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汇编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内知识点总结】
一、字音
搽chá:用粉末、油类等涂。
玄虚xuánxū:指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形容神秘莫测,使人摸不透。
渺茫miǎománg:因离得太远而模糊不清,也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料。
麻醉mázuì:用药物、针刺或其他方法使全身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或产生镇痛作用,以便进行外科手术或其他治疗。比喻用某种手段使人认识模糊,意志消沉。
摧残cuīcán:使人或物受到严重的损害。
诓骗kuāngpiàn:欺骗,骗取。
怀古伤今huáigǔshāngjīn: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埋头苦干máitóukǔgàn: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舍身求法shěshēnqiúfǎ: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前仆后继qiánpūhòujì: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
自欺欺人zìqīqīrén: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不足为据bùzúwéijù:不能作为依据。
【易错读音】慨叹(kǎi)玄虚(xuán)脊梁(jǐ)省悟(xǐng)诓骗(kuāng)
倘若(tǎng)诬蔑(wū)搽(chá)脂粉
二、字形
【易错字词】慨叹渺茫摧残筋骨笼罩地大物博前仆后继怀古伤今自欺欺人埋头苦干不足为据舍身求法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2、课文说明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凌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的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
3、文体介绍
杂文:一种散文体裁,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多为针对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而作,一般短小精悍、形式多样、反应迅速、褒贬色彩鲜明并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文学性。特点:(1)篇幅短小,取材广泛;(2)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3)冷嘲热讽、幽默风趣;(4)说理生动,议论生动。
驳论文: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驳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驳论点是直接批驳,驳论据与驳论证属于间接批双驳。
驳论点: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的矛盾。
驳论据:批驳对方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论据起着支撑论点的作用,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驳论证:通过驳论证反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是由论据推出的。
【主题识记】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时人散布的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指出有自信的中国人大有人在,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从而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炽热的爱国之情。
四、重点讲解
课文重点句子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赏析】
仿词:“他信力”是仿词,由“自信力”这一词语仿造而来,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人木三分。
课文重点句子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赏析】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鲁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以排比的句式,简练的文字,记载下他们的历史功勋,将“中国的脊梁”这个崇高的形象树立起来。
五、课文赏析
文章作者以驳敌论论证为主:(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3)求神拜佛是“自欺”。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说明敌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这就是批驳的“突破口”。
六、夯实基础
【注释】
① 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篇最初发表于1934年10月20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署名公汗。文中加粗的语句,是最初发表在《太白》月刊上时被国民党书报检察机关删去了的。
② 国联:“国际联盟”的简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20年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它标榜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实际上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并为其侵略政策服务的工具。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即在南京发表讲话,声称“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之判决”。国民党政府也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③ 求神拜佛:当时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仁王护国法会”等。
④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当时舆论界曾有过这类论调,如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⑤ “正史”:清高宗(乾隆)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文章结构:逐层推进
部分 段落 在议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所揭示的要旨
一 1~2 揭示对方谬误 揭示对方论点及论据。 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二 3~5 直接反驳 从驳斥对方论证入手,分析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指出悲观论者早就失掉自信力,只有“他信力”,现在则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三 6~8 间接反驳 (正面立论) 用事实论据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 指出我们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四 9 作出结论 指出要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文章分析
分析第一部分
1、文章怎样提出批驳的论点的?
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国联,再后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然后揭示对方谬误论点,即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的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
对方的谬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是:(1)自夸“地大物博”(2)寄希望国联(3)再后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3、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定基础。
分析第二部分
1、文章如何驳论证的?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
(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也不是“自信”。
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的是“自欺力”,而这些都不是“自信力”,所以说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即反驳对方的论证,指出了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以此来作为批驳的“突破口”。
2、文中“他信力”“自欺力”的含义?加引号起什么作用?
“他信力”指的是丧失信心后,把信心寄托在“国联”这些外界力量上。
“自欺力”指的是连外界力量都指望不上后,就自欺欺人了。
引号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3、“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
4、作者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是什么?
危害性是“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分析第三部分
1、第6段第1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承接上文,指出中国人现在发展着的“自欺力”越来越明显。
2、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对批驳敌论点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点是为间接反驳对方论点。
3、作者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4、“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的“这”指代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赞扬?
“这”指代的是上述的四种人。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指出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
5、作者“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谁?指的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脊梁
6、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l)从人数上看:何尝少呢?
(2)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3)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7、“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句话中的“一部分人”指的是谁?这句话批驳了对方论证的什么毛病?
“一部分人”指的是那些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人。这句话批驳对方论证以偏概全的毛病。
第四部分
1、课文最后一段如何总结的?
第一句先论证看怎样的“中国人”,即 “论中国人”不能看“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却要看“他的筋骨和脊梁”,也就是说不能以偏概全。第二句再论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拿出自己的眼光来看地底下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的事实。
2、第一句的含义:
“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指的是“自欺欺人的表面现象。这句话的意思是:要论中国人,不能看自欺欺人的表面现象,不能被这样的表面现象所蒙蔽,而是要看中国人的主流和希望。
3、第2句的含义:
“状元宰相”指的是统治阶级的代言人。“地底下”泛指一切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中国的脊梁。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判断自信力的有无,不能看现在这些国民党统治者的言论,而是要自己去看看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中国的脊梁。
4、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一是因为鲁迅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二是因为鲁迅再次强调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巨大作用
三是因为鲁迅认为只有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中坚,才能代表我们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