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 2 课时)(导学案)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1.知道地转偏向力,并结合实例理解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规律。
2.结合演示实验,观察并总结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解释其与日出、日落方位的关系。
3.能够运用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难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视运动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地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1.产生
地球 地表物体水平运动自转 地转偏向力 方向发生偏转
2.规律:在北半球向 偏;在南半球向 偏;在赤道上不偏转。
知识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反映 的长短。
2.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时间 昼夜长短 分布规律 特殊现象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
夏半年 昼长夜短 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
至北极四周为
以北地区皆为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长,
冬半年 昼短夜长 球昼最短、夜 ,北极圈及其
至北极四周有 现象
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秋
昼夜等长 均为 12 时
分日
特别提醒 (1)太阳直射某地,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球各
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3)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同);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
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
【课中探究】
情境导入
导入:
播放视频,思考问题:北半球台风都逆时针旋转,蓄水池水流也呈逆时针方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
的?
新课讲授:
一、地转偏向力
任务一:什么是地转偏向力?
【自主学习】什么是地转偏向力?有何特点?
任务二:为什么北半球台风都逆时针旋转?
【合作探究】为什么北半球台风都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台风呈什么方向旋转?
任务三:崇明岛可能与哪岸相连?
播放视频。
【合作探究】读崇明岛位置图,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崇明岛最可能与哪岸陆地相连?为什么?
任务四:归纳总结地转偏向力规律
【合作探究】
1.在右图中画出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
2.归纳总结地转偏向力的规律。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任务五:太阳辐射为何会因时因地而变化?
【自主学习】
1.为何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日出时间也不同?
2.为何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日出时间不同?
3.太阳辐射为何会因时因地而变化?
任务六: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昼夜长短有何规律?
【自主学习】何为昼弧和夜弧?
【合作探究】
(1)二分日全球昼夜状况如何?
(2)夏至日全球昼夜状况如何?
(3)冬至日全球昼夜状况如何?
【归纳总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昼夜长短有何规律?
任务七:同一地点随时间昼夜长短有何变化?
【合作探究】
(1)结合生活常识和左图,回答:
春分日到夏至日,夏至日到秋分日,秋分日到冬至日,冬至日到第二年春分日,家乡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2)这种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
任务八:怎么计算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
【合作探究】计算图中 A、B、C、D、E 五点的昼夜长短?
【合作探究】
(1)如果某地 5:00 日出,则该地的昼长为?何时日落?
(2)如果某地 20:00 日落,则该地何时日出?昼长为?
(3)如果某地昼长为 10 小时,则该地何时日出?何时日落?
【合作探究】
图中所示地区二分二至日的日升日落方向。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下图是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昼,晨昏线与 AC 所在的经线
以及极圈相交于 B 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日期,图中极圈上的昼长为( )
A.8 小时 B.10 小时
C.16 小时 D.18 小时
2.图示时刻,B 地为( )
A.日出时刻,3 时 B.日出时刻,4 时
C.日落时刻,20 时 D.日落时刻,21 时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北半球各地夜长大于昼长,且昼长逐日递增的区段是( )
A.a→c
B.b→c
C.d→e
D.c→e
4.当太阳直射点由 b 向 c 移动时,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逐日递增 B.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渐晚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递减 D.南极洲极夜范围逐日递增
右图示意某时刻地球局部光照,其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15°W,23°26'N) B.(15°W,0°)
C.(0°,0°) D.(15°E,23°26'S)
6.该日 X 点日落的地方时为( )
A.18 时 B.17 时 C.16 时 D.15 时
7.该日( )
A.北京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
B.北京随后昼渐长
C.北京日落西北方
D.Y 点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地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1.产生
地球 地表物体水平运动
自转 地转偏向力 方向发生偏转
2.规律: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不偏转。
知识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反映日照时间的长短。
2.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时间 昼夜长短 分布规律 特殊现象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至
夏半年 昼长夜短 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
北极四周为极昼
以北地区皆为极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至
冬半年 昼短夜长 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
北极四周有极夜现象
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秋
昼夜等长 均为 12 时
分日
特别提醒 (1)太阳直射某地,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球各
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3)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同);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
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
【课中探究】
任务一:什么是地转偏向力?
【自主学习】什么是地转偏向力?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参考: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地表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偏转,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
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对气流(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向、卫星发射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任务二:为什么北半球台风都逆时针旋转?
【合作探究】为什么北半球台风都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台风呈什么方向旋转?
学生回答参考:
地转偏向力顺着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向右偏,所以在北半球形成逆时针的气旋。
南半球为顺时针。
教师讲解:顺着运动方向,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没有偏转。纬度越高,
水平偏转越大。
任务三:崇明岛可能与哪岸相连?
【合作探究】读崇明岛位置图,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崇明岛最可能与哪岸陆地相连?为什么?
学生回答参考: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崇明岛最可能与北岸陆地相连。
教师讲解:北半球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侵蚀岸),聚落、挖沙场宜选在左岸(堆积岸)。
任务四:归纳总结地转偏向力规律
【合作探究】
1.在右图中画出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
2.归纳总结地转偏向力的规律。
学生回答参考:
学生作图如右图。
南左北右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教师讲解:记忆技巧:右手定则(北半球):面向物体的运动方向,掌心朝上,四根手指指向原运动方向,
大拇指的指向为偏转方向。左手定则(南半球)
任务五:太阳辐射为何会因时因地而变化?
【自主学习】
1.为何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日出时间也不同?
2.为何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日出时间不同?
3.太阳辐射为何会因时因地而变化?
学生回答参考: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教师讲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
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任务六: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昼夜长短有何规律?
【自主学习】何为昼弧和夜弧?
学生回答参考: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
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
教师讲解:
1.昼弧和夜弧
概念: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昼弧是指纬线位于白昼的部分,夜弧是指纬线位于黑夜
的部分。
2.昼夜长短
①表示: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的关系,可以用这个地方所在纬线上的昼弧和夜弧的关系来表示。
②昼夜长短的三种情况:
昼弧长则昼长,昼长夜短,如图 40°N 上的昼夜情况
昼弧夜弧相等,昼夜等长,如图赤道上的昼夜情况
夜弧长则夜长,昼短夜长,如图 30°S 上的昼夜情况
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即昼夜等长。
【合作探究】
(1)二分日全球昼夜状况如何?
(2)夏至日全球昼夜状况如何?
(3)冬至日全球昼夜状况如何?
学生回答参考:
(1)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2)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3)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教师讲解:(1)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均为 12 小时。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均为 12 小时。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圈内极昼,
南极圈内极夜,赤道上仍然昼夜等长。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越往南,昼越长,南极圈内极昼,
北极圈内极夜,赤道上仍然昼夜等长。
【归纳总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昼夜长短有何规律?
学生回答参考: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
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南昼越长,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教师讲解: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则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昼长和夜长均为 12 小时,6:00 日出,18:00 日落。
极昼极夜最低纬度:90°-太阳直射点纬度。
同一日期同一纬线上的点:昼夜长短相等。
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点:北半球昼长=南半球夜长。
任务七:同一地点随时间昼夜长短有何变化?
【合作探究】
(1)结合生活常识和左图,回答:
春分日到夏至日,夏至日到秋分日,秋分日到冬至日,冬至日到第二年春分日,家乡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2)这种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
学生回答参考:
(1)春分日到夏至日,昼渐长夜渐短。夏至日到秋分日,昼渐短夜渐长。
秋分日到冬至日,昼渐短夜渐长。冬至日到第二年春分日,昼渐长夜渐短。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教师讲解:
太阳直射点移动→晨昏线移动→昼夜弧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向北/南移动,则北/南半球昼渐长。
(1)春分日→夏至日: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短。
夏至日→秋分日:昼渐短夜渐长,昼长夜短。
秋分日→冬至日:昼渐短夜渐长,昼短夜长。
冬至日→次年春分日:昼渐长夜渐短,昼短夜长。
(2)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均为 12 小时。
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3)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
秋分日→冬至日→次年春分日: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任务八:怎么计算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
【合作探究】计算图中 A、B、C、D、E 五点的昼夜长短?
学生回答参考:
A:极夜,24 小时夜长;
B:8 小时昼长;
C:与 B 昼长相同,8 小时昼长;
D:16 小时昼长;
E:极昼,24 小时昼长。
教师讲解:
昼夜长短计算方法:
昼长=昼弧跨过的经度/15°,夜长=夜弧跨过的经度/15°。
同一日期同一纬线上的点:昼夜长短相等。
纬度相同的两点:北半球昼长=南半球夜长。
【合作探究】
(1)如果某地 5:00 日出,则该地的昼长为?何时日落?
(2)如果某地 20:00 日落,则该地何时日出?昼长为?
(3)如果某地昼长为 10 小时,则该地何时日出?何时日落?
学生回答参考:
(1)14 小时昼长,19:00 日落。
(2)4:00 日出,16 小时昼长。
(3)7:00 日出,17:00 日落。
教师讲解:
地方时正午 12 时把白昼平均分成两份。日出到正午的时间=正午到日落的时间。
拓展知识:太阳的视运动
概念: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动过程
【合作探究】
图中所示地区二分二至日的日升日落方向。
学生回答参考:
总体上自东向西。
二分日,正东升正西落。
夏至日,东北升,西北落。
冬至日,东南升,西南落
教师讲解:
1、非极昼极夜区的日出日落方位
(1)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日出正北、日落正北。全球各地日出地方时 6 时,日落地
方时为 18 时。
(2)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地球以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3)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地球以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2、极昼极夜区的日出日落方位
(1)极昼地区(除极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0 点太阳高度最小;
北半球出现极昼(除极点)的地区:正北升,正北落。
(2)南半球出现极昼(除极点)的地区:正南升,正南落。
3、极点的日出日落
极昼期间的极点,太阳在地平圈以上沿纬线自东向西移动作圆周运动,不升不落,一天内太阳高度不变,
只有方位变化。
北极点上一天中看太阳方向位于正南,南极点上位于正北。
【课堂练习】
【答案】1.D 2.A
【解析】1.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判读及昼夜长短的计算。昼弧+夜弧=360°,昼长=昼弧÷15°/小时,由图可知
极圈上夜弧=90°,则昼弧=270°,故昼长=270°÷15°/小时=18 小时,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2.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判读及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由图可知,图中逆时针方向为向东,故该图为北极上
空俯视图,B 点所在经线为 180°,根据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 0 时,经度差 15°,地方时差 1 小时,且
东早西晚,可知 B 地为 3 时,又因为在 B 点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所以 B 在晨线上,故 B 地为日出时
刻,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答案】3.C 4.B
【解析】3.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夜长大于昼长,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各地昼长逐渐增长。
图中 a→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先向北移后向南移,A 不符合题意;图中 b→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且向南移,B 不符合题意;图中 d→e,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C 符合题意;图中 c→e,太阳直
射点在南半球,且先向南移后向南北移,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4.当太阳直射点由 b 向 c 移动时,即处于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至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之间,中
间经过 7 月初(地球处于远日点),因此此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A 错误;此期间,太阳直射点
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变短,则日出时间渐晚,B 正确;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南移,直射点以北的北半
球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缩短,直射点以南的北半球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增大,C 错误;此期间,直射点南移,南
极洲极夜范围逐日递减,D 错误。故选 B。
【答案】5.A 6.D 7.C
【解析】5.根据图中的经度变化可知,该图中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即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
图,南极圈及其以内全部位于夜半球,出现极夜现象,说明该日是 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23°26"N,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 12 时,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从图中可知,每两条经线间隔
45°,所以昼半球中央经线为 15°W,A 正确,BCD 错误。所以选 A。
6.根据光照图可知,X 点所在纬线的昼弧跨越 90°经度,夜弧跨越 270°经度,可知 X 地的昼长为 6 小时,
昼长= (日落时间-12 时)×2,可计算得出 X 点日出的地方时为 15 时,D 正确,ABC 错误。所以选 D。
7.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日为夏至日,北京该日的昼夜长短状况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随后昼渐短,AB
错误;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非极昼极夜区均是东北日出,西北日落,C 正确;Y 点处在南回归线,该
日的昼夜长短状况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D 错误。所以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