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春雨绵绵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潺潺流水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
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
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伯牙绝弦 请同学们放声读 两遍。读出节奏,读出古文的味道来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俞伯牙 钟子期 能把伯牙和钟子期的关系读成文中的一个词吗? 知音 伯牙,姓伯,名牙,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yǐng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是啊,身份相去甚远,国家相去甚远的两个人,怎么会成为知音呢?是什么让他们成为知音呢?让我们从文中去探寻探寻答案。自由读读,划一划相关语句。 伯牙善古琴,钟子期善听。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了解? 哪个字是擅长的意思? 你发现是什么让伯牙与子期成为知音的?一个善鼓,一个善听,看来千里知音一琴牵,相同的爱好是两人成为知音的基础。 除了相同的爱好,还有什么促成两人成为知音呢?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哉、兮 谁能借助注释说说它们是什么意思? 古人感叹时的语气词是哉、兮,那么我们现代人呢? 我们一般读感叹词的时候,会怎么读? 拉长,停顿一下 听着琴仙伯牙弹奏的琴声,你情不自禁地说:善哉,善哉换成我们今天的话怎么说?善听的子期,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那么钟子期到底听到了什么,不由得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呢?现在就让我们当一回子期,用心聆听伯牙的琴声吧! 这段琴声,让我们看到了巍然屹立,让我们看到了高耸挺拔,文中哪个词是这段意思?你能读读这个句子,让我们看看峨峨的高山吗?洋洋的流水徜徉于他的琴声中 善听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什么? 这段琴声,让我们看到了广阔无边、浩瀚奔腾的江河,又是哪个简简单单的词表现了这丰富的意境呢? 伯牙琴艺绝伦,他肯定不止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想象,他还会志在哪里?我们也来模仿钟子期夸一夸伯牙 春雨绵绵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潺潺流水善哉,( )兮若( )!伯牙鼓琴,志在( )高山也罢,流水也罢,清风明月也罢,伯牙所念 ——子期听出的只是高山流水吗? 琴声也懂,心声也懂,志向也懂,这就叫——知音。 想象,面对着自己的知己、知心、知音,俞伯牙会有怎样的心情呢?会对子期说什么呢? 伯牙与子期完成了心与心的交流,他们相约第二年中秋再来相聚。伯牙带着淡淡的惆怅,更有满心的期待与知音告别。但是,当来年中秋到来之际,俞伯牙再去寻觅知音之时,听到的确是子期早已因病去世的噩耗,看到的确是子期冰冷的坟墓。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
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
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善哉”,太好了。“若”,好像。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钟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这才是知音啊!
?③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破琴”,把琴摔碎。“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这里指伯牙把钟子期当做他的知音。“复”,再,重新。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