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辽夏金元的统治 讲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中华文明的成熟、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交融的新高潮。
主要表现:
1.政治上:政治上: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宋朝重文轻武,并不断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体现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发展;政治中心东移格局确立;
2.经济上:经济上:南宋时,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租佃制度发达,土地兼并盛行;宋代出现商业革命;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3.思想文化上:儒学发展到理学,逐渐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传统科技发展领先世界;市民化和多元化成为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4.民族关系上: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边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速;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民族;
5.对外关系上:宋元时期对外贸易发展超过了前代水平,大都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对外贸易范围扩大,东至朝鲜、日本,西到东欧和西非。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四大发明也使中国科技走向世界,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几个全国和地方卷高考题:
命题趋势:
辽夏金元政权的政治制度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有关家国情怀的知识。
备考建议:
1.重点关注:辽、西夏、金政治制度的特点及与宋的关系;元朝的建立、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行省制度)元朝新民族的孕育及民族政策的内容、影响;
2.基础概念:南北面官、四时捺钵(nabo)、猛安谋克制、行省制度、四等人制、 宣政院。
时空定位:
教学内容:
考点1:辽与西夏
考点2:金朝入主中原
考点3: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教点4:元朝的民族关系
教学过程:
考点1:辽与西夏的统治
建立:
(1)起源:契丹族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2)建立:916年,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都上京,1125年被金所灭。
2.统治措施
(1)政治:
①设置南、北面官制: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事务。
②选官制度为世选制和科举制并行。
③皇帝和宫廷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是国家政治中心(四时捺钵(nà bō)制度)。
(2)经济:提倡农业,接受农耕生活,与北宋互市贸易。
(3)文化:仿汉字偏旁创契丹文字,接受汉族封建文化。
(4)民族关系:与北宋对峙,大部分时间维持和平、通使、互市。
历史概念: 四时捺钵制度
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所谓“捺钵”就是辽朝皇帝在渔猎之地所设的行帐。辽朝借此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其特点是因地制宜、民族特色;有利于进行军事训练,笼络归属民族酋长。
问题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辽实行南、北面官制的原因、特点、实质及影响
材料 辽的疆域辽阔,号称幅员万里,居民成分有突厥诸族、女真人及汉人等,为了治理好国家,创立了南、北面官制度。辽建国后,按照“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原则,对契丹和汉人实行南北分治。治理汉人的官署位于皇帝行宫的南面,称南面官,其设置按照唐制,设三省六部制,官吏亦多用汉人。治理契丹的官署位于皇帝行宫的北面,称北面官,官员主要由契丹贵族担任,地位较南面官高,管理宫账、部族、属国之事。
提示:
(1)原因:
各民族间因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2)特点:
因俗而治,蕃汉分治,实行 “双轨制”;
(3)实质:
形式上“民族分治”,实质为阶级统治;
(4)影响:
①缓和了民族矛盾,稳定了契丹的统治;
②促进了辽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③加快了民族交融;
④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俗而治的理念被后世沿用。
(二)西夏的统治
1.建立:
党项族属于羌族分支,唐末形成藩镇,1038年元昊建立,北宋灭亡后,称臣于金,1227年亡于蒙古。
2.统治措施:
(1)政治上:仿照唐宋政治制度,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同时保留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订立军制和法律;选官实行科举制。
(2)经济上: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3)文化上: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4)民族关系(庆历和议):先后向北宋、金称臣(名义上),实际保持独立。
基础概念: 庆历和议
1039年,宋仁宗下诏褫夺元昊所受宋朝官爵和赐姓,以定难军节度使悬赏其首级。元昊则出师攻宋,挑起宋夏战争。 宋朝屡遭失败,西夏在对宋战争中损耗也颇严重。故遣使与宋议和。史称“庆历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帝号;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3.特点:
仿北宋建制;一套制度,两种称谓。
问题思考: 辽、夏政权相似之处
(1)都是与北宋对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2)都仿照中原封建王朝建立各项制度;
(3)都实行民族分治;
(4)都与北宋先战后和;
(5)都从北宋得到收入。
高考真题练习:
1.(2024年浙江卷1月)《金史·兵志》记载,女真初起时, “其部长曰孛茧,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这一制度( )
A.基本沿袭了唐宋的制度 B.官职设置分为南、北面官
C.金国入主中原后被废除 D.担负着军事和生产等职能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金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金朝建立了一套叫作猛安谋克的女真民族管理系统,这一制度担负着军事和生产等职能,D项正确;这一制度属于金朝的民族制度,与唐宋制度无关,排除A项;辽朝在官职设置上分为南、北面官,排除B项;金国入主中原后仍延续该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变式训练:
1.金朝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勃堇征兵,凡步骑之杖糗皆取备焉。金太祖二年,初命诸路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这一制度的完善体现出当时金朝( )
A.君主专制加强 B.基本沿袭唐宋制度
C.治世局面出现 D.借鉴中原先进做法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金朝时期。根据材料“金朝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金太祖二年,初命诸路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及所学可知,猛安谋克是由最初的围猎编制进而发展为军事组织,最后变革为地方的行政组织,具有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的特点,体现了金朝对中原先进做法的借鉴,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学习中原做法,未涉及君主专制加强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猛安谋克并不是沿袭唐宋制度,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治世局面出现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高考真题练习:
2.(2022·天津卷)辽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这样的都城布局体现了( )
A.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 D.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采取汉人和契丹人分开治理的措施,体现因地制宜和因俗而治的特点,A项正确;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变式训练:
2.党项族原居住在高寒地带,逐水草迁徙,无文字,只有部族首领,无方职。内迁后,夏州渐有职官设置,从李继迁“曲延儒士,潜设官邸,全异羌风……”到李德明建馆舍,以迎送宋使,礼仪中节,渐有华风。“大辇方舆,卤簿仪卫,一如中国帝制”。这一变化体现出西夏( )
A.贵族特权完全废除 B.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C.民族矛盾已经消融 D.职官制度臻于完善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夏(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内迁之后的党项族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在礼仪风俗和政治体制等方面日益接近中原政权,体现出民族交融的深化,B项正确;材料无法直接得出贵族特权完全被废除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民族矛盾已经消融”的说法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西夏对汉族职官制度的学习内容,但臻于完善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考点2:金朝的统治
(一)建立:
1.兴起:
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
2.建立:
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1114年,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1115年,完颜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定都会宁府(上京)。
3.发展:
1125年,金灭辽;1127年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问题思考: 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和影响
提示:
(1)原因:
①统治中原,南下扩张的战略需要。
②同时崇尚中原文化,力主汉化改革。
③上京自然环境恶劣,燕京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
(2)影响:
①促进了民族交融,加快了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
②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此后朝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
(二)统治措施:
1.政治:
(1)基本沿袭唐宋制度;
(2)猛安谋克制
①内容:每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与汉族同居,平时生产,战时出征,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②性质: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
③影响:
A.减少财政支出;
B.保证较强战斗力;
C.加强女真族封建化进程,促进社会进步。
2.意义:
金世宗(小尧舜)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呈现“大定之世”;
推动北方地区民族交融。
基础概念:
1.猛安谋克
女真语音译,猛安,意为千、千夫长,是部落单位,负责管理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御制盗贼,集军事、政事、生产、治安等;谋克意为百、百夫长,是氏族单位,负责抚缉军户、训练武艺、按察所部、征收赋税、宣导风化、劝课农桑、捕除盗贼、平理狱讼等。猛安谋克既是生产组织,也是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便于国家管理。
2.大定之治
指金国在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期间出现短暂的稳定繁荣的局面。其在位期间对内励精图治,革除弊政,任人为贤。重用汉族知识分子,采用汉制;积极发展经济,修水利,发展手工业,崇尚节俭、抑佛教。对外主动和宋朝议和,缔结和平协议,从此,宋、金双方休战了约三十年。使金国国库充盈,社会风气开始好转,出现“大定之治”的繁荣景象,因此完颜雍在北方获得了“北国小尧舜”的称呼。
(三)衰亡:
1.由盛到衰:
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时金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大定之治”。 金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1234年被蒙古所灭。
2.衰落的原因:
(1)对北方的统治缺乏政治和文化基础;
(2)金后期统治阶层的腐化与内部权力斗争;
(3)蒙古族的崛起和政权的建立;
(4)统治区内汉人的反抗。
重难点突破:
1.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1)民族政权并立:
如辽、北宋、西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
(2)两宋政权的民族政策较为软弱:
多次对少数民族用兵失败,对辽、西夏、金以输纳“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
(3)民族矛盾突出,民族交融是主流,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两宋、辽、西夏等政权都亡于民族政权的进攻;北宋与辽、西夏分别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南宋时大批契丹人、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民族间的差别逐渐缩小,南宋后许多蒙古人进入中原;
(4)中原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
2.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1)推动了中国政治中心的北移,使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进一步分离;
(2)征服战争与和平交往,加强了边疆与中原联系,初步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3)促进了边疆的开发,推动了民族交融,推动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4)因俗而治兼顾不同民族的统治制度、政策,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5)“海内一家”的政治理念。少数民族统治者以“中国之主”自居,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的内涵。
高考真题练习:
3.(2023·辽宁卷)绍兴和议之后,金人所需茶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1198年,金朝认为向南宋购茶“费国用而资敌”,次年在今山东、河南等地设坊制茶。然其茶叶价高味差,售卖不畅,遂“罢造茶之坊”,继续向南宋购茶。这表明( )
A.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 B.金朝财政负担沉重
C.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98年宋朝、金朝(中国)。材料反映了绍兴和议后,金朝从南宋购买茶叶,但由于金朝自己制茶的成本高、品质差,导致茶叶售卖不畅,于是继续从南宋购买茶叶,这说明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出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材料未体现金朝财政负担沉重,排除B项;虽然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但是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当时经济重心南移是否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
变式训练:
3.在金朝(1115—1234年)统治下的北方地区,有大量儒士以“学道”“行道”等话语相尚,追求乃至发明义理、性命之学,部分儒士甚至开始标榜“心学”,逐渐走向心性之学。这反映了( )
A.儒学的复兴已渐成全国潮流 B.南北文化开始出现趋同之势
C.道家思想在北方的影响日盛 D.金朝时期文化重心发生北移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金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大量儒士追求义理之学,甚至走向心性之学,而当时南宋已经出现理学和心学,可知南北文化出现趋同之势,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北方,“全国潮流”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思想在北方影响增强,排除C项;材料中没体现文化重心的北移,排除D项。故选B项
考点3:元朝的统一与统治
(一)蒙古汗国的建立
1.起源: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蒙古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
2.建立:
(1)背景:
①蒙古草原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②铁木真感悟到只有草原统一才能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2)建立:1206年,漠北蒙古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蒙古的三次西征: (选择性必修3)
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1219年,以复仇为名西征,灭花剌子模国,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第二次西征(拔都):
灭金后不久,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军队打至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第三次西征(旭烈兀):
13世纪中叶,以西亚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二)元朝的统一
1.元朝的建立: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即元世祖。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2.元朝的统一
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
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3.统一的意义
①它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步发展真定了基础;
②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交融;
③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④加速了蒙古族封建化进程;
⑤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三)统治措施:
1.中央:
(1)措施:
①设中书省
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宰相,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③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④设宣政院:管理吐蕃(西藏)地区和宗教事务,地位与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相等。
(2)作用:
①行政机构精简,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宰相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权贵专权,内乱频繁。
2.地方:
(1)行省制度:
①含义: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10个行省。
②性质: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又是中央派出机构(双重性)
③腹里: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之外归中书省直接管辖;
④五级管理:行省由中书省派省臣到各地方行省执政;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重难点突破: 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和意义
材料一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以省官(中书省官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 “诸行省用及(超过)千定(锭),必咨都省” “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
——《元史·百官志七》
材料二 行省制划分一改以往以山川形便为依据的行政区划,以犬牙交错为主导,使各省无山川险阻可依,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便于中央进行政治控权和军事镇压。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
(1)特点:
①行省的双重性,既是中央派出机构,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
③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
(2)意义:
①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促进民族交融和边疆开发;
④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影响深远。
(2)边疆治理:
①吐蕃(直属中央):宣政院辖区(全国佛教事务);
②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军事)、宣慰司(政务);
③琉球:澎湖巡检司(行政)经略台湾。
西藏地区和台湾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的管理
④特点:
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势。
(3)驿传制度:
①修筑驿道;
②设立驿站;
③设急递铺。
基础概念:
1.驿道:
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驿路东北至奴儿干(今黑龙江口一带),北达吉利吉思部落(叶尼塞河上游),西南通西藏,南接越南、缅甸。
2.驿站:
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运输官府物资,分陆站和水站。水站用船;陆路又有马站、牛站、车站、轿站、步站之分。蒙古地区的驿站设通政院管理,中原地区的驿站则归兵部掌管。元顺帝时全国有驿站1500多处。
3.急递铺:
元代官方邮递系统,负责传递文书。
3. 民族关系:
(1)四等人制:
元朝建立后根据民族和被征服的先后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
①目的:
巩固自身统治,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
③特点:
浓厚民族差别对待、民族压迫色彩与急速民族融合并存。
④评价:
积极: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巩固蒙古贵族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民族间的交融交往;
消极: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2)新民族的形成——回回人
4.元朝的其他制度措施 结合选择性必修1、3内容
(四)元朝的灭亡:
1.原因:
材料 大蒙古国的草原本位政策,决定了蒙古大汗对汉地只采取间接统治,重搜刮而轻治理,造成"汉地不治"的局面。……然而忽必烈推行汉法的方针,从一开始就是不彻底的。……此后终元一代的汉化进程,虽在个别问题上还有发展,但总体来看并未越出忽必烈所画的圈子。大量阻碍社会进步的蒙古旧制,因为牵涉到贵族特权利益,都在“祖述”的幌子下得到长期保存。统治者热衷于对外扩张、对内敛财,使社会元气在尚未充分恢复的情况下不断受到新的打击。凡此种种,都使得元朝成为一个没有“盛世"、享年不永的大一统王朝。
——张帆《元朝的特性——蒙元史若干问题的思考》
提示:
①蒙古旧制的长期保存,汉化迟滞;
②沉重的经济剥削激化的社会矛盾;
③民族分化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④红巾军为主力的农民起义军沉重打击,动摇了元朝的统治基础;
⑤长期的战争的消耗。
2.灭亡:
(1)朱元璋在1356年率部攻占集庆改为应天府。1367年发布讨元文告,进行北伐,1368年,在应天府建立明朝并攻克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至此结束。
(2)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以及回回以外的色目人,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能力提升: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中央体制:
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对掌文武的二府体制,始终围绕着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的趋势而演变。
(2)地方制度:
宋代设知州、通判,相互监督,“强干弱枝”,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导致了地方无权、行政效率低下的局面;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宋元时期基本完成了对地方管理制度的变革,为明清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3)文官政治:
“兴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奖励儒术是宋代的基本国策,独具特色的文官政治体制得以确立,影响深远。
核心素养: 从民族的多元到一体的认识
材料一 辽人自称炎黄子孙,称自己为“中国”,同时也称宋朝为“中国”。金人进入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宋也有承认金人占据的中原地区是中国,并引申金朝为中国。
——赵永春《“中国多元一体”与辽金史研究》
材料二 金代的统治者常以“中国”自居。金海陵王时,徒单太后就曾以“兴兵涉江、淮伐宋,疲弊中国”为由劝谏停止征战。
——据(元)脱脱等《金史》
材料三 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 ,“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 ,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元朝同时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
——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等
提示:
(1)各民族政权之间有战争,但和平交往是主流;
(2)少数民族政权多向中原政权学习政治制度,各民族更在发展中相互学习、交融;(3)不断交融的各民族共同建设了“中国”,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4)宋、辽、西夏、金、元时期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认同的理念,是政治、地理、文化、民族等元素共同的集合,体现出多元一体,夷夏同根的基本特征。
高考真题练习:
4.(2024年广东卷)《大元大一统志》是忽必烈下令修纂的全国地理志书,记载了疆域内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风俗、里至等内容。该志书修纂时,由各行省提供所辖郡邑的图志及各路府州县的沿革,并利用了西域地图,引进了阿拉伯地图制图法。这反映元朝( )
A.建立了中原传统影响下的统治秩序
B.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全面发展
C.地理志修纂体例发生了根本变化
D.正式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记载了疆域内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风俗、里至等内容” 可知元朝意图通过修撰全国性的地理志来树立正统地位,为全国统治秩序寻求合法性,A项正确;材料只提及了西域地区,不能代表全部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且“全面“的说法存在绝对化的错误,排除B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修撰体例的变化,只是强调地理志的范围更广,局部采用了外来制图技术,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通过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变式练习:
4.蒙元时期,统治者在其疆域内广设驿站,即使少数民族边远地区也有设置,可谓是“人达所及,皆置驿传”,同时置“使臣”或“驿使”负责处理驿站事务,他们既为朝廷传递各种政令、任命、军事情报及民生信息等,也为往来商旅提供便利与保护。由此可推知,蒙元时期驿站制度的设立( )
A.促进了中央军政大权的高度集中 B.助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C.彰显了蒙古族政治经济势力强盛 D.有利于加强民族国家的统一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蒙元统治者在其疆域内广设驿站,既为朝廷传递消息,也为往来之人提供一定的安全保护,这有利于加强民族国家的统一,D项正确;驿站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军政大权的高度集中”这一说法过于夸大,排除A项;蒙元时期驿站制度的设立有利于加强民族国家的统一,未涉及驿站在对外交流上的功能,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驿站制度有利于加强民族国家的统一,无法体现出其经济实力,排除C项。故选D项。
高考真题练习:
5.(2022·江苏卷)元朝创建行御史台“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有欲专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经重臣董文用据理力争,该图谋未能得逞。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这说明元代( )
A.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 B.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
C.地方的吏治问题得以解决 D.行省事务最终由朝廷大臣决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元朝创建行御史台‘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可知,元朝建行御史台监察行省,江淮行省“欲专肆”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未能得逞,之后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说明行御史台能够更好的监察地方,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 B项正确;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地方吏治问题解决程度,排除C项;行省事务最终由朝廷大臣决定,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变式训练:
5.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但文化交流频繁。江南经济发达,风景秀丽,北人往往以江南一游为荣。而南人大多以“游孔林”、“谒京师”作为人生的重要经历。这表明( )
A.元朝民族文化交融客观存在 B.北人南往的主因是尊崇儒术
C.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趋势 D.国家政策阻碍了文化的交流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元朝。根据材料,虽然元朝实行四等人制,但是南北方的交流依然存在,A项正确;北人南往是因为自身的需求,和儒学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体现多元,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的是南北的交流,不是阻碍,排除D项。故选A项。
思维导图: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9讲 讲义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