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北宋●苏轼
1.积累词人的相关文学常识,并能背诵本词。
2.把握词作中“月亮”的象征意义,并能从中体会词人复杂的人生感慨。
3.赞美词人兼具“仁、义、忠、悌”的高尚情操,引导当今青少年心中应有家国的人生价值观。
学习目标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清·胡仔《苕tiáo溪渔隐丛话》
苏轼 (1037-1101),字 ,号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书画家,_______派词人。
三苏:是苏轼与父 弟 的合称,都在_______________之列。
苏辛:与_________都属豪放派词人,并称“苏辛”。
书法“宋四家 ”:擅行书、楷书,与 、 、 并称书法“宋四家”。
我知道
北宋
“唐宋八大家”
子瞻
东坡居士
豪放
苏洵
苏辙
辛弃疾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1.读准字音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
天上人间
初读诗歌
兼怀子由
2.读出节奏与韵律
天上人间
初读诗歌
兼怀子由
为本词划出朗读节奏。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读出节奏与韵律
天上人间
初读诗歌
兼怀子由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读懂词意
天上人间
初读诗歌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天上人间
初读诗歌
兼怀子由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李白《把酒问月》)
对宇宙的浪漫想象
对明月的赞美
天上VS人间
1.词中既有“天上“,又有“人间”,苏轼对二者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材料: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上书谈论王安石新法的弊病。王安石令御史弹劾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自请出京任职,任杭州通判。后转任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州。本词是熙宁九年(1076)中秋在密州所作。
天上人间
初读诗歌
兼怀子由
天上
庙堂之高
人间
江湖之远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想回朝廷为国效力
天上人间
初读诗歌
兼怀子由
怕朝廷之上排挤、打压
地方上仍能有所作为
天上人间
初读诗歌
兼怀子由
1074年-1076年,任密州知州
组织民众用火烧、深埋的办法除蝗,保护农业;
修渠引水、求雨抗旱,引山水灌溉,解决土地干旱;
为民众申请免赋税、减盐税,发救济粮;
平定匪患;
申请让百姓贩卖许可数量内的盐以增加收入;
出台政策制止弃婴陋习,几年时间里挽救了几千个弃婴;
修密州府衙、超然台,留下了历史古迹。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把酒问天
赞叹美好月夜
向往美好天宫
内心矛盾
幻想脱离世俗
留恋人间生活
写对天上宫阙的向往,显示出了苏轼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落寞情绪,在出世(离开官场)、入世的矛盾转折中能看出作者最终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天上人间
初读诗歌
兼怀子由
2.下阙中,无眠的词人情感发生了几次变化?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天上人间
初读诗歌
兼怀子由
月夜失眠,思念远方兄弟。
《宋史·苏辙传》载:“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近古罕有。” 《苏轼集》中留有苏轼、苏辙唱和诗词百余首。
苏辙《超然台赋序》:“子瞻既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可见苏轼自请任密州知州是为了和弟弟距离近些。
材料:
天上人间
初读诗歌
兼怀子由
月夜失眠,思念远方兄弟。
反问月亮,怅恨久别之情。
自我宽慰,展现旷达胸怀。
天上人间
初读诗歌
兼怀子由
2.下阙中,无眠的词人情感发生了几次变化?
推己及人,为天下离人发声。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结语
本词借月抒怀,上片写了月下饮酒大醉后对天宫的浪漫想象和对现实生活的重新确认;下片抒发了对远方弟弟的思念,对人生离散的哲理性思考,最后以对人们的美好祝愿作结,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背诵、默写诗歌。
课外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作业
古代诗歌中“月”意象总结
相思之情: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怀才不遇、贬谪流放之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思乡怀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黍离之悲、亡国之痛: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课后小练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主要抒发对政治的感慨,下片过渡到对兄弟的怀念。
B.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表明词人对月上仙宫无限向往。
C. “转朱阁,低绮户”写月转过朱红色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的样子。
B
【解析】“我欲”“又恐”表现出词人虽然向往天上的生活,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课后小练
2.选出下列对苏轼《水调歌头》赏析有误的一项( )
A.“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开篇发问,表达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作者想象自己在月宫起舞的美好情景,胜似人间。
C.“无眠”,表现离别之人在月圆之夜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暗示了作者的忧伤。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抒发作者对天下所有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
B
【解析】“何似在人间“的意思是(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课后小练
1.借明月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2. 写出不知何去何从的内心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3.蕴含“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感慨的句子是:
4.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的情感相近的句子是:
5.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