错误后,移动滑片P,读取多组电压表的示数U和电流表的示数I,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出I—U关系图,如图丙所示。通过图丙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瓦。
(3)实验后,小金同学想到另一种求解额定功率的方法,利用电压小于2.5伏时的电压、电流数据求出电阻,然后利用P=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小金发现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不符,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四.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5分)
29.(4分)SO2常作为葡萄酒中的食品添加剂。测定某品牌100mL葡萄酒中SO2的含量,将其完全转化成沉淀(SO2+H2O2+BaCl2=BaSO4↓+2HCl),测得沉淀质量为46.6mg。
(1)酒精(C2H5OH)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我国《葡萄酒国家标准》中规定SO2的含量≤250mg/L,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30.(4分)化学反应过程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收或放出热量.小明通过实验研究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将大约20克已研细的氢氧化钡晶体倒入烧杯中,再把烧杯放在事先已洒上少量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大约10克氯化铵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后静置片刻,提起烧杯,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粘在一起,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如图).
(1)由实验可知,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时 热量.
(2)实验过程中,小明闻到了一股刺激性气味,说:“怎么像厕所里的气味?”这是因为反应生成了 .
31.(6分)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请将实验步骤的编号按先后顺序填入括号内
物质以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 实验步骤先后顺序
氧化铜中混有碳粉
硫酸钠溶液中混有硫酸
氯化钠固体中混有氯化铁和硫酸钡
可供选择的实验步骤有:①加热 ②过滤 ③洗涤 ④溶解 ⑤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并加热⑥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⑦蒸发 ⑧加入适量的碳酸钠.
32.(6分)在某工地上,工人用滑轮组起吊重为600N的物体,他站在地面上用200N的力向下拉绳,使物体匀速上升3m,滑轮组的效率为75%,求:
①滑轮组提起重物所做的有用功和总功;
②画出这一合理的滑轮组装配图.
33.(7分)食品保鲜可以防止食品变质、保持食品的营养和味道。食品保鲜的措施有低温、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
(1)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它属于 (选填“氧化物”或“酸”或“碱”或“盐”)。
(2)某脱氧保鲜剂的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4Fe+3O2+6H2O=4Fe(OH)3)。已知该脱氧保鲜剂中活性铁粉的质量为5.6克,计算该脱氧保鲜剂最多能吸收氧气的质量。
34.(8分)图甲为某品牌电炖锅简化电路,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伏,R0阻值100欧,热敏电阻R3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脑控制板相当于开关,按下开关,控制电路接通电源。工作电路加热至热敏电阻R3温度达到100℃时,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转为保温状态。已知该电炖锅工作电路在220伏电压下的加热功率为1000瓦,保温功率为200瓦。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忽略不计。请回答:
(1)热敏电阻R3阻值随温度升高而 。
(2)控制电路衔铁被吸下的最小电流为 安。
(3)电阻R2的阻值为多少?
(4)若电炖锅加热1小时,保温2小时,共消耗电能为多少千瓦时?
2024 华师大版 九上科学 期末模拟(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解答】解:斜面装置都是省力的,故斜面再陡也会省力;但是由于斜面和物体之间存在摩擦,故可能因摩擦力过大,导致需要的拉力过大;
故选:C。
2.【解答】解:①亚硝酸钠有毒,人体摄入过量会引起食物中毒,而且有致癌作用,因此香肠中不能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①错误;
②食醋对人体无害,可做调味品,因此烧鱼时加点食醋,②正确;
③工业酒精中一般含有甲醇,甲醇有毒,可能造成失明或死亡,因此白酒中不能掺入工业酒精,③错误。
故选:C。
3.【解答】解:A、食盐水显中性,用食盐水泡黑枸杞不会呈紫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白醋显酸性,用白醋泡紫呈紫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花青素在碱性溶液中变成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变成紫色,可以用作一种酸碱指示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黑枸杞在自来水中呈紫色,则自来水呈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4.【解答】解:A、帽子上的风扇的核心元件是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B、动圈式扬声器是因为线圈中通过变化的电流,从而使它受磁场的力忽大忽小,所以引起膜片的振动,而产生声音,它是利用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工作的;
C、麦克风运用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出现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
D、自制小电动机的核心元件是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综合分析ABD的原理相同。
故选:C。
5.【解答】解: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是手对铁丝做了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故选:D。
6.【解答】解:因为整个制备过程中,所有Cu元素都能形成单质Cu,而都来自CuO,没有损失,所以①②氧化铜质量相同。
①Zn+H2SO4=ZnSO4+H2↑,H2+CuO H2O+Cu 生成1份Cu需要1份CuO和1份H2SO4和1份Zn
②CuO+H2SO4=CuSO4+H2O,CuSO4+Zn=Cu+ZnSO4生成1份Cu需要1份CuO和1份H2SO4和1份Zn
看上去都是相同的。特别注意用H2还原氧化铜的时候,需要先通H2然后加热,以将空气从玻璃管中排出。如果不排出,会引起爆炸,所以H2的量要多一些。自然H2SO4的量也要多。因为H2是从硫酸中得来的。
故选:A。
7.【解答】解:对照实验就是一个实验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是确定影响结果的因素就是实验的研究对象,再做一组实验也就是对照组,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比对,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ABC,根据对照实验的概念知道甲与乙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乙和丙构成对照实验,面包代表有机物,变量是有机物,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有机物;甲和丙不构成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A正确,BC错误;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不能放置在任意温度相同的环境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即使温度相同也会达不到实验效果,D错误。
故选:A。
8.【解答】解: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两电阻丝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故AB不正确;
由Q=I2Rt可知,在电路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右侧电阻较大,产生的热量较多,
密闭空气吸收热量后,体积不变,压强变大,右侧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的差值较大,B测玻璃管液面较高,故D不正确,C正确。
故选:C。
9.【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X=35g﹣28g=7g,该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中,丙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生成物和反应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6g,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解答】解:由题意,镁可以和热水反应[Mg+2H2OMg(OH)2+H2↑]并放出热量,待反应完全后,趁热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但随着温度的降低,红色渐渐褪去,直至无色。
A、趁热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但随着温度的降低,红色渐渐褪去,直至无色,则可能是因为温度降低,Mg(OH)2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的碱性物质减少,故该
判断合理。
B、趁热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但随着温度的降低,红色渐渐褪去,直至无色,则可能是因为温度降低,Mg(OH)2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的碱性物质减少,OH﹣浓度降低,溶液的pH值变小,故该判断合理。
C、趁热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而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是酚酞的特性,一开始变红说明酚酞试液没有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失效,故该判断不合理。
D、趁热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但随着温度的降低,红色渐渐褪去,直至无色,则可能是溶液中的Mg(OH)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和水,溶液中的碱性物质减少,故该判断合理。
故选:C。
11.【解答】解:由题知,运动员一手撑住桨柄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手用力划桨。
A、由图可知,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误;
B、为省力,在阻力、阻力臂不变时,应增大动力臂,可将用力划桨的手远离支点,故B正确;
C、为省距离(即费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阻力臂不变时,应减小动力臂,可将用力划桨的手靠近支点,故C错误;
D、既能省力又能省距离,即省功,不符合功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B。
12.【解答】解:A、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生成的是硝酸铜溶液,每340份质量的硝酸银能生成188份质量的硝酸铜,溶液的质量从0开始增加,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溶液增加的质量比与铜反应时多,不符合图中变化趋势,A错误;
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每160份质量的硫酸铜能生成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反应前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硫酸铜,增加的质量比与铁反应时多,不符合图中变化趋势,B错误。
C、碳酸钙粉末与盐酸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钙可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溶液的质量增加56份质量,至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盐酸,增加的质量比与碳酸钙反应时要少,符合图中变化趋势,C正确;
D、烧杯中的是碳酸钠溶液,反应前溶液的质量不为0,不符合图中变化趋势,D错误。
故选:C。
13.【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氢>铜>银,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说明镁全部参加反应,硝酸银和硝酸铜是否含有无法确定。由以上分析可知: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可能含有硝酸铜,若盐酸过量也可能含有稀盐酸,故A说法正确;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镁的量很少,只置换出部分硝酸银的银,因此可能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故B说法正确;
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说明镁全部参加反应;根据反应规律,加入镁粉,一定能置换出金属银,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但不一定含有铜;故C的说法正确;
D、根据反应规律,加入镁粉,一定能置换出金属银,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但不一定含有铜;若含铜,则证明Ag+已经被置换完全,那么加入稀盐酸不会有氯化银沉淀,所以铜和氯化银不能共存,故D的说法错误。
故选:D。
14.【解答】解:(1)灯泡L与定值电阻R串联时,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源的电压等于两者电压之和,
所以,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
U=UL+IR,即6V=UL+I×10Ω,
由图象可知,当UL=4V,I=IL=0.2A时符合,故B错误;
则此时该灯泡的电阻:
RL===20Ω,故A错误;
此时电路的实际总功率:
P=UI=6V×0.2A=1.2W,故C正确;
(2)额定电压下用电器的功率为额定功率,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5W,故D错误。
故选:C。
15.【解答】解:由于A为紫红色金属,所以A为铜;而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所以为盐酸;而C可以得到气体B(可能为氢气或者二氧化碳),而B能够转化成A即得到紫红色的铜,所以B为氢气。由于C是盐酸,而A是铜,所以可能含有C的成分,也含有铜的成分,可以推断D为氯化铜。C可以同时得到E和F,即盐酸和某种物质反应的时候能够同时得到EF,而EF之间能够反应,其中盐酸能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盐;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知EF为二氧化碳和水中的一种。
A、EF为二氧化碳和水中的一种,故错误;
B、B应该是氢气,故错误;
C、该过程盐酸和碳酸盐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错误;
D、氯化铜可以和铁发生置换反应产生铜,故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40分)
16.【解答】解:(1)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故答案为:涤纶;
(2)涤纶的特点是固色性、耐磨性与良好的抗腐蚀性,故答案为:增加面料的耐磨性(合理即可);
(3)熨烫标准是:中温熨烫、不超过150℃,说明它们不耐高温,故答案为:不耐高温。
17.【解答】解:A、(1)由题意可知,氢气储存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MgH2。
(2)需要氢气的质量:=10kg;
设至少需要Mg的质量为x
Mg+H2MgH2
24 2
x 10kg
解得:x=120kg
B、(1)由题意可知,氢气释放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Mg+H2↑。
(2)设最多能释放氢气的质量为y
MgH2Mg+H2↑
26 2
52kg y
解得:y=4kg
故答案为:A、(1)Mg+H2MgH2;(2)120.B、(1)MgH2Mg+H2↑;(2)4。
18.【解答】解:(1)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若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2)A、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忘记加入二氧化锰,能产生氧气,只是速率较慢,故选项说法错误.
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忘记加入二氧化锰,放出氧气的速度较慢,故选项说法正确.
C、催化剂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忘记加入二氧化锰,放出氧气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能,忘记加入二氧化锰,能产生氯化钾,只是速率较慢,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A;(2)B.
19.【解答】解:氢氧化钠和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微粒甲是Na+,乙是,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水分子。
故答案为:
Na+;H+、OH﹣。
20.【解答】解:保险丝接在火线上,开关应接在灯与火线之间。因此开关应接在2处。当测电笔分别测试a、b、c点时,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说明火线上有电,而零线处不该亮,但也亮了,说明通过电灯、开关与火线相通了,故零线断路。
故答案为:2;零线断路。
21.【解答】解: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J/(kg ℃)×2.0kg×(100℃﹣25℃)=6.3×105J;
若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即Q吸=W电,
因为热水器正常工作,
所以,P=P额=1500W,
又因为P=,
所以加热时间:
t===420s。
故答案为:420。
22.【解答】解:(1)Na2SO4可以与表中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
(2)①向Ca(ClO)2溶液中加入HAc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Ac2和HClO,化学方程式为Ca(ClO)2+2HAc=CaAc2+2HClO;
②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为碳酸,酸性比盐酸的酸性若,故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不能生成CaCO3沉淀;
(3)在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废气中的CO和NOx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无毒物质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2NOx+2xCO2xCO2+N2;
故答案为:(1)Na2SO4+BaCl2=BaSO4↓+2NaCl;
(2)①Ca(ClO)2+2HAc=CaAc2+2HClO;
②不能;盐酸是强酸,碳酸是弱酸;
(3)2NOx+2xCO2xCO2+N2。
23.【解答】解: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W=Gh,此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使得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Gh;
根据题意可知,B位置速度最大,C位置速度为0,从B到C的过程中,铁球做减速运动,则铁球受到的重力要小于竖直向上的弹力;
小球从C到A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小,小球的重力势能变大,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重力势能。
故答案为:Gh;小于;小球的重力势能。
24.【解答】解:(1)当S1、S2同时闭合时,两电阻并联,伏特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R1支路的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由I=可得,R1的阻值:
R1===20Ω;
(2)若两表位置互换,当S2闭合S1断开,两电阻串联,伏特表仍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I=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
R===4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所以,R2的阻值:
R2=R﹣R1=40Ω﹣20Ω=20Ω,
R2消耗的功率:
P2=I2R2=(0.2A)2×20Ω=0.8W。
故答案为:20;0.8。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25.【解答】解:(1)在点燃的条件下,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2)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根据题干信息,将生成的固体物质放入水中,检验是否产生氨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更容易与镁条发生化学反应;
(4)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与盐溶液和镁条反应进行对比,进一步证明盐能促进水与镁条反应产生氢气,可做反应的催化剂;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1)2Mg+O22MgO;
(2)不同意;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将镁条燃烧的产物放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然后将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及结论:看到红色的石蕊试纸变成蓝色,说明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反思与交流】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更活泼,镁条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4)对比;①盐可以做镁与水反应的催化剂,因为盐能加快产生气体的速率;②温度改变反应速率,因为升高温度可以加快产生气体的速率;③升高温度能使反应更复杂,因为升高温度使镁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再与盐反应生成氨气(NH3)。
26.【解答】解:①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置A中的反应为:H2C2O4(草酸) CO↑+CO2↑+H2O。通过B、C装置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B中应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c。
③冷却后装置E增重3.6g,说明结晶水质量是3.6g,装置F增重2.2g,说明碳酸亚铁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2.2g。
设碳酸亚铁质量为y。
FeCO3FeO+CO2↑
116 44
y 2.2g
=
y=5.8g
样品中Fe2O3 xH2O的质量:25.4g﹣5.8g=19.6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Fe2O3 xH2OFe2O3+xH2O
160+18x 18x
19.6g 3.6g
x=2
故答案为:5.8;2。
27.【解答】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水蒸气能使无色的硫酸铜变成蓝色,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由题干信息可知,B、C、D装置都产生明显的现象,所以可知燃烧的生成物中有水、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故填:聚氯乙烯;
装置C是用来检验氯化氢气体存在的,石灰水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存在的,若将装置C、D顺序调换,氯化氢气体就会被石灰水所吸收,无法通过硝酸银溶液来检验是否生成了氯化氢气体;故填:不能;氯化氢气体就会被石灰水所吸收,无法通过硝酸银溶液来检验是否生成了氯化氢气体;
【继续探究】根据反应后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通过石灰水要带出水蒸气,故应该先吸收水,再吸收二氧化碳,所以B装置吸收的是水,故水的质量为220.8g﹣213.6g=7.2g,其中氢元素的质量为:7.2g××100%=0.8g,而C装置增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故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17.8g﹣200.2g=17.6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7.6g××100%=4.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碳元素和氢元素来自于聚乙烯,其质量之和与聚乙烯的质量相当,所以可以判断聚乙烯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而没有氧元素,所以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g:0.8g=6:1;故填:(1)7.2g;17.6g;(2)无;6:1。
28.【解答】解:(1)根据图丙可知,通过电路的最大电流为0.5A,故电流表应选用小量程(0~0.6A),而上图中电流表选用大量程,量程选择错误,正确电路见下图:
;
(2)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由作出I﹣U关系图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5A,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UI=2.5V×0.5A=1.25W;
(3)小金发现计算出来的电功率与真实值不相符,根据所学的知识,我认为原因可能是: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故答案为:(1)见上图;(2)1.25;(3)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四.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6分)
29.【解答】解:(1)酒精(C2H5OH)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
(2)设100mL该葡萄酒中SO2的质量为x。
SO2+H2O2+BaCl2═BaSO4↓+2HCl
64 233
x 46.6mg
x=12.8mg
则100mL该葡萄酒中SO2的质量为12.8mg,那么1L该葡萄酒中SO2的质量为128mg,所以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为128mg/L<250mg/L,符合国家标准。
故答案为:
(1)4:1;
(2)符合。
30.【解答】解:(1)由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说明了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时吸收热量.
(2)由于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实验过程中,小明闻到了一股刺激性气味,像厕所里的气味,这是因为反应生成了NH3.
故答案为:(1)吸收;(2)NH3.
31.【解答】解:碳粉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硫酸能与适量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氯化钠固体中混有氯化铁和硫酸钡,先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再进行过滤,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故答案为:
①;⑧;④⑥②⑦。
32.【解答】解:①人做的有用功:
W有=Gh=600N×3m=1800J,
由η=可得,人做的总功:
W总===2400J;
②设有n段绳子承担,则:
η====75%,
解得:s=4h,即n=4;
由题意知,人要站在地上往下拉,即要改变力的方向,因此需要两个动滑轮、两个动滑轮;先从定滑轮的挂钩开始,然后依次绕线,如图所示:
答:①滑轮组提起重物所做的有用功为1800J,总功为2400J;
②该滑轮组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为4,滑轮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33.【解答】解:(1)丙酸钠是由钠离子和丙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答案为:盐。
(2)设该脱氧保鲜剂最多能吸收氧气的质量为x。
4Fe+3O2+6H2O=4Fe(OH)3
224 96
5.6g x
x=2.4g
答:该脱氧保鲜剂最多能吸收氧气的质量为2.4g。
34.【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R3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热敏电阻R3温度达到100℃时,衔铁被吸下,由图乙可知此时热敏电阻R3的阻值为50Ω,
此时控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R0+R3=100Ω+50Ω=150Ω,
所以控制电路衔铁被吸下的最小电流为:I===0.04A;
(3)在工作电路中,衔铁未被吸下,工作电路转为加热状态,此时为R1的简单电路,
则R1的电阻为:R1===48.4Ω;
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转为保温状态,此时R1与R2串联,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242Ω,
所以电阻R2的阻值为:R2=R'﹣R1=242Ω﹣48.4Ω=193.6Ω;
(4)电炖锅加热1小时消耗的电能:
W1=P加t1=1kW×1h=1kW h,
电炖锅保温2小时消耗的电能:
W2=P保t2=0.2kW×2h=0.4kW h,
则这次炖煮共消耗了的电能:
W=W1+W2=1kW h+0.4kW h=1.4kW h。
故答案为:(1)减小;(2)0.04;(3)电阻R2的阻值为193.6Ω;(4)消耗电能为1.4kW h。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