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习题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习题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4 21:46:34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01
目标导航
02
思维导图
03
知识要点
04
历史图片
05
解题技巧
06
课堂探究
07
课堂过关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目标 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时间及过程,了解《天津条约》的签订及内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掌握《北京条约》的内容和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的史实。(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1.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
   ,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
3.时间:1856—1860年。
4.侵略者:   国、   国。(帮凶:俄国、美国)
 法 
 英 
 市场 
5.经过:
(1)1856年10月,   国首先挑起战争;次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2)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清政府被迫签订《   》等不平等条约。其内容为: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随后,清政府在《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   贸易的合法化。
(3)1860年,英、法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在此犯下滔天罪行,即火烧   。
 圆明园 
 鸦片 
 天津条约 
 英 
6.结果:签订《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   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7.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包括库页岛在内)。
8.影响: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 一带深入到   地区;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加深。
 进一步 
 长江中下游 
东南沿海
 150 
 俄国 
 九龙司 
 北京条约 
图1 图1为   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  》的场景。同时期签订的这些条约,增开了   、 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了   地区。
图2 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图2中的A处是俄国通过《  》割占的,B处是俄国通过《  》割占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150 
 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
 长江中下游 
南京
 汉口 
 天津条约
 1858 
★(2023广州)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现了从事贸易为主的外资商行,1864年约有150家,19世纪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个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广州、天津和汉口为多。外资商行迅速增多是由于( )
A.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B.《辛丑条约》的危害
C.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D.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A
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年,与1864年至19世纪末之间的变化无关,时空观念错误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不会导致外资商行迅速增多,逻辑混乱
《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20世纪初,时空观念错误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签订,中国通商口岸增多,导致了外资商行迅速增多
两次鸦片战争开通的口岸
注意材料的时间信息
1. [课标要求:了解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
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统治阶级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增开了通商口岸,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因此而进入长江流域和华北,与此同时某些腐朽而僵固的封建传统观念被迫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虽然是被迫的结果,但却包含着合理的成分。因此,就社会观念的更新来说,186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摘编自冯章葆《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新认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并概括这次战争的主要影响。(6分)
目的:扩大侵略权益。(2分)影响:①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②清朝统治阶级遭受巨大心理打击;③清朝社会观念发生转变;等等。(任答两点即可,一点2分,共4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扩大侵略权益。根据材料中画线语句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清朝统治阶级遭受巨大心理打击;清朝社会观念发生转变;等等。
(1)【确定本案罪犯】主犯:  _  
从犯:   (2分)
 俄国、美国(1分) 
2. [课标教学提示: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归纳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判断。]
某校学生模拟对战争罪犯进行一次缺席审判。假如你是这次审判的律师,根据提示完成开庭前的准备。
 英国、法国(1分)
(2)【分析作案动机】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把商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国积极响应。但是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根据上面材料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4分)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分)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2分)
第(2)问根据材料内容“他们把商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根据“但是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可知,直接原因是“修约”要求遭到拒绝。其他问题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3)【主要作案时间】   年至   年。(俄国是在   前后)(3分)
(4)【找出作案手段】英法: 、劫掠、签约。(1分)
俄国: 、恐吓、签约。(1分)
(5)【主要犯罪事实】英法:   。(1分)
俄国:   。(1分)
 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1分) 
 火烧圆明园(1分) 
趁火打劫(1分)
发动战争(1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1分) 
 1860(1分) 
 1856(1分) 
(6)【寻找主要证据】根据上面犯罪事实请将下列证据分类。(2分)
①圆明园焚毁前后的照片。
②“联军中的所有人,虽然学历、年龄与思想各不相同,所得出的印象却是一样的:再也找不到可与之媲美的花园了。人们都震惊了,都说法国所有的皇家城堡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
——法国海军上尉帕吕《远征中国纪行》
③中俄《瑷珲条约》《改订条约》照片。
④流失在国外的曾在圆明园存放的文物。
⑤“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当年英国《泰晤士报》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的通讯
英法火烧圆明园证据:①②④⑤。(1分)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证据:③。(1分)
(   )1.1857年4月10日马克思在《纽约论坛报》著文指出:广州无辜的居民惨遭屠杀,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材料中的战争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B 
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信息“1857年”“‘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遭到中国拒绝。1856—1860年,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联合法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662年,排除;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发生在1900—1901年,排除。故选B项。
(   )2.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倍感失望,因为中国人不愿与他们接触,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1856年,曼彻斯特商会声称:“我们同中国的贸易直到买卖权扩展到我们现在所局限的港口以外的地方,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材料主要体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
A.原因 B.条件 C.过程  D.意义
A 
解析:依据“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倍感失望……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我们同中国的贸易直到买卖权扩展到我们现在所局限的港口以外的地方,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和所学知识,可见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英国认为对华贸易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英国把这归结为是英国享有的特权太少,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有限,因此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获得更多的权益,英国于1856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由此可见材料主要体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A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条件过程和意义,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   )3.1858年,美、英公使声称:“从遥远的地方无法驾驭中国政府,到了它的身边,它就会变得驯服多了。”下列选项中实现美英这种意图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从遥远的地方无法驾驭中国政府,到了它的身边,它就会变得驯服多了。”指的是英美等西方列强希望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为此,在1858年的《天津条约》中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B项正确;1842年《南京条约》将割香港岛给英国,排除A项;《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排除C项;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排除D项。故选B项。
(   )4.1861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写道:“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在信中,雨果谴责的“两个强盗”是
A.英国殖民者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军  D.八国联军
B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解析:依据题干的“1861年”“夏宫”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夏宫”指的是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入圆明园。这里富丽堂皇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珍宝让侵略者惊呆了。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放火烧了圆明园,B项正确;1840—1842年英国殖民者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排除A项;日本侵略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侵略中国,排除C项;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排除D项。故选B项。
(   )5.史料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下列可以作为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一手史料的是
A.电影《火烧圆明园》 B.《百家讲坛》相关讲述
C.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D.现代专著《圆明园劫难》
C 
解析:据题干中“第一手史料指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可以得出,圆明园大水法遗址是历史发生时所产生的遗址,属于第一手史料,C项正确,第二手史料是指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是后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电影《火烧圆明园》是后人根据史实编拍的,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A项;《百家讲坛》相关讲述是后人的研究成果,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B项; 现代专著《圆明园劫难》是后人编写的,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D项。故选C项。
(   )6.如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某一条约内容时的摘录表,该条约的影响是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与发展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有识之士提出维新变法的主张
D.清政府沦为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B 
1.开天津为商埠
2.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赔款增加为八百万两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并扬言要直捣皇宫。弈 被迫与俄、英、法、美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赔款额也大幅增加。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题干条约是中国近代签订的《北京条约》的内容,该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项正确;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的签订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与发展,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及其签订的《马关条约》,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使有识之士提出维新变法的主张,排除C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排除D项。故选B项。
(   )7.下图是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年代尺,其中与沙俄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有关的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B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56—1860年,因此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阶段是“年代尺”中②,B项正确;①1840—1842年,是鸦片战争期间与俄国无关,排除A项;③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与俄国无关,排除C项;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签订《辛丑条约》没有割地方面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   )8.英法联军之役完结后不久,沙俄又以调停战争有功为借口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定两国“共管”的中国领土划归沙俄。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俄国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
A.获取在华特权 B.调停战争有功
C.攫取大量利益 D.加强边疆管理
C 
解析:根据材料“英法联军之役完结后不久,沙俄又以调停战争有功为借口迫使清政府签订中饿《北京条约》”可知,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材料“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定两国‘共管’的中国领土划归沙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利益,材料意在强调沙俄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攫取了大量利益,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到特权,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表面调停,实则侵略,排除B项;中俄《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材料没有涉及中俄的国界,排除D项。故选C项。
(   )9.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清政府内外交迫之际,先以军事非法侵占,继以外交讹诈和武力恐吓、胁迫等手段,攫取侵略权益,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这说明俄国
A.发动战争频繁 B.主张外交平等
C.侵略手段多样 D.割占领土最多
C 
解析:根据材料俄国“先以军事非法侵占,继以外交讹诈和武力恐吓、胁迫等手段”可知,俄国以多种侵略手段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发动战争的次数,排除A项;俄国以多种手段侵占中国的领土,外交是不平等的,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对比,不能体现俄国割占的领土最多,排除D项。故选C项。
10.近代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清朝不平等条约一览表(部分)
签订时间 条约名称 主要内容
1842年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843年 《虎门条约》 英国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58年 《天津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 《北京条约》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1)据材料一、二,概括这些不平等条约内容都涉及哪些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何特点。(8分)
领域:①领土;②司法;③关税;④贸易;等等。(列出四点即可,一点1分,共4分)特点:①侵犯中国主权;②受外力强迫签订;③列强在华享有特权。(任答两点即可,一点2分,共4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从国家利益、社会发展、人民三个角度谈谈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6分)
影响:①从国家利益上看,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从社会发展上看,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剧;③从人民上看,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激化社会矛盾。(一点2分,共6分)(共42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01
目标导航
02
思维导图
03
知识要点
04
历史图片
05
解题技巧
06
课堂探究
07
课堂过关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等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鸦片走私的背景及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过程和历史意义,学习他的斗争精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掌握鸦片战争的爆发、经过、结果及中国人民的抗战。(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4.识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简单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5.了解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的签订。(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1.原因(背景):
(1)根本原因: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英国为了开辟
   ,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工业原料(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和男耕女织式的   经济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
 自然 
 海外市场 
(2)英国为了改变在正常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局面,向中国大量走私   ,并从中牟取暴利。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外流,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3)直接原因(导火线):   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在   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虎门 
 林则徐 
 鸦片 
2.时间:   —1842年。
3.经过:
(1)开始: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直趋天津。
(2)1841年初,英军强占   ;进而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   等战死,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被占领;接着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老将   壮烈牺牲。
(3)1842年8月,英军到达   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签约。
 南京 
 陈化成 
 关天培 
 香港岛 
 1840 
4.结果:清政府战败,1842年被迫与   国签订
《   》。
5.《南京条约》:
(1)主要内容:①五口通商:开放  、福州、  、宁波、   ; ②割   给英国;③赔款2 100万银元;④协定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地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   条约。
 不平等 
 关税 
 香港岛 
 上海 
 厦门
 广州
 南京条约 
 英 
6.(1)中英《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美国、法国通过条约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7.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清朝   制度腐败。
(2)统治者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3)武器和   落后。
 经济 
 封建专制 
8.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
②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沦为   社会;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   的开端。
 近代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 
 开始 
图1 图1人物 _ 于   年6月在   销毁110多万千克鸦片,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图2 图2是 _
年中英签订《 》的场景,此后,中国开始沦为  ___________
 社会。
封建 
半殖民地半
南京条约
1842
 虎门 
 1839 
林则徐
★(2023广东)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
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A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时空观念错误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传统纺织业受到西方机器工业的冲击,发展日趋艰难
自强求富开始于1860年,时空观念错误
鸦片战争使民众生活更加拮据,与史实不符
注意相关时间
图2 鸦片战争形势图
图1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1. [课标教学提示:根据不同的学习主题,观察形势图,解说图中的历史信息。]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的原因。针对此情况,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根据图1中的年份可知,图1现象出现在鸦片战争前夕,结合所学知识(详见教材P2)可知,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是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牟取暴利。根据《鸦片战争形势图》的图例及地理知识可知,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及共同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等通商口岸,使中国门户洞开;割香港岛使中国丧失了独立的领土主权。
措施:虎门销烟。(2分)
原因:英国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牟取暴利。(2分)
(2)观察图2,指出全部“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名称。概括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7分)
(3)某学生根据图2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时,得出了“至此而后,中国门户洞开,并丧失了独立的领土主权”的结论。请你结合图2,列出两条史实作为证据支撑这一结论。(4分)
共同特点:位于东南沿海。(2分)
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一地1分,共5分)
岛使中国丧失了独立的领土主权。(一点2分,共4分)
史实:①开放广州等通商口岸,使中国门户洞开;②割香港
材料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根据材料,简要归纳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2. [课标要求: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纺织工业品的进口值迅速增加,中国传统商品的出口值逐渐下降;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从贸易顺差向逆差转变。
变化:①西方国家纺织工业品的进口值迅速增加,中国传统原料商品的出口值逐渐下降;②中国从贸易顺差向逆差转变。(一点2分,共4分)
(   )1.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A.鸦片走私危害严重  B.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
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国家主权在不断丧失
A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林则徐所说的“流毒于天下”指的是鸦片,他上书道光皇帝说明鸦片作为毒品的危害性很大,也反映了当时的中国鸦片泛滥成灾的局面,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鸦片无关,故选A项。
(   )2.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证据,某小组开展“近代抗争史”专题学习。下列可用于研究“虎门销烟”的最可靠的史料是
B 
A.现代雕像 虎门销烟 B.林则徐等奏报 销烟完竣的奏折 C.连环画《虎门销烟》 D.电影《林则徐》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一手史料即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能反映历史真实的材料;二手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一般带有作者的主观意见,不能客观完整的反映历史真实。其中,林则徐的奏折属于一手史料,也是研究“虎门销烟”的最可靠的史料,B项正确;现代雕塑、连环画、电影均属于后人加工,并不是研究“虎门销烟”的最可靠的史料,排除ACD项。故选B项。
(   )3.1840年,直隶总督琦善应英国远征军司令之邀前往英军军舰谈判。当他看到军容整齐的英国海军学院实习生在列队时,摇头叹息道:“这样的年轻才俊,为什么不读书做官,而是来当兵呢?”该材料可用于说明
A.中英舰员数量的差距 B.清朝的官员素质优势
C.鸦片战争战败的原因 D.琦善看到科举制弊端
C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解析:材料提供的历史情境,表面看是中英双方军事思想的差异,深层看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是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国农耕文明的差异,古老闭塞的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C符合题意;AB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项。
(   )4.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抗英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A.西方列强开始侵略中国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意志
D 
解析:据题干“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些材料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D项正确;西方列强开始侵略中国不能体现题干主旨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排除A项;林则徐、关天培、定海三总兵、陈化成都是清朝官员,不是农民阶级,排除B项;题干不能体现“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排除C项。故选D项。
(   )5.鸦片战争期间,处在浙江前线的军官们虚构了一支9 000人的“南勇”,以这个为名义骗了国家10万两军费。总兵郑国鸿之子郑鼎臣虚构了一支20 000人的水军队伍,套取国家兵饷三四十万两。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战法落后 B.军饷不足 C.装备陈旧 D.吏治腐败
D 
解析:根据题干“鸦片战争期间,处在浙江前线的军官们虚构了一支9 000人的‘南勇’,以这个为名义骗了国家10万两军费。总兵郑国鸿之子郑鼎臣虚构了一支20 000人的水军队伍,套取国家兵饷三四十万两”可知,浙江前线的军官骗取军费、总兵套取兵饷都是吏治腐败的表现,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战法落后、军饷不足、装备陈旧的信息,排除ABC项,故选D项
(   )6.下面是李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该条约应是
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的签订
条约有四项,割赔和开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
解析:依据歌诀“条约有四项,割赔和开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南京条约》的内容。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B项正确;《望厦条约》扩大了美国、法国在中国的侵略权益,不符合题干内容,排除A项;《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排除C项;《尼布楚条约》是清朝前期和俄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排除D项。故选B项。
(   )7.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海关税则》由英国在刚刚掠占的香港宣布,《海关税则》将进出口货物税率用协定的形式固定下来,从此中国政府开始承担了相应的条约义务。据此可知,《海关税则》的颁布
A.破坏了中国主权  B.打击了清朝统治
C.扩大了中英贸易  D.促进了香港繁荣
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中国的《海关税则》由英国在刚刚掠占的香港宣布”,结合所学可知,一个国家的关税制定,居然由另一个国家用协定的形式固定下来,这很明显是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关税协定破坏中国主权,虽然这个过程中打击了清朝统治,但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中国在英国的强迫下制定的低关税的确会客观上扩大中英贸易,促进已经变成英国殖民地的香港繁荣,但这些都是以损害中国利益为基础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   )8.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这也就是说,英国可以享有今后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根据这项规定,英国获得了
A.协议关税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领事裁判权  D.租地建房的权利
B 
解析:根据题干“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这也就是说,英国可以享有今后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英国可以享受片面最惠国待遇,清朝则无对等权利,B项正确;协议关税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排除A项;领事裁判权指的是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排除D项。故选B项。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9.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年份 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元) 英国商品入口总额(元) 鸦片走私(以英国为主)总额(元)
1821 14 757 132 13 693 213 2 235 780
1833 17 814 260 10 119 655 12 185 100
材料二 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期,西方英、美、法等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却依然在封建主义道路上缓慢发展。19世纪3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为:中国向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割香港岛;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均须“秉公议定则例”;为英国侵略者效劳的奸细全然免罪,被监禁者加恩释放。
——陈旭麓等《中国近代史词典》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4分)
原因:①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无法打开中国市场;②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急于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资源。(一点2分,共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6分)
变化:①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②自然经济遭到破坏;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点2分,共6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4分)
原因:①鸦片泛滥给中国造成巨大危害,削弱了中国的国力;②中国闭关锁国,社会落后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一点2分,共4分)(共35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01
目标导航
02
思维导图
03
知识要点
04
历史图片
05
解题技巧
06
课堂探究
07
课堂过关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学习目标 1.知道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了解金田起义和永安建制的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了解定都天京、北伐和西征。(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3.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了解天京事变,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和意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1.原因:   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反抗不断。
2.准备: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发展、组织会众。
3.领导人:   等人(农民阶级)。
4.时间:1851—1864年。
 洪秀全 
 鸦片 
5.经过:
(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   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   ,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   称“天王”,并分封杨秀清等为王,初步建立了太平天国的政权组织。
(3)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攻占   ,将其改名为
   ,作为都城。
 天京 
 南京 
 洪秀全 
 太平天国 
 金田 
(4)巩固政权:
①颁布《   》(1853年):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   分配土地,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进行   和   (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在   上进入全盛时期。
 军事 
 西征 
 北伐 
 平均 
 天朝田亩制度 
③干王   写成《   》(1859年):提出向
   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虽然因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未能付诸实践,但反映了太平天国部分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道路的迫切愿望。
 西方 
 资政新篇 
 洪仁玕 
(5)天京事变(转折):1856年,   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6)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李秀成率领的太平军在上海遭到
   (美国人华尔率领)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7)天京陷落:   年,洪秀全病逝,湘军破城而入。
   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   。
 失败 
 天京 
 1864 
 洋枪队 
 天京 
6.性质: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7.意义:①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   战争;②沉重地打击了   统治和   侵略势力;③提出了鲜明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
8.失败的原因:①   阶级的局限性;②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③领导集团的腐化和分裂;④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农民 
 外国 
 清朝 
 农民 
图1 图1人物为 ,他在  年发动武装起义,建号    ,起义军称“太平军”。 图2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观察图2,太平天国运动起义的地点是
   ,定都地点
   。
 天京 
 金田村 
 太平天国 
 1851
洪秀全
★(2023苏州)“作为一场企图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纵横十数年之后失败了。但它是近代中国的一次大海波潮,潮来潮去之后,许多东西都会改变旧日模样。”此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三元里人民抗英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C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企图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
鸦片战争是侵略战争,与材料不符
三元里人民抗英属于反侵略斗争,与材料不符
由“企图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可知,这是一场企图推翻近代清朝统治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目的的农民起义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与材料不符
材料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
1. [课标教学提示: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料(历史论著)。]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且当时缺少稳定的社会环境,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根本无法实现。(3分)
根据材料“凡分田,照人口……天下人同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一个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这虽然满足了农民阶级要求土地的愿望,但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且当时缺少稳定的社会环境,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根本无法实现。
材料 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根据材料,为什么说《资政新篇》的提出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5分)
2. [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根据材料中“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矿业等建议表明……”可知,《资政新篇》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所以说《资政新篇》的提出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缺乏可实施的社会条件、战争的紧张环境和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是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转变: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2分)原因:①缺乏可实施的社会条件;②战争的紧张环境;③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一点1分,共3分)
(   )1.“□□□”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为了宣传拜上帝会,他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材料中的“□□□”应是
A.陈化成  B.洪秀全  C.曾国藩  D.洪仁玕
B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推翻清朝统治”“天下一家、共享太平”“人间天国” “宣传拜上帝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材料中的人物应是洪秀全。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发展会众,宣传反清思想。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要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B项正确;陈化成是在鸦片战争时期保卫吴淞,与英国侵略军力战,英勇牺牲殉国的爱国将领,排除A项;曾国藩是清朝著名大臣,并不主张推翻清朝统治,也与“拜上帝会”无关,排除C项;洪仁玕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革新政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希望通过改革朝政,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洪秀全,批准颁布,但未能真正实行,史实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第一章
第一节 从屡试不第到皈依上帝
第二节 上帝降临广西
第三节 金田起义的爆发……
第七章……
第二节 同为“兄弟姐妹”的理念……
(   )2.右边是某书籍目录(节选)。据此判断,该书籍应是
A.《三元里抗英事考》 
B.《四洲志》
C.《海国图志》 
D.《天国的陨落》
D 
解析:据“从屡试不第到版依上帝”“上帝降临广西”“金田起义的爆发”“同为‘兄弟姐妹’的理念”及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大风暴即将来临,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的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他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山区贫苦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据题干书籍目录判断,该书籍应是《天国的陨落》,D项正确;《三元里抗英事考》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三元里人民抗英的事件有关,排除A项;《四洲志》是由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书中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亚洲、欧洲、非洲、美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排除B项;《海国图志》是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书名中“海国”的涵义是海外之国,排除C项。故选D项。
(   )3.“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永安建制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B 
定都天京
解析:据材料“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反映的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军打击清政府,定都天京,得到人民支持的史实,B项正确,永安建制是指太平天国于1851年9月在永安城里建立的一整套制度,排除A项;天京事变是一场因洪,杨,韦,石内部矛盾而起,以杨秀清夺权为导火索,由洪秀全寻机发起,并迅速扩大的一场严重内讧,排除C项;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   )4.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这个纲领是
A.《狂人日记》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天朝田亩制度》
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后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原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故这个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D项正确;《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作品,与太平天国无关,排除A项;《海国图志》作者魏源,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与太平天国无关,排除B项;洪仁玕编写的《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
(   )5.“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儿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皇帝吓得发了蒙。”这一歌谣是在太平天国的哪一军事行动中出现的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北伐 D.西征
C 
解析:根据材料“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儿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皇帝吓得发了蒙”和所学可知,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北伐军曾逼近天津,C项正确;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排除A项;1853年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政权的正式建立,排除B项;西征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   )6.如下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A.学习西方治国 
B.实行君主专制
C.平均分配土地 
D.实现男女平等
A 
天京陷落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 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所以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学习西方治国,A项正确;《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它的最突出的特点并不是主张实行君主专制,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的平均分配方法,所以,平均分配土地不是《资政新篇》的主张,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中无论是土地的分配还是选官都体现了男女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
(   )7.“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1905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C 
解析:根据材料“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结合所学知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者享乐腐化、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说。争权夺利,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日渐尖锐化,1856年,杨秀清通封万岁,结果韦昌辉杀了杨秀清,韦昌辉被处死,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出走,太平军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这就是天京事变,天京事变是领导集团的一场血腥内江,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天京事变。C项正确;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排除A项;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政权的正式建立,排除B项;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排除D项。故选C项。
(   )8.1864年,洪仁玕在自述中总结:“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他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A.清军实力强大  B.中外敌对势力勾结
C.洋人武器先进  D.天京事变严重内耗
B 
解析:根据材料“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可知洪仁玕看到了由于清政府与洋人勾结在一起镇压太平天国,造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因此他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中外敌对势力勾结,B项正确;清军实力强大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洋人的武器装备,排除C项;天京事变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   )9.太平天国颁布的《太平礼制》规定天王洪秀全“得称为万岁”,凡“上言皆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其子“称幼主,……亦称万岁,但不三呼”。东王杨秀清“称九千岁,其属上言呼九千岁、千岁、千千岁!”作为论据,此材料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A.不符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D.崇洋逐新的新趋向
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太平天国颁布的《太平礼制》规定天王洪秀全‘得称为万岁’,凡‘上言皆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其子‘称幼主,……亦称万岁,但不三呼’。东王杨秀清‘称九岁,其属上言呼九千岁、千岁、干千岁!’”可知,太平天国等级制度森严,传统的封建男女等级观念仍!日充斥其中,这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造成的,B项正确。《太平礼制》不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排除A项;题干材料主要阐述太平天国的礼仪制度,不能体现出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排除C项;题干材料主要体现了太平天国封建等级观念森严,不能体现出崇洋逐新,排除D项。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