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9 怎样听到声音 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9 怎样听到声音 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5 07:4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怎样听到声音
探究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
声音由耳廓、外耳道传递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再传递到大脑。
人耳的构造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视频:你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探究2:声音引起鼓膜振动
实验器材:气球、橡皮筋、剪刀、杯子
实验过程:
1.先把气球口部分剪下来,留下气球皮。
2.再把气球皮套在杯口上,记得要让气球皮绷紧。最后用橡皮筋扎紧。
3.在气球皮上撒上些小纸屑,这样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气球皮振动情况。
4.打开手机播放音乐,把音量调到最大。
6. 把扬声器靠近气球皮,保持距离不变。把手机音量逐渐调小,再逐渐调大,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情况有什么变化。
5. 改变手机扬声器与气球皮的距离,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情况有什么变化。
声音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将外界的声波传入内耳。
当声音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时,鼓膜就像杯子上的气球皮样振动起来,把声音信号传递到听小骨,听小骨把信号通过耳蜗传给听神经,最后听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外界的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探究3:保护听力
保持良好的听力极为重要。医学专家指出,注意以下几点对保护听力非常有帮助。
1.避免各种噪音。 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下,容易导致听力老化。
2.避免发火。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造成内耳听血管血流的严重减慢,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使内耳听神经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
3.避免乱挖耳朵。
4.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5.避免耳周高气压的影响。 如参加游泳、跳水等运动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遇到燃放鞭炮,应距现场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不能用手掌击人耳部等。所有这些,都是保护耳内鼓膜不受气压的刺激而发生外伤性耳聋。
6.少吃高脂肪食物。 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过高,造成血管壁的粥样硬化,血管硬化使得内耳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或发生耳聋。
7.积极医治感冒。因为感冒能影响耳咽管(从咽部到中耳腔的管道)的通气程度。另外,如用力不当擤鼻涕,会使鼻涕中的病菌不小心进入中耳腔,容易引起中耳化脓感染,影响听力。
8.避免长时间使用“随身听”。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做个听诊器
在200年前(1817年),一位名叫雷奈克的法国医生发明了听诊器。医生可以用听诊器听清病人体内心跳声、肠鸣声、湿罗音等。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简易的听诊器。
材料:乳胶管、漏斗、气球、双面胶和废旧签字笔
步骤:
1.将漏斗插在乳胶管里。
2.拔下空心的签字笔头。
3.将鼻头塞进乳胶管里,做成耳塞。这样做的好处是,耳塞塞进耳朵里,耳朵更舒服一些。当然,签字笔头中间的孔很小,能更好地挡住乳胶管里空气。
4.将气球吹气嘴剪掉。
5.将气球套在漏斗上,拉紧。
6.用透明胶将气球粘牢、密封。
7.将听诊器头贴在左胸,戴上耳塞,你听到心跳声了吗?
听诊器前端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体内声波鼓动膜腔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震动,而塞入耳朵的一端,由于腔道细窄,气体震动幅度就比前端大很多,由此放大了患者体内的声波震动。
听诊器的原理
还有哪些工具也能帮助人们听声音?
视频:了解听不见的声音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