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数据的收集第1课时 普查和抽样调查 教案+课件(共23张PPT)+导学案+习题课件(共18张PPT)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6.2数据的收集第1课时 普查和抽样调查 教案+课件(共23张PPT)+导学案+习题课件(共18张PPT)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15 21:28:4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数据的收集
第1课时 普查和抽样调查
课题 第1课时 普查与抽样调查
学习目标 1.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能正确区分普查和抽样调查.. 2.理解总体、个体和样本等概念,能准确找出一组数据的总体、个体和样本.
学习策略 理解概念,掌握形式,主动探索
学习过程 课堂导入 妈妈让小明去菜市场买鸡蛋,出门前叮嘱他:“好好挑挑,蛋黄散了、不新鲜的蛋别买.”不久,小明提着半塑料袋打碎的蛋回来,高声对妈妈说:“保证鸡蛋新鲜,每个我都打开了.” 1.小明检测鸡蛋是否新鲜的方法合适吗 为什么 2.你有没有更好的检验鸡蛋是否新鲜的方法
新课学习 问题一:普查、总体与个体 为了解我校八年级一班学生周六的睡眠时间,应该采取 , . 个体是 . (1)普查的定义: . (2)总体: . 人们往往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小明说: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1)所示. 小颖说: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 小亮说:我们小组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 生病的次数人数1至2次43至6次57次及以上1
(1)他们三人的调查方式合理吗? (2)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她的调查方式如何 例1以下调查中,最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检测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B.调查全国中学生视力和用眼卫生情况 C.调查黄河的水质情况 D.检查我国“神舟十三号”飞船各零部件的情况 【方法归纳】对于精确度要求高、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例2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A ) A.调查一批防疫口罩的质量 B.调查某校九年级学生的视力 C.对乘坐某班次飞机的乘客进行安检 D.国务院于2020年11月1日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调查 例3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小颖、小丽、小萍三名同学分别设计了一个方案: 小颖:检测出全班同学的视力,以此推断出全校同学的视力情况; 小丽:在校医务室发现了前年全校各班的视力检查表,以此推断出全校同学的视力情况; 小萍:在全校每个年级抽取一个班,再在每个班抽取10名学号为5的倍数的学生,记录他们的视力情况,从而估计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 问:这三种做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从这个事例中你体会出要想得到比较准确的估计结果,在收集数据时应注意些什么?
尝试应用 1.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不合理的是(B  ) A.为了了解新型炮弹的杀伤半径,选择抽样调查 B.为了了解某河流的水质情况,选择普查 C.为了了解神舟飞船的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普查 D.为了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选择抽样调查 2.为了了解某乡今年果农的年收入分布情况,从全乡果农中抽取50户果农的年收入进行统计 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 C ) A.50 B.被抽取的50户果农 C.被抽取的50户果农的年收入 D.某乡2020年果农的年收入 3.受疫情影响,某市某中学延期开学,开学后要对同学们的体温进行测量,适合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选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4.为了了解2021年昆明市七年级学生下学期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从中随机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在本次抽样调查中,个体是   七年级每个学生下学期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  . 5.三名同学想了解所在城市的小学生是否感觉学习压力大,他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调查设想. 甲:周末去公园,随机询问10个小学生,就可以知道大致情况了. 乙:我有个弟弟,正在上小学,成绩中等,问问他就可以了解绝大部分学生的感受了. 丙:我妈妈是小学老师,向她询问就可以了. 你觉得这三位同学提出的调查方式,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他们所在城市的小学生是否感觉学习压力大”吗?为什么?
达标测试 1.小华学习小组为了解本地区大约有多少成年人吸烟,随机调查了1000个成年人,结果其中有150个成年人吸烟.对于这个关于数据收集与处理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的方式是普查 B.本地区约有15%的成年人吸烟 C.样本是150个吸烟的成年人 D.本地区只有850个成年人不吸烟 2.下列事件中最适合使用普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 ) A.为制作校服,了解某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B.了解全市初三学生的视力情况 C.了解一种节能灯的使用寿命 D.了解我省农民的年人均收入情况 3.为了了解一批圆珠笔心的使用寿命,宜采用 方式进行调查;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宜采用 方式进行调查. 4.某商场在“十一”长假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是15万元,由此推算10月份的总营业额约为15×31=465(万元),你认为这样推断是否合理?答: (填“合理”或“不合理”) 8.请指出下列抽样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 (1)为了了解某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调查10台该种空调每台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 (2)为了了解初二年级27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 9.为了估计西瓜、苹果和香蕉三种水果一个月的销售量,某水果店对这三种水果7天的销售量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1)若西瓜、苹果和香蕉的售价分别是6元/千克、8元/千克和3元/千克,则这7天销售额最大的水果品种是________; (2)估计一个月(按30天计算)该水果店可销售苹果多少千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普查和抽样调查
1.进一步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活动。
2.体会样本与总体的关系。
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能在具体情境中区分普查与抽样调查。
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普查与抽样调查等概念,了解样本与总体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重点: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难点:根据给定的实际问题的调查目的,确定调查方式。
七年级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已有所体验,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但数据技能仍不强,尤其对根据数据收集方法的选择不熟悉,所以对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通过搭设台阶,设计提问来降低学习的难度,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一)情境导入
一天,爸爸叫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临出门前,爸爸嘱咐儿子要买能划燃的火柴,儿子拿着钱出门了,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才回到家,“火柴可以划燃吗 ”爸爸问。“都能划燃。”“你这么肯定 ”儿子递过一盒划过的火柴,兴奋地说:“我每根都试过啦。”
问题 儿子调查的方法合适吗 为什么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二)新知初探
探究一 数据收集的方式
活动1 为更好地了解全班同学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体育委员小刚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并对全班4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
调查问卷
1.你最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什么 (单选)
                  
A.篮球 B.足球 C.排球 D.乒乓球 E.羽毛球 F.跳绳 G.跑步 H.游泳 I.其他
2.你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多少
A.0~1 h B.1~2 h C.2~3 h D.3~4 h E.4~5 h F.5~6 h G.不少于6 h
根据调查结果,小刚绘制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课本图63、图64)
请同学们根据两个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学生最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什么
(2)该班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少于3 h的学生有多少名
追问1 如果你们班准备按男女生分别组织体育活动,为了使活动受到更多人欢迎,你准备如何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追问2 你设计的调查问卷和小刚设计的有什么不同
活动2 请同学们思考交流下列问题
(1)为得到“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5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你打算如何收集这个数据
(2)如果想了解我国近两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你打算怎么做
(3)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有哪些 与同伴进行交流。
小结:人们经常通过调查、试验等方式获得数据信息。借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统计年报或互联网等,也可以获得某些数据信息。国家统计局的网站就是查找有关资料的好地方。当然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或一些应用软件查找有关数据。
任务一 意图说明
  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确统计的过程并非只是读取和分析已有的数据,还包括对研究对象的调查和数据的收集;再进一步设疑,引导学生思索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方案,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引出普查、总体、个体的概念。
探究二 普查与抽样调查
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一次数据的调查、收集的过程,并通过对所得数据的计算和分析,了解全班同学最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等情况,在这一调查过程中涉及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的总体与个体。
归纳总结:(1)普查:这种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2)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4)“调查对象”指的是表示被调查事物某一特征的数据,而不是这一事物本身。
例如,调查全班同学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情况,总体就是全班所有同学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个体就是每一名同学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巩固练习
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请你回答:(1)调查目的是什么
调查目的是准确了解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状况。
(2)调查的对象是什么
调查的对象就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
(3)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这次普查的总体是什么 个体是什么
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总体就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的年龄,个体就是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
活动3 你能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下面的信息吗 你准备如何调查 与同伴进行交流。
(1)我国七年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2)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3)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归纳总结:(1)抽样调查:人们往往从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部分个体作为代表进行调查分析,并以此推断总体的状况。
(2)样本: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作总体的一个样本。
任务二 意图说明
  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思考、抽象、概括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加深对抽样调查内涵的理解,培养他们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抽样调查的统计思想。
(三)当堂达标
具体内容见同步课件
(四)课堂小结
数据的收集
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         4.个体
2.调查对象 5.抽样调查
3.总体 6.样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第1课时 普查和抽样调查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数据的收集
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能在具体情境中区分普查与抽样调查。
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普查与抽样调查等概念,了解样本与总体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当堂达标

新知初探

情境导入
一天,爸爸叫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临出门前,爸爸嘱咐儿子要买能划燃的火柴,儿子拿着钱出门了,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才回到家,“火柴可以划燃吗?”爸爸问。“都能划燃。”“你这么肯定?”儿子递过一盒划过的火柴,兴奋的说:“我每根都试过啦。”
儿子调查的方法合适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新知初探

新知初探
探究一 数据的收集方式

活动1 为更好地了解全班同学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体育委员小刚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并对全班4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
调查问卷
1.你最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什么 (单选)
A篮球 B.足球 C.排球 D.乒乓球 E.羽毛球
F.跳绳 G.跑步 H.游泳 I.其他
2. 你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多少
A.0~1h B.1~2h C.2~3h D.3~4h
E.4~5h F.5~6h G.不少于6h
新知初探

根据调查结果,小刚绘制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请同学们根据两个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学生最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什么
(2)该班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少于3h的学生有多少名
新知初探

问题1:如果你们班准备按男女生分别组织体育活动,为了使活动受到更多人欢迎,你准备如何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问题2:你设计的调查问卷和小刚设计的有什么不同
新知初探

(1)为得到“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5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你打算如何收集这个数据
(2)如果想了解我国近两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你打算怎么做
(3)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有哪些 与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2 请同学们思考交流下列问题
小结:人们经常通过调查、试验等方式获得数据信息。借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统计年报或互联网等,也可以获得某些数据信息。国家统计局的网站就是查找有关资料的好地方。当然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或一些应用软件查找有关数据。
新知初探

探究二 普查与抽样调查
1.普查:这种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2.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4.“调查对象”指的是表示被调查事物某一特征的数据,而不是这一事物本身。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68页,明晰以下概念:
新知初探

巩固练习: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1)人口普查调查目的是什么?
(2)人口调查的对象是什么?
(3)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这次普查的总体是什么?个体是什么?
答:调查目的是准确了解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状况。
答:调查的对象就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
答: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总体就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的年龄,个体就是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
新知初探

活动3:你能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下面的信息吗 你准备如何调查 与同伴进行交流。
(1)我国七年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2)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3)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普查可以直接获得总体的情况,但有时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活动3中问题(1)(2)(3)都不能用普查的方式了解,应该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新知初探

(2)样本: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作总体的一个样本
归纳总结:
(1)抽样调查:人们往往从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部分个体作为代表进行调查分析,并以此推断总体的状况。
当堂达标

当堂达标

1.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有关要求,某县决定开展2023年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抽查工作,抽查对象为2023—2024学年度全县八年级、普通高中二年级在籍学生.据了解,该县于12月20﹣28日对全县八年级4556名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了检测,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八年级4556名学生是总体
B.八年级4556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D.以上调查是普查
B
当堂达标

2.为了解某县区八年级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所用的时间,从该县区八年级学生中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该调查中的个体是(  )
A.100
B.该县区八年级每名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所用的时间
C.从中抽取的100名学生
D.从中抽取的100名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所用的时间
B
当堂达标

3.以下问题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的有(  )
①全校教师国民体质监测
②考试时小丽检查数学试卷10个选择题的答案
③检测一批即将出厂的智能机器人的零部件质量
④了解全班50名学生的视力状况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D
当堂达标

4.为了完成下列任务,最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
A.了解问天实验舱各零部件的情况
B.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C.了解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
D.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A
当堂达标

5.下列调查中,宜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
A.了解全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情况
B.调查“福建号”航母的机器零件情况
C.了解一沓钞票中假钞情况
D.调查长江流域水质情况
D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收集方法
普查和抽样调查
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
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课后作业
基础题:1.课后习题 第 1,2题。
提高题:2.请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课后习题第5题

谢(共18张PPT)
2 数据的收集
第1课时 普查和抽样调查
数学 七年级上册BSD
栏目导航
预习导学
课堂互动
中档题
素养题
基础题
预习导学
1.普查、总体、个体
(1)普查: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   进行的   调查;
(2)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3)个体:组成总体的   对象。
2.抽样调查、样本
从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部分个体作为代表进行调查分析,并以此推断总体的状况,这种调查方式称为   ,其中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作总体的一个   。
所有考察对象
全面
每一个考察
抽样调查
样本
课堂互动
知识点1:普查和抽样调查
例1 以下关于抽样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抽样调查的优点是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
B.抽样调查的结果一般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
C.大样本一定能保证调查结果准确
D.抽样调查时被调查的对象不能太少
C
[思路点拨] 普查和抽样调查概念的理解。
知识点2: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
例2 为了解某县参加中考的6 0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了其中200名学生的身高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6 000名学生是总体
B.200名学生的身高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D.以上调查是普查
B
[思路点拨] 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的理解。
基础题
1.某校篮球队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179,185,166,164,179,167,
166,179,166,175。获得这组数据的方法是( )
A.直接观察 B.测量
C.互联网查询 D.查阅文献资料
2.下面调查统计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
A.某品牌手机的市场占有率
B.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
C.某品牌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
D.某品牌汽车每一百千米的耗油量
B
B
3.(2024贵阳南明区期末)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是( )
A.订购校服时了解学生衣服的尺寸
B.了解七年级(1)班50名学生阅读《朝花夕拾》的情况
C.检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零部件质量情况
D.了解某批玫瑰花种子的发芽率
D
4.(2024贵阳期末)为了解2023年某县九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数学成绩,从中随机抽取了1 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23年我县九年级学生是总体
B.样本容量是1 000
C.1 000名九年级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每一名九年级学生是个体
B
5.某专业户要出售300只羊,价格为每千克11元,为了估计这300只羊能卖多少钱,试问:
(1)对于上述问题你认为是普查方法好,还是抽样调查方法好
解:(1)由于只是为了估计这300只羊能卖多少钱,因而用抽样调查好,如果用普查,则劳力费时。
(2)该专业户从中随机抽取了5只羊,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kg):
26,31,32,36,37。
①在这个问题中的总体、个体和样本各是什么
②通过上述数据,估计这300只羊能卖多少钱。
解:(2)①总体是指300只羊的体重,个体是每只羊的体重,样本是抽取的5只羊的体重。
中档题
6.某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新闻,“某种品牌的节能灯的合格率为95%”,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则新闻能不能说明市面上所有这种品牌的节能灯恰有5%为不
合格
(2)你认为这则消息来源于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为什么
解:(1)不能说明。
(2)消息来源于抽样调查。因为节能灯数量太多,很难实现普查。
(3)如果已知在这次检查中合格产品有 76个,则共有多少个节能灯接受检查
解:(3)76÷95%=80(个)。
答:共有80个节能灯接受检查。
(4)如果此次检查了两种产品,数据如下表所示,有人由此认为“A品牌的不合格率比B品牌低,更让人放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解:(4)同意。因为是随机抽样,具有代表性(或不同意。因为抽查B品牌样本容量偏少)。
品牌 A品牌 B品牌
被检测数 70 10
不合格数 3 1
素养题
7.出行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环保观念的加深,绿色出行已成了许多人的首要选择。小健为了解自己每年的出行方式,收集了其中60次的数据,整理成条形统计图。
(1)小健乘地铁的次数占这60次样本数据的    %。
(2)小健在一段时间内出行了150次,请你估计这段时间他步行的次数是    次。
解:(1)25
(2)25
(3)已知每种出行方式的平均花费如下表:
出行方式 步行 骑自行车 乘公交车 乘地铁 乘出租车
单价/(元/次) 0 0.5 1 3 11
小健的妈妈每年给小健的出行费用为1 500元,一年按365天计算,若小健平均每天出行2次,试说明小健的出行费用是否足够
谢谢观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