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复习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复习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5 20:18:51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01
目标导航
02
思维导图
03
知识要点
04
历史图片
05
解题技巧
06
课堂探究
07
课堂过关
课程标准 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希腊城邦,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分析古代希腊文明的产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时空观念)
2.了解希腊城邦的特点及社会状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掌握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对其进行正确评价。(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知道亚历山大东征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客观评价亚历山大东征。(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一、希腊城邦
1.希腊半岛的地理环境及其影响:环海、多山、多岛屿,耕地十分有限;海岸线曲折,适宜航海业和   的发展。
2.早期文明的出现: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爱琴文明 
 海外贸易 
3.城邦的出现:公元   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它的突出特点是“   ”。
4.城邦的概况: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   和非公民(外邦人和奴隶),   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成年男性 
 公民 
 小国寡民 
 前8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   。
2.表现:(1)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   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2)   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3)伯里克利还建立了   制度,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3.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津贴 
 公民大会 
 抽签 
 高峰 
 伯里克利 
三、亚历山大帝国
1.灭亡波斯帝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   进攻波斯帝国。波斯国王在伊苏斯平原迎战。最后亚历山大以少胜多,击败了波斯大军。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
2.帝国的版图: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
   、   、   三洲的帝国。
 非 
 亚 
 欧 
 亚历山大 
3.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
(1)亚历山大东征具有   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2)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   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   联系和贸易往来。
 经济 
 文化 
 侵略 
图1 由图1可知,古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适宜航海业和
   的发展,古希腊人主要在地中海和
   沿岸进行殖民活动。 图2 图2是希腊北部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他率领军队东征,攻占埃及、   ,一直打到
_流域,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印度河
 波斯 
 黑海 
 海外贸易 
★(2023武汉)有学者写道: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打败波斯,重修巴比伦,试图实现希腊和波斯的完全统一。 他比过去许多征服者有远见,知道光凭武力帝国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于是,他的士兵变成了学校的老师,希腊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样涌来。这说明亚历山大治理国家时特别重视(   )  
A.文化和精神的力量
B.民主和法制的影响
C.商业和贸易的作用
D.礼仪和服饰的规范
找出材料强调的内容
通过改变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习俗来维持统治
 A 
材料说明亚历山大治理国家时特别重视文化和精神的力量,A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策和法规
材料没有涉及商业和贸易
礼仪和服饰不能完全代表材料中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偏概全
根据材料,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材料 雅典的民主制度宣扬全体公民共同具有政治权利和义务,但一些野心家打着民主旗号蛊惑民众,使民主成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甚至沦为一种暴民政治。例如,在一次对外战争中,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进行煽动,雅典人竟然随意处死得胜立功的将领。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课标要求:知道建立在奴隶基础上的希腊城邦。]
局限性:雅典的民主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甚至沦为一种暴民政治。
由材料中画下划线的语句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表现在一些野心家利用民主争权夺利;民主沦为暴民政治。
材料 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希腊化各国的君主改变了以往东方宫廷和国库贮藏巨额金银的习惯,将大量金银铸成货币以利流通,形成了一种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新兴经济……
写出材料中“远征”事件的名称。根据材料分析“希腊化世界”产生的影响。
2. [课标要求: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名称:亚历山大东征。影响:①促进东西方商业(经济)交流;②推动希腊文化的传播。
根据材料“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远征”事件的名称是亚历山大东征。根据材料“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希腊化各国的君主改变了以往东方宫廷和国库贮藏巨额金银的习惯,将大量金银铸成货币以利流通,形成了一种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新兴经济”可知,“希腊化世界”产生的影响是促进东西方商业(经济)交流,推动希腊文化的传播。
(   )1.希腊小的城邦公民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 400平方千米。这些数据反映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王权至上 B.封闭保守
C.小国寡民 D.商贸繁荣
希腊城邦
 C 
【解析】
根据材料“希腊小的城邦公民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 400平方千米”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C项正确。王权至上指的是君主权力集中,与希腊实行民主政治矛盾,排除A项;古代希腊属于海洋文明,发展对外贸易,不是封闭保守,排除B项;古代希腊属于海洋文明,商贸繁荣,但并不能从公民人数、城邦面积得出,排除D项。故选C项。
(   )2.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其中自由民为16.8万,外邦人为3.2万,奴隶为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之外。这可以用来佐证雅典民主政治
A.具有狭隘性 B.是最真实的民主
C.具有广泛性 D.是一种暴民政治
 A 
【解析】
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但自由民的比例较小,并且自由民中的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之外。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实质是少数人的民主,即奴隶主民主政治,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有狭隘性,A项正确。题干无法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是最真实的民主,排除B项;雅典民主政治实质是少数人的民主,不具有广泛性,排除C项;雅典民主政治不是暴民政治,排除D项。故选A项。
(   )3.“它的公民政治热烈而开放,人们在闹市高声谈论本邦事务,争执关于战争、法律等话题……而在东方政治里,如此鼓励参政要罕见得多,人民首先被要求忠君和顺从。”材料中的“它”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两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代雅典
雅典的民主政治
 D 
【解析】
根据材料“它的公民政治热烈而开放,人们在闹市高声谈论本邦事务,争执关于战争、法律等话题……而在东方政治里,如此鼓励参政要罕见得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形成了一套民主政治制度,强调公民政治权利,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D项正确。古代埃及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古代两河流域也是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项;古代印度属于东方文明,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A.亚历山大 B.伯里克利
C.汉谟拉比 D.释迦牟尼
(   )4.某同学在复习雅典的民主政治时,整理出了下面这份笔记。根据笔记内容,横线处应是
 B 
事件     改革 内容 雅典民主政治
时间 公元前5世纪 性质 奴隶制改革
国家 雅典 局限性 奴隶、妇女、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但是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B项正确。亚历山大进行东征,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排除A项;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人物,排除C项;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立者,排除D项。故选B项。
(   )5.雅典规定了一种“观剧津贴”制度,即在公共节庆表演戏剧的时候,发给每个公民两个欧布尔(古希腊货币单位)的津贴。公民们通过观看戏剧,受到了政治熏陶。这一举措旨在
A.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B.杜绝官场腐败现象
C.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D.保障所有人民利益
 C 
【解析】
据材料“雅典规定了一种‘观剧津贴’制度,即在公共节庆表演戏剧的时候,发给每个公民两个欧布尔(古希腊货币单位)的津贴。公民们通过观看戏剧,受到了政治熏陶”可知,这一举措旨在鼓励公民积极参政,提高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现象旨在鼓励公民积极参政,不是旨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杜绝官场腐败现象、保障所有人民利益,排除ABD项。故选C项。
(   )6. 下图是关于亚历山大帝国示意图。由此可直接了解到亚历山大帝国
 A 
亚历山大帝国
A.地跨亚、欧、非三洲
B.因军事扩张最终走向灭亡
C.沟通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
D.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心
【解析】
根据图片可知,地图显示亚历山大帝国地跨亚、欧、非三洲,A项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项排除;图片没有体现亚历山大帝国沟通了罗马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印度文明,C项排除;图片没有体现亚历山大建立的新城,成为东西方交流中的经济文化中心,D项排除。故选A项。
(   )7.“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客观上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使东方最终从属于西方
 A 
【解析】
据“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可知,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方,而东方文化也逐渐渗入到了到希腊文化之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A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希腊文明和东方文明的文化交流,但与这两个文明的衰落并无直接联系,排除BC两项;14-15世纪,西欧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D项。故选A项。(共32张PPT)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01
目标导航
02
思维导图
03
知识要点
04
历史图片
05
解题技巧
06
课堂探究
07
课堂过关
课程标准 了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
学习目标 1.通过《荷马史诗》和雕像艺术,了解希腊神话故事及作品反映的社会背景。(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对帕特农神庙、罗马大竞技场图片的识别和探究,了解其艺术特征。(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知道古希腊哲学和古罗马法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4.通过学习,认识古希腊罗马丰富多彩的古典文化,它们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一、文学和雕塑
1.文学:希腊神话的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代表作是《   》。
2.雕塑:希腊的   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境界。代表作有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掷铁饼者》。
 人物 
 荷马史诗  
二、建筑艺术
1.希腊: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罗马: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代表建筑有   、   和万神庙。
 凯旋门 
 大竞技场 
 神庙 
三、哲学和法学
1.哲学: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代表人物有提出“  ”的德谟克利特、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   和
   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2.法学: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   的渊源。
 欧洲法学 
 十二铜表法 
 百科全书 
 苏格拉底 
原子论 
四、公历的缘起
  凯撒以古埃及人的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
“   ”。4世纪,   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   的基础。
 公历 
 罗马 
 儒略历 
图1 图1是古希腊人物雕塑艺术作品《  》,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体现了崇尚
   的运动之美。 图2 图2反映的是亚里士多德,他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也是 _ 的创始人,提出的演绎等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对许多
   都有贡献。
 学科 
逻辑学
 人性 
掷铁饼者 
★(2023宜宾)在埃及太阳历的基础上创新了儒略历;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创新出石拱门、穹顶;制定《十二铜表法》,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这说明,古罗马(   ) 
A.成为欧亚文化发祥地
B.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
C.建立完整的法学体系
D.搭建了欧亚和平之桥
找出设问的主体
传播自己的文化
吸收外来文化创新
 B 
欧洲的发祥地是古希腊,时空概念错误
根据材料古罗马既吸收了外来文化又传播了自身文化,这说明古罗马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 B项正确
“完整”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
埃及位于非洲,时空概念错误
罗马大竞技场遗址
根据材料,指出罗马大竞技场在“构造”上的特点,并概括影响建筑风格的因素。你如何看待“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
材料 罗马大竞技场在吸收希腊建筑特点的同时,它的拱券构造很好地发挥了石材抗延展力弱,抗挤压力强的特点。赋予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
  ——摘编自[日]佐藤达生《图说西方建筑简史》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特点:①拱形结构;②充分发挥了建筑材料的优点;③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因素:①建筑传统;②建筑技术;③建筑材料。
理解:①西方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②注重传承;③各具特色。
阅读材料,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从“拱券构造”“发挥了石材抗延展力弱,抗挤压力强的特点”可知它的构造特点;归纳概括“赋予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前面的内容,即为影响建筑风格的因素。
材料一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多篇。绝大部分作者已无法考证。《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和高尚情操,有的描写劳动者的勤劳勇敢,有的赞扬反抗压迫,同时也保存了丰富的商周时期的史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光辉的地位。
2. [课标学业要求:初步理解、尊重各个文明之间的差异。]
材料二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根据民间的短歌创作而成,分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主要描述了英雄的故事,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社会斗争,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民俗学等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1)根据材料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材料二“《荷马史诗》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根据民间的短歌创作”可知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果;根据材料一“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和高尚情操,有的描写劳动者的勤劳勇敢,有的赞扬反抗压迫”,材料二“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社会斗争”可知两者都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貌都作出了深刻的描写;根据材料一“同时也保存了丰富的商周时期的史料”,材料二“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民俗学等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可知两者都对后世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研究史料;根据材料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光辉的地位”,材料二“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可知两者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2)根据材料一“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和高尚情操,有的描写劳动者的勤劳勇敢,有的赞扬反抗压迫”,材料二“《荷马史诗》主要描述英雄故事”,可知,《诗经》更关注的是民生民情,而《荷马史诗》更主张个人主义,是自我意识的体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诗经》《荷马史诗》的相同点。
①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果;②都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貌都作出了深刻的描写;③都对后世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研究史料;④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言之成理、任答三点即可)
(2)文明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指出《诗经》和《荷马史诗》体现了中西方的哪些文化差异?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文明之间的差异性?
文化差异:①《诗经》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关注民生民情;②《荷马史诗》主张个人主义,自我意识的体现。(言之成理即可)
对待差异性:①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②懂得吸收文化中的精华;等等。(言之成理、任答一点即可)
(   )1.考古学家在特洛伊古城发掘出大量珠宝,还有“木马残骸”。这一考古发现可与《荷马史诗》中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形成印证。由此可见,《荷马史诗》
A.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 
B.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C.反映了原始社会状况 
D.复原了罗马帝国风貌
文学和雕塑
 B 
【解析】
考古学家在特洛伊古城发掘出大量珠宝,还有“木马残骸”。这一考古发现可与《荷马史诗》中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形成印证。这说明《荷马史诗》一定的史料价值,B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说明《荷马史诗》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排除A项;《荷马史诗》反映的是奴隶社会状况,排除C项;《荷马史诗》反映的是古希腊,与罗马帝国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   )2.右图《掷铁饼者》被誉为“凝固在瞬间的永恒”。该作品从艺术角度体现了
A.追求享乐主义的社会风气 
B.主张克制理性的生活哲学 
C.崇尚健美体魄的运动之美 
D.推崇科学民主的主流思潮
 C 
【解析】
《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表现了古希腊崇尚健美体魄的运动之美,C项符合题意。《掷铁饼者》不能体现追求享乐主义的社会风气,排除A项;《掷铁饼者》没有主张克制理性的生活哲学,排除B项;《掷铁饼者》没有推崇科学民主的主流思潮,排除D项。故选C项。
A.几何学的成就领先于世界 B.普遍崇尚力量、阳刚之美 
C.美学观念受到几何学影响 D.神灵崇拜主导了艺术创作
(   )3. 下面两幅图意在说明古希腊
建筑艺术
 C 
【解析】
根据题干图示,古希腊雕塑符合黄金比例关系、古希腊帕特农神庙东西方向立面遵循黄金镶嵌的比例关系,可以得出古代希腊的美学观念受到几何学影响,C项正确。题干图示的侧重点是雕塑和建筑符合黄金比例的美学观念,不是几何学,排除A项;普遍崇尚力量、阳刚之美是古希腊雕塑的特点,排除B项;神灵崇拜主导了艺术创作不符合题干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   )4.罗马大斗兽场的柱式来自于希腊,圆形拱门来自于两河流域的亚述;罗马法的抵押制度来自希腊,消费借贷制度来自西西里,有些契约制度来自埃及。这表明
A.古罗马建筑华丽宏伟 B.罗马帝国繁荣开放 
C.文明因为交流而多彩 D.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 
【解析】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文明借鉴了很多其它地区的文明,这说明人类文明交往促进了文化的融合,文明因交流而多彩,C项正确。古罗马建筑华丽宏伟只是描述了古罗马建筑的特点,没有涉及到文明交流的方面,排除A项;罗马帝国繁荣开放并没有直接涉及到文明交流的内容,不能体现材料主旨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排除B项;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是在新航路开辟后,与这段话的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   )5.苏格拉底将探索的眼光从自然界转向人类本身,他强调:人是不配称为“有智慧”的,人类要通过自己的认识实现对神的认识。这阐释了
A.“原子论”
B.“认识你自己” 
C.“美德即知识”
D.“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B 
哲学和法学
【解析】
据材料“人类要通过自己的认识实现对神的认识”并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观点是“认识你自己”,从而实现对神的认识,B项正确。原子论是指关于原子概念的学说,德谟克利特探讨了物质结构的问题,提出了原子论的思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美德即知识”,强调的观点是“认识你自己”,从而实现对神的认识,排除C项;D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   )6.据古罗马史书记载,公元前5世纪,三名罗马使者被派去雅典以熟悉其制度和风俗,并了解其他希腊城邦的法律。他们回国后参与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这体现了
A.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
B.罗马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 
C.罗马与希腊间相互影响
D.希腊城邦法律具有包容性
 A 
【解析】
由材料“公元前5世纪,三名罗马使者被派去雅典以熟悉其制度和风俗,并了解其他希腊城邦的法律。他们回国后参与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可知,这体现了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A项符合题意。罗马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罗马与希腊间相互影响,排除C项;希腊城邦法律具有包容性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   )7.如下图示意图呈现的是
公历的缘起
 B 
A.希腊哲学  B.历法演变 
C.罗马扩张  D.雅典民主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罗马皇帝以此为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B项正确。示意图没有涉及希腊哲学,排除A项;示意图没有涉及罗马的扩张,排除C项;示意图没有涉及雅典民主的信息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共29张PPT)
第二单 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01
目标导航
02
思维导图
03
知识要点
04
历史图片
05
解题技巧
06
课堂探究
07
课堂过关
课程标准 知道建立在奴隶基础上的罗马共和国,了解罗马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学习目标 1.知道罗马城邦兴起后,通过对外征服战争不断开疆拓土,最终形成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了解在征服过程中,罗马也由最初的贵族共和制逐步向君主专制转变。(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1.罗马城邦的兴起:约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逐渐从
   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罗马共和国:
(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公元   年。
 前509 
 意大利 
(2)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①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   手里,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   权力机关。
②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③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十二铜表法 
 最高 
 元老院 
3.罗马共和国的扩张:
(1)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2)经过三次“布匿战争”,罗马战胜了   ,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3)公元   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
   地区的霸主。
4.斯巴达克起义:
(1)概况:公元   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最终被血腥镇压。
(2)影响: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前73 
 地中海 
 前2 
 迦太基 
二、罗马帝国
1.罗马帝国的建立:
(1)公元前49年,   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控制了元老院,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他不久后被谋杀。
(2)公元前31年,   成为内战最后的胜利者。
(3)公元   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罗马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   。
2.罗马帝国的扩张:   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地中海 
 2 
 罗马帝国 
 前27 
 屋大维 
 凯撒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1.罗马帝国走向衰亡的原因:
(1)内因: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   危机。
(2)外因:375年,   大举侵入罗马帝国。
2.罗马帝国的分裂: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476 
 日耳曼人 
 奴隶制 
图1 图1是 的象征。相传一对曾被母狼照料的孪生兄弟,建立了一座新城,这座城邦后来逐渐演变为     。
图2 图2是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从图中可知公元2世纪地中海成了    的“内湖”。
 罗马帝国 
 共和国 
罗马城
回答目的
在各领域都是正面形象
★(2023广东)在古罗马的建筑和其他艺术中,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慈的统治者。这种艺术行为旨在(   ) 
 A 
利用艺术手法从多个方面来美化皇帝,主要是为了显示皇帝在每个领域都是存在,凸显皇帝在罗马城邦唯一至高无上的权威,A项正确
材料中“武士”与“民主”“平等”无关,以偏概全
表现神人同形同性是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与史实不符
材料中没有体现推动罗马法普及
A.塑造罗马皇帝权威
B.倡导民主与平等
C.表现神人同形同性
D.推动罗马法普及
材料 布匿战争是公元前264—前146年在罗马和迦太基之间进行的三次战争,名字来自当时罗马对迦太基的称呼(布匿库斯)。布匿战争的结果是迦太基被灭,迦太基城也被夷为平地。
同迦太基的战争对罗马的影响是什么?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影响:罗马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成为西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从材料“迦太基城也被夷为平地”可知,罗马取胜,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材料 由于执政官任期短,彼此牵制,权力有限,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元老院,它由有权势的贵族和退职的执政官组成,任职终身,有决定内外政策、审查和批准法案、控制并支配国家财产的权力,也有权监督执政官的行动。
——《世界历史·罗马史》
从材料反映的内容分析,当时处在罗马历史上的什么时期?掌握国家实权的是谁?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课标要求: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罗马共和国。]
时期:罗马共和国。掌握实权:元老院。
从材料“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元老院”,可以判断当时是罗马共和国时期。
(   )1.“罗马的政治制度与希腊的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统治权主要是掌握在一个团体手中。”这个团体被称为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保民官  D.执政官
罗马城邦
 A 
【解析】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A项符合题意;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元老院,不是保民官、执政官,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   )2.在罗马共和国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平民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他们迫使贵族在政治上作出让步,如《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据此,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这个时期的罗马正在经历一个民主化的过程。这个“民主化的过程”
A.真正地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B.实质是维护罗马贵族的统治 
C.是对罗马对外扩张的否定
D.旨在追求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罗马共和国贵族体制下,这个“民主化的过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但其实质是维护罗马贵族的统治。因此,选项是对这个“民主化的过程”的深入理解,B项正确。“真正地维护了平民的利益”表述错误,排除A项;罗马对外扩张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与此时代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   )3. 英语单词七月July来源于凯撒的名字中的尤利乌斯(Julius)。而八月August来源于奥古斯都(Augustus)的称号,这和下列哪一史实有关
A.亚历山大东征 B.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
C.布匿战争胜利 D.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罗马帝国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他被称为“奥古斯都”,D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与罗马无关,排除A项;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是在古希腊雅典城邦,与古罗马不符,排除B项;布匿战争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的战争,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   )4.“(罗马)皇帝可以自己制定法律。这就是说,法律再也不必在公民大会上制定。”这反映
A.罗马从共和制走向帝制
B.罗马法越来越完善 
C.公民大会失去最高权力
D.罗马陷入统治危机
 A 
【解析】
“皇帝自己可以制定法律,法律再也不必在公民大会上制定”表明罗马体制由共和国走向帝制。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均排除。故选A项。
A.通过扩张传播了古埃及文明
B.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将地中海变成了疆域“内湖”
D.将疆域扩展至印度河流域
(   )5. 下图是古代某帝国的形势图。观察下面地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C 
【解析】
根据图片可以得出这是罗马帝国的疆域图,此时的罗马帝国横跨亚、欧、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它的“内湖”,C项正确。罗马帝国不可能传播古埃及文明,排除A项;地图上体现不出罗马帝国的扩张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排除B项;地图上可以看出罗马帝国疆域并没有扩展至印度河流域,排除D项。故选C项。
(   )6.下图时间轴反映了哪一国家(政权)的兴衰
 B 
罗马帝国的衰亡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波斯帝国
【解析】
题干时间轴反映了古罗马的兴亡。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揽大权,标志着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结束的标志,B项符合题意。题干时间轴反映了古罗马的兴亡,与古希腊、亚历山大帝国、古巴比伦无关,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   )7.在国内外史学界中,一种占优势的传统观点认为:公元476年,“蛮族”将领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这里的“蛮族”是指
A.雅利安人 B.日耳曼人
C.古希腊人 D.苏美尔人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灭亡。所以这里的蛮族指的是日耳曼人,B项正确。雅利安人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古希腊人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苏美尔人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