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 声音的特性 课时 第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总课时 授课人
主备教师设计思路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知道决定声音三个特性的因素。 2.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 3.会运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的声现象。
教学重点:声音的特性 教学难点:会用声音的特性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教学方法:指导阅读、实验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自学
自学活动: 复习 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 。 2.小提琴发出声音是因为 在振动;悠扬的长笛声是由于 振动产生的。 二.自学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1.什么叫音调?什么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 2.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关系? 。 3.什么是超声波? 。 什么是次声波? 。 4.什么是响度?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 自学质疑: 我的困难(或问题)是: 。
课上研学
自学反馈 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比如歌唱家的歌声、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 根据你的预习知识你知道在这些声音中又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到音调、响度、音色等知识) 让我们来听一听(教师操作): 1、快慢不同的拨动木梳齿。 2、敲击两个不同的音叉。 3、视频播放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 问题: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有哪些地方不同?(学生: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声音大小不同——从而交流得出音调、响度概念) 总结概念:1.乐音:悦耳、动听的声音。 2、音调:声音的高低。 3、响度:声音的大小(或声音的强弱) 二、聚焦问题 提出问题: 1、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为什么声音还会有高低的区别? 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叫声? 3、男高音和女低音在演奏歌曲时,女歌手在主唱,男歌手在伴唱,你认为谁的音调高呢?谁的声音大?响度是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三、研究分享 探究活动一: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1.将硬纸板从梳子齿上划过,第一次慢划,第二次快划,注意区别两次声音的不同。 2.敲击不同音叉观察乒乓球弹起的次数是否相同? 学生:利用塑料直尺完成课本P32图2.2-1的实验。 怎么改变尺子发声的音调?(注意力度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尺子露出长度较长时拨动发出的声音音调( )振动较( ) 尺子露出长度较短时拨动发出的声音音调( )振动较( ) 结论一: 1.音调高低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用字母:f 表示 频率单位:赫兹 Hz 活动二:阅读教材P33后小组讨论并交流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叫声? 结论二: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约为20Hz——20000Hz(可听到的声音频率)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蝙蝠发出的是 声波 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中发出的声波是 声波 活动三:探究声音的响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1.轻敲鼓面发声和重敲鼓面发声让学生找区别和原因。 2.轻敲音叉发声和重敲音叉发声,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 (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微小振动放大) 结论三:1.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响度还与听者距发声体的距离远近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学生:利用直尺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注意尺子露出长度相同,用不同的力度去拨动直尺) 回答问题: 露出长度相同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响度( )振幅较( ) 露出长度相同时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响度( )振幅较( ) 课件观察音调与响度在波形上的区别。 活动四:学生体会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鼓声和木鱼声等) 结论四:1.不同的物体,音色不同。(人们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的发声体) 2.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形状等因素有关。 观察图片不同乐器音调、响度相同但波形不同。 四、深度构建 (一)小结 (二)反馈练习 1、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 2、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 有关 3、下面对老牛和蜜蜂的对话描述正确的是( ) A.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 B.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 C.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 D.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 4、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仿得逼真,其关键是要求电子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与所要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哪一项特征尽可能的一致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5、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一男青年歌手正在放声歌唱,另一女青年歌手轻声为他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6、男高音和女低音在演奏歌曲时,女歌手在主唱,男歌手在伴唱,你认为谁的音调高呢?谁的声音大? 7、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
课后拓学
巩固知识 布置作业:课后2、3 二、拓展提升 1、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音太高唱不上去”或“音低的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 ;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 。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2.用一根管做的笛子,在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管内空气柱发生 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 。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喇叭喊话时,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播得更远些。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就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D.医生用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4. 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振动800次,频率是多少?人类能听到吗? 5.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F铜1000.76G钢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上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是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 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