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中考)语文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梯度训练4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中考)语文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梯度训练4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5 19:0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统编版
PPT专栏
七上(中考)语文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
梯度训练4
1、名著阅读。(12分)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①《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一般情况下称“阿长”为阿妈。 ( )
②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对中国人的轻视。 ( )
③范爱农死后,朋友们募集了一些钱给他女儿作为将来的学费。 ( )

×
×
一位长辈的赠品
老莱“诈跌”
琐记
江南水师学堂
(2)填空题。(4分)
①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介绍到:《二十四孝图》是“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来历是:_______________;其中作者反感“老莱娱亲”这个故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鲁迅在《_______》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需学费的南京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上联,结合名著《朝花夕拾》的阅读补全下联。(2分)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周树人深情怀旧,___________________。
《朝花夕拾》忆往昔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8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填写具体篇目),作者是________。(2分)
(2)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2分)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五猖会
鲁迅
我怎么会有他们那么高兴(呢)?
(3)请结合原著回答:文段中“去罢”指什么?“诧异”表达了“我”怎样的心声?(4分)
和伙伴们一起到东关去看五猖会。
在“我”对五猖会热切期盼时,父亲却阻拦,表达出作者渴望得到父亲对自己心理的理解与支持。
3、名著阅读。(11分)
(1)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A,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
①以上文段选自散文集《_________》,文中的A指的是________。 (2分)
②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朝花夕拾
范爱农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不用发电报。
③请结合原著回答:文段中发“电报”的缘由是什么?他为什么对“我”“那么冷”?(4分)
范爱农的老师徐伯荪被害,同乡会的学生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
范爱农赴日留学,鲁迅前往迎接时,对范爱农行李中的物品嗤之以鼻。
(2)有同学研读《朝花夕拾》发现,作为一本回忆性散文集,作者在书中变换着叙述视角,有当时的懵懵懂懂,也有成年以后的回顾审视,对同一件事情或人物,“两个鲁迅”的认知和理解是不一样的,请选择下列篇目中的其中一篇,参考示例,结合内容谈谈鲁迅当时和后来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篇目:《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父亲的病》
示例:读《琐记》我发现鲁迅当时觉得衍太太很和蔼,看到孩子们吃冰不会阻止,还笑着鼓励,但是成年以后鲁迅发现衍太太其实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的妇人,怂恿他找母亲的首饰变卖,还散布鲁迅偷家里东西变卖的谣言。
示例一:读《阿长与<山海经>》我发现鲁迅当时觉得阿长是一个迷信、粗俗但是对他很好的人,让“我”大年初一睁眼就说恭喜,睡觉摆大字,给我买《山海经》,但是成年以后觉得阿长是一个可怜的妇女,姓名、经历不为人所知,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示例二:读《二十四孝图》我发现鲁迅当时很害怕自己家境不好父亲把他埋了,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很反感,成年以后回顾起来,表达了对荒谬愚昧孝道的批判。
示例三:读《五猖会》我发现当时鲁迅很不解为什么父亲要在五猖会那天一定要他背《鉴略》,成年以后回顾起来仍然很诧异,诧异中流露出对封建教育的批判。
示例四:读《父亲的病》我发现当时鲁迅相信中医,想办法救治父亲的病,但是后来回顾起来其实这些“名医”都是骗人的,表达一种批判。
4、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0分)
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
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匹花猫起手,逐渐推广,至于凡所遇见的诸猫。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却愈加巧妙了,能飞石击中它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这作战继续得颇长久,此后似乎猫都不来近我了。但对于它们纵使怎样战胜,大约也算不得一个英雄;况且中国毕生和猫打仗的人也未必多,所以一切韬略,战绩,还是全部省略了罢。
(1)以上文段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篇目《_____________》。(1分)
狗·猫·鼠
(2)就全篇而言,“我”仇猫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三点即可)(3分)
①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
②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
③它老嗥叫,令人心烦;
④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3)法国著名作家蒙田曾说:“任何人都能从我的书中认识我,也从我身上认识我的书。”从《朝花夕拾》一书中,你认识了怎样的童年鲁迅和作为文学家的鲁迅?请以《狗·猫·鼠》为例做简要分析。(3分)
童年鲁迅有同情心,爱憎分明。《狗·猫·鼠》追忆童年鲁迅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他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则具有理性思考与批判精神。他在文中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嘲讽他们散布流言,批判“中庸之道”、纵恶养奸。
(4)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3分)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D
5、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一回是很早的时候了,我还很小,偶然走进她家去,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书。我走近去,她便将书塞在我的眼前道,“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我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象。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这使我很不高兴,似乎受了一个极大的侮辱,不到那里去大约有十多天。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选自《琐记》)
(1)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_。除该篇作品外,“她”还在《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篇名)里出现过。(2分)
衍太太
父亲的病
(2)结合这两篇作品中“她”的相关事迹,参照示例,概括其形象特征。(4分)
示例:在“我”父亲去世时帮助安排后事,帮我们擦药——热心
A.给“我”看不健康的画,唆使“我”偷母亲的首饰变卖——__________
B.对自己的孩子很严厉,却总是盼着别人家的孩子干坏事——__________
C.怂恿阿祥打旋,却又事后装好人——_______
D.让“我”在父亲临终前呼喊——__________
心术不正
自私自利
虚伪
迷信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8分)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
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本段文字选白《朝花夕拾》的《___________》一文。《朝花夕拾》是鲁迅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共____篇。(2分)
狗·猫·鼠

(2)划线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
把第三和第五个逗号都改为分号。
(3)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2分)
(4)本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作者是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目的是与“正人君子们”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