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检测(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检测(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5 21:52:41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属,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晋升之梯。这说明新的军功爵制(   )。
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解析】根据材料“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属,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晋升之梯”可知,新的军功爵制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故选B项;A项说法片面,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单向流动即各阶层的晋升,D项错误,排除。
2.战国时期实行任命制和俸禄制,文学、游谈、军功、游侠成为官吏选拔的四大途径,君主对任命官吏亦多酬以禄米或赐以金银。各国还形成了对官僚监督、考核与赏罚的年终考绩办法——“上计”。这些史实可以说明当时(   )。
A.世族世官制的形成 B.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C.监察制度的理性化 D.政治设计的制度化
【解析】材料“实行任命制和俸禄制……各国还形成了对官僚监督、考核与赏罚的年终考绩办法”说明战国时期政治出现制度化趋向,故选D项;世族世官制在夏商周时期已经形成,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政府与官吏的关系,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只是反映考核制度的形成,因此无法说明监察制度的理性化,排除C项。
3.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在各地设立中正官,其中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同时规定中正官只有品评权,任命权归朝廷所有。这表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使官员选拔有了客观标准
C.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
D.打破了士族垄断官场局面
【解析】根据材料“朝廷在各地设立中正官,其中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同时规定中正官只有品评权,任命权归朝廷所有”可知,中央任命中正官选拔人才,选官权由地方收归到了中央,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员选拔的具体标准,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下,以门第出身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并不利于提升官员的政治素养,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排除D项。
4.《旧唐书》记载,(杨绾)上疏条奏贡举之弊曰:“……今之取人,令投牒自举,非经国之体也。望请依古制,县令察孝廉,审知其乡闾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于州。……自县至省,不得令举人辄自陈牒。”材料反映了杨绾(   )。
A.主张恢复察举的古制 B.反对科举取士的制度
C.要求完善科举的流程 D.注重科举的品德考察
【解析】材料“今之取人,令投牒自举,非经国之体也。望请依古制,县令察孝廉,审知其乡闾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是对科举选人中缺乏对道德考察的弊端提出的建议,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5.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较为健全,监察官员的管理制度尤为严格。如宋代御史每月至少奏事一次,叫作“月课”,如果上任以后百日之内无所纠弹,则罢黜作外官,或罚“辱台钱”。这一规定旨在(   )。
A.提升监察制度效能 B.限制监察官员权力
C.完善官吏监督体制 D.构建权力制衡机制
【解析】据题意可知,宋朝时期的监察官员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这一规定督促监察官员对其他官员进行严格的监察,旨在提升监察制度的效能,A项正确;材料所述宋代要求监察官员经常对其他官员进行纠弹,这一规定并不是在限制监察官员的权力,排除B项;材料所述做法是在加强监察力度,而不是完善官吏监督体制,排除C项;这一规定强调的是对监察官员进行督促,而不是构建权力的制衡机制,排除D项。
6.宋代名臣柳开指出:“同时登第者,指呼为同年。其情爱相视如兄弟,以至子孙累代,莫不为昵比,进相援为显荣,退相累为黜辱。”如王安石、司马光等“皆假考试之名,以行其学说,展其势力也”。这表明宋代科举制(   )。
A.促进了程朱理学的发展 B.导致社会阶层固化
C.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D.易于形成朋党集团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年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子之间会结成利益集团,形成所谓的“朋党”,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程朱理学,A项排除;科举制能够促进阶层流动,B项排除;科举制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C项排除。
7.唐以前的谏官均为宰相的属员,而宋代台谏官由宰相任免变为由皇帝“亲擢”。《宋史》记载:“选谏官、御史,凡执政之臣尝所荐者,皆不与选。”这表明宋代(   )。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三省体制已名存实亡
C.中枢制衡机制日益完善 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对宰相进行了限制,加强了监察机构的独立性,以便其更好地为皇权服务,这表明宋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D项正确;秦朝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三省体制,排除B项;“中枢制衡机制日益完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
8.“政党分肥制”是17—18世纪欧美国家的一种政治现象,执政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要更换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员,导致新上任官员拼命捞钱。据此可推知,该现象(   )。
A.易造成任内官员腐败
B.迟滞了欧美社会转型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促使多数人掌握权力
【解析】根据材料“导致新上任官员拼命捞钱”可知,政党分肥制容易导致任内官员腐败,故A项正确;B项夸大了“政党分肥制”的影响,故排除;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会降低政府行政效率,故排除C项;这种政权瓜分只涉及“党内同僚”,未涉及多数人,故排除D项。
9.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9世纪,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   )。
A.政党被议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C.改革目的是保证政府施政的连续性
D.责任制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解析】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保证了政府施政不受干扰,体现了文官政治中立的特征,有利于政府施政的连续性,故选C项。
10.西方文官制下,高级文官不仅是主管大臣的重要助手,而且还握有某些“控制部门大臣的权力”,他们可以通过沉默不语让大臣犯错误。所以高级文官敢于在政策上提出并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必担心被大臣解雇。这是因为(   )。
A.文官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B.文官是从不更换的幕后政府
C.法律赋予文官的制约权 
D.文官违背了政治中立的原则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文官系统的相对独立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必担心被大臣解雇”可知,B项正确;文官对主管大臣没有制约权,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1.下表所示为1959年美国联邦政府10 851名行政长官的学历占比。这体现了美国的文官制度(   )。
学历 初中 程度 某种程度的 大学教育 本科 硕士 研究生 博士 研究生
占比 0.5% 90% 80% 25% 10%
A.促进了教育制度改革 B.导致文官录取比例增加
C.注重官员的文化素养 D.不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
【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1959年美国10 851名行政长官的学历中,接受某种程度的大学教育人员占比最大,其次是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占比也不小,这说明美国文官的受教育水平较高,体现了美国文官制度注重官员的文化素养,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美国文官制度对教育制度改革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美国文官制度下选拔人才重视学历,与录取比例无关,排除B项;文官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排除D项。
12.下表是1764—1895年清代地方官入仕途径比例变化情况表。对表中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官员数 科举 荫仕 捐纳 其他入仕途径
1764年 2071人 72.5% 1.1% 22.4% 4%
1840年 1949人 65.7% 1% 29.3% 4%
1871年 1790人 43.8% 0.8% 51.2% 4.2%
1895年 1975人 47.9% 1.2% 49.4% 1.5%
A.清代的科举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B.德行成为清代选官的主要标准
C.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加剧了卖官鬻爵现象
D.战争导致清政府财政困难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1840年后,清朝地方官入仕途径中捐纳的比重不断上升,这反映出鸦片战争后,由于战争不断,清政府财政出现问题,希望通过捐官的方式增加财政收入,故选D项;科举入仕比例虽然下降,但1895年仍占47.9%,这说明科举制仍是当时重要的选官制度,排除A项;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科举和捐纳是重要的入仕途径,故才能和财富是选官的主要标准,排除B项;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895年捐纳的比重相比1871年有所下降,排除C项。
13.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由于它被废止,整个社会丧失了它特有的制度体系。”此后,新式学堂数量激增引发新型学生群体投身于社会各种运动中,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这说明科举制的废止(   )。
A.导致了清政府的灭亡
B.推动清朝开始改革选官制度
C.推动了传统社会转型
D.受到了外部列强压力的刺激
【解析】根据“新式学堂数量激增引发新型学生群体投身于社会各种运动中,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可知,科举制废止使新式学堂数量激增,新型学生群体投身于社会各种运动中,引发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变动,即推动了传统社会转型,C项正确;科举制的废止并没有直接导致清政府的灭亡,排除A项;清朝开始改革选官制度是在科举制被废止之前,排除B项;科举制的废止主要是因为内忧外患,并不仅仅是因为受到外部列强压力的刺激,排除D项。
14.下表所示为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从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课程 几何代数 理化 植物动物 图画 体操
课时 20 8 8 4 10
A.教育出现近代化趋势 B.殖民地教育特征明显
C.传统教育仍占主导地位 D.近代教育已取代传统教育
【解析】从课程分类来看,既有中国儒家经学,也有西方自然科学等课程;从课时分布来看,儒学与西学课时数量差别不大,由此可知A项正确。B项错误,近代中国并非殖民地,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项与材料信息明显不符,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近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并行的局面,D项错误。
15.下表所示为民国时期县长考试内容及流程。据此可知,民国时期的县长考试(   )。
第一试 第二试 第三试 第四试
考试 内容 三民主义、建国方略、中国国民党革命史 法学通论、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中外近百年历史、中国人文地理 现行法令概要、国际条约概要、本省财政、本省实业及教育、本省路政及水利 口试(前三试均为笔试),注重应试人的经验及才识
A.注重德才兼备 B.强调出身
C.深受科举影响 D.突出行政能力
【解析】据材料可知,县长考试内容全面,主要涉及国民党革命史、建国方略、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实业、教育及水利路政等内容,且第四试“注重应试人的经验及才识”,这说明该考试想要选拔实用型人才,对解决问题的行政能力的考查很重视,故选D项;材料没有明确个人品行的重要性,“德才兼备”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县长选拔的考试内容,未明确提及出身问题,故“强调出身”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考试内容,而不是考试这种形式,排除C项。
16.阅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
年份 内容
1979年 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缺少一大批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
1980年 邓小平提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逐步制定完善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
1981年 陈云提出,从现在起,就成千上万地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让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在各级领导岗位上锻炼
A.国家公务员制度已经形成
B.干部管理实现了现代化
C.党管干部的原则正式确立
D.干部选拔服务改革开放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中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邓小平认为我国缺乏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人才,因此邓小平和陈云主张要让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这说明干部选拔为改革开放服务,D项正确;1993年公务员制度正式推行,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干部管理实现了现代化,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党管干部原则,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5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御史巡按制度经历了一个草创、发展完善和逐步败坏的过程。洪武朝七品御史巡按可纠劾地方任何官员。弘治以后,御史巡按制度发生了变化,巡按御史除独专出巡、举劾事之外,又攫取了不少行政、军事权。明朝统治者不断削减地方官的权力,而派朝官去控制他们,巡按“事在承上而不在恤下”,实际取代了按察司。明代统治者对巡按侵权既没有相应办法防范于前,更没有得力措施制约于后。
——摘编自王世华《略论明代御史巡按制度》
材料二 1978年以来,党内巡视重新被提出来。1990年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明确中共中央以及省一级党的委员会,可以向所辖地区、部门派出巡视工作小组。1996年,十四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正式提出巡视制度,由中共中央选派部级干部开展巡视,并将情况直接报告中央纪委,及时报告党中央。2001年,中共中央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各级巡视制度。2007年,中共十七大第一次将巡视制度写入党章。2009年,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并成立中央巡视组,取代之前成立的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表明派出巡视组的主体不是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而是中共中央和各省区市党委。
(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御史巡按的职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巡按侵权现象。(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6分)
答案 (1)特点:位卑权重;职权扩大;服务皇权;缺乏监督。(4分)
简评:是皇权强化的产物;巡按御史的腐败不可避免。(4分)
(2)变化:渐进性;制度化;权威性。(3分)
意义: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现代化建设。(3分)
【解析】第(1)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一“洪武朝七品御史巡按可纠劾地方任何官员”得出巡按位卑权重;根据材料一“巡按御史除独专出巡、举劾事之外,又攫取了不少行政、军事权”得出职权扩大;根据材料一“事在承上而不在恤下”可得出服务皇权;根据材料一“对巡按侵权既没有相应办法防范于前,更没有得力措施制约于后”得出缺乏监督。第②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巡按侵权是皇权强化的产物;巡按御史的腐败不可避免。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时间线索可得出呈现渐进性的特点;根据材料二“2009年,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并成立中央巡视组”可得出制度化、权威性。第②小问,根据材料二“由中共中央选派部级干部开展巡视,并将情况直接报告中央纪委,及时报告党中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现代化建设。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清政府诏废八股,改试策论,要求各省均于省城改书院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同年10月,政务处会同礼部奏定《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的举人、进士,在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共举行留学毕业生考试七次,大量留学生借此跻身仕途。为筹备立宪,清政府对资政院、咨议局议员的选聘均仿行西方的代议制度,实行选举制。清政府制定了《资政院议员选举章程》《各省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等,对被选举人的资历、身份、财产均作了严格的规定限制。活跃在清末资政院中的议员罗杰、雷奋等人,借此进入政治领域,并在推动清政府的改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鞠方安《试论清末选官制度的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选官制度改革的内容,并分析清末选官制度改革的原因。(12分)
答案 内容:逐步废除科举制;实行学堂考试选官和留学生考试选官制度;咨议局和资政院议员采用选举制。(6分)
原因:民族危机与清王朝统治危机加深;西方思想的传入及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传统的科举制不利于实用人才的选拔与任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清末新政的推动。(6分,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第①小问,据材料“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清政府诏废八股,改试策论”“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的举人、进士,在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共举行留学毕业生考试七次,大量留学生借此跻身仕途”“清政府对资政院、咨议局议员的选聘均仿行西方的代议制度,实行选举制”概括得出。第②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清末选官制度改革是清末新政的一部分,当时民族危机与清王朝统治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传统的科举制不利于实用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西方思想及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19.(14分)伴随着英国政治现代化的历程,近代文官制度逐渐在英国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财政大臣罗金厄姆为了扩大内阁的权力,于1782年推动议会通过《文官定员法案》等法案,限制国王恩赐官职的权力,把任命文官的权力从国王之手转入到内阁各部门负责人的手中。1805年,财政部还首先设立了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对稳定性。此次改革是英国的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涉及职业道德操守、专业化、任用制度等方面,其首要意义在于将文官及整个文官体系完全纳入了议会的领导之下。
——摘编自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从政治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1855年,在议会专门委员会作出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令,将国王、少数政治寡头和高级文官的恩赐官职特权转交到文官委员会手中,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并任用文官。1870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的方式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英国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通过上述两道法令确定下来,从而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此次改革的政治因素。(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6分)
(3)据材料一、二,简述近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启示。(2分)
答案 (1)主要成就:取消了国王的人事任免权;奠定了文官常任的原则;文官体系纳入议会领导。
政治因素:议会和国王的斗争;两党政治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发展。(6分)
(2)主要内容:以公开考试的方式录用文官;实行文官政绩晋升制。
历史意义:改善了政界腐败风气;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巩固了议会改革的成果;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6分)
(3)启示:公开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2分)
【解析】第(1)问第①小问,据材料一“限制国王恩赐官职的权力,把任命文官的权力从国王之手转入到内阁各部门负责人的手中……此次改革是英国的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涉及职业道德操守、专业化、任用制度等方面,其首要意义在于将文官及整个文官体系完全纳入了议会的领导之下”概括得出。第②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议会和国王的斗争、两党政治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发展等角度分析。第(2)问第①小问,据材料二“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并任用文官。1870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的方式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概括得出。第②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减少腐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巩固议会改革成果、促进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等角度分析。第(3)问,依据所学知识从公开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等角度思考。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朝科举考试概况表
朝代 录取数据 部分状元概括
唐朝 开科264次,《文献通考》记载唐朝共录取进士6427人,据后世考订实际为万人左右;唐代共有369名宰相,80%是进士出身 有姓氏可考者150多人,有籍贯可考者70人,其中南方19人,北方51人
宋朝 北宋 开科81次,录取进士51 66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 有姓氏可考者71人,有籍贯可考者64人,其中南方29人,北方35人
南宋 开科49次,录取进士45 64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 有姓氏可考者49人;有籍贯可考者37人,其中南方37人,北方0人
元朝 开科16次,录取进士1139人 有姓氏可考者33人,有籍贯可考者12人,其中南方2人,北方10人
明朝 开科92次,录取进士24 636人,其中将近一半是寒门子弟 有姓氏可考者91人,有籍贯可考者90人,其中南方80人,北方10人
清朝 开科114次,录取进士26 888人 有姓氏可考者114人,有籍贯可考者114人,其中南方99人,北方15人
——据林白、朱梅苏《中国科举史话》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 示例一
论题:南方科举考试成绩逐渐领先北方,南北不均衡现象加重。(2分)
阐述:南宋时期,南方状元人数开始多于北方,到明清时期,南方状元人数大大领先北方。这是由于自唐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元朝时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地区,人才辈出。由此可知,科举录取人数的分布状况反映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程度,是各地综合实力的体现。(10分)
示例二
论题:宋朝科举制比唐朝科举制更为发达完善。(2分)
阐述:宋朝科举录取的进士数量远远多于唐朝。这是由于宋朝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宋朝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多个机构以分散权力,这需要大量的官员;宋朝从根本上改变了唐朝仍然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宋朝的科举制原则上向全社会开放,更加强调公平竞争,促进了人才的涌现(如答印刷术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也可适当给分)。从唐到宋,科举制日益发展完善,促进了政治体制的稳固与向学风气的形成。(10分)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解答本题可以从整体上回答,如科举考试历史悠久;可以选择一个朝代回答,如宋朝科举制与崇文抑武;可以从一个方面回答,如从状元分布看经济重心南移;可以将两个朝代进行比较,如唐宋科举制的发展。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属,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晋升之梯。这说明新的军功爵制(   )。
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2.战国时期实行任命制和俸禄制,文学、游谈、军功、游侠成为官吏选拔的四大途径,君主对任命官吏亦多酬以禄米或赐以金银。各国还形成了对官僚监督、考核与赏罚的年终考绩办法——“上计”。这些史实可以说明当时(   )。
A.世族世官制的形成 B.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C.监察制度的理性化 D.政治设计的制度化
3.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在各地设立中正官,其中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同时规定中正官只有品评权,任命权归朝廷所有。这表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使官员选拔有了客观标准
C.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
D.打破了士族垄断官场局面
4.《旧唐书》记载,(杨绾)上疏条奏贡举之弊曰:“……今之取人,令投牒自举,非经国之体也。望请依古制,县令察孝廉,审知其乡闾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于州。……自县至省,不得令举人辄自陈牒。”材料反映了杨绾(   )。
A.主张恢复察举的古制 B.反对科举取士的制度
C.要求完善科举的流程 D.注重科举的品德考察
5.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较为健全,监察官员的管理制度尤为严格。如宋代御史每月至少奏事一次,叫作“月课”,如果上任以后百日之内无所纠弹,则罢黜作外官,或罚“辱台钱”。这一规定旨在(   )。
A.提升监察制度效能 B.限制监察官员权力
C.完善官吏监督体制 D.构建权力制衡机制
6.宋代名臣柳开指出:“同时登第者,指呼为同年。其情爱相视如兄弟,以至子孙累代,莫不为昵比,进相援为显荣,退相累为黜辱。”如王安石、司马光等“皆假考试之名,以行其学说,展其势力也”。这表明宋代科举制(   )。
A.促进了程朱理学的发展 B.导致社会阶层固化
C.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D.易于形成朋党集团
7.唐以前的谏官均为宰相的属员,而宋代台谏官由宰相任免变为由皇帝“亲擢”。《宋史》记载:“选谏官、御史,凡执政之臣尝所荐者,皆不与选。”这表明宋代(   )。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三省体制已名存实亡
C.中枢制衡机制日益完善 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8.“政党分肥制”是17—18世纪欧美国家的一种政治现象,执政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要更换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员,导致新上任官员拼命捞钱。据此可推知,该现象(   )。
A.易造成任内官员腐败
B.迟滞了欧美社会转型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促使多数人掌握权力
9.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9世纪,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   )。
A.政党被议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C.改革目的是保证政府施政的连续性
D.责任制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10.西方文官制下,高级文官不仅是主管大臣的重要助手,而且还握有某些“控制部门大臣的权力”,他们可以通过沉默不语让大臣犯错误。所以高级文官敢于在政策上提出并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必担心被大臣解雇。这是因为(   )。
A.文官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B.文官是从不更换的幕后政府
C.法律赋予文官的制约权 
D.文官违背了政治中立的原则
11.下表所示为1959年美国联邦政府10 851名行政长官的学历占比。这体现了美国的文官制度(   )。
学历 初中 程度 某种程度的 大学教育 本科 硕士 研究生 博士 研究生
占比 0.5% 90% 80% 25% 10%
A.促进了教育制度改革 B.导致文官录取比例增加
C.注重官员的文化素养 D.不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
12.下表是1764—1895年清代地方官入仕途径比例变化情况表。对表中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官员数 科举 荫仕 捐纳 其他入仕途径
1764年 2071人 72.5% 1.1% 22.4% 4%
1840年 1949人 65.7% 1% 29.3% 4%
1871年 1790人 43.8% 0.8% 51.2% 4.2%
1895年 1975人 47.9% 1.2% 49.4% 1.5%
A.清代的科举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B.德行成为清代选官的主要标准
C.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加剧了卖官鬻爵现象
D.战争导致清政府财政困难
13.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由于它被废止,整个社会丧失了它特有的制度体系。”此后,新式学堂数量激增引发新型学生群体投身于社会各种运动中,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这说明科举制的废止(   )。
A.导致了清政府的灭亡
B.推动清朝开始改革选官制度
C.推动了传统社会转型
D.受到了外部列强压力的刺激
14.下表所示为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从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课程 几何代数 理化 植物动物 图画 体操
课时 20 8 8 4 10
A.教育出现近代化趋势 B.殖民地教育特征明显
C.传统教育仍占主导地位 D.近代教育已取代传统教育
15.下表所示为民国时期县长考试内容及流程。据此可知,民国时期的县长考试(   )。
第一试 第二试 第三试 第四试
考试 内容 三民主义、建国方略、中国国民党革命史 法学通论、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中外近百年历史、中国人文地理 现行法令概要、国际条约概要、本省财政、本省实业及教育、本省路政及水利 口试(前三试均为笔试),注重应试人的经验及才识
A.注重德才兼备 B.强调出身
C.深受科举影响 D.突出行政能力
16.阅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
年份 内容
1979年 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缺少一大批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
1980年 邓小平提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逐步制定完善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
1981年 陈云提出,从现在起,就成千上万地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让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在各级领导岗位上锻炼
A.国家公务员制度已经形成
B.干部管理实现了现代化
C.党管干部的原则正式确立
D.干部选拔服务改革开放
二、非选择题(5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御史巡按制度经历了一个草创、发展完善和逐步败坏的过程。洪武朝七品御史巡按可纠劾地方任何官员。弘治以后,御史巡按制度发生了变化,巡按御史除独专出巡、举劾事之外,又攫取了不少行政、军事权。明朝统治者不断削减地方官的权力,而派朝官去控制他们,巡按“事在承上而不在恤下”,实际取代了按察司。明代统治者对巡按侵权既没有相应办法防范于前,更没有得力措施制约于后。
——摘编自王世华《略论明代御史巡按制度》
材料二 1978年以来,党内巡视重新被提出来。1990年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明确中共中央以及省一级党的委员会,可以向所辖地区、部门派出巡视工作小组。1996年,十四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正式提出巡视制度,由中共中央选派部级干部开展巡视,并将情况直接报告中央纪委,及时报告党中央。2001年,中共中央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各级巡视制度。2007年,中共十七大第一次将巡视制度写入党章。2009年,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并成立中央巡视组,取代之前成立的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表明派出巡视组的主体不是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而是中共中央和各省区市党委。
(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御史巡按的职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巡按侵权现象。(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6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清政府诏废八股,改试策论,要求各省均于省城改书院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同年10月,政务处会同礼部奏定《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的举人、进士,在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共举行留学毕业生考试七次,大量留学生借此跻身仕途。为筹备立宪,清政府对资政院、咨议局议员的选聘均仿行西方的代议制度,实行选举制。清政府制定了《资政院议员选举章程》《各省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等,对被选举人的资历、身份、财产均作了严格的规定限制。活跃在清末资政院中的议员罗杰、雷奋等人,借此进入政治领域,并在推动清政府的改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鞠方安《试论清末选官制度的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选官制度改革的内容,并分析清末选官制度改革的原因。(12分)
19.(14分)伴随着英国政治现代化的历程,近代文官制度逐渐在英国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财政大臣罗金厄姆为了扩大内阁的权力,于1782年推动议会通过《文官定员法案》等法案,限制国王恩赐官职的权力,把任命文官的权力从国王之手转入到内阁各部门负责人的手中。1805年,财政部还首先设立了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对稳定性。此次改革是英国的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涉及职业道德操守、专业化、任用制度等方面,其首要意义在于将文官及整个文官体系完全纳入了议会的领导之下。
——摘编自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从政治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1855年,在议会专门委员会作出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令,将国王、少数政治寡头和高级文官的恩赐官职特权转交到文官委员会手中,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并任用文官。1870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的方式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英国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通过上述两道法令确定下来,从而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此次改革的政治因素。(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6分)
(3)据材料一、二,简述近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启示。(2分)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朝科举考试概况表
朝代 录取数据 部分状元概括
唐朝 开科264次,《文献通考》记载唐朝共录取进士6427人,据后世考订实际为万人左右;唐代共有369名宰相,80%是进士出身 有姓氏可考者150多人,有籍贯可考者70人,其中南方19人,北方51人
宋朝 北宋 开科81次,录取进士51 66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 有姓氏可考者71人,有籍贯可考者64人,其中南方29人,北方35人
南宋 开科49次,录取进士45 64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 有姓氏可考者49人;有籍贯可考者37人,其中南方37人,北方0人
元朝 开科16次,录取进士1139人 有姓氏可考者33人,有籍贯可考者12人,其中南方2人,北方10人
明朝 开科92次,录取进士24 636人,其中将近一半是寒门子弟 有姓氏可考者91人,有籍贯可考者90人,其中南方80人,北方10人
清朝 开科114次,录取进士26 888人 有姓氏可考者114人,有籍贯可考者114人,其中南方99人,北方15人
——据林白、朱梅苏《中国科举史话》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