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5 20:5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
第一单元测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
料,应该通过
A.神话传说
B.历史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2.云南元谋蕴藏着丰富的古文化遗产,至今还留存许多古生物、古人类、古文化遗留的化石
和遗迹,被人类学家称之为“天然原始社会博物馆”。通过对遗存的研究,我们可知道元
谋人
A.距今约170万年B.使用磨制石器C.知道使用火
D.掌握磨光技术
)3.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
研究中国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B.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C.战国铁制农具D.汉代耕作石画拓片
)4.“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是对史前时期的一次推论,从中我们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史料
结论
北京人牙齿化石
北京人前颜低平,眉骨粗大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频骨突出,吻部前伸,能够
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
直立行走
A.制造劳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B.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C.劳动在原始人进化中起着决定性因素
D.北京人外貌完全靠我们的想象和猜测
()5.下图是七年级某学生制作的北京人生产生活示意图,图中“?”处应该填入
北京人
采集、狩猎
使用火、保存火种
A.修建房屋
B.制作陶器
C.打制石器
D.种植作物
(
)6.右面是一组在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物品图片,它们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A.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B.北京人的饮食十分讲究
C.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
D.北京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烧骨和朴树籽
灰烬
历史七上·第一单元达标测试第1页(共6页)
)7.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
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
A.已经会人工取火B.以采集狩猎为生C.开始种植农作物D.会使用磨制石器
)8.归纳、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A.都会缝制衣服
B.面貌都与古猿相似
C.都会人工取火
D.都使用打制的石器
)9.“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图片能反映山顶洞人生活状况的是
A.骨耜
B.玉器
C.陶器
D.骨针
(
)10.山顶洞遗址下层墓地发现三具遗骨,骨架周围撒有赤铁矿粉的圆圈。红色的赤铁矿粉象
征着鲜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在死者的周围撒赤铁矿粉,祈求给死者以新
的生命,显然是原始灵魂不灭观念的反映。该考古发现说明山顶洞人
A.已有祭祀观念B.具有审美观念
·C.手工技艺高超
D.过着集体生活
(
)11.右图为某遗址出土陶器上的稻穗纹,我们可以猜测这是来自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12.右图是河姆渡房屋的栏、柱等木质构件,用到了榫、卯、销钉等,起到了固定房屋、抗压、受
拉的作用。这体现了当时
A.原始农业已经产生
B.原始居民具有生活智慧
C.黄河流域文化领先
D.农业生产工具不断革新
样卵结构
()13.右图是发现于陕西临潼的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该图反映出姜寨文明的特征是
A.种植水稻,兼有饲养家畜
B.刀耕火种,形成早期文明
C.精耕细作,形成农业文明
D.定居生活,形成原始聚落
)14.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因发现于仰韶村而得名,据统计,仅河
南就有多达约3000处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段话意在强调仰韶文化
A.延续时间很长B.分布地域集中
C.发掘遗址众多
D.影响较为有限
)15.公元前4000年前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迅速发展,无论是从地理还是文化的意义上,
都为此后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反映出
A.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
B.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的特征
C.仰韶文化最早形成文化圈
D.中华文明以中原地区为引领
历史七上·第一单元达标测试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