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课标要求:简述 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西方列强的四次侵华战争使19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中华民族面临最大的危机就是---亡国灭种 乱象中国---谣言时代辛亥革命前的中国1.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训练新兵、奖励实业、废科举,兴新学、派留学生、改革官制等。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剥削人民。
2.预备立宪:
1911年组成第一届责任内阁,13名内阁大臣中满族贵族9人其中皇族7人,被讽为“皇族内阁”第一种:清政府的自救之路清政府腐朽无能,丧失人心,孤家寡人第二种:维新派的改良之路梁启超:中国必须由封建专制经过君主立宪,才能实现民主共和。维新变法的失败已经证明改良的道路走不通直面危局,20C初,中国三大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变革社会的政治舞台,紧紧抓住最后自主发展民主政治的机会。第三种:革命派的革命之路同桌互助式学习:阅读课本第一目,完成问题。做好标记、识记,回答问题时尽量脱离课本。时间3分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此他们做了哪些准备?引导提示:
组织基础:两个组织---时间、地点、人物、刊物、宗旨、性质
思想基础:三民主义---内容、核心、局限;思想论战
军事基础:起义---时间、地点、人物、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3)组织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1)政治背景: 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危机,但丧失民心。根本原因辛亥革命中的中国武昌首义-引导提示时间、地点、成立政府、都督、国号、意义●新象中国 ——辛亥革命之武昌首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二目,完成问题。做好标记、识记,回答问题时尽量脱离课本。时间2分钟。★武昌北京●新象中国 ——辛亥革命之民国建立两大革命成果:
①成立中华民国 : 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首都:______;国旗: ______;改用公历。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确立三权分立政治体制。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__________ __________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象征“五族共和”结合美国共和政体与中国封建政体思考问题:
(1)第一章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
(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
(3)第三、四、五、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组织原则?
(4) 《临时约法》的直接目的、意义?第一章“总纲”:“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言论、集会、结社、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临时约法》的意义:
1.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2.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3.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一座丰碑。目的:限制总统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否定君主专制否定封建等级制度否定封建专制制度及“人治”观念 重点探究一:《临时约法》原则与意义●新象中国 ——辛亥革命之民国建立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孙中山查缺补漏: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后还颁布了哪些措施推动社会变革?(参考第三目第一段小字部分)政治:经济:社会道德与风俗: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权利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奖励华侨投资国内提倡公民道德,废除陋习1难点探究:
袁世凯何许人也?他为何会成为多方看好的炙手可热的可稳定时局的人物,最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结合第三目第2、3段及其小字部分,小组讨论,3分钟)●新象中国——辛亥革命之帝制终结袁世凯①袁世凯:操控北洋新军;掌握清朝军政大权(内阁总理大臣);具备一定的政治资本
②帝国主义:干涉革命,支持袁世凯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妥协;政府的财政困难;同盟会的涣散;立宪派与旧官僚混入;脱离人民群众帝制终结南北议和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各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新象中国——辛亥革命之帝制终结清帝退位诏书袁氏当国: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所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即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材料一:
皇帝是反动统治秩序赖以稳定的重心。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反动统治就乱了套。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的10年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中国现代工业1914—1920年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3.8%,面粉、卷烟等轻工业年增长率超过了20%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1.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政治民主化)2.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思想近代化)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工业化)4.移风易俗(风俗近代化)例题: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失败,这在根本上是因为
A.中国广大民众觉悟程度太低
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
C.帝国主义的干扰和破坏
D.中国自然经济残余的影响B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主观: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力量过于强大。启示: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革命失败表现:
直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根本: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变。吴玉章回忆录中这样记载:“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仍然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百年中国,沧桑巨变。
百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群魔乱舞。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先后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大小不同的贡献------
辛亥革命更是全面推进中国的近代化,有民主共和国,有《临时约法》
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1.《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D.中华民国代表人民的利益学以致用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理论是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D.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
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是指它 ( )
A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 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的依靠力量
C 动摇了封建制度根基
D 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学以致用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
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