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视频导入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问题研究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能够说出月相的变化,说明月相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了解人造月亮的试验,比较人造月亮与月亮的差异。
3.结合材料,了解人类对人造月亮的不同态度及理由,分析人造月亮的利与弊。
4.结合生活实际,探讨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不停交替
现代社会,人类在夜间的活动频繁,对夜间照明的需求增加。
航空航天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催生了人们对人造月亮的憧憬和实验。
了解月相的变化,思考月亮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了解人造月亮的试验,比较人造月亮与月亮的差异。
了解人造月亮的试验,比较人造月亮与月亮的差异。
了解人造月亮的试验,比较人造月亮与月亮的差异。
01
02
03
04
【自主学习】
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这一课题探究的思路是什么?
01
月 亮
1.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有什么规律
2.新月和满月时,日、地、月的相对位置如何?
3.为什么农历上半月和下半月月亮凸出的方向不同?
【观看视频,合作探究】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通称月亮。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一样,月球始终固定的半面朝向地球。随着月球在公转轨道中的位置变换,我们看到的月亮的形状——月相也不同。月相呈周期性变化。
1.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有什么规律
【合作探究】
月相变化:新月(朔)→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望)→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朔)。
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作朔望月。
1.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有什么规律
【合作探究】
上上上西西
下下下东东
月亮上弦月出现在农历上半月的上半夜(黄昏至午夜可见),位于西半天空,亮面朝西,月相变化由缺到圆;
月亮下弦月出现在农历下半月的下半夜(午夜至清晨可见),位于东半天空,亮面朝东,月相变化由圆到缺。
(地球位于日月之间)
(月球位于日地之间)
太阳光线
2.新月和满月时,日、地、月的相对位置如何?
【合作探究】
满月
新月
【合作探究】
3.为什么农历上半月和下半月月亮凸出的方向不同?
月球是不透明不发光,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
02
人造月亮的试验
1.为什么人造月亮的亮度远比月光强?
2.扩大人造月亮照亮地表范围的可能性有多大?
3.为什么纬度较高地区的居民更希望有人造月亮?
【观看视频,合作探究】
在天空中挂上镜子,让它在黑夜中反射太阳光为地面照明——这不知是多少人曾经有过的幻想。1999年2月4日,俄罗斯“进步M-40”货运飞船携带了一面反射镜进入太空,进行人造月亮试验。这个人造月亮直径达25米,总质量不到4千克。按照设计,发射的光束将以直径5—7千米的范围扫过所经区域的地面;夜色中,发射光的亮度10倍于月光,足以让人读书阅报。然而,由于反射镜在太空中打开时出现故障,这次人造月亮的试验以失败告终。
1.为什么人造月亮的亮度远比月光强?
【合作探究】
人造月亮实质上就是一种携带着大型空间反射镜的人造照明卫星,其所处的位置远比月球距离地面近。
人造月亮的反射面光滑,对太阳光线的反射强度大,而月亮表面粗糙,其对太阳光线的反射强度小。
人造月亮可以通过人为调控反射角度,而月球的反射不会受人类控制。
可能性会越来越大。随着科技的发展,航空航天以及宇宙空间探索技术的进步,扩大人造月亮的照射范围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2.扩大人造月亮照亮地表范围的可能性有多大?
【合作探究】
纬度较高地区在冬半年时,昼短夜长,极地地区还会出现极夜现象,漫漫长夜对人类活动十分不利;有了人造月亮可以缓解这一问题;另一方面,人造月亮可以增加高纬度地区的太阳辐射,对其环境可能带来一些好处。
3.为什么纬度较高地区的居民更希望有人造月亮?
【合作探究】
延长农作物的光照时间,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有效提高太阳能发电站的发电量。
夜间有人造月亮的光源,节省了大量电费开支。
4.人造月亮造成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合作探究】
03
对人造月亮的反对
讨论人造月亮对人类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有何弊端。
【观看视频,合作探究】
月亮朦胧的光亮似乎对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活动不构成干扰,人造月亮的克度远超月亮,几乎从提出人造月亮的想法开始,科学家反对的声音就从未停止。例如,生物学家担心它会改变地球某些区域的生物模式,天文学者则认为它可能会影响天文观测,很多学者更担心它对所经地区人们身体和生活的影响。
影响某些区域的生物模式;
影响天文观测;
影响所经过地区人们的身体和生活;
影响人类的作息规律,扰乱生物钟;
产生光污染;
加剧气候变暖等。
科技水平要求高,造价高
人造月亮反射太阳光,光源不稳定,易受云层干扰。
讨论人造月亮对人类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有何弊端。
【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权衡人造月亮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就“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这一课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给出充足的理由,并与同学讨论。
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
月亮
人造月亮的试验
对人造月亮的反对
河南某高中生每天6点站在教学楼南面走廊早读,下图为4月份某天该学生早读时观察到的月相。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日农历日期大约为( )
A.农历初三 B.农历十二 C.农历二十 D.农历二十四
2.该学生观察到图示月相时刻( )
A.美国纽约(40°N,74°W)月上枝头
B.澳大利亚悉尼(34°S,151°E)日影朝北
C.美国旧金山(38°N,122°W)星斗满天
D.夏威夷火奴鲁鲁(21°N,158°W)烈日当空
【解析】1.据图可知,此时月面朝东,且月球亮的部分超过一半多一点,故可知该日为满月(农历十五)和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之间,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由材料“每天6点站在教学楼南面走廊早读”可知,该生观察时刻为6点(东八区区时),由此可以依次计算选项中四地的区时分别为:17时、8时、14时、11时。此时美国纽约还没日落(4月份北半球昼长夜短),而黄昏后月出,因此此刻无法观测到月上枝头,A错误;澳大利亚悉尼已经日出东北(4月份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影朝西南,B错误;美国旧金山为下午,不可能星斗满天,C错误;夏威夷火奴鲁鲁为接近正午时刻,烈日当空,D正确。故选D。
C
D
2020年6月21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日环食现象,此次日环食发生时,太阳超过99%的面积被月球遮住,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环食。下图为地球、月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中箭头为公转方向。完成下题。
3.当月球位于图中四地时,出现的月相及观察时段,正确的是( )
A.①——新(残)月,不可见 B.②——上弦月,下半夜可见
C.③——下弦月,整夜可见 D.④——蛾眉月,清晨可见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当月球出现在①地时,月球位于日地之间,此时为新月,观察不到月相,A正确;当月球出现在②地时,此时为上弦月,上半夜可见,排除B;当月球出现在③地时,此时为满月,整夜可见,排除C;当月球出现在④地时,此时为下弦月,下半夜可见,排除D。故选A。
A
下图是某地6月7-12日每日19时月相观测记录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五月初三的月相是( )
A.满月 B.上弦月 C.蛾眉月 D.凸月
5.“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里的“残月”是指( )
A.农历初一的月亮 B.农历初七、初八的月亮
C.农历十五的月亮 D.农历二十五左右的月亮
【解析】4.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可知,五月初三的月相呈反“C”状为蛾眉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根据所学知识,残月一般出现在下半月的农历二十三到农历三十之间,D正确;农历初一的月亮是新月,农历初七、初八的月亮是上弦月,农历十五的月亮是满月,ABC错误;故选D。
C
D
谢谢大家的聆听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