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 单元检测卷
测试范围:第一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物产富饶。读图C-1-1,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南北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
D.领土最南端位于广东省
B
2.关于我国海陆位置优越性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可与中亚、欧洲许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
B.我国陆上疆界长1.8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便于发展对外贸易
C.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捕捞业和海盐业D.利用海洋运输优势发展国际贸易
B
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⑤⑥代表我国部分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其中①⑥分别是( )
A.韩国 蒙古
B.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C.俄罗斯 日本
D.日本 蒙古
C
4.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辽阔。读图C-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海域是南海
B.台湾岛东部的海域是太平洋
C.我国领土最南端在海南岛
D.乙国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菲律宾
4.C [解析] 我国疆域辽阔,领土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5.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省区濒临东海
B.北回归线穿过②省区
C.③省区简称陕,行政中心为银川
D.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④省区
5.D [解析] 据图可知,①为我国的山东省,该省濒临渤海和黄海;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②省为湖北省,北回归线不穿过该省;③省为陕西省,简称“陕”或“秦”,行政中心是西安;④省为黑龙江省,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东端均位于该省。
6.下列省区与其简称、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山西—晋—西宁 B.辽宁—辽—长春
C.福建—闽—福州 D.青海—青—拉萨
6.C [解析] 山西—晋—太原;辽宁—辽—沈阳;青海—青—西宁。
7.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语更是包含了中国人民无穷的智慧。其中“蜀犬吠日”和“黔驴技穷”的成语典故分别发生在 ( )
A.甘肃省、陕西省 B.福建省、浙江省
C.广东省、云南省 D.四川省、贵州省
D
8.图C-1-4为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关于各省级行政区域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云南省,其少数民族主要是
傣族,主要节日是泼水节
B.②省简称甘或陇
C.③省人口密度大于②④两省区
D.④省区的行政中心是拉萨
8.A [解析] ①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其少数民族主要是壮族。
(成都中考)近十年来,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2022年首次出现负增长。我国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三孩”政策。下图为我国2000年至2020年人口普查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9~10题。
9.从图中看出,我国( )
A.0~14岁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C.15~64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最高
9.B [解析] 由图可知,0~14岁人口比重先下降后上升;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15~64岁人口比重先上升,后下降;15~64岁人口比重最高,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最小。
10.我国实施“二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
A.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B.降低人口分布密度
C.提高老年人口数量及比重
D.降低死亡人口数量
10.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我国进一步优化生育政
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主要目的是鼓励生育,优化年龄结构,有利于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下图为中国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多
B.北方人口密度大,南方人口密度小
C.我国汉族人口都分布于东部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
11.D [解析] 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北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12.下列省区中,位于沿海地区并且人口密度≥500人/千米2的一组是( )
A.京、津、冀、苏 B.豫、鲁、沪、浙
C.台、鲁、苏、津 D.粤、桂、鲁、闽
C
13.图中序号表示的省级行政区域,实行
少数民族自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B [解析] 读图可知,①是贵州省,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③是湖南省,④是江西省,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行政区域。
习近平主席在与民族团结优秀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据此完成14~15题。
14.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共有56个
B.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C.汉族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地区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东南和西北地区
14.B [解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共有55个少数民族;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我国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15.我国少数民族与传统节日或民俗搭配正确的是 ( )
A.朝鲜族的雪顿节 B.苗族的摔跤
C.蒙古族的那达慕节 D.壮族的泼水节
C
二、综合题(共55分)
16.(每空1分,共14分)下面是中国疆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 、 、 、 。(填省区简称)
(2)①是 (填省区全称),其濒临的内海是 。
台
粤
桂
云或滇
河北省
渤海
(3)表示四川省的序号是 。 (4)③是 海,④是 海峡,该海峡西侧省区的简称是 。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很多,其中⑤是 (国家),⑥是 (国家)。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⑦是 (国家),⑧是 (国家)。
②
南
台湾
闽
俄罗斯
印度
韩国
印度尼西亚
17.(17分)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A 到云南省的B 一线。(4分)
(2)从图中看出,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 。(4分)
黑河
腾冲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行政中心分别是 、 。(4分)
(4)由图看出:A与B连线以西地区人口密度小,其自然原因是
;(3分)
社会原因是 。(2分)
乌鲁木齐
兰州
气候干旱,有大面积的干旱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合理即可)
17. [解析] 第(1)题,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
第(2)题,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稀疏,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的省级行政区域有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
第(3)题,熟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第(4)题,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地形、水源等方面考虑,社会原因应从经济、交通等方面考虑。
18.(24分)读我国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是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4分)
汉族
壮族
(2)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从图中可以看出,蒙古族主要分布在 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部、 省以及东北三省。(4分)
(3)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的 省、 省和 省。(6分)
青海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4)将图中序号所表示的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填在相应的序号后,并用直线与其简称连接起来。(10分)
① A.新
② B.内蒙古
③ C.桂
④ D.宁
⑤ E.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人教八上地理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上地理精彩课堂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 单元检测卷
测试范围:第一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
众多,物产富饶。读图C-1-1,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地跨南北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
D.领土最南端位于广东省
B
图C-1-1
2.关于我国海陆位置优越性的分析,不
正确的是 ( )
A.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可与中亚、欧洲
许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
B.我国陆上疆界长1.8万多千米,有14个
陆上邻国,便于发展对外贸易
C.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捕捞业和海盐业
D.利用海洋运输优势发展国际贸易
B
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⑤⑥代表我国部分
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其中①⑥分别
是( )
A.韩国 蒙古
B.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C.俄罗斯 日本
D.日本 蒙古
C
4.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辽阔。读图C-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海域是南海
B.台湾岛东部的海域是太平洋
C.我国领土最南端在海南岛
D.乙国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菲律宾
C
图C-1-2
4.C [解析] 我国疆域辽阔,领土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5.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省区濒临东海
B.北回归线穿过②省区
C.③省区简称陕,行政中心为银川
D.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④省区
图C-1-3
D
5.D [解析] 据图可知,①为我国的山东省,该省濒临渤海和黄海;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②省为湖北省,北回归线不穿过该省;③省为陕西省,简称“陕”或“秦”,行政中心是西安;④省为黑龙江省,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东端均位于该省。
6.下列省区与其简称、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山西—晋—西宁 B.辽宁—辽—长春
C.福建—闽—福州 D.青海—青—拉萨
C
6.C [解析] 山西—晋—太原;辽宁—辽—沈阳;青海—青—西宁。
7.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语更是包含了中国人民无穷的智慧。其中“蜀犬吠日”和“黔驴技穷”的成语典故分别发生在 ( )
A.甘肃省、陕西省 B.福建省、浙江省
C.广东省、云南省 D.四川省、贵州省
D
8.图C-1-4为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关于各省级行政区域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云南省,其少数民族主要是
傣族,主要节日是泼水节
B.②省简称甘或陇
C.③省人口密度大于②④两省区
D.④省区的行政中心是拉萨
图C-1-4
8.A [解析] ①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其少数民族主要是壮族。
(成都中考)近十年来,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2022年首次出现负增长。我国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三孩”政策。下图为我国2000年至2020年人口普查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9~10题。
9.从图中看出,我国( )
A.0~14岁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C.15~64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最高
图C-1-5
B
9.B [解析] 由图可知,0~14岁人口比重先下降后上升;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15~64岁人口比重先上升,后下降;15~64岁人口比重最高,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最小。
10.我国实施“二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
A.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B.降低人口分布密度
C.提高老年人口数量及比重
D.降低死亡人口数量
A
10.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我国进一步优化生育政
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主要目的是鼓励生育,优化年龄结构,有利于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下图为中国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多
B.北方人口密度大,南方人口密度小
C.我国汉族人口都分布于东部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
D
图C-1-6
11.D [解析] 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北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12.下列省区中,位于沿海地区并且人口密度≥500人/千米2的一组是 ( )
A.京、津、冀、苏 B.豫、鲁、沪、浙
C.台、鲁、苏、津 D.粤、桂、鲁、闽
13.图中序号表示的省级行政区域,实行
少数民族自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
B
13.B [解析] 读图可知,①是贵州省,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③是湖南省,④是江西省,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行政区域。
习近平主席在与民族团结优秀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据此完成14~15题。
14.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共有56个
B.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C.汉族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地区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东南和西北地区
B
14.B [解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共有55个少数民族;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我国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15.我国少数民族与传统节日或民俗搭配正确的是 ( )
A.朝鲜族的雪顿节 B.苗族的摔跤
C.蒙古族的那达慕节 D.壮族的泼水节
C
二、综合题(共55分)
16.(每空1分,共14分)下面是中国疆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
、 、 、
。(填省区简称)
(2)①是 (填省区全称),
其濒临的内海是 。
台
粤
图C-1-7
桂
云或滇
河北省
渤海
(3)表示四川省的序号是 。
(4)③是 海,④是 海
峡,该海峡西侧省区的简称是 。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
相邻的国家有很多,其中⑤是
(国家),⑥是 (国
家)。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⑦是 (国家),⑧是 (国家)。
②
南
台湾
闽
俄罗斯
印度
韩国
印度尼西亚
17.(17分)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黑龙
江省的A 到云南省的
B 一线。(4分)
(2)从图中看出,我国人口分布很不
均衡,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的省
级行政区域有 、 。(4分)
黑河
腾冲
图C-1-8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行
政中心分别是 、
。(4分)
(4)由图看出:A与B连线以西地区人
口密度小,其自然原因是
;(3分)
社会原因是 。(2分)
乌鲁木齐
兰州
气候干旱,有大面积的干旱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合理即可)
17. [解析] 第(1)题,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
第(2)题,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稀疏,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的省级行政区域有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
第(3)题,熟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第(4)题,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地形、水源等方面考虑,社会原因应从经济、交通等方面考虑。
18.(24分)读我国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是
,人口最多的少数
民族是 。(4分)
汉族
壮族
图C-1-9
(2)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从图中可以看出,蒙古族主要分布在 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
部、 省以及东北三省。
(4分)
(3)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的
省、 省
和 省。(6分)
内蒙古
青海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4)将图中序号所表示的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填在相应的序号后,并用直线与其简称连接起来。(10分)
① A.新
② B.内蒙古
③ C.桂
④ D.宁
⑤ E.藏
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 单元检测卷
测试范围:第一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物产富饶。读图C-1-1,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南北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
D.领土最南端位于广东省
2.关于我国海陆位置优越性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可与中亚、欧洲许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
B.我国陆上疆界长1.8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便于发展对外贸易
C.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捕捞业和海盐业D.利用海洋运输优势发展国际贸易
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⑤⑥代表我国部分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其中①⑥分别是( )
A.韩国 蒙古
B.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C.俄罗斯 日本
D.日本 蒙古
4.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辽阔。读图C-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海域是南海
B.台湾岛东部的海域是太平洋
C.我国领土最南端在海南岛
D.乙国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菲律宾
5.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省区濒临东海
B.北回归线穿过②省区
C.③省区简称陕,行政中心为银川
D.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④省区
6.下列省区与其简称、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山西—晋—西宁 B.辽宁—辽—长春
C.福建—闽—福州 D.青海—青—拉萨
7.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语更是包含了中国人民无穷的智慧。其中“蜀犬吠日”和“黔驴技穷”的成语典故分别发生在 ( )
A.甘肃省、陕西省 B.福建省、浙江省
C.广东省、云南省 D.四川省、贵州省
8.图C-1-4为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关于各省级行政区域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云南省,其少数民族主要是
傣族,主要节日是泼水节
B.②省简称甘或陇
C.③省人口密度大于②④两省区
D.④省区的行政中心是拉萨
(成都中考)近十年来,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2022年首次出现负增长。我国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三孩”政策。下图为我国2000年至2020年人口普查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9~10题。
9.从图中看出,我国( )
A.0~14岁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C.15~64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最高
10.我国实施“二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
A.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B.降低人口分布密度
C.提高老年人口数量及比重
D.降低死亡人口数量
下图为中国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多
B.北方人口密度大,南方人口密度小
C.我国汉族人口都分布于东部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
12.下列省区中,位于沿海地区并且人口密度≥500人/千米2的一组是( )
A.京、津、冀、苏 B.豫、鲁、沪、浙
C.台、鲁、苏、津 D.粤、桂、鲁、闽
13.图中序号表示的省级行政区域,实行
少数民族自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习近平主席在与民族团结优秀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据此完成14~15题。
14.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共有56个
B.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C.汉族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地区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东南和西北地区
15.我国少数民族与传统节日或民俗搭配正确的是 ( )
A.朝鲜族的雪顿节 B.苗族的摔跤
C.蒙古族的那达慕节 D.壮族的泼水节
二、综合题(共55分)
16.(每空1分,共14分)下面是中国疆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 、 、 、 。(填省区简称)
(2)①是 (填省区全称),其濒临的内海是 。
(3)表示四川省的序号是 。 (4)③是 海,④是 海峡,该海峡西侧省区的简称是 。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很多,其中⑤是 (国家),⑥是 (国家)。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⑦是 (国家),⑧是 (国家)。
17.(17分)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A 到云南省的B 一线。(4分)
(2)从图中看出,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 。(4分)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行政中心分别是 、 。(4分)
(4)由图看出:A与B连线以西地区人口密度小,其自然原因是
;(3分)
社会原因是 。(2分)
18.(24分)读我国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是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4分)
(2)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从图中可以看出,蒙古族主要分布在 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部、 省以及东北三省。(4分)
(3)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的 省、 省和 省。(6分)
(4)将图中序号所表示的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填在相应的序号后,并用直线与其简称连接起来。(10分)
① A.新
② B.内蒙古
③ C.桂
④ D.宁
⑤ E.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