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4 10:56:52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一、填空题
1.(2024六下·黔东南期末)我们观察地球模型时知道,地球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地幔、   。
【答案】地核;地壳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球从里到外依次为地核、地幔、地壳。
2.制作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的步骤:
(1)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太阳的颜色可以用   表示;月球的颜色可以用   表示。
(2)   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3)小组讨论和确定地球海报的主题色彩,可以是蓝色、   、   、   等。
(4)制作海报。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文字和图片,用   表达我们对地球的认识。展示和交流。
【答案】(1)红色;灰色
(2)收集
(3)白色;绿色;彩色
(4)色彩
【知识点】地球主题海报
【解析】【分析】我们通过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收集各种关于地球的信息,更能充分全面地认识地球。制作一张地球海报的步骤有:①制作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步骤包括:首先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太阳的颜色可以用红色表示;月球的颜色可以用白色表示。
②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③小组讨论和确定地球海报的主题色彩,可以是蓝色、绿色、黄色、白色等。
④制作海报。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文字和图片,用色彩表达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⑤最后展示和交流。在交流时,介绍海报所表达的内容。
3.(2024五上·博兴期末)地球内部最厚的圈层是   ,最薄的是   。如果把鸡蛋比作地球的模型,那么蛋白相当于   。
【答案】地核;地壳;地幔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内部最厚的圈层是地核,最薄的圈层是地壳。 如果把鸡蛋比作地球的模型,那么蛋白相当于地幔。
4.(2022六上·文化期末)在观察地球结构模型剖面图时,我们知道地球内部结构由   、   、   地核组成。
【答案】地壳;地幔;地核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厚度最大。
5.(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第五单元18.地球上有什么 )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它的全貌。为了便于观察,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就是     。
【答案】地球仪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为了便于观察地球。
二、判断题
6.(2022六上·苍溪期中)用橙子和吸管制作地球自转模型,吸管模拟地轴,地轴真实地存在地球内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用橙子和吸管制作地球自转模型,吸管模拟地轴。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并不真实存在。故题干说法错误。
7.(2023六上·余杭月考)我们用橙子制作的地球模型模拟了地球的内部结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我们用橙子制作的地球模型模拟了地球的自转。首先横切橙子,然后去掉果肉,最后将吸管穿过橙子,这就制成了地球自转模型。
8.(2023五上·坪山期末)在制作地球模型时,不同圈层的厚度相同。(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结构分为 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所以在制作地球模型时,不同圈层的厚度相同。题目说法错误。
9.(2023五上·期末)我们用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前,可以先查相关的资料作依据。(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 地球内部圈层从表面往下,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最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地幔厚度约为2900千米,地核厚度约为3500千米。因此,我们用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时,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各圈层,我们应该从里到外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10.(2023六上·红塔月考)在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横切橙子是为了模拟赤道线。(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赤道是地球最大的纬线圈,与地轴垂直,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半球,在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横切橙子,用橙子的横切线模拟来赤道是合适的。题目说法正确。
三、单选题
11.(2023六下·南湖期末)制作模型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实物缩小或放大,也可等比例大小制作。我们常见的地球仪(如右图)就是一个地球的模型。该模型属于 (  )。
A.放大实物的模型 B.缩小实物的模型
C.等比例模型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制作模型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实物缩小或放大,也可等比例大小制作。我们常见的地球仪就是一个地球的模型,该模型不是一个实际大小的模型,是一个缩小的实物模型。
12.(2024·五莲期末)在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时,厂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
B.我们应该从外到里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C.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
【答案】B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 A: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正确;
B:我们应该从外到里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错误;应该先从里到外制作;
C: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正确。
13.(2024六上·罗湖期末)科科用橙子制作了右图的地球(  )模型,可以用于模拟观察地球自转
A.结构 B.海洋分布 C.自转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用橙子和吸管制作地球自转模型,吸管模拟地轴。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并不真实存在。
14.(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想要制作一个地球模型,需要掌握一些关于地球的知识和观测数据,下列关于地球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
B.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是陆地多、海洋少
C.地球绕假想的倾斜地轴自转
【答案】C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从表面往下,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与地幔的界面是莫霍面,约在地下17km深处。地幔与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约在地下2900km深处,其中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构成岩石圈,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也属于上地幔)。地核也分外核和内核。地球上是陆地少,海洋多。
15.(2023六上·富阳期末)课堂上,我们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模型,做得最厚的是(  ).
A.地壳 B.地核 C.地心 D.地幔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地幔是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是岩浆的发源地;地核是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课堂上,我们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模型,做得最厚的是地核,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四、综合题
16.(2024六上·南山期末)林巧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有关资料用泡沫球、铁丝做了一个地球模型(如图1),用各种颜色表示各种地形和水域,并借助地球模型探究地球运动的秘密。
(1)林巧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有些地球知识很难用图1所示的地球模型来直观表示,例如(  )
A.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
B.地球绕地轴旋转
C.地球内部最里一层叫地核
(2)林巧用模型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见图2)。他先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模型上,然后拿着手电筒绕着地球模型转一圈,地球模型“△”处模拟出的现象是(  )
A.昼夜交替 B.始终是白天 C.始终是黑夜
(3)林巧用手电筒照射地球模型并绕地球模型转动,近似模拟哪种学说 (  )
A.地心说 B.日心说 C.上帝创世说
(4)如图2所示,林巧用手电筒照射地球模型,并保持不动,用手拨动地球模型绕铁丝转动,在“△”位置处模拟出的现象是(  )
A.昼夜交替出现 B.始终是白天 C.始终是黑夜
(5)林巧用手自左向右拨动地球模型绕铁丝转动,这一操作过程模拟的是下列哪种情况 (  )
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月球自东向西自转
【答案】(1)C
(2)A
(3)A
(4)A
(5)B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日出时间
【解析】【分析】(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地球仪可以用颜色、符号、文字等来表示地理事物。林巧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有些地球知识很难用图1所示的地球模型来直观表示,例如地球内部最里一层叫地核,我们要想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可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地球绕地轴旋转可以用地球模型直观的表示出来。
(2)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对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林巧用模型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如图2)。他先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模型上,然后拿着手电筒绕着地球模型转一圈,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地球模型模拟地球,地球模型“”处模拟出的现象是昼夜交替现象。
(3)林巧用手电筒照射地球模型并绕地球模型转动,近似模拟地心说。
(4)如图2所示,林巧用手电筒照射地球模型,并保持不动,用手拨动地球模型绕铁丝转动,在“”位置处模拟出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出现。
(5)林巧用手自左向右拨动地球模型绕铁丝转动,这一操作过程模拟的是地球自西向东转动。
五、简答题
17.(2021六上·新沂期中)下图中,给出地球的内部结构基本信息.如果要制作一个地球模型向他人讲述这些信息,这个地球模型中各部分的尺寸该是多少?怎样制作这个模型?
【答案】尺寸:地球中地壳厚约17千米,地幔厚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将这三部分等比例缩小后,实际制作的模型中地壳厚约0.17厘米,地幔厚约29厘米,地核的平均半径35厘米。
制作过程:首先需要用3种颜色的橡皮泥来制作。在制作时,应该从里到外逐层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先用红色橡皮泥揉成一个平均半径为35厘米的球体当做地核,在其外层叠加一层厚约29厘米的淡黄色橡皮泥当做地幔,最后在最外层叠加厚约0.17厘米的绿色橡皮泥当做地壳,地球模型就此制作完毕,为方便展示地球内部结构,可垂直在球上切出一个截面。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模型的制作。
地壳、地幔、地核的厚度材料信息已给出,实际制作的尺寸只需要按比例缩小到实际可操作的范围即可。为保证模型的精准,需准备3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时要从里到外逐层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并将地壳的厚度做到最薄。
18.(2023六上·勃利期末)通过观察常用的地球仪,我们可以从这个模型上获得哪些知识?(至少写出3个)
【答案】地球是圆球体、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等等
【知识点】地形、地貌;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从地球上我们可以知道地球是圆球体、地轴经过地心,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知道地球地7个大洲和5大海洋的位置与具体分布,还知道地球的国际航线,赤道,南北回归线的位置(经纬度)等等。
1 / 1(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一、填空题
1.(2024六下·黔东南期末)我们观察地球模型时知道,地球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地幔、   。
2.制作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的步骤:
(1)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太阳的颜色可以用   表示;月球的颜色可以用   表示。
(2)   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3)小组讨论和确定地球海报的主题色彩,可以是蓝色、   、   、   等。
(4)制作海报。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文字和图片,用   表达我们对地球的认识。展示和交流。
3.(2024五上·博兴期末)地球内部最厚的圈层是   ,最薄的是   。如果把鸡蛋比作地球的模型,那么蛋白相当于   。
4.(2022六上·文化期末)在观察地球结构模型剖面图时,我们知道地球内部结构由   、   、   地核组成。
5.(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第五单元18.地球上有什么 )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它的全貌。为了便于观察,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就是     。
二、判断题
6.(2022六上·苍溪期中)用橙子和吸管制作地球自转模型,吸管模拟地轴,地轴真实地存在地球内部。(  )
7.(2023六上·余杭月考)我们用橙子制作的地球模型模拟了地球的内部结构。(  )
8.(2023五上·坪山期末)在制作地球模型时,不同圈层的厚度相同。(  )
9.(2023五上·期末)我们用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前,可以先查相关的资料作依据。(  )
10.(2023六上·红塔月考)在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横切橙子是为了模拟赤道线。(  )
三、单选题
11.(2023六下·南湖期末)制作模型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实物缩小或放大,也可等比例大小制作。我们常见的地球仪(如右图)就是一个地球的模型。该模型属于 (  )。
A.放大实物的模型 B.缩小实物的模型
C.等比例模型 D.无法判断
12.(2024·五莲期末)在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时,厂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
B.我们应该从外到里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C.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
13.(2024六上·罗湖期末)科科用橙子制作了右图的地球(  )模型,可以用于模拟观察地球自转
A.结构 B.海洋分布 C.自转
14.(2024六上·龙华期末)龙龙想要制作一个地球模型,需要掌握一些关于地球的知识和观测数据,下列关于地球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
B.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是陆地多、海洋少
C.地球绕假想的倾斜地轴自转
15.(2023六上·富阳期末)课堂上,我们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模型,做得最厚的是(  ).
A.地壳 B.地核 C.地心 D.地幔
四、综合题
16.(2024六上·南山期末)林巧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有关资料用泡沫球、铁丝做了一个地球模型(如图1),用各种颜色表示各种地形和水域,并借助地球模型探究地球运动的秘密。
(1)林巧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有些地球知识很难用图1所示的地球模型来直观表示,例如(  )
A.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
B.地球绕地轴旋转
C.地球内部最里一层叫地核
(2)林巧用模型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见图2)。他先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模型上,然后拿着手电筒绕着地球模型转一圈,地球模型“△”处模拟出的现象是(  )
A.昼夜交替 B.始终是白天 C.始终是黑夜
(3)林巧用手电筒照射地球模型并绕地球模型转动,近似模拟哪种学说 (  )
A.地心说 B.日心说 C.上帝创世说
(4)如图2所示,林巧用手电筒照射地球模型,并保持不动,用手拨动地球模型绕铁丝转动,在“△”位置处模拟出的现象是(  )
A.昼夜交替出现 B.始终是白天 C.始终是黑夜
(5)林巧用手自左向右拨动地球模型绕铁丝转动,这一操作过程模拟的是下列哪种情况 (  )
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月球自东向西自转
五、简答题
17.(2021六上·新沂期中)下图中,给出地球的内部结构基本信息.如果要制作一个地球模型向他人讲述这些信息,这个地球模型中各部分的尺寸该是多少?怎样制作这个模型?
18.(2023六上·勃利期末)通过观察常用的地球仪,我们可以从这个模型上获得哪些知识?(至少写出3个)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地核;地壳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球从里到外依次为地核、地幔、地壳。
2.【答案】(1)红色;灰色
(2)收集
(3)白色;绿色;彩色
(4)色彩
【知识点】地球主题海报
【解析】【分析】我们通过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收集各种关于地球的信息,更能充分全面地认识地球。制作一张地球海报的步骤有:①制作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步骤包括:首先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太阳的颜色可以用红色表示;月球的颜色可以用白色表示。
②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③小组讨论和确定地球海报的主题色彩,可以是蓝色、绿色、黄色、白色等。
④制作海报。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文字和图片,用色彩表达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⑤最后展示和交流。在交流时,介绍海报所表达的内容。
3.【答案】地核;地壳;地幔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内部最厚的圈层是地核,最薄的圈层是地壳。 如果把鸡蛋比作地球的模型,那么蛋白相当于地幔。
4.【答案】地壳;地幔;地核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厚度最大。
5.【答案】地球仪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为了便于观察地球。
6.【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用橙子和吸管制作地球自转模型,吸管模拟地轴。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并不真实存在。故题干说法错误。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我们用橙子制作的地球模型模拟了地球的自转。首先横切橙子,然后去掉果肉,最后将吸管穿过橙子,这就制成了地球自转模型。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结构分为 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所以在制作地球模型时,不同圈层的厚度相同。题目说法错误。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 地球内部圈层从表面往下,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最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地幔厚度约为2900千米,地核厚度约为3500千米。因此,我们用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时,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各圈层,我们应该从里到外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赤道是地球最大的纬线圈,与地轴垂直,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半球,在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横切橙子,用橙子的横切线模拟来赤道是合适的。题目说法正确。
11.【答案】B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制作模型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实物缩小或放大,也可等比例大小制作。我们常见的地球仪就是一个地球的模型,该模型不是一个实际大小的模型,是一个缩小的实物模型。
12.【答案】B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 A: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正确;
B:我们应该从外到里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错误;应该先从里到外制作;
C: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正确。
13.【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用橙子和吸管制作地球自转模型,吸管模拟地轴。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并不真实存在。
14.【答案】C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从表面往下,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与地幔的界面是莫霍面,约在地下17km深处。地幔与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约在地下2900km深处,其中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构成岩石圈,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也属于上地幔)。地核也分外核和内核。地球上是陆地少,海洋多。
15.【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地幔是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是岩浆的发源地;地核是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课堂上,我们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模型,做得最厚的是地核,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答案】(1)C
(2)A
(3)A
(4)A
(5)B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日出时间
【解析】【分析】(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地球仪可以用颜色、符号、文字等来表示地理事物。林巧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有些地球知识很难用图1所示的地球模型来直观表示,例如地球内部最里一层叫地核,我们要想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可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地球绕地轴旋转可以用地球模型直观的表示出来。
(2)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对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林巧用模型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如图2)。他先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模型上,然后拿着手电筒绕着地球模型转一圈,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地球模型模拟地球,地球模型“”处模拟出的现象是昼夜交替现象。
(3)林巧用手电筒照射地球模型并绕地球模型转动,近似模拟地心说。
(4)如图2所示,林巧用手电筒照射地球模型,并保持不动,用手拨动地球模型绕铁丝转动,在“”位置处模拟出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出现。
(5)林巧用手自左向右拨动地球模型绕铁丝转动,这一操作过程模拟的是地球自西向东转动。
17.【答案】尺寸:地球中地壳厚约17千米,地幔厚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将这三部分等比例缩小后,实际制作的模型中地壳厚约0.17厘米,地幔厚约29厘米,地核的平均半径35厘米。
制作过程:首先需要用3种颜色的橡皮泥来制作。在制作时,应该从里到外逐层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先用红色橡皮泥揉成一个平均半径为35厘米的球体当做地核,在其外层叠加一层厚约29厘米的淡黄色橡皮泥当做地幔,最后在最外层叠加厚约0.17厘米的绿色橡皮泥当做地壳,地球模型就此制作完毕,为方便展示地球内部结构,可垂直在球上切出一个截面。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模型的制作。
地壳、地幔、地核的厚度材料信息已给出,实际制作的尺寸只需要按比例缩小到实际可操作的范围即可。为保证模型的精准,需准备3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时要从里到外逐层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并将地壳的厚度做到最薄。
18.【答案】地球是圆球体、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等等
【知识点】地形、地貌;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从地球上我们可以知道地球是圆球体、地轴经过地心,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知道地球地7个大洲和5大海洋的位置与具体分布,还知道地球的国际航线,赤道,南北回归线的位置(经纬度)等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