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单元过关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 40°N 某城市小区的某栋楼房平面示意图,阳台均安装着玻璃防护栏,北楼某单元住户在
图示阳台位置栽种了一盆花卉盆景,秋冬季时,该住户把残花落叶覆盖在盆景的土壤上,以增加土壤肥力。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冬季晾晒效果最好的阳台和夏季最需要做防晒隔热墙的卧室分别是( )
A.阳台①,卧室 A B.阳台①,卧室 B C.阳台③,卧室 C D.阳台④,卧室 A
2.某晴天,该城市昼长为 14 小时,日落时太阳方位角(指由正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计量的角度)为 292°,
阳台②的盆景受阳光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
A.60 分钟 B.82 分钟 C.88 分钟 D.100 分钟
2018 年 1 月 1 日,某航空公司 UA890 航班于当日从上海出发,飞往旧金山(38°N,120°W),最后抵
达目的地的时间是 2017 年 12 月 31 日。下图示意该航班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航班到达目的地时,处于 2018 年的范围占全球的( )
A.等于 1/2 B.多于 1/2 少于 2/3 C.等于 2/3 D.多于 2/3
4.若该时段 30°-40°N 范围内平均日出时间为 7:00,该航班飞行期间经历的白昼时间约为( )
A.3 小时 B.6 小时 C.9 小时 D.12 小时
阿联酋迪拜(25°N)发布了一款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因其形如花瓣,昼开夜合并智能追光,使面板始
终正对太阳,命名为“智能太阳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6 月 30 日日落时,面板朝向(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6.以下日期中,面板转动的水平角度最小的是( )
A.元旦 B.春分 C.劳动节 D.立秋
2024 年 2 月 7 日,中国第一个南极常年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开站,开站活动在北
京设主会场,在长城站、中山站、秦岭站等设分会场。下图示意秦岭站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7.为保证开站活动在同一天举行,活动时间(北京时间)应为( )
A.6:00 B.10:00 C.18:00 D.22:00
8.推测秦岭站一年中的极夜时间约为( )
A.1 个月 B.3 个月 C.5 个月 D.7 个月
9.科考队员想在极夜结束后的第一天观测日出,应选择的方位及当地时间是( )
A.正北,12:00 左右 B.正北,24:00 左右
C.正南,12:00 左右 D.正南,24:00 左右
某校地理小组开展实践活动,对南京(32°N,119°E)、武汉(31°N,114°E)、广州(23°N,
113°E)三地的日月升落、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进行研究。2023 年 9 月 29 日中秋节当晚,地理小组记录南京
的月出时间约为北京时间 17:57。完成下面小题。
10.中秋节武汉的月出地方时最接近( )
A.17:57 B.18:15 C.17:35 D.18:00
11.能正确示意南京、广州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范围的是( )
A. B.
C. D.
小明暑假乘船到 F 岛旅游。下船后,小明发现太阳当空,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他记录了当时的时
间为北京时间 8 月 21 日 00:04。当地时间下午,小明从 F 岛乘船去往某岛屿观光,途中发现游船甲板中心
处旗杆的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行进的方向。如图示意 F 岛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F 岛的位置可能是( )
A.12°N,61°W B.12°N,121°W C.20°N,61°W D.20°N,121°W
13.当地时间下午,小明去往的岛屿最可能是( )
A.甲岛 B.乙岛 C.丙岛 D.丁岛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远郊区景观照片,道路两侧竖立着一个个新型、环保的灭虫工具—太阳能灭虫
灯。太阳能灭虫灯利用害虫趋光性、趋波性、趋色性的原理诱集害虫并将其杀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照片中太阳能光板朝向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向,据此推测该照片拍摄时镜头朝
向是(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15.图示照片拍摄的当地时间最可能是( )
A.3 月 13 时 B.6 月 15 时 C.8 月 9 时 D.12 月 11 时
16.与传统农药灭虫相比,太阳能灭虫灯( )
A.灭虫成本较高 B.环境污染较小 C.灭虫效率较低 D.灭虫种类较少
二、综合题
17.高邮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杆侧影方法,测算正午太阳高度 α,如图 1。图 2 为该小组绘制
的正午杆影长度变化图。图 3 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昼。读
图,回答问题。
(1)图 2 中的数码代号表示二分二至日的杆影长度,其中反映图 3 节气的数码代号是 ,该节气高邮
(32.5°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下一节气数码代号为 ,期间其变化为 。
(2)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简述该日到国庆节期间高邮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 。
(3)图 3 中 a、c、d、e 四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处,白昼最长的是 处,a 地的夜长约为 小时,
dae 所在的是 (晨、昏)线,此时 e 地的地方时是 点,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在
赤道上,此时属于白昼且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是 。
18.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处于丙图所示情形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该日天津市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
(2)当太阳光以图乙中的情形照射地球时,此时 B 地的地方时为 ;新旧日期范围的比例是 (说明:C
点所在经线为 180°)。
(3)丁图为北温带某地楼间距规划图,则甲图中与决定 L 的合理数据关系最密切的公转轨道位置为 (填数
字序号);该位置附近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及变化情况为
(4)福建某学生(26°N,119°E)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将支架改为可调节式,如下图。
春分日,为了使热水器有更好的效果,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交角 α 应该调节为____
A.23°26' B.26° C.64° D.64°34'
19.下面图 1 为北京时间某日 18 时地球上南半球的昼半球部分,N 点为晨昏线与 70°S 的切点。图 2 为此刻
甲地太阳能热水器倾角,太阳能板能自动跟踪太阳辐射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地正午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的年变化范围。
(2)图中乙点为 的中点,居住在乙地的某人,于图示时刻出发,乘坐 3 小时 46 分钟的飞机到达甲地,此
人这一天经历的昼长有多少?
(3)把此刻的昼夜分布情况画到下图中,并标注图中四条经线的经度。
参考答案
1.A 2.B
【解析】1.冬半年,我国 40°N 某城市,日出东南,日落西南,阳台②④阳光照射时间短;阳台①③阳光
照射时间差距不大,但午后气温较高,阳台①位于西南方向,晾晒效果最好。同理,卧室 C、D 位于北侧,
夏季较为凉爽;卧室 A、B 位于南侧,太阳照射时间长,卧室 A 位于西南且南侧和西侧均有窗,日照时间
较卧室 B 更长,因此卧室 A 最需要做防晒隔热处理。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2.某晴天,该城市昼长为 14 小时,日落时方位角为 292°,根据对称原则,可推出日出方位角为 90°-(292°
-270°)=68°,从日出到日落太阳在水平方向转过的角度为 292°-68° =224°,再推出每小时太阳大约转过
的角度为 224°/14= 16°。从理论上讲,花卉盆景处于阳台②内侧,且有两阳台墙体阻断,只有当光线从正西
照射过来时,花卉盆景才能照射到阳光。所以,照射时间为(292°-270°)/16° = 1.375 小时= 82.5 分钟,故
选最接近的 B 选项,ACD 错误。故选 B。
【点睛】不同的季节,太阳日出、日落的方向不同。以北半球(非极昼区)为例,则不同季节太阳的日出
日落方向为:①春分、秋分:正东日出、正西西落;②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东北日出、西北日
落;③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3.B 4.B
【解析】3.航班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西八区)为 2017 年 12 月 31 日 18:34,经计算此时西二区为 2018
年 1 月 1 日 0:34,则处于 2018 年的范围是西二区向东至东十二区,占 14.5 个时区,占全球范围多于 1/2 少
于 2/3,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4.据题干,该时段 30°-40°N 范围内平均日出时间为 7:00,则平均昼长为 10 小时,即该时段飞机飞行区
域的昼弧大约为 150°。飞机飞行时长约 10 小时,飞机实际跨越了经度约 120°,即飞行角速度约为 12°/h,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 15°/h,飞机跨越昼半球的角速度合计为 27°/h。该航班飞行期间经历的白昼时间约为:
150°÷27°≈6 小时。故选 B。
【点睛】地球上日期的分界线有自然日界线(0 点所在的经线)和人为日界线(大致与 180° 重合),地球
上 0 点所在经线向东至 180°经线之间的区域为“新的一天”,其余地区为“旧的一天”,当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
界线重合时,全球处于同一天。如下图:
5.D 6.A
【解析】5.根据材料可知,该太阳能电池板的面板始终正对着太阳,6 月 30 日介于 6 月 22 日前后的夏至
日与 9 月 23 日前后的秋分日之间,此时间段太阳直射北半球,日落西北,日出东北,因此 6 月 30 日日落
时该太阳能面板朝向西北,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6.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的面板始终正对太阳,所以昼长越短,太阳在天空中走过的轨迹越短,面板转动的水
平角度越小,12 月 22 日前后的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因此距离冬至日越近,面板转动的水平角度越小。元
旦是 1 月 1 日,元旦距离冬至日最近,A 正确。春分日是 3 月 21 日,劳动节是 5 月 1 日,立秋约是 8 月 8
日,BCD 错误。故选 A。
【点睛】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夏半年昼长夜短;除极昼极夜区
域外,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冬
半年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二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方向。
7.C 8.B 9.A
【解析】7.根据材料“开站活动在北京设主会场,在长城站、中山站、秦岭站等设分会场”可知,四地应保
证在同一天范围内。当活动时间为 6:00 时,同一天的范围为 30°E-180°,长城站(约 60°W)不在同一天
范围,A 错误;当活动 10:00 开始,同一天的范围为 30°W-180°,长城站不在同一天,B 错误;当 18:00
开始,同一天的范围为 150°W 向东到 180°,三个站与北京同一天,C 正确;当活动 22:00 开始,150°E-180°
为新一天的范围,秦岭站位于此范围,与北京不在同一天,D 错误,故选 C。
8.秦岭站的纬度为 74°56′S,当太阳直射 15°4′N 时,秦岭站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再次回
到 15°4′N 时,极夜结束。这段时间秦岭站出现极夜,在此期间内太阳直射点应移动 16°,根据直射点平均
移动速度来计算,即每四天移动一度的原理,其极夜时间大约在 64 天左右。但是,必须要考虑到地球运动
速度不是均匀的,在远日点附近运动速度慢,使其极夜时间应更长,由以上条件可推断秦岭站大约极夜时
间约为 3 个月。综上所述,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9.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应当位于晨线与该站所处纬线的切点上,切点所在的经线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当
地地方时 12 时,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从正北升,故观测方位应在正北方,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点睛】经度相差 15°时间相差 1 小时,经度相差 1°时间相差 4 分钟,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位置
靠东的时间早,靠西的时间晚,采取“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
10.A 11.D
【解析】10.中秋节日落时月出,所以南京(32°N,119°E)的月出时间约为北京时间 17:57,此时当地时间约
为 17:53。由于南京和武汉纬度差异不大(可认为约同一纬度地区),同一天其昼夜长短相同,日落的地方时
相同,所以武汉日落时月出的地方时也约为 17:53,A 选项时间最为接近,排除 BCD,故选 A。
11.广州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夏至日存在直射现象,即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 90°,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可能达到 90°,排除 AB;南京纬度较广州更高,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
越大(图中表现为南京所示的方框对应的横轴宽度更宽),C 错误,D 正确。故选 D。
【点睛】几点提醒:(1)满月月出月落时间:黄昏月出,清晨月落,整夜可见。(2)回归线之间有太阳
直射;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3)夏半年,纬
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冬半年,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12.A 13.C
【解析】12.太阳当空,人却没有影子,说明当地为太阳直射点,且地方时为 12 时,根据北京时间为
00:04,计算可得当地经度是 61°W,BD 错误;8 月 21 日,太阳直射点接近 12°N,故该地纬度位 12°N,C
错误,A 正确。综上所述,BCD 错误,故选 A。
13.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日出方位东北,日落方位西北,正午太阳直射,故一天中该地太阳一直在
偏北侧。当地时间的下午,太阳位于西北方位,旗杆的影子位于东南方位,所以船的行进方向是东南,位
于 F 岛东南方位的岛屿是丙岛,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点睛】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直射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直射南半球:东
南升,西南落。直射赤道:正东升,正西落。
14.D 15.B 16.B
【解析】14.照片拍摄地为我国北方某城市远郊区,照片中的太阳能光板朝向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将太阳能
转化为电能的方向,因此普通太阳能光板应朝向南方,结合照片中太阳能灭虫灯在地面上的投影指向偏东,
可以判断照片拍摄时镜头朝向西北方向,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15.由图中太阳能灭虫灯的影子朝向东北可知,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应为地方时 12 点之后,据此可排除
C 项;当地位于我国北方某城市,结合图中植物生长状况,可知应为夏季,时间最可能是 6 月 15 时,B 正
确;3 月为春季,北方植物还没有长叶子、12 月已经落叶了,A、D 错误。故选 B。
16.传统农药单次喷洒成本较低,但是每喷洒一次农药,有效时间不长,随着雨水的冲刷,会污染环境,
药效降低后还要再喷洒农药,传统农药的总成本不低,且对环境污染较大;长时间使用某种农药,害虫会
产生耐药性,灭虫效率低,灭虫种类少;而太阳能灭虫灯根据害虫的习性诱集并杀死害虫,灭虫效率高,
灭虫种类多,环境污染小,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点睛】太阳能光板在我国北方地区,为了最大限度的接受太阳辐射,一般都朝向南方。
17.(1) ② 81° ③ 变小
(2) (23.5°N,75°W) 该日到 9 月 23 日附近高邮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9 月 23 日附近昼
夜等长;9 月 23 日到国庆,高邮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3) e d 6 晨 6 105°E 向东到 180° 20°W 向东到 15°E
【分析】本题以光照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昼
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及昼长的计算、地球自转的特征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的掌
握情况。
【详解】(1)由图三可知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则判断图三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夏至日高邮正午太阳高度
角是一年之中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影子最短的时候,所以对应图 2 中的②点;夏至日高邮的正午太阳
高度角 H=90°-(32.5°-23.5°)=81°;夏至日的下一个节气为秋分日,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日
影变长,秋分和春分的日影长度相等,故③为秋分日影长。
(2)该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由图 3 可知图中相邻两条经线差 45°,结合光照图可知,
105°E 经线地方时为 0 点,则 75°W 经线地方时为 12 点,所以太阳直射经线为 75°W 经线,故该日太阳直
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5°N,75°W)夏至日到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移到南半球,所以高邮昼夜
长短状况及其变化该日到 9 月 23 日附近高邮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9 月 23 日附近昼夜等长;9 月 23
日到国庆,高邮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3) e 点在赤道,线速度最大;d 点位于北极圈刚好出现极昼,昼最长;a 点位于晨线上位于 d 点以东,
经度相差 45°,时间相差 3h,故 a 点地方时为 0+3=3:00,所以 a 点 3:00 日出,a 点昼长为(12-3)*2=18h,
则夜长为 6h;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看,dae 位于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上,所以 dae 位于晨线上;e
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 6 点;新的一天位于 0 时经线向东到 180°经线之间,此时 105°E 经线
地方时为 0 点所以新的一天范围位于 105°E 向东到 180°,北京位于新的一天,所以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
经度范围是 105°E 向东到 180°;赤道上白昼的范围为 6 时经线向东到 18 时经线之间,由上面分析可知 e 点
位于 6 时经线上,e 点经度为 165°W,则赤道上白昼的范围为 165°W 向东到 15°E,东半球的范围为 20°W
向东到 160°E,两个范围的交集为 20°W 向东到 15°E,所以在赤道上,此时属于白昼且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是
20°W 向东到 15°E。
18.(1) 秋分 昼夜平分(或昼夜等长)
(2) 8 时 1:3
(3) ③ 较快且逐渐变快
(4)B
【分析】本题以地球运动相关图片为材料,设置 4 道小题,涉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点,考查
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根据已学知识判断,甲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地球公转处于丙
图状态时,我们看到的是夜半球,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应为春秋分日,根据地轴指向北极的方向与地球
公转前进方向,推断是秋分日,日期为 9 月 23 日前后,该日全球都是昼夜等长,所以该日天津市的昼夜长
短状况为昼夜平分或昼夜等长。
(2)当全球处于乙图所示昼夜状态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日,根据已学知识,地球
位于甲图中的①位置(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的北回归线);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为:北回
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 90°,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乙图中 B 点地方时为 8:00(晨线与赤道交点为 6 点,
读图乙,地方时 6 点的经线为 180°经线,B 点位于 180°经线以东 150°W 经线上,根据地方时计算规律,150°W
经线地方时 8 点,所以 B 点地方时为 8:00);180°经线为 6 时,0 时经线为 90°E,新日期范围为
90°E-180°,新旧日期范围的比例是 1:3。
(3)丁图为北温带某地楼间距离规划图,则甲图中与决定 L 的合理数据关系最密切的公转轨道位置为③
(冬至日,为北半球一年中最小的太阳高度,影子最长,挡到北楼的可能性最大);该位置附近地球公转
速度的大小及变化情况为:较快且逐渐变快(当天是 12 月 22 日前后,而地球公转速度最快为 1 月初)。
(4)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直射赤道,纬度为 0°。当地纬度为 26°N,与赤道纬度差为 26°,根据太阳高度
角计算公式,此地此时太阳高度角 H=90°-26°=74°。为了使热水器有更好的效果,正午太阳光线应与太阳能
热水器呈垂直角度。所以 a 应该调节为 90°-74°=26°,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19.(1)2°34′—49°26′。
(2)9 小时。
(3)见下图。(晨昏线与 70°S 纬线圈相切,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交点分别在 60°W 和 120°E 上;左半部着色表
示夜半球; 30°E 为 12 时。
【分析】本题以北京时间某日 18 时地球上南半球的昼半球部分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季
节变化、昼夜长短计算、光照图的绘制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有一定要求。
【详解】(1)根据 N 点为晨昏线与 70°S 的切点,结合 N 地 70°S 以北是昼部分,可判断太阳直射 20°N。
甲地正午太阳能热水器倾角为 46°,根据正午太阳能热水器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的规律可算出此时正午
太阳高度为 44°,由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差),进而可推算出当地纬度为
26°S。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范围为 87.5°—40.5°,因而甲地正午
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的年变化范围是 2.5°—49.5°。
(2)根据位置的不同某人经历的昼长可分为三段,由于乙点为赤道上 的中点,出发前当地已经经历
了赤道上(由 P 到乙)经历的昼长(12 小时-7 小时);从乙地到甲地飞行经历的时间 3 小时 46 分钟是此人
经历的白昼;甲地在甲所在纬线上位于白昼的一半,也就是已经经过了白昼的一半 4 个小时,所以进入甲
地所在纬线后经历的昼长为:4 小时-3 小时 46 分钟。三段昼长之和为 9 小时。
(3)甲地地方时为 12 时,结合此刻北京时间 18 时可推算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 30°E。太阳直射 20°N 说
明此时日期距离 6 月 22 日较近,70°S 以南出现极夜现象,30°E 为昼半球中央经线,最后结合相关分析绘
图。绘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