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第14课《诗词三首》
一、选择题
1.选出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诗人被贬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思怀往事,展望将来,诗中流露出心绪难平但又不乏刚健昂扬之气。
B.诗中第二联运用两个典故,写出了孤身归来后的感触,既有旧友离世的悲痛,又有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无限怅惘。
C.诗人将自己比作“千帆”“万木”,与“沉舟”“病树”两两相对,表现了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是诗人乐观精神的写照。
D.诗作的结尾,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白居易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2.选出下列对苏轼《水调歌头》赏析有误的一项()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即问,表达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作者想象自己在月宫起舞的美好情景,胜似人间。
C.“无眠”,表现离别之人在月圆之夜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暗示了作者的忧伤。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抒发作者对天下所有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
3.古诗词赏析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这首词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B.上片望月,怀逸兴壮思,既表达对明月的赞美,对天上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表达词人想逃离人间,与明月一同归去的思想感情。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在不能入眠的词人身上。
D.宋代胡仔《笤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4.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B.诗的前二句写朋友对李白的深厚友情。“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都是渲染朋友为李白所设的饯行之宴的丰盛与隆重。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写出了诗人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表达了他那种积极入世的强烈要求。
D.诗中的“冰塞川”“雪满山”是现实生活的写照,理解时不能随意象征为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5.阅读下面这首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用“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极富感彩的字句,暗含了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艺术感染力较强。
B.颔联用两个典故写归来的感触,“闻笛赋”写对友人的悼念,“烂柯人”写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C.颈联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争春,表现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伤感惆怅。
D.尾联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长精神”三字、表达了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对这首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出了诗人被贬地之荒凉,被贬时间之长,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心酸。
B.颔联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C.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表现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D.尾联回应了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也有与友人共勉之意。
7.对下面这首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B.词的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写词人转身走向朱红色的楼阁,站在雕花的窗户前,看到没有睡觉的弟弟苏辙。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是说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饱含哲理。
8.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揭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直接地写了出来。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9.选出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报效祖国之情。
B.诗的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C.诗的颈联,运用比喻抒发个人身世之感,也包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D.诗的尾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要重新抖擞振作。
10.下列对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 “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C.“闲来”两句运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的结尾,作者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信心,重新鼓起扬帆济海的勇气。
11.阅读苏轼《水调歌头》,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12.对下面两首古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B.《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晚年仍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
C.两首诗均用字考究,《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道出了诗人老迈的境况。
D.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是对朋友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13.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诗人用了“凄凉地”说明了被贬的地方的偏僻与荒凉;“二十三年”,从数字上极言被贬时间之长。时空的交错,写出了诗人的无限心酸与悲痛之情。
B.颔联用典,抒发了诗人物是人非、对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感慨。
C.颈联用 “沉舟”和“病树”自比,虽有惆怅之意却又相当豁达。并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D.“听君”中的“君”指刘禹锡,“歌一曲”指自己所作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它既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有劝勉白居易之意。
14.下面对《行路难》(其一)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悲愤、郁闷的心情。
C.“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带有浓厚的夸饰色彩使两句诗颇具豪放的气势。
D.“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醒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15.下列选项中,对诗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情厚谊,设宴为之饯行,席间赠予李白很多珍奇珠宝。
C.第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16.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的“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流露出诗人压抑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闻笛赋” 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烂柯人”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悼念。
C.颈联景、情、理相结合,对举“舟”“帆”和“树”“木”,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长精神” 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17.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笔断意连,牵丝不断 B.劲健雄峻,神韵飘逸
C.和谐匀称,端庄整齐 D.笔意流畅,粗细相间
18.选出对李白的《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
A.诗人面对华美的酒食,却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词语,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属写实。写出当时作者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倍感前途渺茫的痛苦。
C.“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D.诗中运用“垂钓”“梦日”的典故,自比姜尚、伊尹,表达自己渴望遇到明君的愿望。
19.选出下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赏析有误的一项()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笔法营造欢乐宴饮气氛,与三四句诗人的悲苦情绪形成反差。
B.诗的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这样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
C.诗的七八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一展宏才的愿望和有为于当世的政治理想。
D.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前途仍有所期待。
20.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玉盘珍羞直万钱
B.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C.云归而岩穴暝
D.属予作文以记之
2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盼望眼前出现千万间广厦来庇护天下寒士,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以“沉舟”和“病树”自比,虽流露出惆怅之情,但依然乐观进取。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写诗人出行在外,思归而不得归,只能独自剪烛西窗,在巴山的夜雨中思念家乡。
D.“会挽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勾勒出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词人希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22.阅读《行路难》(其一)回答小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行路难》(其一)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行路难》是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写的一组诗,主要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怀。
B.这一首情感起伏一波三折,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C.诗的一、二句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三、四句又急转直下,形成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通过联想想象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一展宏才,有为于当世的愿望。
23.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选出对其赏析有误的一项()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句式,表现了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的复杂心理。
D.最后两句,言乘风破浪、云帆渡海,重又奋发振作,情绪高昂,表现出一往无前的精神。
24.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人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25.下面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只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词人在上片叙述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抒发了对政治的感慨。
B.词的下片写对月怀人,写出了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表达对自己政治遭遇的无奈和感伤。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做了高度概括,富有哲理。
D.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感情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6.下列对《行路难(其一)》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歌开头两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情绪。
B.“闲来”两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现诗人仕途失意之后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之情。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慨。
D.本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27.对下面这首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这首诗是作者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B.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题意。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贬谪地点之偏,贬谪时间之久。
C.三、四句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D.“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28.对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29.下面对《水调歌头》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首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转入了抒发怀人之情。
B.这首词的上片以问月开篇,情感平和;接下来写“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无任何想象,情感真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情感转为细腻婉约。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宕开一笔来说,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D.全词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趣味,在行云流水般的词句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表现出来。
30.下面对《行路难(其一)》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用姜尚、伊尹的故事,是事典,表明理想仍在。
C.最后两句,言乘风破浪、云帆渡海,又奋发振作,情绪高昂,表现出一往无前的精神。
D.全诗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与友人惜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浪漫的笔法主要表现在“金樽”“玉盘”“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三个词语的夸张上。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典故,有什么表达作用?
3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3.请赏析这首诗的颔联。
3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面小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5.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首联回首往事,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颔联中的“烂柯人”运用典故,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D.颈联蕴含哲理,说明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也必将取代旧事物。
36.尾联中“长精神”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7.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的心态,又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诗风。
B.“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带有浓厚的夸张色彩使两句诗颇具豪放的气势。
C.“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D.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38.为什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被人们广为流传?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以下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奴婵娟。
3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月几时有?”作者开篇发问,写出了对宇宙的疑惑,流露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B.“我欲”“又恐”既写出词人对月宫的向往又担心那里高寒难耐,体现作者矛盾心理。
C.“婵娟”指月宫中的嫦娥,“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渴望与嫦娥分享这美好的月光。
40.“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1.下面对诗歌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白居易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4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因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阅读《行路难》,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3.本诗前四句用“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与“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形成强烈的反差,衬托诗人内心的__________之情。随后二句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自己人生仕途的__________,照应标题。接着引用______和伊尹二位古代先贤的典故,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受到重用,建功立业。
44.请从体裁、题材、语言风格、表现手法、思想情感、人生态度等方面任选角度具体谈谈本诗与《登幽州台歌》的异同。
答:我认为,相同点:两首诗都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李诗___________,而陈诗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5.选出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
A.诗的首联概写自己“二十三年”的被贬遭遇,字里行间饱含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B.诗的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归来的感触。
C.诗的颈联不仅充满哲理意味,还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D.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酬答之意,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酬,答谢。全诗侧重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后人用此句,并不和诗人原意一致,多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D.这首诗层层深入,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堪称刘禹锡的代表作品。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樽清酒”“玉盘珍羞”描绘豪华盛大的宴饮场面,营造了欢乐的气氛。
B.“欲渡”“将登”两句以奇特的想象、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
C.诗中三字短句写出诗人感到前路艰难,但终究在迷茫中看清方向,内心安定。
D.结尾两句,诗人在彷徨和感叹后,重新树立信心,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
4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愿?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9.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
50.诗歌第三联(颈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1.下面对于本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舞弄清影”是作者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B.词中“我欲”、“又恐”、“何似”之间的矛盾转折,显示了作者感情的波澜起伏。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D.本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5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3.颔联借用了__________________典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情感和感慨。
54.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本诗诗人被贬多年,心绪难平又不乏刚健之气,这种复杂的情感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5.有人评价“稼轩词极豪雄而意极郁愤”。本词上下阕均使用了“设问”来体现词人的郁愤之意。上阕问到“何处望神州”,此处的“神州”指①_____ ,这是辛弃疾一生都想收复的地方;面对眼前“②_____”(原句)之景,词人发出千古兴亡的感慨;下阕词人自问自答,借“天下英雄谁敌手”的答案“曹刘”,烘托出孙权③_____的形象。
56.“豪”的意思是“气魄大”。学者王国维评价“稼轩之词豪”,而白居易也评价刘禹锡“诗豪者也”。请结合本词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说说它们分别怎样体现了“豪”的特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7.词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58.全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请说说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参考答案
1.C
【详解】
C.有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以“千帆”“万木”自比的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2.B
【详解】
B.“写作者想象自己在月宫起舞的美好情景,胜似人间”有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意思是: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故选B。
3.B
【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解答此题要理解诗意和作者情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人生态度。B选项中“又表达词人想逃离人间,与明月一同归去的思想感情”表述有误,上阕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何似在人间”坚定了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上阕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故选B。
4.D
【详解】
D.诗中的“冰塞川”“雪满山”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故选D。
5.C
【详解】
C.“表现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伤感惆怅”有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故选C,
6.C
【详解】
C.诗人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以“千帆”和“万木”比喻在诗人被贬谪后仕途得意的新贵们,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故选C。
7.C
【详解】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的是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故选C。
8.B
【详解】
B.错误,应是: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故选B。
9.A
【详解】
A.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人借诗答谢友人,表现了诗人面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时乐观豁达、进取向上、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故选A。
10.C
【详解】
C.“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表述有误。“垂钓碧溪上”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乘舟梦日边”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借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明作者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故选C。
11.B
【详解】
B.“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理解错误。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为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故选B。
12.A
【详解】
A.诗的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一是“烂柯人”。“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故选项“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理解错误,选A。
13.D
【详解】
D.有误。“君”指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做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故选D。
14.D
【详解】
“多歧路,今安在?”表现的是诗人处在迷惘之中,不知道能实现理想的路途在哪里,D错误,故选D。
15.B
【详解】
B.“席间赠予李白很多珍奇珠宝”有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是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是形容朋友为作者饯行的盛大场面,并非“赠予李白很多珍奇珠宝”。故选B。
16.B
【详解】
B.错误,“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悼念;“烂柯人”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故选B。
17.C
【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化常识(书法)的了解。题中的书法是作品是行草,C项“和谐匀称,端庄整齐”是隶书的特点。据此,答案为C。
18.B
【详解】
B.错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乡”,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倍感前途渺茫的痛苦。故选B。
19.D
【详解】
D.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说法错误。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的心理,急遽变化交替。最后一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故选D。
20.C
【详解】
C句子中不含通假字。A项,“羞”同“馐”,“直”同“值”;B项,“具”同“俱”;D项,“属”同“嘱”。
【点睛】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考试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
21.C
【详解】
C.“只能独自剪烛西窗”理解错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诗人出行在外,思归而不得归,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故选C。
22.D
【解析】
【分析】
【详解】
D.“联想想象”表述有误,应该是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故选D。
23.B
【详解】
B选项有误。“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可见在这个本应欢乐的宴饮上,诗人心情并不愉悦,而是苦闷抑郁的。故选B。
24.A
【详解】
A.有误。“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错误。应是: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也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情感。
25.B
【详解】
B.有误。词的下片写对月怀人,表达了自己乐观豁达的感情。故选B。
26.B
【详解】
B.“闲来”两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故选B。
27.B
【详解】
诗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并没有“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题意”。故选B。
28.B
【详解】
A.理解有误,金樽、玉盘,极言器皿之华美;清酒、珍馐,极言酒食之精美;十千、万钱,极言价值之昂贵。如此美酒佳肴,更兼知交挚友,“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若在平时,“会须一饮三百杯”,但诗人却“停杯投箸不能食”,这就反衬出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由此判断,“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是错误的;
B.理解正确;
C.应理解为: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应理解为: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故选B。
29.B
【详解】
B.有误。“情感平和”“无任何想象,情感真实”“情感转为细腻婉约”是错误的。词以问月开篇,情感高亢激昂,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想象丰富,情感浪漫而又有近乎幽默的别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30.D
【详解】
D.有误,浪漫的笔法主要表现在“斗十千”“直万钱”这几个词语的夸张上。“拔剑四顾心茫然”不是夸张,实写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故选D。
31.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己也能像姜太公(姜尚)、伊尹那样,得到明主赏识重用的愿望(或:表现了诗人在心境茫然时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32.蕴含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分析】
31.
本题考查典故的作用。垂钓碧溪上: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乘舟梦日边: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己也能像姜太公、伊尹那样,得到明主赏识重用。
32.
本题考查诗歌情感。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运用典故,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会有时”意思是: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理想定会实现。诗句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33.示例:“闻笛赋”“烂柯人”分别用典,写出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惆怅。(意思对即可)
34.示例:这首诗感情浓郁,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后四句高昂乐观,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分析】
33.本题考查赏析诗句。赏析诗句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品味富于表现力的关键词;二、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三、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四、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五、揭示其蕴含的哲理。此句可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赏析。诗的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是“闻笛赋”: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为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吕安的怀念。作者借此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之情。另一是“烂柯人”: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他观棋至终局,发现手中的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了。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尽。作者借这个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之情。据此作答即可。
3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首先要认真阅读原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诗中的景物描写和创作的背景来分析。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总体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显示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据此作答即可。
35.A
36.“长精神”的意思是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积极向上、坚韧不拔(意志坚定)的人生态度。
【分析】
35.A.“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错误。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白居易。故选A。
36.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及态度的理解。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诗人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37.C
38.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分析】
37. C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用语短促,感情激越,这是说前路多艰,未来仍有机遇。从这跌宕起伏的感情中,人们可以体会到诗人万般艰难、内心矛盾的心情。诗人仍处在矛盾之中,前路未明。
故选C。
3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李白借用典故,要像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有一天,要冲破一切艰难险阻,挂上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驶向无穷的天地,驶向理想的彼岸!这种奋斗精神和乐观态度及孜孜不倦的追求就是这句话被人们广为流传的原因。
39.C
40.表达作者对月亮不解人情的埋怨,对亲人的绵绵思念。
【分析】
39.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自己与子由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美好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故选C。
40.本题考查诗句情感理解。本题出自下片,要结合内容,整体理解,进而得出答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不解人情,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41.C
42.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一定比现在好,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意思大致即可)
【分析】
41.C.有误,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故选C。
42.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注意可以从比喻修辞的角度分析含义,也可以从诗句富含的哲理去分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用这两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新事物必将带起旧日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43.苦闷抑郁艰难险阻姜尚
44.相同点:李白的《行路难》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都是古体诗,诗句字数不一,挣脱了形式的羁绊;诗歌风格慷慨悲凉,大气磅礴;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命途艰难的愤慨和郁闷。洒脱,主要运用了用典和比喻手法,注重个人悲欢,侧重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沉郁,主要运用借景抒情手法,跳出个人的局限,包含了人类对时空的哲学感悟。
【分析】
43.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行路难》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放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八十岁在皤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44.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
相同点:
从体裁上来看,李白的《行路难》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都是古体诗,诗句字数不一,挣脱了形式的羁绊;
从主题上来看,李白的《行路难》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都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命途艰难的愤慨和郁闷。其中《行路难》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用了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反映了诗人感情的激荡变化,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与“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形成强烈的反差,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登幽州台歌》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之情,“独怆然而涕下”是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从诗歌风格上看,两首诗都给读者呈现出慷慨悲凉,大气磅礴的风格。
不同点:
从语言风格来看,李白的《行路难》比较洒脱。例如尾联写出虽然前路困难重重,但自己仍坚信终有一天将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则比较沉郁,诗人通过“天地悠悠”与“独”的对比,感受到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永恒,营造了空旷辽调的意境,奠定了悲凉孤寂的情感基调。
从表现手法上看,李诗主要运用了用典和比喻手法,用“姜尚”和“伊尹”两个典故来表明自己的志向,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陈诗主要运用借景抒情手法,诗人登楼远眺,感慨无限,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从思想情感上看,李诗注重个人悲欢,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陈诗跳出个人的局限,诗人融理入情,表达了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包含了人类对时空的哲学感悟。
45.B
46.A
【分析】
45.考查诗歌内容的正确赏析。B.有误。诗的颔联“闻笛赋”“烂柯人”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不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B。
46.考查诗歌内容的赏析及文学常识的识记。A.有误。诗的第一层,先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颔联,诗的第二层,通过对受害战友的悼念,以及自己回到故乡竟然恍如隔世的情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颈联,诗的第三层,推开一步,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诗的第四层,急转直下,表示并不消极气馁,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以自勉自励结束。整首诗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所表现的身经危难,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不是侧重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故选A。
47.C
48.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姜尚、伊尹那样得到朝廷重用,施展自己的才华。
【分析】
47.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C项中“终究在迷茫中看清方向,内心安定”理解有误,这里运用反复的修辞,强调了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感到前途渺茫的感情。故选C。
48.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添了信心。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被朝廷重用的感情。
49.“闻笛赋”怀念故友,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朋友;“烂柯人”自已被贬离京太久,这里变化很大。
50.感情基调由沉郁陡转为激昂,蕴含了乐观向上豁达坦然的生活态度,富于哲理。
【分析】
49.本题考查典故的作用。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朋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离京太久,世事沧桑,人事全非。
50.本题考查诗歌情感。这两句诗中的“沉舟”和“病树”都是诗人的自比,“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发展。诗句的大意是:虽然“我”被贬,但是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脚步,社会在向前发展,新生事物不断取代旧的事物。作者以达观的心态看待自己被贬期间的世事变化,表明了他乐观的情怀,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51.D
52.诗人把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对,说明事物不能十全十美。
【分析】
51.本词中所用表达方式有描写和抒情,描写了月景,抒发了自己的怀人之情和美好祝愿。但词中并无说明的表达方式,所以第四项分析有误。故选D。
52.本题考查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与掌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可据此作答。
53. “闻笛赋”和“烂柯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54.(1)凄凉的巴山楚水、“闻笛赋”和“烂柯人”,“沉舟”和“病树”这些意象表现诗人难以平静的心绪;而“千帆过”“万木春”等意象又表现出诗人刚健昂扬的精神。诗人所选意象,无论是悲还是喜,无论是扬还是抑,“皆着我之色彩”。
【分析】
5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指曹魏后期向秀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为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吕安的怀念。另一是“烂柯人”,据《述异记》所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他观棋至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了。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一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尽。“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5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诗人心绪难平又不乏刚健之气的情感来分析。
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的巴山楚水来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闻笛赋”、“烂柯人”,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借典寄慨,耐人寻味。
三联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尾联顺势而下,请白氏举杯痛饮,藉以振奋精神。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诗人也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综合来看,凄凉的巴山楚水、“闻笛赋”和“烂柯人”,“沉舟”和“病树”这些意象表现诗人难以平静的心绪;而“千帆过”“万木春”等意象又表现出诗人刚健昂扬的精神。诗人所选意象,无论是悲还是喜,无论是扬还是抑,“皆着我之色彩”。
55.中原地区(金兵占领的地区)不尽长江滚滚流少年英雄
56.答案示例: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及报国无门的愤慨,感情激昂,气魄宏大,有英雄气概;刘禹锡的诗在哲理中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沉郁中显现了豁达的胸怀。
【详解】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掌握。回答本题首先要通读全诗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作答。结合词人辛弃疾所处历史背景及人生经历,词中“何处望神州”的“神州”指词人心中不忘的中原故土(金兵占领的地区),是他一生都想收复的地方;由“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可知词人是面对眼前的滚滚长江流水而发出千古兴亡的感慨;词中的“曹刘”指曹操和刘备,词人运用设问手法,引用曹操的话,强调孙权的年少有为,功绩斐然。另外从“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可知孙权年纪轻轻就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是一个少年英雄形象。
2.本题考查诗词风格的赏析。本题题干已给诗词风格是“豪”,并给出“豪”的意思是“气魄大”,故从作品中找出体现这一风格特点的内容即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全词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一洗之前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表达了自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7.交待作词的时间和原因,领起下文。
58.作者悟出人世不可避免地有“悲欢离合”的人生哲理,那么,美好的祝愿就不能太“贪”。“但愿人长久”,虽然不能团聚,也能“千里共婵娟”:这也许是最明智,也是最无奈的选择吧!(意思对即可)
【分析】
57.本题考查对词前小序的作用的理解。“丙辰中秋”交代写这首词的时间;“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写出了写这首词的原因;“兼怀子由”引出下文对弟弟的怀念。
58.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和情感的把握。上阕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苏轼将青天作为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下阕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表达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抒发了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转入议论抒情,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最后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向世人发出美好祝愿,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世的美好祝愿。传达出了词人“用乐观、豁达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