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复习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复习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5 21:4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六节几种重要的盐复习练习
一、选择题
1.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和NaCl
B.a、b、c所示的溶液中都含有Na+、
C.c点表示NaOH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b点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下列各组溶液中,只用酚酞试液和同组稀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能鉴别的是(  )
A.硝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盐酸
C.硫酸,盐酸,氢氧化钠 D.氢氧化钠,硫酸,氯化钠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aO+H2SO4=CaSO4+H2O B.KOH+HNO3=KNO3+H2O
C.Ca(OH)2+CO2=CaCO3+H2O D.Na2O+H2O=2NaOH
4.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个量y随稀硫酸的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y表示(  )
A.溶质的质量 B.氢氧化钡的质量
C.溶液的pH D.沉淀的质量
5.酸碱反应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实例不属于酸碱之间的反应的是(  )
A.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
B.胃酸分泌过多的病人遵医嘱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以缓解胃酸
C.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
D.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6.“松花蛋”(又称“变蛋”)是大家很喜欢的一种食品,因其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碱性的物质而带有苦涩味。为减少苦涩味,在吃“松花蛋”时,最好蘸点下列哪种物质(  )
A.白酒 B.食醋 C.食盐 D.白糖
7.如图所示,将稀盐酸滴入瓶内,观察到气球胀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胀大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反应停止后所得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C.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D.该反应说明可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溶液中都含有H+,则酸一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C.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9.如图是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ag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
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
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10. 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取样品,加入碳酸钠溶液
B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体
C 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D 区分盐酸和食盐 用酚酞
A.A B.B C.C D.D
11.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可以断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13.如图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14.向加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滴入过量稀盐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可验证稀盐酸有剩余
C.烧杯中Na+和OH-数目减少,H+和Cl-数目增多
D.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比反应前少
15.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后,画出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Cl-
B.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C.该反应的实质是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后溶剂质量增加
16.小科按图示操作进行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中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塞甲是玻璃塞
B.③中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C.⑤中稀释浓硫酸时,倒入的乙物质是水
D.⑥中酚酞试液用完后,滴管及时清洗
二、填空题
17.如图是将稀盐酸溶液慢慢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情况,请回答下面问题
(1)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
A.加入CuO粉末 B.滴加NaOH溶液
C.加入CaCO3粉末 D.滴加AgNO3溶液
18.小科所在的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D中沉淀的化学式是:   。
(3)B、D试管内的物质在E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19.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的化学反应。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   。
(2)图乙表示的反应中涉及4种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写化学式)
(3)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滴加两滴紫色
的石蕊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呈   。
20.室温时,向滴加了无色酚酞的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变化如图所示:
(1)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
(2)ob段实验的现象是   。
21.某市化工企业发生氢氟酸泄漏事件,经过现场处理,泄漏得到了控制。氢氟酸是氟化氢(HF)气体的水溶液,呈酸性,且有剧毒性和腐蚀性,当氢氟酸少量泄漏时,可用砂土和干燥熟石灰的混合物处理。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氢氟酸的pH   7(选填“>”、“=”或“<”);
(2)写出氢氟酸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为了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某化学小组向滴有几滴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他们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得出了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3.兴趣小组研究酸碱反应时利用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指示剂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和溶液颜色变化如下图所示。
(1)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2)根据乙图颜色的变化,判断图甲中B溶液是   。(填写溶液名称)
(3)图乙中M点时,溶液中除紫色石蕊外还存在的溶质有   。
三、实验探究题
24.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1)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两位同学分别从反应物的消失和生成物产生的角度获取反应发生的证据。
①小金同学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溶液中   ,可判断Ca(OH)2与HCl发生了反应;
②小兰同学将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然后检验了混合液中含有Ca2+和Cl-,她据此认为Ca(OH)2与HCl发生了反应,且生成了CaCl2。小江同学认为小兰同学并没有找到反应发生的证据。请说出小江的正确理由:   ;
(2)向NaOH稀溶液中缓缓通入HCl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可忽略)。
①分析A→B段变化,其他条件相同,导电能力:OH-   Cl-;(选填“>”“<”或“=”)
②分析B→C段变化,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   有关。
25.在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同学在10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为了探究稀硫酸是否过量,该同学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了如下表实验。
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操作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 稀硫酸过量 稀硫酸过量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有一个方案错误,这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
(2)如图是小明和老师一起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时,用数字化实盈测定的反应溶液温度T和pH的变化曲线,你能从中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3)将a%的NaOH溶液b克和b%的稀硫酸a克混合,下列能与这种混合液发生反应的是____。
A.氧化铜粉末 B.氯化钠 C.铁粉 D.氯化铁溶液
四、解答题
26.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
(2)图二C点时溶液中溶质有   ;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7.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度变化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根据此变化曲线,你认为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是a克时,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此时溶液中溶质是   (写化学式)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需写出计算过程)
28.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10g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为   克。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点pH小于7,溶液呈酸性,b点pH等于7,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点pH大于7,溶液呈碱性。
【解答】A、由图可知,a点pH小于7,溶液呈酸性,其中含有剩余HCl和生成的NaCl,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a点pH小于7,溶液呈酸性,其中含有剩余HCl和生成的NaCl,其中含有Na+、Cl-,b点pH等于7,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含有生成的NaCl,其中 含有Na+、CI,c点pH大于7,溶液呈碱性,其中含有剩余的NaOH和生成的NaCl,其中含有Na+、CI-,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c点pH大于7,溶液呈碱性,其中含有剩余的NaOH和生成的NaCl,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b点pH等于7,溶液呈中性,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D
【解析】【分析】熟知反应现象,生成物的特点。
【解答】A、利用酚酞可以鉴别出氢氧化钠,其它两种物质无法鉴别,A错误;
B、利用酚酞可以鉴别出碱,但无法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B错误;
C、利用酚酞可以鉴别出氢氧化钠,无法区分硫酸和盐酸,C错误;
D 、A利用酚酞可以鉴别出氢氧化钠,往变红的溶液中滴剩余液体,能使红色褪去的为硫酸,余下的为氯化钠,D正确;
故答案为:A
3.【答案】B
【解析】【分析】中和反应为酸与碱的反应。
【解答】A、CaO 为金属氧化物,A错误;
B、酸与碱反应,B正确;
C 、CO2 为非金属氧化物,C错误;
D 、Na2O 和 H2O 都为氧化物,D错误;
故答案为:B
4.【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溶质质量先减小再增大,氢氧化钡质量减小,沉淀质量增加,pH减小分析。
【解答】A、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溶质质量随稀硫酸体积增大而减小,至完全反应减少到0,然后再随稀硫酸的过量,溶质增加,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钡的质量会随加入稀硫酸的反应而减小,减少到0后不会再增加,不符合题意;
C、溶液pH会随加入稀硫酸质量而减小,至等于7后继续减小,不会增大,不符合题意;
D、沉淀质量会随加入稀硫酸反应而增加,不会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A
【解析】【分析】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根据中和反应的特点分析。
【解答】A. 金属表面的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金属氧化物,不属于中和反应,故符合题意。
B. 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以缓解胃酸,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 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酸性、碱性物质能发生反应分析。
【解答】松花蛋制作过程中使用碱性物质带苦涩味,所以吃时可蘸呈酸性的物质,白酒、食盐、白糖都呈中性,食醋呈酸性;
故选B。
7.【答案】C
【解析】【分析】A.气球涨大可能是生成气体,也可能是反应放热;
B.根据是否有剩余的反应物分析;
C.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D.根据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判断。
【解答】A.气球胀大,不能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也可能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造成的,故A错误;
B.反应停止后所得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也可能显酸性或碱性,故B错误;
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A
【解析】【分析】A、根据酸的溶液中都含相同的氢离子分析;
B、根据金属氧化物与酸或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分析;
C、根据氢氧化铜难溶于水分析;
D、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解答】A、 酸溶液中都含有H+,酸一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符合题意;
B、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与酸或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不符合题意;
C、 Cu(OH)2难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不符合题意;
D、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如碳酸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C
【解析】【分析】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恰好完全反应时pH等于7。
【解答】A、随着反应进行,溶液pH逐渐减小,该反应是稀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该选项说法错误;
B、ag是指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该选项说法错误;
C、A点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的溶质为过量的NaOH和反应生成的NaCl,该选项说法正确;
D、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无法判断稀盐酸和NaOH溶液质量是否相同,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分析】A、根据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与碳酸钠不反应分析;
B、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
C、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和盐酸都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分析;
D、根据盐酸和氯化钠溶液都不能使酚酞变色分析。
【解答】A、 取样品,加入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氢氧化钙,无明显现象的为氢氧化钠,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B、测溶液pH时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在试纸上测定,不符合题意;
C、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和盐酸都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法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反应 ,不符合题意;
D、盐酸和氯化钠溶液都不能使酚酞变色,用酚酞不能区分盐酸和食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分析】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据此对各个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A.在稀硫酸完全反应前,沉淀随加入氢氧化钡的质量不断增大;当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变化,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稀硫酸完全反应前,水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钡的质量不断增大;当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水的质量保持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氢氧化钡的质量增加,稀硫酸的质量不断减少,pH不断增大。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pH=7。当氢氧化钡的质量继续增大时,溶液的pH继续增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氢氧化钡的质量增加,稀硫酸的质量不断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此时没有溶质,溶质质量分数为零。当氢氧化钡的质量继续增大时,溶质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故D正确不合题。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分析】A、根据碳酸盐和金属加入稀盐酸都有可能生成气体分析解答;
B、依据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有可能是硫酸钡也有可能是氯化银的知识解答即可;
C、依据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分析解答即可;
D、根据酸不能使酚酞变色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由于碳酸盐和金属在加入稀盐酸都有可能生成气体,所以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B、由于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有可能是硫酸钡也有可能是氯化银,所以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由于pH大于7时溶液呈碱性,所以pH=10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所以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有可能是酸过量,故无法判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反应后所给粒子种类确定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结合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及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解答】A、 反应结束时溶液中只有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呈中性,pH=7 ,不符合题意;
B、 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不符合题意;
C、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Na+、Cl- 和H2O,符合题意;
D、 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A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解答】A.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酚酞溶液只有碱性溶液变红色,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故正确;
B. 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硝酸银不能验证稀盐酸有剩余,故错误;
C. 烧杯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数目不变,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减少,故错误;
D. 反应没有气体、固体和沉淀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故答案为:A。
15.【答案】D
【解析】【分析】A、根据氯化钠溶液中粒子有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分析;
B、根据反应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了水分子分析;
C、根据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分析;
D、根据反应时生成水分析。
【解答】A、 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溶液中的粒子除Na+、Cl- 外还有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B、反应后有水分子生成,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减少 ,不符合题意;
C、 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D、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后有水生成,溶剂质量增加 ,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B
【解析】【分析】A、根据玻璃中成分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分析;
B、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实质分析;
C、根据浓硫酸稀释要“酸入水”中分析;
D、根据滴瓶中瓶滴用后不需清洗分析。
【解答】A、 ①中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塞甲应是橡胶塞 ,不符合题意;
B、 ③中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其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符合题意;
C、 ⑤中稀释浓硫酸时,倒入的乙物质是浓硫酸 ,不符合题意;
D、 ⑥中酚酞试液用完后,滴管不用清洗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H+、
(3)A;B;C
【解析】【分析】酚酞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遇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不变色,发生中和反应,H、OH反应生成水。
【解答】(1)酚酞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遇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不变色,因此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先呈碱性,使酚酞变红,而后变为中性至酸性,酚酞变为无色,因此现
象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发生中和反应,H、OH反应生成水,因此数目减少的离子是H+、OH;
(3)A、取样,加入CuO粉末,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液为蓝色则说明有稀盐酸,正确;
B、取样,滴加NaOH溶液立即变红色说明没有稀盐酸,过一会变红色说明有稀盐酸,正确;
C、取样,加入CaCO3粉末有气泡生成说明有稀盐酸,正确;
D、取样,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只能说明有氯离子不能说明有稀盐酸剩余。
故答案为:ABC。
18.【答案】(1)HCl+NaOH=NaCl+H2O
(2)CaCO3
(3)NaCl、CaCl2;HCl
【解析】【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分析;
(2)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钙分析;
(3)根据碳酸钙能溶于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生成物质,反应物可能有剩余分析。
【解答】(1) B中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
(2) D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3)B、D试管内的物质在E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B中溶质为氯化钠和盐酸,盐酸将D中碳酸钙溶解,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则一定与D中氢氧化钠先发生了反应,故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CaCl2,可能含 HCl ;
故答案为:(1) HCl+NaOH=NaCl+H2O ;(2) CaCO3 ;(3) NaCl、CaCl2 ; HCl 。
19.【答案】(1)H++OH-=H2O(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产水或A+B=C)
(2)ClO2
(3)红色
【解析】【分析】(1)根据酸和碱反应实质分析;
(2)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3)根据等质量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后酸有剩余分析。
【解答】(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产水 。
(2) 图乙表示的反应中ClO2属于氧化物。
(3)由方程式
NaOH+ HCl= NaCl+ H2O
40 36.5    
可知, 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 盐酸有剩余,则溶液呈酸性,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
故答案为:(1) H++OH-=H2O(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产水或A+B=C) ;(2)ClO2;(3)红色。
20.【答案】(1)稀硫酸
(2)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为无色
【解析】【分析】熟知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
【解答】(1)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钡离子析出溶液,氢离子加入溶液,故溶液质量减少。b点之后为硫酸过量,因此c点的溶质只有硫酸。
(2)ob段为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沉淀为白色,氢氧化钡减少至消失。
21.【答案】(1)<
(2)2HF+Ca(OH)2=CaF2+2H2O
【解析】【分析】(1)根据酸性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氟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氟化钙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1)氢氟酸呈酸性,其pH小于7;
(2)氢氟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氟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HF+Ca(OH)2=CaF2+2H2O
22.【答案】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NaOH+HCl=NaCl+H2O;变小
【解析】【分析】根据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呈无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碱溶液中加酸pH变小分析。
【解答】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加入盐酸后,溶液碱性消失,由红色再变成无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反应过程中溶液pH随酸的加入变小。
故答案为: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NaOH+HCl=NaCl+H2O ;变小。
23.【答案】(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2)稀硫酸
(3)Na2SO4、H2SO4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能使石蕊变蓝色,硫酸钠使石蕊呈紫色,硫酸使石蕊变红色,结合图示中颜色的变化判断分析。
【解答】(1)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2)由乙图中变化可知,最终溶液颜色为蓝色,说明图甲中A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先变紫色再变红色,说明B溶液为稀硫酸;
(3)图乙中M点对应溶液呈红色,说明硫酸过量,溶液中除紫色石蕊外还存在的溶质有Na2SO4、H2SO4 。
故答案为:(1)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2)稀硫酸;(3)Na2SO4、H2SO4。
24.【答案】(1)氢氧化钙(或OH-)消失了;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混合后即是不反应也会存在钙离子和氯离子
(2)>;离子的浓度
【解析】【分析】 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环节 。
【解答】(1)①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小金同学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溶液中氢氧化钙(或OH-)消失了,可判断Ca(OH)2与HCl发生了反应;
②小兰同学将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然后检验了混合液中含有Ca2+和Cl-,她据此认为Ca(OH)2与HCl发生了反应,且生成了CaCl2。小江同学认为小兰同学并没有找到反应发生的证据。小江的正确理由是: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混合后即使不反应也会存在钙离子和氯离子;
(2)①向NaOH稀溶液中缓缓通入HCl气体,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则相当于相同数目的氯离子替换氢氧根离子,导电能力减弱了,可推知导电能力:OH->Cl-;
②B→C段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继续通入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解离出氯离子和氢离子,且不再发生反应,溶液中的离子数目增加了,但溶液的体积不变,说明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离子的浓度有关。
25.【答案】(1)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与氯化钡也能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2)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或两种物质恰好完全中和时,反应放热最大或在0一60秒内氢氧化钠溶液没反应完
(3)D
【解析】【分析】(1)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表格中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
(2)根据图象信息来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是否能完全反应以及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根据其性质进行判断。
【解答】(1)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表格中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
(2)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或两种物质恰好完全中和时,反应放热最大或在0一60秒内氢氧化钠溶液没反应完。
(3)bga%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b×a%g;
agb%的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a×b%g。
可见氢氧化钠与硫酸的质量相等。
由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可知,每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与98份质量的硫酸恰好完全中和,所以等质量的氢氧化钠与硫酸混合后,氢氧化钠有剩余,即反应后的溶液中有氢氧化钠与硫酸钠两种溶质。
氧化铜、氯化钠、铁粉与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均不反应;氯化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
故选:D。
26.【答案】(1)减小
(2)NaCl、HCl
(3)由图象可知,恰好酸碱中和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是20g,
设2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HCl+NaOH═NaCl+H2O
36.5 40
X 20g×4%

解得:x=0.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解析】【分析】(1)根据碱的溶液中加入酸,溶液pH减小分析;
(2)根据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生成物,还可能有反应物剩余分析;
(3)根据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盐酸的溶质质量,从而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图二从A到B过程中,是随盐酸的加入,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溶液的pH逐渐 减小。
(2) 图二C点盐酸过量,溶液中溶质有 氯化钠和氯化氢。
故答案为:(1)减小;(2) 、NaCl、HCl ;(3)3.65%。
27.【答案】(1)稀盐酸
(2)红;Ba(OH)2和BaCl
(3)4.16 g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的质量为x x=4.16g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质量为4.16g.
【解析】【分析】(1)根据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可以判断出是将盐酸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中。
(2)根据溶液的pH大于7呈碱性分析。
(3)当溶液的pH等于7时,说明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加入盐酸的量求出溶质的质量。
【解答】 (1)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说明溶液呈碱性,为碱溶液,所以实验操作是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
(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是a克时,溶液的pH大于7呈碱性,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此时说明盐酸和一部分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氢氧化钡溶液有剩余,此时溶液中溶质是Ba(OH)2和BaCl2。
(3)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的质量为X,
x=4.16g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质量为4.16g。
28.【答案】(1)钠离子和氯离子或Na+、Cl-
(2)16
(3)7.3%
【解析】【分析】 (1)根据a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计算;
(3)根据NaOH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出HCl的质量,再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1)在a点,溶液的pH=7,溶液呈中性,NaOH和HCl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大量存在的离子有:Na+、Cl-;
(2)由图示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OH溶液的质量为16g;
(3)设1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16g×5%=0.8g x

解得: x=0.73g、
则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