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
【湘教版地理(2024)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二节世界的聚落
一、单选题
1.聚落在发展过程中因环境而异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下列建筑物代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典型传统聚落建筑的是( )
A.竹楼 B.蒙古包 C.砖瓦平房 D.窑洞
2.位于极圈边缘的传统民居是( )
A. B.
C. D.
3.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比乡村聚落( )
A.规模小 B.建筑物大 C.道路稀小 D.建筑物密集
4.《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遇)鸡犬相同……”。读“聚”和“落”甲骨文的解释示意图可知,“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城市,这里“阡陌交通”
B.乡村,这里“屋舍俨然”
C.城市,这里“土地平旷”
D.乡村,这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
A.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 C.地形平坦 D.气候干旱
6.《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图为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读图,完成下题。
“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可以说明( )
①人类早期聚落多临近水源
②动植物丰富利于早期聚落形成
③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
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交通密切相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
7.由于 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8.人民在建房时,总是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例如,黄土高原的人们利用黄土建造 ;傣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利用竹木建造 。
9.人们通常把人类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 。
10.聚落的分布有城市和 两种形态.
11.一座城市的地形,一般都与 、 、 资源、交通等因素有关,城市的发展就要经历从 到 ,再到 的过程.
三、综合题
12.五一节期间,5名驴友穿越虎山时遭遇大暴雨,被困在深山中等待救援。如图为虎山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请你根据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已知5名驴友被困在山中的溶洞口下坡约200米远的地方,那么5名驴友被困的地方位于图中A,B,C,D四地中的 地。
(2)图中白水河的两条支流都发源于 (地形部位)。
(3)图示区域最高处的海拔在 米之间,E处的地形类型 。
(4)图中民居点分布特点 ,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是 。
(5)图中上方的山峰位于居民点的 方向,若两山峰图上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 千米。如果要在图示区域建一个视野广阔的瞭望台,那么瞭望台应该建在哪座山峰上 。
13.根据下列四幅图回答问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片,分别是代表一个地方的建筑。
第1幅图代表的是 的建筑 ;第2幅图代表的是 的建筑 ;第3幅图代表的是 的建筑;第4幅图代表的是 建筑 。
(2)分析四幅景观图填下表。
图片 当地气候特点 民居建筑特点
1
2
3
4
四、识图题
14.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乙村所处的地形部位为 。(山脊/山谷)
(2)图中的聚落,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小城镇的是 ,试说出两条有利条件① ,②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2.【答案】A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3.【答案】D
【知识点】聚落的比较
4.【答案】D
【知识点】聚落的比较
5.【答案】D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6.【答案】C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7.【答案】劳动生产方式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8.【答案】窑洞;竹楼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9.【答案】聚落
【知识点】聚落的比较
10.【答案】乡村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11.【答案】地形;气候;河流;村落;城镇;城市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12.【答案】(1)A
(2)山谷
(3)900-1000;高原
(4)分布在河流沿岸;水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地形平坦
(5)西北;1;下方山峰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13.【答案】(1)黄土高原;北极附近;西亚;江南水乡
(2)气候温差大、冬暖夏凉;土壤的直立性好;气候寒冷;用冰雪做房屋;气候炎热,干燥;房屋往往墙厚,窗小;气候湿润,降水丰沛;房顶呈人性,利于排水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14.【答案】(1)山谷
(2)甲;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