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2课 《赛马》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2课 《赛马》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9-15 16:2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名 欣赏乐曲《赛马》 教师姓名
课时 第 1 课时 年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感知二胡的音色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音乐、哼唱旋律、音乐律动、课堂游戏、综合创编等多种互动形式感受乐曲《赛马》两种不同情绪和描绘的不同情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蒙古族人民赛马盛况和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乐器及文化的热爱。
学习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能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在课堂上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在评价方面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欣赏能力正处于萌芽状态,所以对乐曲情感上的理解还不够。学生的乐感是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慢慢积累起来的,这就需要借助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这种生成的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在多种形式的音乐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情感共鸣,自然生发情感表现。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感受二胡独奏曲《赛马》两种不同情绪和描绘的不同的情景。【解决措施】第一主题设计节奏:我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seewo学生平板为第一主题设计节奏,使用课堂小乐器为第一主题伴奏从而感知第一段情绪上欢快、激昂的特点。第二主题感受律动:教师将音乐视频传屏到各小组IPAD,利用手上工具,直观的听赏音乐速度情绪上的不同,第二主题抒情、优美的旋律结合学习二胡演奏姿势的知识点,再一次让学生在模仿二胡演奏时感受旋律的律动,由此解决感知两个主题中不同情绪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听辨、感知二胡的音色特点。【解决措施】视:我通过互动电视板中板出示二胡的图片,从视觉首先感受二胡的外形构造,再通过微课的片段环节让学生了解二胡的结构、音色及演奏方式等。听:通过插入音频中的几处片段及教师的亲身演奏示范让学生了解二胡模仿马蹄、马嘶的演奏技法,使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立体感知二胡的音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情境 导入:初步感知 2’49”-5’47” 目标一:通过律动感知的方式,让学生跟着音乐,边听边舞走进音乐教室。目标二:通过视频的观看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 1、课前准备:听音入室2、观看视频了解“那达慕大会”的。 1、表演“骑马”律动。2、欣赏“那达慕大会”介绍视频。 【插入视频】运用视频功能将草原美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调节学生紧张的课堂气氛,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视频截图】【置顶】通过截图将视频中的那达慕大会竞技项目保存在屏幕上,帮助学生回忆、并使用置顶功能将内容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二、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5’50”-7’38” 目标一:通过感知音乐片段欢快、激烈的情绪感知音乐的主题目标二:了解作曲家,揭示课题,为欣赏乐曲《赛马》做准备。 1、播放乐曲《赛马》片段,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2、介绍作曲家:黄海怀。 1、聆听乐曲《赛马》片段,交流感受。2、认识作曲家。 【插入音乐】运用插入音乐功能,将乐曲伴奏直接插在媒体课件中,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流畅。【板中板】【记号笔】利用下拉板中板,了解作曲家生平。利用记号笔圈画出作曲家的特点,便于学生寻找文字内容中的重点。
三、欣赏乐曲:课堂活动 7’39”-33’13” 目标一:通过初听、分段聆听、复听环节了解乐曲单三段体结构。目标二:欣赏过程中通过创编节奏、模仿表演、情感体验等活动感受乐曲两种不同情绪和描绘的不同的情景。 1、初听同学们在欣赏乐曲的时候,这首乐曲它是由什么主奏乐器来演奏的呢?它的音色是怎样的? 2、分段聆听(1)听赏乐曲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思考这部分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仿佛见到了什么样的场景?(2)用二胡演奏乐曲第二部分,启发学生感受第一段与第二段在音乐的速度上情绪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听赏乐曲第三部分,引导学生比较,结尾的音乐和哪一部分相似?有什么特别的声音?表现了什么?(4)综合创编,组织学生用打击乐器和节奏小卡片进行小组活动3、复听全曲 1、了解主奏乐器。2、听赏乐曲第一部分3、听赏乐曲第二部分4、听赏乐曲第三部分5、心中的二胡 (模仿二胡演奏动作)小组合作节奏练习、小乐器演奏6、综合表演:打击乐器演奏+二胡演奏肢体表演7、学生分组展示评价 【微课】通过制作的微课让学生了解二胡的构造、音色及历史文化。【蒙层】、【橡皮擦】 两个功能的结合使得老师在揭晓答案是更多了一份神秘性,学生对于蒙层背后的答案更有了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时加深了印象。【改变字体颜色】运用不同的颜色帮助学生区分相同和相似的乐句。【插入音乐】运用插入音乐功能,将乐曲伴奏直接插在媒体课件中,让学生再次欣赏感受。【课堂小游戏—--超级分类】通过小乐器与名字的配对分类游戏,帮助学生快速而直接的复习课堂打击乐器的名称。【班级优化大师】运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选取一名学生在seewo大屏上完成游戏,并及时给予相应评价。【希沃易课堂----学习资料包】 教师课前将学习内容放置在学生seewopad中,利用小组活动组员们自发寻找小乐器的音色,感知乐器音色特点。【课堂小游戏—--趣味分类】学生在完成音色了解后,在教师推送的单页课件上进行游戏,效率而直观的检测音色分类的正确与否。【希沃易课堂----抢答】 通过抢答功能,让小组注意力集中、统一,参与性更强。【希沃易课堂----课件推送】 教师将课件中的小游戏一页单独传送到学生pad中,方便小组各自进行小组活动。【希沃易课堂----学生传屏】在学生完成游戏后,通过希沃易课堂中的学生传屏功能,可以让其余组了解每个小组在pad上进行游戏分类的结果。【拖动形状】学生通过在seewo pad上根据小组获得的乐器拖动音色方块再一次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克隆】克隆节奏卡片,使学生在创作和使用中不受束缚,使创编节奏环节更具有创造力。【锁屏】 在进行小组交流时利用锁屏功能,可以使学生不被手中电子产品过多吸引,而影响了课堂教学。【主观评价】 及时、即刻对当下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生生互评。【聚光灯】通过聚光灯聚焦简谱中的具体一个音符,为接下来的环节做铺垫。【钢琴】 利用seewo中的钢琴,使学生可以直接寻找到音符所在的位置,并且复习乐理小知识。【音频标记】 在模仿“马嘶”声中,可以直接点击标记后的音频,根据环节不同的需求来播放课堂中所需音乐。【插入动态动画图片】运用插入动画图片的功能,学生随马而出,随马而动,思考演奏乐器等动态图片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四、课堂 小结 33’14”-34’57” 目标:通过小结环节激发学生对于传统乐器及传统文化的热爱。 逐步出示思维导图 复述本课欣赏乐曲的内容。 【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逐层出示整堂课欣赏乐曲的过程,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升华情感。
五、拓展欣赏:情感升华 34’58”-37’40” 目标:通过现场演奏视频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二胡及二胡演奏家,再一次激发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组织学生分组根据学习任务观看视频 小组运用seewopad欣赏视频 【学习任务】 利用教师课前设置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点击视频等来完成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从而再次体验感受二胡乐曲《赛马》别样的魅力。
教学流程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