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含解析)——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新高考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8)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含解析)——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新高考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5 16:1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易混易错】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虽然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侵略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但从全局看,这并不能改变整个一战的非正义性质。
▲国际联盟虽然是美国主张并推动建立的,但其主导权最后落入了英法两国手中,而美国却被国际联盟边缘化。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计划失败,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国联盟约。
▲二月革命的性质:二月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但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而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二月革命虽然是无产阶级领导并参与的,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但革命后的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但十月革命本身并不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与苏联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苏联模式都排斥商品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碍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政策则利用商品市场和价值规律,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同方式:一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民主运动,如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二是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指导下,结合当地传统的进步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主义,如苏加诺主义和以此为指导思想的民族民主运动。
▲民族运动(革命)和民主运动(革命):民族运动(革命)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运动。民主运动(革命):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斗争。到帝国主义时代,开始出现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或民主革命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习题跟踪】
1.下表所示为1902~1911年欧洲部分国家军费的变化情况(单位:万马克)。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年代 英国 法国 俄国 德国
1902 121830 82720.2 95801.5 87453.6
1907 117830.8 91012.7 106563.1 109771.4
1911 145248.3 105211.1 128532.8 125902.9
A.老牌帝国主义霸权遭遇挑战 B.欧洲大陆均势政策被彻底打破
C.大国竞争削弱欧洲整体实力 D.集体安全原则遭到了严重破坏
2.1914年侵入西欧的德军呈庞大的扇形运动,处在最外层的第一集团军必须竭尽全力往前猛冲。但第一集团军只有一台仅能拍发最紧急电信的发报机,野战电话系统也不完备,该军很快陷入难以与总参谋部及时联络、不得不自己做决定的境地。由此可见( )
A.技术条件制约着战争行动 B.德国的综合国力相对落后
C.交战双方深陷消耗战泥潭 D.英法正义性使之得道多助
3.1916年1月起,中、法双方就“以工代兵”之事进行磋商。因为当时中国尚守“中立”,中方便用惠民公司名义,由商人出面招募华工,法国由军部代表陶履德上校改称农学技师来华,代表法国签订合同,并在合同中极力避免参战字样,以免给德国人以口实。一战期间,中国“以工代兵”( )
A.为协约国最终取胜起到决定作用 B.为中国赢得参加巴黎和会机会
C.使中国未参战而取得参战国权益 D.是无法预测战争结局权宜之计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和东南欧的被压迫民族纷纷独立,建立起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等8个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及1个独立的塞尔维亚—克罗地区—斯洛文尼亚王国。这表明当时( )
A.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B.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
C.欧洲政治版图得以重构 D.凡尔赛体系逐步形成
5.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任职两届,任期为1913—1921)曾在一战后宣称:“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望我们给予领导和指引。”这段讲话表明美国( )
A.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 B.存在引发经济危机的风险
C.政治精英受资本集团控制 D.已制定出围堵苏俄的战略
6.1918年,列宁强调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的任务,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应当在全国借鉴美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科学方法,把这种制度同缩短劳动时间结合起来,同利用新的生产方法和劳动组织方法结合起来。列宁的这一主张( )
A.旨在缓和与美国的外交关系 B.加快了工业化建设的进程
C.反映了恢复国民经济的愿望 D.体现了新经济政策的设想
7.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饥饿的工人、农民和疲惫厌战的士兵都渴望面包和和平问题的解决,然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没有很好解决,并且表示将继续参战。这一情势( )
A.促使俄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 B.标志着列宁主义正式诞生
C.刺激帝国主义势力入侵俄国 D.表明马克思主义脱离实际
8.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在大部分厂房还是废墟时,就已开始生产,仅1946年就生产了6000台拖拉机。到1950年,全市的机械制造等工业生产已完全恢复,产量超出战前水平的30%以上。这体现了当时苏联( )
A.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B.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型
C.集体化进程的加快 D.工业生产技术的领先
9.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始终坚持认为,倘若人民违背了“非暴力”原则,他宁肯停止运动,也要保持“非暴力”的纯洁性。他说:“我对他们(指使用暴力者)要比对欧文勋爵(1926-1931年任印度总督)的统治和迫害更害怕。”这主要表明甘地( )
A.认识到了印度和英国的实力差距 B.在对英斗争中坚持民族自决原则
C.违背了人民要求彻底反帝的愿望 D.坚持使用和平手段作为斗争武器
10.1938年,卡德纳斯将墨西哥国民革命党以地方首领控制的地方党组织改为以地方的军人、工人、农民和民众团体为党的基层组织系统,在中央设工人、农民、军人和人民四个部,将墨西哥工人联合会、全国农民联合会及其他全国性群众团体纳入党内。这次改组( )
A.增加了地方党组织独立性 B.奠定了制宪运动的阶级基础
C.有利于增强改革的民意支持度 D.建立了工农联盟的社会主义政权
11.桑地诺提出了“自由祖国”的概念,指出:“国家的政策不应该出自外国,而应该本着至高无上的民族精神来制定”,总统必须“真诚地代表尼加拉瓜民族的利益”,主张“完全拒绝外国人对尼加拉瓜的财政干涉”,“组织大规模的工人农民合作社,开发自己的自然财富”。桑地诺的这些思想( )
A.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B.促进了发展中国家间的联合
C.严重冲击世界殖民体系 D.主张运用暴力手段进行抗争
12.一战后,西方殖民国家调整南亚、东南亚殖民政策。英国实行所谓宪政改革;美国实行“菲律宾化”,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荷兰继续奉行所谓给殖民地以权力和福利的“道义政策”。这些调整旨在( )
A.推行自治平息反抗 B.实行民主改革发展经济
C.以退为进维护统治 D.破旧立新直接控制
13.从1939年秋天开始,苏联媒体上的德国形象从“苏联人民的敌人”“世界和平的破坏者”转变为苏联的“友好经济伙伴”。1941年5—6月间,苏联报刊上保家卫国的宣传重现报端,苏联对德国的宣传态度又开始发生了转变,纳粹德国的“敌人”形象又重新回归。上述转变表明( )
A.英法绥靖政策破产 B.国家利益影响政治宣传
C.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意识形态制约外交政策
14.1939年8月,苏联与英法长达5个月的政治军事谈判破裂,而德国接受了苏联提出的全部要求并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苏联在和英法谈判中谋求不到的东西,从德国方面得到了保证。这一结果( )
A.表明苏德两国的利益完全一致 B.延缓了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的形成
C.反映了意识形态决定外交关系 D.说明苏联与英法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
15.二战结束后,东欧和西欧都想构建一种为本阵营国家所共有的身份认同,二战记忆被有意识地利用以致歪曲。在西欧,个人记忆和逐渐建立起来的官方记忆都倾向积极向上和容易被接受的东西,比如军民齐心完成敦刻尔克大撤退等广为流传,而空袭等惨剧则被选择性“遗忘”。这从侧面反映出,二战结束后( )
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价值被忽视
B.大国对抗方式发生新变化
C.欧洲民众淡化了对于世界和平的追求
D.国际关系新秩序逐渐确立
16.二战期间,英国政府鼓吹“人民战争”,以战争对英国文明和民众的威胁展开宣传。同时,英国知识界也借助“人民战争”话语表达对时局的关切,部分知识精英群体甚至将目光转向了工人阶级,认为工人阶级的使命是推动英国社会制度变革,如赛琳娜·托德指出二战期间是英国工人阶级成为“人民”的关键时期。这表明( )
A.英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统一战线扩展到了国内
C.政府和进步知识界立场一致 D.正义战争推动社会进步
17.【国际条约与政治秩序】
材料一:
1815年6月9日,英、奥、法、俄、普、西、葡及瑞典签署《最后议定书》,维也纳会议宣告结束,其主要内容有:在波兰约四分之三领土上建成波兰王国,由俄国沙皇兼任国王;普鲁士除获得波森、萨克森北部、威斯特伐利亚和瑞属波美拉尼亚外,还收复了此前割让的几个省份和领地;奥地利除得到加里西亚外,还收复了伊斯特里亚、达尔马提亚、提罗尔、威尼西亚和伦巴第等地;等等。《最后议定书》还附载17项条约、专约、宣言、规章等。据此,英国获得赫尔果兰岛、锡兰岛、好望角、圭亚那、圣卢西亚岛、多巴哥岛、塞舌尔群岛、毛里求斯岛、马耳他岛,并取得对伊奥尼亚群岛的保护权。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
材料二:
1919年6月28日,德国代表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根据和约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普奥将在1864年对丹麦战争中夺得的石勒苏益格还给丹麦。和约承认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独立。波兰得到波兹南、西普鲁士以及东普鲁士和西里西亚的一部分,波兰还取得穿过西普鲁士的狭窄出海口。西里西亚南部地区划给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疆界经过上述变动,领土减少了八分之一,人口减少了十分之一。和约规定德国放弃海外殖民地和当地所有德国公私财产,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主要由英国、法国、比利时获得;太平洋上的岛屿由日本等国获得;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和租借地转让给日本。
——摘编自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也纳体系与凡尔赛体系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大型工业企业,在苏联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拖拉机、飞机制造、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等工业部门。1932年的工业产值是1913年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9倍,比1928年增加3倍,
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1929年开工建设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1932年苏联的发电量达到173亿千瓦时,比1913年增加了6倍。苏联的石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装备大部分都能在本国制造了。
——摘编自中央编译局《苏联史》
材料二 下图为新加坡国家经济发展局开发辖属的工业园区一览图。
——摘编自广东综合开发研究院《新加坡先进制造业发展经验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工业化不同于苏联工业化之处。
19.【国际秩序演变】
材料一:1882年,英军占领埃及后,扩大棉花的播种面积,促使埃及成为英国工业品的市场。19世纪末,埃及的知识界人士提出振兴民族文化和发展民族经济,通过合法的方式建立主权国家。1900年以后,他们开始转向寻求民间支持,创办报刊《利沃》(旗帜)作为宣传世俗民族主义思想的舆论阵地,进而创建祖国党。之后,下层民众的政治参与开始成为民族主义运动的主要推动力量。一战期间,下层民众的广泛参与促使埃及的民族主义运动趋于高涨。一战结束后,埃及主张通过谈判结束英国殖民当局的控制和实现埃及的政治独立。1922年2月,英国政府正式承认埃及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但保留了英国在埃及的四项特权,即埃及服务于英国交通的需要,英国控制埃及防务等。
——摘编自哈全安《中东国家史——埃及史》
材料二:二战结束后,大英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解体,特别是1947年印度独立,动摇了苏伊士运河作为不列颠与东亚殖民地通道的战略地位。1955年,埃及与苏联交好,苏联向埃及提供贷款,技术、材料等。1956年,埃及与中国建交,同时埃及宣布将与苏联进行全面合作,让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深感不满。同年,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埃及虽然惨败,但在经济和政治上却是赢家。埃及借由这场战争从英法手中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主权,使埃及的国家主权更加完整,增加了埃及财政收入,促进了埃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抵抗以色列与英法联军的军事入侵,使他成为阿拉伯世界的英雄及阿拉伯国家的代言人。总之,“日不落帝国”在一种“喜剧的形式”中结束了它的抱负。
——摘编自刘萌《苏伊士运河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至一战后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并从整体上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二战前后英国在埃及地位的变化,并说明“‘日不落帝国’在一种‘喜剧的形式’中结束了它的抱负”的含义。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7年,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自治政府逐渐成型的背景下,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解决。联合国成立“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起决定作用的是美国、英国和苏联。苏联认为,犹太国的建立利于自己打入中东地区,支持以色列国的建立,主张英国委任制度到期后实行分治。阿拉伯国家代表坚决反对,但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者异常高兴。第二届联大遂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军队;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和由联合国管理的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犹太人以联合国181号决议为据,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成立以色列国。美国、苏联先后承认以色列政权,但阿拉伯联盟不承认。由此引发中东战争,并愈演愈烈。
——摘编自任忠英《从巴以关系透视大国政治——以联合国181号决议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181号决议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在落实联合国181号决议上的做法。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据材料可知,一战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间相互对抗,尤其是英、德两国之间的对立,即以德国为代表的新兴强国对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起挑战,以争夺世界霸权,传统的大陆均势原则遭到挑战,故A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未表现出对欧洲实力的影响,故排除C项;国联成立后确立了集体安全原则,故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第一集团军只有一台仅能拍发最紧急电信的发报机……该军很快陷入……不得不自己做决定的境地”可知,制约战争行动的是发报机、野战电话系统,即技术条件制约着战争行动,故A项正确。仅从材料中德军发报机少、野战电话系统不完备无法得出德国的综合国力相对落后,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在一战期间通信方面存在问题,无法得出交战双方深陷消耗战泥潭,故C项排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性的,故D项排除。
3.答案:B
解析:根据“以工代兵”可得出,一战期间,中国派十万华工参加一战的后勤保障,为一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使中国成为了战胜国,因此为中国赢得参加巴黎和会机会,B项正确;ACD说法都错误,排除。故选:B。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一战后欧洲出现了一批新的民族国家,这说明一战后欧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一战后欧洲政治版图的重建,材料不能说明一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排除A项;欧洲民族国家兴起于16世纪,题干涉及时间是一战后,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基于以《凡尔赛条约》为代表的一系列条约与协定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材料主要说明了一战后欧洲政治版图的重建,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A
解析:选择A:根据材料“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期望我们给予领导和指引”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增长,其称霸世界的野心也急剧膨胀。排除B:材料体现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与经济危机无关。排除C:材料旨在强调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无法得出资本集团对政治精英的控制。排除D:材料中的言论与围堵苏俄无关。
6.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1918年,列宁提出要借鉴美国的生产方式来进行社会生产,这主要是由于苏维埃俄国建立初期经济遭受了较大的破坏,列宁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C项正确;缓和与美国的外交关系不是列宁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当时苏俄的工业化建设尚未展开,排除B项;当时新经济政策尚未实行,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越来越反动,人民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越来越不满,这一情势促使俄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A项正确。
8.答案:A
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在大部分厂房还是废墟时,就已开始生产,仅1946年就生产了6000台拖拉机。到1950年,全市的机械制造等工业生产已完全恢复,产量超出战前水平的30%以上”可知,二战后苏联重视重工业的发展,故A正确。B.题干信息未涉及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型,故B错误。C.题干信息未涉及集体化进程的加快,故C错误。D.题干信息未涉及工业生产技术的领先,故D错误。故选A。
9.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倘若人民违背了‘非暴力’原则,他宁肯停止运动”“我对他们(指使用暴力者)要比对欧文勋爵(1926-1931年任印度总督)的统治和迫害更害怕”,表明甘地坚持使用和平手段作为斗争武器,D项正确。尽管印度和英国实力有差距,但并非题干材料的主旨,A项错误。B项所述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原则,在印度有其社会基础,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项。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后,墨西哥国民革命党吸纳了更多的群众,建立了从中央到基层的群众领导组织,故这一改组有利于增强改革的民意支持度,选C项。根据材料“地方首领控制的地方党组织”等可知,这一改组增加了中央的权威,削弱了地方的独立性,故排除A项。材料时间为“1938年”,当时已经完成制宪了,故排除B项。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改革,故排除D项。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国家的政策不应该出自外国。而应该本着至高无上的民族精神来制定”“真诚地代表尼加拉瓜民族的利益”“完全拒绝外国人对尼加拉瓜的财政干涉”“组织大规模的工人农民合作社,开发自己的自然财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桑地诺强调国家政策应该由本国决定、总统代表的是本民族的利益、反对外国干涉内政、主张发展本民族经济,这些主张体现了桑蒂诺民族意识的觉醒,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发展中国家间的联合,排除B项;严重冲击世界殖民体系,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暴力手段”在材料中并未反映,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C
解析:排除A:材料中这些调整并不是真正推行自治。排除B:这些调整是西方殖民国家迫不得已采取的措施,是为了维护殖民统治,不是为了让殖民地实行民主改革和发展经济。排除D:这些调整仍是殖民措施,没有破旧立新。
13.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该条约是英法等国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的必然结果,条约的签署为苏联争取了更多时间备战,这一时期苏联媒体上德国的形象发生了变化;1941年5—6月间是苏德战争的前夕,德国在西线战事顺利进行,横扫西欧,德国下一步即将入侵苏联的危险日益临近,苏联加强了保家卫国,防范纳粹德国的“敌人”的宣传,这些变化都体现国家利益影响政治宣传,B项正确。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着绥靖政策的破产,排除A项;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排除C项;苏联和纳粹德国意识形态始终对立,无法解释上述转变,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B
解析:在二战爆发前夕,德国利用了苏联与英法的矛盾,破坏了他们的政治军事谈判,并以安全保障为由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使得苏联与英法的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未能早日建立。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关于二战记忆的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记忆被有意识地利用以致歪曲,这主要服务于二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的确立,故选D项。二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是建立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基础上的,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而排除;从材料无法判断大国对抗方式发生新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相关欧洲民众淡化对世界和平追求的信息,排除C项。
16.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必备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英国工人阶级在近代即已登上了政治舞台,排除A项;统一战线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政府与知识界仅部分立场接近,排除C项;材料显示,反法西斯战争有利于思想观念的进步、工人阶级地位的提高,故正确选项是D项。
17.答案:(1)相同点:都是大战后通过会议签订条约,形成国际组织,重画欧洲版图,处置战败国;最终都因各种矛盾而解体。不同点:维也纳体系主要遏制法国,恢复欧洲旧的封建统治秩序;凡尔赛体系惩治德国,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构建了欧洲及远东、太平洋地区新秩序。
(2)积极影响:扩大了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有利于缓和欧洲及其他地区的国际纷争;为后世国际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局限性:大国为谋取一己私利,推行强权政治,无法从根本上维护欧洲及世界和平。
解析:(1)异同点:相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个体系都是大战后形成;从主导国家看,两个体系都是由欧洲强国主导;从体系的目的看,都在维持欧洲均势;两个体系最终都签订了条约,运用国际法加以保障;从空间范围看,两个体系以欧洲为中心,兼及世界其他地区;根据材料“在波兰约四分之三领土上建成波兰王国,由俄国沙皇兼任国王;普鲁士除获得波森、萨克森北部、威斯特伐利亚和瑞属波美拉尼亚外,还收复了此前割让的几个省份和领地;奥地利除得到加里西亚外,还收复了伊斯特里亚、达尔马提亚、提罗尔、威尼西亚和伦巴第等地”“和约承认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独立。波兰得到波兹南、西普鲁士以及东普鲁士和西里西亚的一部分,波兰还取得穿过西普鲁士的狭窄出海口。西里西亚南部地区划给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疆界经过上述变动,领土减少了八分之一、人口减少了十分之一”可知,两大体系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不同点:从针对的国家看,维也纳体系旨在遏制法国,凡尔赛体系旨在惩罚德国;根据材料“在波兰约四分之三领土上建成波兰王国,由俄国沙皇兼任国王”可知,俄国是维也纳体系的主导国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俄遭到凡尔赛体系的排斥。
(2)应从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方面进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积极影响:两大体系都签订了条约,主要有扩大了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两个体系意图在于维系欧洲均势,有利于缓和欧洲及其他地区的国际纷争、为后世国际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局限性:两个体系都由欧洲强国主导,任意宰割弱小国家和战败国,为谋取一己私利,推行强权政治,无法从根本上维护欧洲及世界和平。
18.答案:(1)特点:党和政府直接领导;采用计划经济体制;
成就巨大;重工业发展迅速。意义:推动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物质基础;深刻影响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
(2)注重高新科技产业的研发;工业制造不断转型升级;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193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及所学可得出党和政府直接领导;采用计划经济体制;由材料“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大型工业企业,在苏联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拖拉机、飞机制造、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等工业部门。”可得出成就巨大由材料“1932年的工业产值是1913年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9倍,比1928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1929年开工建设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1932年苏联的发电量达到173亿千瓦时,比1913年增加了6倍。苏联的石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可得出重工业发展迅速。第二小问意义:由材料“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大型工业企业,在苏联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拖拉机、飞机制造、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等工业部门。”及所学可得出推动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由材料“苏联的石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装备大部分都能在本国制造了。”可得出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结合所学可得出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物质基础;深刻影响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
(2)由材料“新加坡国家经济发展局开发辖属的工业园区一览图。”可得出注重高新科技产业的研发;工业制造不断转型升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
19.答案:(1)历程:19世纪末,埃及知识界主张通过合法的方式建立主权国家;20世纪初,寻找民间支持,通过报刊宣传和创建党派等方式推动民族主义运动;一战期间,下层民众的广泛参与促使埃及的民族主义运动趋于高涨;一战结束后,英国政府承认结束埃及的主权国家地位,但是仍然保留特权。背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十月革命的影响等。
(2)变化:二战前,英国虽然承认了埃及的主权国家地位,但是仍然在埃及保留特权;二战后,埃及人民通过斗争,结束了英国在埃及的特权地位,维护了国家主权。说明:二战结束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英国的殖民统治地位受到削弱,如印度通过印巴分治、埃及通过苏伊士运河战争、肯尼亚人们通过武装起义等方式实现了独立自主,结束了英国在本土的统治,“日不落帝国”就此落下了帷幕。
解析:(1)历程:根据材料“19世纪末,埃及的知识界人士提出振兴民族文化和发展民族经济,通过合法的方式建立主权国家”可知,19世纪末,埃及知识界主张通过合法的方式建立主权国家;根据材料“1900年以后,他们开始转向寻求民间支持,创办报刊《利沃》(旗帜)作为宣传世俗民族主义思想的舆论阵地,进而创建祖国党”可知,20世纪初,寻找民间支持,通过报刊宣传和创建党派等方式推动民族主义运动;根据材料“一战期间,下层民众的广泛参与促使埃及的民族主义运动趋于高涨”可知,一战期间,下层民众的广泛参与促使埃及的民族主义运动趋于高涨;根据材料“1922年2月,英国政府正式承认埃及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但保留了英国在埃及的四项特权”可知,一战结束后,英国政府承认结束埃及的主权国家地位,但是仍然保留特权。背景: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可知,可从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十月革命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
(2)变化:根据材料“1922年2月,英国政府正式承认埃及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但保留了英国在埃及的四项特权”可知,二战前,英国虽然承认了埃及的主权国家地位,但是仍然在埃及保留特权;根据材料“埃及借由这场战争从英法手中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主权,使埃及的国家主权更加完整,增加了埃及财政收入,促进了埃及的发展”可知,二战后,埃及人民通过斗争,结束了英国在埃及的特权地位,维护了国家主权。说明:根据材料“‘日不落帝国’在一种‘喜剧的形式’中结束了它的抱负”和所学可知,可从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英国主要殖民地独立情况及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等角度进行分析。
20.答案:(1)背景: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二战后英国的衰落及其“委任统治”的危机;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自治政府已渐成型;苏联、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争夺;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宗教矛盾和民族隔阂。
(2)评价:建立在本国国家利益基础上;企图主导(控制)中东地区局势;帮助建立以色列国,纵容以色列扩展领土,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引发中东战争,造成中东矛盾激化;不利于世界和平。
解析:(1)据材料“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自治政府逐渐成型的背景下”可得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自治政府已渐成型;“起决定作用的是美国、英国和苏联”及所学知识可得出,二战后英国的衰落及其“委任统治”的危机,苏联、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争夺;“阿拉伯国家代表坚决反对”可知,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宗教矛盾和民族隔阂。
(2)据材料“由此引发中东战争,并愈演愈烈”可得出,引发中东战争,造成中东矛盾激化,不利于世界和平;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做法是建立在本国国家利益基础上,企图主导(控制)中东地区局势,帮助建立以色列国,纵容以色列扩展领土,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