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3.3元素--人教版化学九上探究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3.3元素--人教版化学九上探究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9-14 23:07:27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
3.3元素
化学观念: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元素”的准确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帮助学生构建起对物质构成的深层次理解。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元素作为构成物质基本单位的认识,还促进了他们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抽象的化学观念转变。
科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元素与原子、分子、离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元素在自然界和化学反应中的角色,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等方法来理解新概念,进一步锻炼了他们的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与实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的不变性,从而加深对元素守恒定律的理解。此外,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分享观点,也是培养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学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如元素是构成生命体的基础、是工业生产的原料等),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敬畏之心和对科学研究的尊重态度。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意识到作为未来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做出贡献。
1、元素定义:元素是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质子数决定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 。
3、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属于 。(如C-12、C-13、C-14原子同属于碳元素)
4、原子 后形成 ,元素 。(如钠原子Na、钠离子Na+属于同种元素)
5、元素的符号:指用来表示元素的特有符号;它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 ,是化学科学研究 、 和 的一种重要工具,用元素的拉 来表示
6、数字+元素符号,只表示 :几个原子。
7、地壳中前五位: 、 、 、 、 ;口诀: 养(氧)闺(硅)女(铝),贴(铁)给(钙)那(钠)家(钾)美(镁)青(氢)(年)。
8、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作了元素周期表。
9、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
10、纵向共有 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就是把 相同的各种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 排列起来;因此,每一主族(过渡元素之外的,即除了最外层电子层以外的电子层的电子数都是排满电子的化学元素)的特点是:主族中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依次 ;还有,族序数等于 。
11、可以根据其中的单元格的任意一部分信息(如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或相对原子质量等),查找出其余的各个信息或它在 。
任务一:分析下列分子的构成。
(1)氧分子由 构成。
(2)二氧化碳分子由 和 构成。
物质 相同原子 质子数(核电荷数)
O2
CO2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 ;
任务二:仔细观察下列原子结构,分析它们属于哪种元素?
它们的质子数都是 ,属于 ;
它们的质子数都是 ,属于 ;
决定元素的种类。
交流讨论:钠原子和钠离子分别属于什么元素 电子数能决定元素的种类吗
知识小结:(1)元素是 相同的一类 的总称。
(2)注意:①同种元素, 一定相同, 不一定相同。
②元素属于 概念,只讲 ,不讲 。
任务三:阅读教材P73,完成填空: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排前五位的是: 、 、 、 、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根据元素的名称,可分为 元素:汉字偏旁为“钅”旁,汞和金除外,如: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等; 元素:汉字偏旁为“气”“氵”“石”表示其单质在通常状况下存在的状态,如氢、溴、碳等; 元素:“气”字头包括氦、氖、氩、氪、氙、氡。
任务四: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微观示意图 原子种类 元素种类 分子种类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 ;原子的种类 ;元素的种类 。
任务五:推测物质的元素组成: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与氧气反应(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石蜡中含有哪些元素?
石蜡+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水(H2O)
总结本节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间的联系,画出思维导图。
1、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某同学活泼好动,智力低下,她妈带它去医院检查,医生告知:该娃缺锌、缺铁、缺钙,建议引用补铁、补锌、补钙口服液,这里的钙、铁、锌指的是()
A.离子B.原子 C.分子 D.元素
3、下列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4、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5、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
A.氦、氖、氩 B.镁、银、汞 C.锂、铁、铝 D.铜、钙、氯
6、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一致的是
A.铜(Cu) B.银(Ag) C.铝(Al) D.锰(Mg)
7、世界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各不相同,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Mg B.Si C.Al D.O
8、地壳中含有丰富的元素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铁元素B.铝元素C.硅元素D.氧元素
9、硒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以下信息正确的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原子的质子数为 34
C.硒原子的中子数为 34 D.硒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10、2022 年 2 月第 24 届冬奥会在北京完美落幕。其中碲化镉发电玻璃成为绿色和科技办奥交汇的创新点。 如图是碲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碲是金属元素 B.X=73
C.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7.6g D.碲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Y=6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氧 16.00 氟 19.00
硫 32.06 氯 35.45
A.硫元素和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C.氟元素和氯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D.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
1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下图是部分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B属于不同种元素,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2)A、C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相同。
(3)若图D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 。
13、(1)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各空:
①2个氢原子 。
②氩元素 。
③2个钠离子 。
(2)请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填空:
①铁是由 构成;
②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
③氯化钠是由 构成;
④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 。
14、如图是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是 。
(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其中②属于 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电子。
15、在空气中含量最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16、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2)1869年, (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3)12号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属于 周期,硫离子的符号是 。
(4)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的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5)同周期的元素排列从左往右所遵循的规律是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
3.3元素
化学观念: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元素”的准确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帮助学生构建起对物质构成的深层次理解。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元素作为构成物质基本单位的认识,还促进了他们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抽象的化学观念转变。
科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元素与原子、分子、离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元素在自然界和化学反应中的角色,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等方法来理解新概念,进一步锻炼了他们的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与实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的不变性,从而加深对元素守恒定律的理解。此外,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分享观点,也是培养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学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如元素是构成生命体的基础、是工业生产的原料等),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敬畏之心和对科学研究的尊重态度。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意识到作为未来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做出贡献。
1、元素定义: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3、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如C-12、C-13、C-14原子同属于碳元素)
4、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元素种类不变。(如钠原子Na、钠离子Na+属于同种元素)
5、元素的符号:指用来表示元素的特有符号;它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一种用语,是化学科学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工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6、数字+元素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几个原子。
7、地壳中前五位:氧O、硅Si、铝Al、铁Fe、钙Ca;口诀: 养(氧)闺(硅)女(铝),贴(铁)给(钙)那(钠)家(钾)美(镁)青(氢)(年)。
8、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作了元素周期表。
9、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10、纵向共有18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就是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起来;因此,每一主族(过渡元素之外的,即除了最外层电子层以外的电子层的电子数都是排满电子的化学元素)的特点是:主族中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依次增多一层;还有,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11、可以根据其中的单元格的任意一部分信息(如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或相对原子质量等),查找出其余的各个信息或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任务一:分析下列分子的构成。
(1)氧分子由 构成。
(2)二氧化碳分子由 和 构成。
物质 相同原子 质子数(核电荷数)
O2
CO2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 ;
【答案】氧原子;碳原子、氧原子;O;8;O;8;氧元素。
任务二:仔细观察下列原子结构,分析它们属于哪种元素?
它们的质子数都是 ,属于 ;
它们的质子数都是 ,属于 ;
决定元素的种类。
交流讨论:钠原子和钠离子分别属于什么元素 电子数能决定元素的种类吗
【答案】1,氢元素;6,碳元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钠原子和钠离子都是11个质子,他们都是钠元素,但是电子数不一样,说明电子数不能决定元素的种类。
知识小结:(1)元素是 相同的一类 的总称。
(2)注意:①同种元素, 一定相同, 不一定相同。
②元素属于 概念,只讲 ,不讲 。
【答案】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原子;质子数;中子数;宏观;种类;个数。
任务三:阅读教材P73,完成填空: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排前五位的是: 、 、 、 、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根据元素的名称,可分为 元素:汉字偏旁为“钅”旁,汞和金除外,如: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等; 元素:汉字偏旁为“气”“氵”“石”表示其单质在通常状况下存在的状态,如氢、溴、碳等; 元素:“气”字头包括氦、氖、氩、氪、氙、氡。
【答案】氧、硅、铝、铁、钙;氧、铝;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任务四: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微观示意图 原子种类 元素种类 分子种类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 ;原子的种类 ;元素的种类 。
【答案】S、O;S、O;S、O;S、O;S、O2;SO2;H、O;H、O;H、O;H、O;H2O2;H2O、O2;发生变化、不变、也不改变。
任务五:推测物质的元素组成: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与氧气反应(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石蜡中含有哪些元素?
石蜡+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水(H2O)
【答案】石蜡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总结本节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间的联系,画出思维导图。
1、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答案】A
【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
2、某同学活泼好动,智力低下,她妈带它去医院检查,医生告知:该娃缺锌、缺铁、缺钙,建议引用补铁、补锌、补钙口服液,这里的钙、铁、锌指的是()
A.离子B.原子 C.分子 D.元素
【答案】D
【详解】“补钙”、“补铁”、“补锌”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锌、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
3、下列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详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属于 同种元素①④。 故选:B。
4、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选 B。
5、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
A.氦、氖、氩 B.镁、银、汞 C.锂、铁、铝 D.铜、钙、氯
【答案】D
【详解】A、氦、氖、氩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He、Ne、Ar,第一个字母不相同,选项错误;B、镁、银、汞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Mg、Ag、Hg,第一个字母不相同,选项错误;C、锂、铁、铝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Li、Fe、Al,第一个字母不相同,选项错误;D、铜、钙、氯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Cu、Ca、Cl,第一个字母相同,选项正确;故选 D。
6、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一致的是
A.铜(Cu) B.银(Ag) C.铝(Al) D.锰(Mg)
【答案】D
【详解】A、铜的元素符号为Cu,元素名称与符号一致,不符合题意;B、银的元素符号为Ag,元素名称与符号一致,不符合题意;C、铝的元素符号为Al,元素名称与符号一致,不符合题意;D、锰的元素符号为Mn,不是Mg,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一致,符合题意。故选D。
7、世界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各不相同,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Mg B.Si C.Al D.O
【答案】C
【详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故选C。
8、地壳中含有丰富的元素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铁元素B.铝元素C.硅元素D.氧元素
【答案】D
【解析】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D。
9、硒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以下信息正确的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原子的质子数为 34
C.硒原子的中子数为 34 D.硒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答案】B
【详解】A、硒含有“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说法错误;B、根据硒在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3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硒原子的质子数为 34,说法正确;C、根据硒在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3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34,说法错误;D、根据硒在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元素名称正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说法错误;
10、2022 年 2 月第 24 届冬奥会在北京完美落幕。其中碲化镉发电玻璃成为绿色和科技办奥交汇的创新点。 如图是碲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碲是金属元素 B.X=73
C.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7.6g D.碲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Y=6
【答案】D
【详解】A、碲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X;根据原子中原子 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52,故 X=52,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7.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8+18+18+Y=52,解得 Y=6>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D。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氧 16.00 氟 19.00
硫 32.06 氯 35.45
A.硫元素和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C.氟元素和氯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D.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
【答案】D
【详解】A、硫元素和氯元素不在同一族,即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单位为“1”,不是“g“,故说法错误;C、由图示可知,氟元素和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处于同一族,故选项说法错误;D、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则氟原子的核内有9个质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7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1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下图是部分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B属于不同种元素,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2)A、C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相同。
(3)若图D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 。
【答案】(1)质子数/核电荷数 (2)最外层电子数 (3)20
【详解】(1)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A、B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则属于不同种元素;(2)A、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3)若D为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其为对应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则X=2+8+8+2=20。
13、(1)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各空:
①2个氢原子 。
②氩元素 。
③2个钠离子 。
(2)请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填空:
①铁是由 构成;
②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
③氯化钠是由 构成;
④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 。
【答案】(1) 2H Ar 2Na+
(2) 原子 分子 离子 分子
【详解】(1)①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原子表示为2H;②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氩元素符号表示为Ar;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钠离子表示为2Na+;(2)①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②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③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
14、如图是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是 。
(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其中②属于 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电子。
【答案】(1)②④ ⑤ (2)②⑦和③⑧ 氟 得到
【解析】(1)由元素的概念可知,微粒②④的质子数都为9,即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故填②④;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其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由图可知,微粒⑤的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0,即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故填⑤。(2)最外层电子数相似的原子,其化学性质相似,由图可知,微粒②⑦和③⑧都为原子,微粒②⑦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微粒③⑧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 ②⑦和③⑧;由图可知,微粒②的质子数为9,属于氟元素,故填氟;该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填得到。
15、在空气中含量最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答案】 氮气/N2 铝元素/铝/Al 分子
【详解】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16、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2)1869年, (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3)12号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属于 周期,硫离子的符号是 。
(4)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的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5)同周期的元素排列从左往右所遵循的规律是 。
【答案】(1)A (2)B (3) 12 三/3 S2- (4)非金属 (5)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都是按照原子序数逐渐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合理即可)
【详解】(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填:A。(2)A、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测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 选项A不符合题意;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选项B符合题意;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填:B (3)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12号元素是镁元素,其核电荷数是12,镁原子中电子层数为3,所以属于第三周期,硫离子的符号是S2-,故填:12;三(或3);S2-。(4)由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的元素属于氯元素,该元素的名称是氯,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非金属。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