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 2 课时)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组
1.如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堆积物,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正确表示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是( )
A. B.
C. D.
下图中 EF 线是地球公转到 1 月初的晨昏线,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①点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
②点位于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是 3330k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
A.3:20 B.8:40 C.15:20 D.20:40
3.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 )
A.8 小时 B.10 小时 C.14 小时 D.16 小时
4.关于该日①地和④地的日落时间( )
A.①地和④地同时日落 B.①地比④地早 2 小时
C.①地比④地晚 2 小时 D.①地比④地早 4 小时
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48′S,63°W)拍摄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6.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 )
A.10 小时 B.11 小时 C.13 小时 D.14 小时
小明在夏至日这一天外出度假(度假地使用夏令时,即将原区时时间调快一小时)。候机期间,在天文
台网站输入度假地经纬度后,得到当日该地的太阳视运动路径图(如图),路径图上每两个圆圈间隔 1 小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度假地可能位于( )
A.西雅图(48°N,122°W) B.汉堡(53°N,10°E)
C.朱诺(58°N,134°W) D.慕尼黑(48°N,12°E)
8.抵达后,小明希望在卧室观看日落地平线景观,最理想的时间(卧室钟表时间)为( )
A.21:24 B.21:40 C.20:24 D.20:40
下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该日可能是( )
A.3 月 21 日 B.6 月 22 日 C.9 月 23 日 D.12 月 22 日
10.B 点的昼长是( )
A.12 小时 B.10 小时 C.16 小时 D.18 小时
下图为某日最线图,a、c 为晨线的顶点,b 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 点
的经度为 50°E。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有关此时各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时可能是 2 时 40 分 B.a 点地方时可能是 12 时
C.b 点地方时可能是 14 时 D.c 点地方时可能是 0 时
12.假设一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从 a 点过 b 点到 c 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转表现是( )
A.向东—向西—向东 B.向西—向东—向西
C.向右—不偏转—向左 D.向左—不偏转—向右
【能力提升】
13.下列两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极夜的范围是 ;
(3)该日,O 地日出时间为 时,34°N 的昼长为 小时。
14.下图中 OP 为完整的晨线,黄赤交角取 23.5°,b 点的纬度为 30°S。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b 点的区时是 ,北京时间为 。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 附近
(近日点或远日点)。
(2)此时,新的一天范围占全球的比例为 。
(3)下图中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所示日期与上图一致的有____。(双选)
A. B. C. D.
(4)图中 a、b、c 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列是 ;白昼由长到短,排列是 。自转线速度从大到
小,排列是 ,有一发炮弹从 c 点射向 o 点方向,炮弹将落在 c、o 所在经线的 (东或西)侧。
15.读某日南北两半球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是 半球俯视图。该日北半球的节气是 。
(2)图中 D 点所在弧线是 (晨、昏)线;AB 两地的自转线速度大小情况 ,CD 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大小
情况 (请使用﹤、﹥、﹦符号表示)。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B 点的地方时为 ,B 地的夜长为 小时,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
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及其约占全球的的比例:范围 比例 。
(4)这一天 D 点白昼长 小时,日出时当地时间为 ,太阳的方位 。该日过后 1 个月内,大连的昼夜
长短为 ,之后昼长逐渐 。
(5)读辽宁某河流某河段横剖面图,若该河段为笔直河段,依图示河道特征,该段河流流向为 。
(6)根据该日日照信息,将相同信息转绘到下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标注出直射点的
位置)。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B
【详解】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向左偏,河流偏向河道北侧,北岸附近河水
流速快,以侵蚀为主,南岸附近流速慢,以沉积为主,则南岸较缓,且应有堆积物。读图可知,B 符合题意,
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A 3.D 4.D
【解析】2.①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②点位于东半球,则①点经度为 160°E。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为南半球。地球 1 月初位于近日点,南半球昼长夜短。根据 EF 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可知
EF 线为晨线。所以①的地方时为 6 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北京时间 120°E 比 160°E 晚 2 小
时 40 分,因此北京时间为 3 点 20 分,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3. ①与②、③两地的最短距离是 3330km,三点均位于赤道上(赤道上经度差 1°,纬线长差 111km),
可知①地与②、③点经度相差 30°,地方是相差 2 小时。②与④位于同一经线,在①地西侧,因此④的
地方时较①晚 2 小时。结合第(1)小题解析④地方时为 4:00,④位于晨线上,所以④地的昼长约为 16 小
时,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4.由上题结论可知,④地的昼长约为 16 小时,可以计算出其日落时间=12+16/2=20,④地的日落时间为
20:00;①地位于赤道上,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 18:00,①地的日落时间为 18:00,④
地在①地的西侧 30°,地方时相差 2 小时,①地日落比④地日落早 4 小时,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点睛】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 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 18:00。
5.A 6.D
【解析】5.图中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为日出或日落时分。由图可知,图片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 19:16,
北京时间是 120°E 的地方时,别德马经度为 63°W,两地经度相差 183°,时差是 12 小时 12 分钟,根据“东
加西减”的原则,别德马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 12 小时 12 分钟,别德马日出时间(地方时)为 7 时左右。此
地纬度为 40°30′S,位于南半球,日出地方时晚于 6 时,说明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是北
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的夏半年,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均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故此时
太阳位于拍摄者的东北方,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6.北京位于 40°N,别德马(40°30′S)与其纬度相当,但半球相反,故两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大致相反,即
别德马的夜长等于北京的昼长。该日别德马 7 时左右日出,昼长为(12-7)*2=10 小时左右,夜长为 14 小
时左右,故北京的昼长为 14 小时左右,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点睛】昼夜长短的日期对称性:相对于夏至日或者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的昼长、夜长都是相同
的;相对于春分日或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一个时间的昼长等于另一个时间的夜长。昼夜长短的纬
度对称性:纬度相同但半球不同的两地,昼夜情况相反,即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
7.B 8.B
【解析】7.读图可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即是地方时 12:00 时,北京时间大致是 19:20,时间相差
7:20,经度相差 110°,北京是 120°E,故当地大约是 10°E。当天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当地正午
太阳高度是 60°,根据 H=90°-纬度差,可求出纬度差=30°,跟北回归线相差 30°的,应该是 53°26′N 或
6°34′S。综上所述,最符合题意的为 B 选项,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8.读图可知,路径图上每两个圆圈间隔 1 小时。该日太阳高度大于 0° 的时间大约是 17 个小时,根据日落
= 12+昼长/2,求出当地日落时间为 20:30。结合上题分析,该度假地位于 10°E,使用东一区区时,比 10°E
的地方时快 20 分钟,因此对应区时为 20:50。度假地使用夏令时,即将原区时时间调快一小时,即是当地
时钟时间为 21:50,最适合欣赏日落地平线景观的是 21:40,此时最接近日落,其余时间均距离日落时间还
较久,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点睛】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相同纬
度的地区东边的地点早一刻看到日出,这样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的早晚出现了差别,即时间差异。
9.B 10.D
【解析】9.图示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图示为北半球俯视图,北极圈内为极昼现象,故该日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该日最接近 6 月 22 日,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1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的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 12:00”,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可知,B
点位于昼半球中央经线以东 135°,根据“15°/h”计算可知,B 点所在经线此时为 21:00,且 B 点位于昏线上,
由此说明 B 点正在经历日落,因此 B 点所在纬度的日落时间为 21:00,根据昼长计算公式“昼长=(日落时
间-12:00)×2”,可计算得知 B 点昼长为(21-12)×2=18 小时,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解答此类题须知:(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南北半球。(2)确定地
方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18:00,昼半球的
中央经线地方时是 12:00,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是 0:00。(3)根据现象确定日期。①晨昏线经过南、
北极点(与经线重合)时:可判定这一天为 3 月 21 日或 9 月 23 日,节气是春分或秋分。②晨昏线与极圈
相切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日期是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节气是夏
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日期是 12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节气是冬至。
11.A 12.C
【解析】11.结合题意可知,图中 ac 是晨线,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晨线是黑夜进入白昼的线,
则 ac 线左侧(西侧)为夜半球,右侧(东侧)为昼半球,b 点为晨线的中点,即 b 点位于赤道上,且 b 点
的经度为 50°E,其地方时为 6 时,计算可知此时世界时(即 0°经线的地方时)可能是 2 时 40 分(经度相差
50°,时间相差 3 小时 20 分,向西时刻数减少),A 正确,C 错误;a 点所在的经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其
地方时应是 24 时或 0 时,B 错误;c 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经线,其地方时应是 12 时,D 错误。故选
A。
12.a、b 之间在北半球,所以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向右偏转;在 b 点位于赤道,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
方向不偏转;在 b、c 之间位于南半球,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向左偏转,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点睛】世界时是中时区的区时,即世界时,是 0 度经线上的地方时,又称国际标准时,格林尼治时间。
【能力提升】
13.(1)(60°E,15°N)
(2) 由 15°N 向南北两侧递减 75°S 及其以南地区
(3) 0 14
【分析】本题以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光照图的判读、地方
时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左图所示,75°N 以北出现极昼,说明太阳直射 15°N;120°W 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所以直
射点经线应为 60°E,可知直射点坐标为(60°E,15°N)。
(2)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以直射点所在纬度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该日太阳直射 15°N,
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由 15°N 向南北两侧递减。左图所示,75°N 以北出现极昼,所
以 75°S 及其以南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
(3)读图可知,该日 O 地位于 75°N 纬线上,75°N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所以其日出时间为 0 时。由上
题可知,60°E 地方时为 12:00,135°E 地方时应为 17:00,右图中 M 点恰好位于昏线上,17:00 是其日落时
间,34°S 的昼长应是(17-12)x2=10 小时,34°N 的昼长=34°S 的夜长=24-10=14 小时。
14.(1) (23.5°N,120°E) 3 时(点) 12 时(点) 远日点
(2)2/3
(3)AD
(4) cab acb cba 东
【分析】本题以太阳光照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太阳光照图的判读、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主
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图中 OP 为晨线,OP 与赤道相交处 30°E 经线经过,赤道昼夜平分,日出地方时为 6 时,所
以 30°E 经线的地方时为 6 时,据此可推知地方时 12 时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为 120°E 经线;OP 为晨
线,与南北极圈相切,此时,北极圈内为极昼,南极圈内为极夜,说明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
回归线,其纬度为 23.5°N,故直射点坐标为①(23.5°N,120°E);b 点所在经线为 15°W,为西一区,30°E
为东二区,北京为东 8 区,故 b 点区时②为 3:00;北京时间③ 为 12:00;直射北回归线的日期为 6 月
22 日,距离 7 月初较近,故在④远日点附近。
(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上题分析可知,30°E 为 6:00,故 180°为 16 点,故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
16/24=2/3。
(3)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图中 A、D 两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现象,故为北半球夏至日,B 昼夜等分,为春分日、秋分日;C 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
北半球冬至日,故选 AD。
(4)图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离北回归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a 距离北回归线相距 43°,b 距离北回
归线相距 53.5°,c 距离北回归线相距 23.5°,故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序①是 cab;夏至日有昼夜交替
现象地区,越往北白昼越长,故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②是 acb;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自转线速
度从大到小,排列是 cba,有一发炮弹从 c 点射向 o 点方向,是自南向北发射,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水平运动当地物体向右偏,炮弹将落在 c、o 所在经线的东侧。
15.(1) 北 冬至
(2) 晨 A=B C=D
(3) (23°26′S,135°W) 3:00 24 5 自 45°E 往东至 180° 3/8
(4) 6 9:00 东南 昼短夜长 变长
(5) 自西向东
(6)绘图如下图(画出直射点并标注经纬度,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分析】本题以某日南北两半球太阳光照图为资料,涉及了俯视图判读、晨昏线、昼夜变化和太阳高度的
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结合图片可知,图右中 0°经线和 90°E 经线可以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因此右图为
南半球的俯视图,左图则为北半球的俯视图;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因此
该日应为北半球冬至。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则图甲应为北半球,因此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因此 D 点顺着自转方向应为由夜到
昼,因此为晨线;相同纬度自转线速度相同,AB 均位于极圈,纬度相同,因此线速度相等;除极点外,全
球各地自转角速度相等,因此 CD 两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
(3)结合第一题可知,该日为北半球冬至,太阳直射 23°26′S;图中 45°E 为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
0:00。因此 135°W 为地方时 12 时的经线,即直射点所在经线。综上所述,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3°26′S,135°W);B 位于平分夜半球的经线以东 45°,因此地方时为 3:00,由于其位于极圈且出现极夜,
其夜长为 24 小时;该日为北半球冬至(12 月 22 日),45°E 地方时为 0:00,因此北京时间(120°E 地方时)
是 5:00。故北京时间是 12 月 22 日 5 时,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为 45°E 往东至 180°,共占 135°,
9 个时区,约占全球的的比例是 3/8。
(4)根据第二题可知,CD 位于晨线上,C 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 6 点,因此 D 点地方时为 9
时,正值日出时间。因此 D 点白昼长=(12-9)×2=6 小时;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太阳日出方位为
东南方向;该日过后 1 个月内,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但由 23°26′S 往北移动,大连昼短夜长,且昼越来越
长。
(5)晨昏线上的点太阳高度为 0,图中 C、D 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零度;A 位于南极圈上,北半
球夏至日 A 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90°-(23°26′+66°34′)=0°,达一年中最小值,北半球冬至日 A 地太阳高度为
90°-(66°34′-23°26′)=46°52′,达一年中最大值。综上所述,甲乙丙不符题意,丁正确。
(6)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不适合北极科考,A 错误;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距离 1 月初较近,因此
地球离近日点较近,B 正确;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从南向北白昼越来越短,C 正确;此时太阳直射南
回归线,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D 正确。综上 A 错误,BCD 正确,故选 BCD。
(7)辽宁位于北半球,河流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向,而图中北岸有河床堆积的泥沙,可判断河流
偏向侵蚀南岸,因此该段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
(8)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地球自西向东自
转,左侧是昼半球,右侧是夜半球。135°W 为直射点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