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王志强
电话
学科
高中历史
年级
高一
邮件
?
单位
山东省昌邑市文山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
一、教材分析
内容:本课选自高中历史岳麓版(2010年第3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中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概况和影响。地位: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掠夺的道路,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而世界市场的开拓又引发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后,随着而来的是中国传统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所以,本课具有统领整 个单元的作用,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对新航路已有所了解,对开辟者的事迹并不陌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能力。因此 根据学生心理、知识、能力基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从现实切入,借助网络、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构建翻转课堂,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性阐释,训练学生自主学 习、质疑、探究能力,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
课前预习学案的下发和课前的PAD微视频自主学习,对新航路开辟的根源和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部分作用的了解还不够透彻,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质疑。在针对其特点、实质和影响的分析,学生缺乏系统的评价方法,需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并列举: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归纳理解:新航路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运用: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实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课前自主微视频学习,提出疑难。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体验历史。
课上质疑、探究重难点,学生合作学习与师生互动相结合。在历史评价方法指导下尝试运用,并展示。计量史学研究方法,比较探究,史料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欧洲航海家的航海历程和探索精神的了解,发展学生坚毅、积极进取的性格。
(2)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对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微课程《新航路开辟内容》,?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并提交,为课堂小组交流做好准备,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素材,学生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
2微课程《历史评价方法》,课堂指导学生当堂评价新航路开辟,学生认知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
3 引导学生小组运用概念图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
4 运用问卷星,进行班级总体评价,个别同学、个别题目、个别选项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利用视频《新航路的开辟》
观看视频,体会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PPT 视频
探究
教师引导每个小组对个性化疑难进行探讨,提出必须讨论的典型疑难(重点)
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学生小组长分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PPT
总结
教师引导
学生总结归纳,互评
PPT
展示
教师鼓励主动展示
学生展示,互评或质疑补充
?
建构体系
教师展示概念图的基本架构
学生自主建构
概念图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小组合作学习,精细化管理,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展示过程中的倾听思考、质疑、判断能力。
2.学习方法指导,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辩证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概念图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5.问卷星当堂达标、评价,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以评促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合作凝聚力和学生的成就感。
5.运用TWT公众网络平台的创新思维工具,制作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本课适合使用因果图工具和论证工具)的题目,对学生进行分组,请学生网络上作答后提交,教师在网络给予评价反馈。因为网络平台问题,暂时无法制作。
课件21张PPT。-*-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首 页首 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东方的诱惑
1.利益驱动
(1)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欧洲人渴望得到更多的贵重金属和来自东方的贵重商品。
(2)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另辟一条抵达东方的途径,发财致富。
自主思考“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这些描述与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关系?
提示:《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夸大的宣传,刺激了欧洲人开辟到东方的新航路。首 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王权支持
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3.宗教扩张
基督教会为了传教,不惜使用武力进行“圣战”。
4.技术进步
欧洲人在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的进步,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条件。首 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开辟新航路
1.葡萄牙王室支持的探险活动
(1)1487年,迪亚士率领三艘轻便帆船抵达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2)1497~1498年,达·伽马率船队从葡萄牙出发,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开通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2.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探险活动
(1)1492年,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抵达美洲,后来,又进行了三次西航。
(2)1519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首 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1)各大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世界市场。
(2)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大大加快。
误区警示
资本原始积累≠资本积累:资本原始积累是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手段是赤裸裸的;而资本积累是通过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来积累资本的过程,手段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首 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对美洲的影响
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但是,美洲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3.对非洲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
4.对亚洲的影响
欧洲殖民者最初只能在亚洲侵占一些大陆沿岸据点和岛屿。欧洲人用美洲的白银购买亚洲的商品。白银的大量流入也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5.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首 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教材解读阅读教材第34页文本框材料,思考:这里的“新天地”主要是指什么?
提示:新航路开辟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首 页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史料导入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互动探究(1)“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据史料探究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
提示(1)新航路的开辟。
(2)高效的行政机器;对黄金的渴求;热衷传播基督教;科技的进步。首 页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1)14~15世纪,随着欧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发展起来,西欧国家相继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2)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使得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
(3)商路不畅引起的商业危机是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又一原因。欧洲各国的商人和贵族迫切希望绕过地中海东部,另辟一条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
(4)宗教因素的作用。15世纪,随着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基督教的扩张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包括开辟新航路在内的欧洲新的对外扩张的一个推动力量。首 页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分析
“在中世纪后期出现许许多多为突破或绕过将欧洲人限制在地中海地区……屏障而制订的计划。那时的欧洲像一个靠他人通过墙上的裂缝喂养的巨人。但是,这位巨人的力量和知识正在增长,牢狱的围墙已不能长久地禁锢住他。”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解析:题干中“将欧洲人限制在地中海地区……屏障而制订的计划”“通过墙上的裂缝喂养”指的是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垄断东西方贸易,获取高额利润,引起欧洲人的不满,这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巨人的力量和知识正在增长”指出了新航路开辟的条件逐渐成熟。故选A项。
答案:A首 页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史料导入
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互动探究根据史料探究,新航路的开辟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首 页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提示(1)推动了西欧国家进行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加速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加强了新旧大陆的联系与交流,促进了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首 页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以多元史观的角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1)全球史观: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由彼此分散、隔离逐渐连成整体。
(2)现代化史观:新航路开辟是西欧资本主义扩张发展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
(3)文明史观:新航路开辟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新旧两个世界,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交汇融合。
(4)革命史观:新航路开辟是殖民掠夺之路,是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之路。
(5)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增加了人类的物质生活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首 页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分析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从哥伦布横越大西洋,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航行到印度西部海岸,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其中对“新的历史进程”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促进了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B.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传播了工业文明的新成果 D.开始了人类现代化的起点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新的历史进程”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欧洲的崛起;还使世界结束了孤立分散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故新航路的开辟既促进了各地文明的交融,又促进了欧洲政治经济的近代化,D项表述全面准确。
答案:D首 页1 2 3 4 51.“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这种变化约开始于( )
A.14世纪 B.16世纪
C.18世纪 D.20世纪
解析: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的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的物种交流频繁,人类开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加强,故B项正确。
答案:B首 页1 2 3 4 52.《马可·波罗游记》描述:“古老的东方‘黄金遍地,充溢于野’,快到东方去吧,哪怕路途再遥远,路途再艰辛!”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表述,与之最为吻合的是( )
A.科技条件:航海技术的进步
B.社会根源:人们对黄金的渴求
C.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东西商道
D.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解析:从题干中的“黄金遍地”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
答案:B首 页1 2 3 4 53.“世界历史的最大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还确信,他已抵达亚洲。”事实上,最先到达亚洲的航海家是( )
A.麦哲伦 B.迪亚士
C.哥伦布 D.达·伽马
解析: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他误认为到达了印度。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继续前行,最终到达印度。
答案:D首 页1 2 3 4 54.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意思是( )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沟通和联系
B.开启了“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的新时代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D.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使人类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从而开启了“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的新时代。故选B项。
答案:B首 页1 2 3 4 55.图文探究: 麦哲伦与奥斯曼帝国的大将的对话
(1)漫画中奥斯曼帝国的大将的挑衅反映出的问题是什么?
(2)面对奥斯曼帝国的大将的挑衅,麦哲伦用哪一行动作出了精彩的回应?首 页1 2 3 4 5参考答案:(1)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的通道。
(2)麦哲伦及其船队坚信地球是圆的,率领船队绕过美洲南端,横渡太平洋,完成环球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