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2《答司马谏议书》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5 09:2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下《答司马谏议书》教学实录
【写作任务】
驳论文就是为反驳某种观点而写的议论文。
写驳论文,会促使你独立思考、辩证分析,帮助你学会有效表达观点、参与公共讨论。围绕最近的社会热点问题,搜集、阅读媒体上的评论文章,选择你不认同其观点的一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驳论文。
【写作引导】
驳论是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主张,与之对应的是驳论文。驳论文侧重于反驳。
驳论文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论点层面,抓住核心观点中的关键词,重点思考是否有偷换概念、混淆概念等情况。论据层面,查清论据的来源,重点思考事实依据是否可信、来源是否可靠;理论依据是否权威、是否具有时代局限性。论证层面,梳理推理过程,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个不同角度来寻求突破。所以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
学习《答司马谏议书》,要学会以下几方面:
首先,了解写作背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界定二人的关系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私下不但是好朋友,而且是保持友谊很久的朋友。而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的描述更为具体:“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光不材,不足以辱介甫为友,然自接待以来,十有余年,屡尝同僚,亦不可谓之无一日之雅也。虽愧多闻,至于直、凉,不敢不勉,若乃便辟、善柔,则固不敢为也。”把自己当作王安石的益友,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对方写信,陈述自己对于老友主导的这次政治改革的不同意见:“故敢一陈其志,以自达于介甫,以终益友之义,其舍之取之,则在介甫矣!”于私尽朋友之谊,于公推心置腹,可谓光风霁月,贤者情怀。
其次,了解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思想倾向。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再次,了解王安石的主要观点。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最后,了解其写作特色及文章价值,为驳论文写作提供参考范例。
【课堂实录】
一、写什么
1.全面了解历史人物
师:《读〈孟尝君传〉》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驳论文,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篇驳论◎王德保 祝 宇从《答司马谏议书》中学写驳论文第四单元选择性必修上册62名师优课 关注 新视点文。作者在此文别有新见,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手法,通过对“士”的标准的鉴别,驳斥了“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观点,无可辩驳地把孟尝君推到“鸡鸣狗盗”之徒的行列。他认为“士”必须是可赖以谋国制敌的能人,凭仗齐国强大的国力,得到一个“士”,就可以使齐国成为霸主,制服秦国。正因孟尝君手下无一真正的“士”,才导致要靠鸡鸣狗盗之徒来帮助孟尝君逃脱秦国,从而证明孟尝君的“士”不足以称为“士”,用事实驳斥了孟尝君能得士的表面性。全文转折有力,严谨紧束,体现了笔力之绝。全篇只有四句话,却有四五处转折,而且议论脱俗,结构严谨,用词简练,气势磅礴。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驳论文章,再一次感受他的思想魅力和写作特色,并进行综合写作训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想想我们学过的王安石的诗作。
生:学过《伤仲永》,一个没有坚持接受教育,最后走向平庸“泯然众人矣”的故事。
生:学过《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让人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
生:学过《桂枝香 金陵怀古》。“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生:学过《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主要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师:同学们,通过这些诗词文章,我们能初步感知王安石的人生境界,以更好地理解文章。让我们再次回忆一下他的生平。
生: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被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师:同时,我们还要了解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司马光。
生: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师:宋史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司马光的小典故: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生:这就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师:其实司马光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在他的晚年,“光自见言行计从,欲以身徇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宾客见其体羸,举诸葛亮食少事烦以为戒,光曰:‘死生,命也。’为之益力。病革,不复自觉,谆谆如梦中语,然皆朝廷天下事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面地了解他们,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就事论事,不陷入片面评价的误区。
2.认真剖析文学名篇
师:请同学们仔细分析一下题目《答司马谏议书》的意思。
生:文题意思是,回复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
“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宋初沿其制,后置谏院,谏院下设鼓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之长;王安石变法之际,当时的司马光任右谏议大夫。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
师:对,题目不仅说出了写作对象,还有文章63责编:王亚萍(QQ:408884252)体裁。古人写信大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的题目多为“报……书”“与……书”“答……书”等,如《报任安书》《与朱元思书》《与陈伯之书》《与妻书》。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心思考,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初步把握文章脉络。
生:第一段交代了写信的缘由和目的。
生:第二段逐一驳斥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
生:第三段分析反对派对新法诽谤的原因,并表达对士大夫墨守成规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生:第四段结束全文,书信体常规格式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师:文章的重点,应当在第二、三段。王安石在第一段第一句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昨日蒙教”是礼貌性套语。第二层提到与司马光“游处相好之日久”,感彩很浓,因为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写道:“屡尝同僚,亦不可谓之无一月之雅也。”第三层急速转到“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其实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也认为:“曩者与介甫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观点不同,不影响彼此的交往,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学们,通过第一段,我们能够感受到王安石的个性特点吗 生:有礼节、有风度、有风骨的政治家形象。有一点像伏尔泰说的,“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师:我们先重点分析第二点,有两个关键词:名与实。请大家找一些生活中与之相关的词语,看看如何理解名与实。
生: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如袁隆平爷爷。
生:名声与实际不相符,有名无实,如今天的某些网红,流量明星。
师:汉代祢衡有一首《鹦鹉赋》,“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这也是名不副实的代表。我们应当追求名与实相统一。在文章中,王安石认为,“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这与我们曾经所讲的“名正则言顺”,意思有几分相似。但站在不同立场,对同样一样事就会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同学们能不能举例说明
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生:鲁迅说的,“ 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师:对于同一件事物有不同的观点,十分正常,但真理不辩不明,通过争论,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认知。王安石的变法,在司马光的眼中成了什么
生:“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师:因为文章回信十分简短,这“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内容不十分清晰,我引用《与王介甫书》逐一解释一下。
侵官司马光认为“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意思是财利方面的事不再委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经管而改由中书省、枢密院长官兼领,又建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意思是不当设置而设置了,又在官署中不按正常做法用人。
王安石认为变法是“受命于人主”,自己与大家在朝廷公开地议论修订,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推行,“受——议——授”使新法从决策到制定到推行,名正言顺。
师:如此,“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下面看看“生事”。
生事,司马光主要指让国家增添许多纷扰,天下不太平。王安石认为“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
生: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64名师优课 关注 新视点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师:你分析得非常好,我们来看一下王安石是怎样反驳“征利”的。
征利,司马光主要指“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人愁痛,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岂孟子之志乎?”他后来又写道:“今之散青苗钱者,无问民之贫富、愿与不愿,强抑与之,岁收其什四之息,谓之不征利,光(司马光)之不信也。”
师:王安石是怎样认为的
生:“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
师:司马光几乎全盘否定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王安石对此一一反驳。现在再看“拒谏”—(屏显)拒谏,司马光主要指“介甫(王安石)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不少降辞气,视斧钺鼎镬如无也。及宾客僚属谒见论事,则唯希意迎合,曲从如流者,亲而礼之;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
师:王安石是怎样反驳的
生:“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师:我们要正确认识王安石的邪说与壬人,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可能把正确意见和提意见的人也当成了邪说与壬人。“邪说”一词早见于《孟子 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
“邪说”,王安石指对变法的不同意见。“壬人”一词,源于《尚书 舜典》“谆德允元,而难壬人”。汉元帝永元元年诏书中,也有“壬人在位,而吉士壅蔽”的话,颜师古注引服虔的话:壬人,佞人也。王安石多次所说的“壬人”当然是指以司马光为首的含张方平、欧阳修、刘敛、曾巩等30余位对变法持异议者,但未免偏颇。
司马光等人是一批有政治主张的进士出身的北宋重要官员,也不乏关心民生疾苦,希望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的想法,他们中的一些人就是庆历新政的发起者,也迫切希望革除弊政,只是针对新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不同见解而已。改革的方式不一样,但改革的目的未必不一致,这要求我们对待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兼听则明,不能尽听一面之词。
生:如何理解“以致天下怨谤也”呢
师:王安石的“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的针对性十分强烈,因为在第三封信中:“光(司马光)岂劝介甫(王安石)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 ”他引用此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说明变法没有在思想上让大家形成基本一致的意见,大家的反对声十分强烈。也说明大家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总有一个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做宣传工作。但王安石的理解却不相同,大家整理一下他的观点。
生:他认为民众中存在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存在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现象,就是今天的在同温层生活,士大夫“多媚众”,那么改革者“以寡敌众”,怨诽之多自然也不稀奇。
师:司马光在第三封信中写了盘庚的典故。
“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
司马光认为盘庚迁殷听取大家意见,而不是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施展雷霆手段强迫百姓,司马光借“盘庚迁殷”劝王安石听取其他人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不要一意孤行。而王安石是如何理解的 生:王安石借“盘庚迁殷”说明反对者众多并不表明措施就有误,只要“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表达变法的正确性、有效性,以及自己主张变法的坚定决心。
师:通过这个典故,我们能够发现两个人的不同之处吗 生:王安石重结果,而司马光重过程。
师:最后一段,是书信的客套,我们不需要过多分析。
二、怎么写
1.文体通识与写作要领
师:从正确的论点出发或者以正确的论点为指导,揭露、驳斥错误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称为驳论性议论文。驳论性议论文中,批驳是文章的主体。批驳对方的论点一般有三种方法—(屏显)批驳对方论点的三种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师:先说驳论点。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者中,论点的错误是要害,因为论据和论证是为错误的论点服务的。所以,反驳错误的论点,是写驳论文的一种主要反驳方法。请大家找出一个相关的材料举例说明。
生:班门弄斧,可以写班门何必弄斧。
生:知足常乐,可以写知足并不能常乐。
师:再说驳论据。错误的论点总是依靠站不住脚的、荒谬的理论或虚假的事例作为论据来支撑的。只要把这些论据推翻、驳倒了,论点也就失掉了它的支撑,就会不攻自破了。现在看这段文字:
“八项规定”剑指不良作风,教育实践活动旨在解决“四风”问题,想吃喝享乐一点不容易,这让一些干部感叹:“工作又苦又累,如今上头又抓得紧、管得严,干部越来越没当头了,越来越不自在了。”——人民日报《当干部就不能“太自在”》生:这段文字阐述了工作中的不良作风及危害,有些干部把权力不是当成为民服务的责任,而是作为享受的资本,不思进取、无所事事,热衷于做太平官,沉迷于个人享乐。有的对权力无所畏惧,为所欲为,唯我独尊,脱离群众,颐指气使。有的遇事则推诿扯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长此以往,干部习惯了自在,享乐之风就会上行下效、蔚然成风,改革发展就会受损害,群众利益就会受伤害。这说明了当干部就不能“太自在”的观点的正确性。
师:分析得很到位。现在再看如何驳论证。错误的论点不仅依靠荒谬不实的论据来支撑,而且常常利用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错误论证、推理来做诡辩。驳论证就是要揭露错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不合理联系,指出两者之间逻辑关系的混乱和荒谬。
一个英国记者对周恩来总理说:“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将来一定会向外国扩张。”周总理说:“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英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4400万,不算太多,但是英国在一个很长时间里曾经是‘日不落’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略小于中国,而美国的人口还不及中国的五分之一。但是美国的军事基地遍及全球。美国的海外驻军达150万人。中国人口虽多,但是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领土,更没有在外国建立一个军事基地。可见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并不决定于人口多少,而决定于它的社会制度。”生:周恩来总理通过批判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错误,得出了“可见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并不决定于人口多少,而决定于它的社会制度”这个正确的结论。
师:写驳论文首先要分析对方的错误言论,找出它的要害,并选准批驳的“突破口”;其次要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掌握确凿的事实作为反驳的依据。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的作用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其实,这类文章的写作有一个基本的思路,那就是:树—辨—驳—结。我们试以柳宗元的名篇《桐叶封弟辨》为例予以探析。
第一步:树,明确靶子。
师:对现实中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进行展示。在行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选材要典型,以求警醒人们,引起读者共鸣。例如: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
我们如何看待文章的观点 生:作者史实中谈及个人看法,君主随便开了一句玩笑,臣子却把它当作金科玉律,绝对予以服从,对这种现象作者进行驳斥,提出个人鲜明的观点:“吾意不然。”
第二步:辨,正误对比。
师: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又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请看这段文字:
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
师:请大家找出其中的对比之处。
生:作者从当封与不当封的角度,提出个人看法。当封要及时进行;不当封,周公应当及时阻止。
并且退一步说,如果分封对象由小弱弟变成女人和太监,是否也要执行 将文章推向深入,表明随意执行君王命令的荒谬性与危害性。
第三步:驳,破中有立。
师: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这段话是如何立的
生:作者认为对君主的一言一行要从实际效果上来观察,而不应盲从。君王正确的行为,臣子就坚持;错误的行为,就要改变,如果执行错误的做法,是让君王犯错。作者态度鲜明,观点清晰。
第四步:结,深化中心。
师:多从教育、规范、引导、惩罚等几个角度谈起,高瞻远瞩,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再看文章的结尾: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师:我们如何理解文章的结论
生:作者认为周公辅佐成王,应当拿不偏不倚的道理去引导他,使成王的举止行动甚至玩笑作乐都要符合“中庸”之道就行了,必定不会去逢迎成王的过失,为成王巧言辩解。周公又不应该管束成王太严,使成王终日忙碌不停,对成王像牛马那样,管束太紧太严就要坏事。况且在一家人中,父子之间还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自我约束,何况名分上是君臣关系呢!这只是小丈夫耍小聪明做的事,不是周公应该采用的方法,所以这种说法不能相信。
师:写驳论性的文章,要注意哪些地方 我们之前就学过,现在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
生:要找准靶子。写作时,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反动观点,树起靶子。怎样树起靶子呢 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语言,将所批驳的敌论复述一下。概述时,可适当引用一些原词句,但要有重点,倾向性要鲜明。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关键部分或有关部分摘录下来,然后对准靶子,进行驳斥。如柳宗元的文章,主要是摘引部分史实。
生:要抓住要害。鲁迅说:“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予致命的重伤。”对谬论,一定要抓住其反动本质,深入地进行揭露和批判。如柳宗元在文章中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
生:要注意分寸。对于错误思想,必须加以区别。对敌人,要无情揭露,痛加批驳,给予致命打击;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就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如柳宗元在文章中认为周公对待成王,一不能逢迎过失,二又不应该管束成王太严,这体现了一种中庸思想,也注意了分寸。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值得注意的是,议论虽有立论、驳论两种方式,但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破和立是辩证的统一。在立论性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论点;在驳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因此,立论和驳论在议论文中常常是结合起来使用的。驳论性议论文虽然以批驳为主,但归根结底,破是为了立,所以在把对方的错误见解和主张驳倒之后,仍然要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
2.思路导引与写法示例
师:回到《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来,要想写好驳论文,三个步骤不能少
选准恰当的反驳对象,采取科学的反驳方法,采取适合的文章结构。
师:我们能够看到,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接着进行合情合理的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可以说,这是一篇结构严谨的书信体驳论文。在选准恰当的反驳对象之后,我们还需要采取科学严谨的反驳方法。
反驳方式:直接反驳、举出根据进行反驳、举出史实进行反驳。
师:论证方法多样。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可谓“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举出历史的事实来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语而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强决心。关于驳论文的写作步骤,我们再回忆一下——
(屏显四个写作步骤)
驳论文写作四步骤:树——辨——驳——结。
师:学习是为了运用,请大家课后再次学习《与王介甫书》《答司马谏议书》《桐叶封弟辩》三篇古文,消化吸收并从中寻找方法,自己也试着写一篇驳论文。下课!
生: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