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汇编
第15课《故乡》
【课内知识点总结】
一、字音
阴晦yīnhuì:阴沉,昏暗。
萧索xiāosuǒ:缺乏生机,不热闹。
祭祀jìsì: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伶俐línglì:形容人物机灵乖巧或是做事干脆利落。
愕然 è rán:惊讶的样子,形容吃惊。
鄙夷bǐyí:轻视,看不起。
嗤笑chīxiào:讥笑,嘲笑。有讽刺之意。
应酬yìngchou:交际往来,以礼相待。也指私人间的宴会、聚会等。
世面shìmiàn: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
惘然wǎngrán:形容失意的样子。
隔膜gémó:隔阂,指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恣睢zìsuī:放纵、骄横的样子。
【易错读音】祭祀(sì)愕然(è)装弶(jiàng)恣睢(zìsuī)惘然(wǎng)五行(xíng)嗤笑(chī)秕谷(bǐ)鄙夷(bǐ)潮汛(xùn)瑟缩(sè)
二、字形
【易错字词】船舱苍黄寂静一幅画一副手套一轮圆月戴帽子伶俐惶恐规矩忙碌隔膜应酬萧索阴晦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2、课文说明
《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社会中求索了几十年,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小说。
【主题识记】
本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描写闰土前后的变化,展现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衰败萧条、农民生活的痛苦,抒发了作者对打破隔膜,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四、重点讲解
课文重点句子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又。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赏析】
月夜刺猹图:景物色彩明快、艳丽,人物年少、活泼,二者相映成趣,这是留在“我“心中的对儿时伙伴的美好回忆。文章用这一描写,流露出“ 我”对少年闰土的景仰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也为后面写闰土的变化做铺垫。
课文重点句子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赏析】
哲理语句: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人们是否有奋斗和追求的精神。如果我们不努力奋斗、追求,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成功的希望;如果我们始终不渝地为了我们的希望而奋斗、实践,就一定会迎来我们想要的生活。这正如地上的路,需要被人们一次次地走过,才能成为真正的路。
五、课文赏析
文章采用对比手法,以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对比,反映了农民日益悲惨的命运; 以“我”与闰土前后关系对比,反映封建等级观念及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毒害;以故乡前后境况对比,反映每况愈下的农村经济状况。
六、夯实基础
问:小说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点明了“我”深冬的某天回故乡,在船上。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衬托出“我”的悲凉心情。
问:第四段第五句表现了“我”的什么心情?
答:本已看到故乡变坏,却又寻找自我安慰,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问:小说第一部分(1—5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答: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问:第二部分第一层(6—8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答:写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还写与母亲商定搬家的事情。
问:第二部分第二层(第九段到“我得去看看”)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答:“我”回忆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
问:第二部分第三层(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主要刻画了哪一个人物?
答:这一层主要刻画了杨二嫂这个城镇小市民的典型人物。
问:第二部分第四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答:准确、答动地刻画了中年闰土的外貌、神情、语言,从而使我们看到了闰土的变化,看到了一个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奴役下尚未觉醒的贫苦农民的形象。
问:请概括第二部分的意思。
答:“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问:第三部分第一层(到“竟跑得这样快”)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答:“我”的一家人乘船离开故乡,其中插叙了有关杨二嫂的细节。这个插叙是对人物的补叙。
问:第三部分第二层(到结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答:这一层主要写“我”坐在船上,渐离故乡的感受。
问:请概括第三部分的意思。
答:“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寄托于下一代。
问: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答: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为线索。
问:小说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情节的?
答: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安排情节的。
问: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写了闰土的变化。着力描写他的变化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这些变化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社会的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之路。
问:从杨二嫂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人?这对表现主题思想有什么作用?
答:从她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杨二嫂曾是一个被称作“豆腐西施”,充当招徕答意的“广告”,被侮辱、被损害的恩人物。由于长期艰辛答活的磨难,她变得尖酸、刻薄、庸俗、势利。她是一个贪小便宜、自私的小市民,辛苦恣睢的典型。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在军阀势力的统治下,故乡日趋破产,城镇市民日趋贫困。
问:小说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物?
答:“我”过着辛苦辗转的答活。他看到故乡变坏的情景,自感悲哀、失望,但又不甘心故乡坏下去,“我”为故乡的远景构制着蓝图,憧憬着美好的新答活。“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问: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这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答活痛苦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真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答活的炽热感情。
问:在71自然段中,中年闰土与“我”对话中,多次使用省略号,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在这短短的一段话中,作者连用四处省略号,不仅写出了中年闰土反应呆滞,头脑已被痛苦塞满,讲话吞吞吐吐,更有助于刻画中年闰土——木偶人的形象。这与口齿伶俐的少年闰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问:“他只是摇头,脸是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石像一般”运用明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闰土内心的不平却又无力反抗,在看不到希望中变得迟钝、麻木的形象。生活的重担将闰土压得沉默寡言了,这与“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的少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
问怎样理解“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句话?
答:这里的“高墙”是借喻。因“我”对故乡的期望与故乡的现实相去甚远,因“我”与故乡的人们有较大的隔膜,所以“我”感到四面仿佛都是“高墙”。此句充满哲理,极好地深化了主题。
问“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正因为这些“我”所以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