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秒的认识同步练习【提升卷】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钟面上,秒针走半圈经过了( )秒。
A.6 B.15 C.30
2.王叔叔开车去上班,到十字路口时,红灯亮着(如图),他可能要等( )才能继续行驶。
A.30秒 B.30分钟 C.1小时
3.读下面的古诗需要( )。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A.35秒 B.10分钟 C.3秒
4.下面活动所需时间,你觉得不合理的是( )。
A.唱一遍国歌大约需要50秒。
B.做一遍眼睛保健操大约需要5分钟。
C.朗读一遍《山行》大约需要3分钟。
5.皮皮、毛毛和宁宁比赛做口算题,一共要完成30道口算题。他们同时开始做题,皮皮做完10道题用了18秒,毛毛做完10道题用了15秒,宁宁做完10道题用了20秒。照这样的做题速度,( )最先完成所有题目。
A.皮皮 B.毛毛 C.宁宁
二、填空题
6.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 )和秒。
7.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秒,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 )时。
8.计量很短的时间,通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举例说明1个这样的时间单位有多长,( )。
9.电子表显示:9:13:50,表示( )时( )分( )秒。
10.你发现了吗?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小格?
分针和秒针同时指向12,秒针从12出发走一圈再回到12,正好是( )秒,此时分针走了( )小格,即( )分。
我知道了!1分=( )秒。
三、判断题
11.1秒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我们要珍惜。( )
12.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分针。( )
13.苹苹吃午饭用了10秒。( )
14.小丽跑100米用了2分钟。( )
15.钟面上有3根指针,它们分别是秒针、分针、时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时针。( )
四、连线题
16.连一连。
五、作图题
17.王大力跑50米需要用10秒。下图已给出他跑50米开始的时间,请你在图上画出他跑50米结束时秒针的位置。
六、解答题
18.60米赛跑,小刚用了12秒,小强用了14秒,谁跑得快,快多少秒?
19.小张从一楼到二楼需要8秒钟,如果每两层之间楼梯级数一样,小张用同样的速度从一楼到七楼,需要多长的时间?
20.李师傅要把一根3米长的木头锯成6段,如果他每锯一段用6秒钟,那么锯完这根木头他需要花多长时间?
1.C
分析: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走一大格的时间是5秒,走一圈的时间是60秒。半圈共6个大格,也就是30个小格。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钟面上,秒针走半圈经过了30秒。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秒的相关知识的熟练掌握。明确秒针走半圈就是走了30小格,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A
分析: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是1秒,削一个苹果的时间大约是1分钟,做一顿家常饭的时间大约是1小时。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生活经验,路口红绿灯的时间是按秒计算的;所以王叔叔开车去上班,到十字路口时,红灯亮着,他可能要等30秒才能继续行驶。
故答案为:A
3.A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的了解,选出合适选项即可。
详解:A.计量很短的时间用秒(s)作单位,读这首诗35秒正合适;
B.计量较短的时间用分钟(min)作单位,一首歌大约是5分钟,读这首诗10分钟不合适;
C.眨一次眼睛大约是1秒,读这首诗3秒不合适。
读这首古诗需要35秒。
故答案为:A
4.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知,唱一遍国歌大约需要50秒,做一遍眼睛保健操大约需要5分钟,朗读一遍《山行》大约需要20秒。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知,
A.唱一遍国歌大约需要50秒,原题描述合理;
B.做一遍眼睛保健操大约需要5分钟,原题描述合理;
C.朗读一遍《山行》大约需要20秒,原题描述不合理。
故答案为:C
5.B
分析:首先比较数的大小,在完成题数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做题时间越少速度越快解答即可,速度最快的即最先完成所有题目。
详解:20>18>15
所以毛毛的做题速度最快,也就是毛毛最先完成所有题目。
故答案为:B
6. 时 分
详解:在小学阶段,学过的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常用的时间单位的掌握情况。
7. 1 1
分析:钟面上有60个小格,每个小格是1秒,60分钟是1小时,依此填空即可。
详解: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1小时。
点睛:熟练掌握对时、分、秒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秒/s 眨一下眼睛
分析:1分=60秒,一般计量很短的时间用秒作单位,结合生活实际可知,眼睛眨一下大约是1秒。
详解:计量很短的时间,通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眨一下眼睛大约是1秒。
9. 9 13 50
分析:电子表显示的时间是按照几时几分几秒规定设计的,因此最前面的数字9表示9时,中间的数13表示13分,最后的数字50表示50秒,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电子表显示:9:13:50,表示9时13分50秒。
10. 60 1 1 60
分析:在钟面上,一周分成12个大格,一个大格又分成了5个小格,秒针每过一小格分别是1秒,分针每过1小格是1分,时针过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时、分、秒相邻的进率都是60,即1分=60秒,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分针和秒针同时指向12,秒针从12出发走一圈再回到12,正好是60秒,此时分针走了1小格,即1分钟。
我知道了!1分=60秒。
11.√
详解:1秒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我们要珍惜。
故答案为:√
12.×
分析:钟面上短粗的为时针,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较长的为分针,从12开始1小格代表1分钟,1大格代表5分钟;最细最长的为秒针,秒针走1小格表示1秒;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而不是分针,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3.×
分析:根据情景、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1秒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1分钟=60秒,钟面上秒针走一圈为1分钟,1小时=60分钟,钟面上分针走一圈就是1小时,所以计量苹苹吃午饭的时间用“分钟”作单位较合适;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苹苹吃午饭用了10分钟,而不是10秒。
故答案为:×
14.×
分析: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小丽跑100米用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是20秒;据此判断。
详解:据分析可知:
小丽跑100米用了20秒,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之间有5个小格。钟面上有3根指针,它们分别是秒针、分针、时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得最快的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是1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
详解:钟面上有3根指针,它们分别是秒针、分针、时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故答案为:×
16.见详解
分析:图中记录时间的单位是秒,且已知了游泳的时间,游得最快的人所用时间最少,游得最慢的人所用的时间最多,所以比较3个时间,根据时间的大小来解答。
详解:39秒<42秒<45秒。
17.见详解图
分析:秒针为钟面上较细较长的那根针,钟面上一小格表示一秒。观察左图发现秒针指向9是45秒,45+10=55(秒),那么秒针指向了11;据此作图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画出他跑50米结束时秒针的位置如下图:
18.小刚;2秒
分析:由于跑的长度相同,所以谁用的时间少,谁就跑的快,12<14,即小刚用的时间少,所以小刚跑的快,14-12=2(秒),快2秒。
详解:12<14
14-12=2(秒)
答:小刚跑得快,快2秒。
点睛:相同的路程,用时越少,则速度越快。
19.48秒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张从一楼到二楼需要8秒钟,也就是小张走1层楼的时间是8秒钟,小张用同样的速度从一楼到七楼,即走了6层,用走1层楼的时间乘层数即可得解。
详解:8×6=48(秒)
答:需要48秒。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爬楼问题,爬的楼梯数要比楼数少一,然后再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即可。
20.30秒
分析:锯成6段只锯了5次,用锯一次用的时间乘锯的次数即可解答。
详解:6×5=30(秒)
答:锯完这根木头他需要花30秒。
点睛:锯的次数比段数少1,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