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众多的人口 课件(共25张PPT)中图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 众多的人口 课件(共25张PPT)中图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14 19:2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众多的人口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基本概念:学生应掌握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等基本概念,理解这些概念在描述人口状况时的意义。
2.掌握人口增长特点:学生能够识别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特点,包括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缓慢或人口负增长等现象。
3.分析人口分布规律:通过地图和资料,学生能够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规律,如“四密四疏”的分布格局,并能在地图上找出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4.培养读图识图能力:学会读取和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新课导入
一.世界人口大国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人口基数大
增长速度快
(一)人口数量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截止2020年11月1日,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14.12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8%(近1/5)。
根据数据表,你能归纳总结出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吗?
一.世界人口大国
(二)人口增长表现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表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影响:
①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拍的提高。
②给我国的资源、环境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压力。
2.20世纪70年代
表现: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5.8%下降到2010年的不到5.0%,全国少出生了约4亿人。
影响:
一.世界人口大国
计划生育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 = 人口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
出生率 = 每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死亡率 = 每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知识拓展
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
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
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
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到21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
由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到达适婚年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三胎政策
一.世界人口大国
3.改革开放以来
表现:死亡率进一步下降,人均寿命进一步延长,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影响:
①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近年来
一.世界人口大国
我国历次普查人口年龄构成
表现: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影响:
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这将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一)调控人口数量
二.调控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国家提出优化生育政策
【三孩政策(2021)】
减缓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
增强社会整体活力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二)提高人口素质
二.调控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1.含义:
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在教育
2.意义:
①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②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人口的分布
人口分布的衡量标准——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
人口密度 =
人口总数
面积
(人/千米2)
概 念
公 式
三.人口的分布
计算下图中A、B两地的人口密度。
A 地:1平方千米
B 地:1平方千米
A 5人/千米2
B 20人/千米2
5人
20人
三.人口的分布
结合教材内容,计算下表中五个国家的人口密度。
国 家
中 国
印 度
美 国
印度尼西亚
巴 西
人口密度
人/千米2
143
124
33
400
23
特别注意
人口密度越大,不能说明人口数量越多
人口密度越大只能说明人口分布越密集
人口密度越小说明人口分布越稀疏
三.人口的分布
人口地理界线:
黑河——腾冲一线
东南部
人口稠密
西北部
人口稀疏
规 律
不均匀。
东南多,西北少。
面积57%
人口6%
面积43%
人口94%
三.人口的分布
条件 东南部 西北部
自然环境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气候温暖湿润。 多沙漠、草原、山地。
气候干燥。
社会经济发展 耕地多、生产粮食多。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 耕地少。工商业、交通运输业欠发达。城镇少。
开发历史 开发较早 开发较晚
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是什么?
1.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
2.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
3.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地区人口少;
4.城镇密集、工业发达地区人口多,偏僻的林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5.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知识拓展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
“五多五少”
三.人口的分布
探究: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两个含义:
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1.社会负担加重。
2.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
3.家庭养老功能减弱。
4.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
课堂小结
众多的人口
世界人口大国
人口的分布
调控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人口数量:14.12亿(2020年)
人口增长的表现
人口国策:计划生育
目的
优化生育政策
人口密度
人口地理界线
人口分布特点
黑河——腾冲一线
东南多,西北少
2021年5月11日,我国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下表为我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 )
A.人口总数下降
B.城镇人口减少
C.青少年人口比重下降
D.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2.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人口数已超过乡村人口数,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城市教育水平高于乡村 B.城市医疗条件好于乡村
C.城市空气质量比乡村优 D.城市就业机会更多
D
C
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的焦点问题。下图为1980—204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与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图示期间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年人口持续增加
B.人口增长率升高
C.1980年劳动力最多
D.劳动力始终减少
14.按照目前人口发展的趋势,我国最可能出现( )
A.海洋环境持续恶化 B.出生率明显上升 C.企业面临员工不足 D.青少年上学困难
15.为缓解我国人口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制定政策鼓励生育 ②引导人口向西北地区迁移
③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④大力开采资源以满足需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A
C
D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