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元代陈孚《管仲井》诗中记载:“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该诗说明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解析】据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私田合法化的现象破坏了井田制度,维系分封制的经济基础遭到破坏,说明当时分封制度受到冲击,D项正确;“礼乐制度不复存在”说法过于绝对,礼乐制度依然存在,只是被严重破坏,排除A项;当时王位世袭制始终存在,并没有消亡,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血缘关系,不能说明宗法制度开始解体,排除C项。
2.汉承秦制,重要事务先由丞相组织百官朝议。汉代朝议本身虽不能作出决定,但可以向皇帝提供意见,由皇帝决定。这说明汉朝( )。
A.朝议对皇权没有制约
B.相权比秦朝有所扩大
C.决策过程有理性成分
D.朝议制度已有名无实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汉时期,百官朝议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这体现了决策的理性色彩,C项正确;皇帝决策前需要朝议,说明朝议对皇权有一定制约,“没有”一词太绝对,排除A项;汉朝的朝议制度和秦朝相似,相权扩大没有体现,排除B项;“朝议制度已有名无实”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3.元朝的行省制度不是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它的实行既是为了避免宋代过度分权造成行政效率低下,也是为了避免出现类似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局面。这说明行省( )。
A.主要着力于政治与军事控制
B.是地方行政制度调整的产物
C.彻底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D.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机构
【解析】从题干中的“既是为了”“也是为了”可以看出,元朝行省制的设置是在吸取以前地方行政制度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产生的,故选B项;元朝行省制度对地方的管理不仅包括政治与军事控制,还包括经济等方面,排除A项;C项“彻底”说法太绝对,排除;D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4.宋、元、明三朝监察官员的选拔基本遵循“台官自选”的原则;清朝顺治时期则规定:“科道官考选、差遣、内升、外转俱候朕裁定,永著为例。”这一变化( )。
A.实现了监察权力的独立
B.削弱了地方政府的权力
C.扩大了监察官员的职权
D.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元、明三朝监察官员的选拔基本遵循“台官自选”的原则,而清朝则是“俱候朕裁定,永著为例”,这说明监察官选拔权集中到了皇帝手中,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D项正确;根据清朝时期“俱候朕裁定”可知,监察权并未独立,排除A项;题干不涉及地方政府,无法得出地方政府权力被削弱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只提及了监察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不涉及监察官员的职权,排除C项。
5.孟德斯鸠认为,古罗马政体的优良之处在于:它自建立以来,借助人民的精神、元老院的力量和某些官员的威望,使所有滥权行为都得到了矫正。他意在强调罗马政体( )。
A.蕴含着权力制衡的因素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是三权分立思想的源头
D.避免了绝对权力
【解析】根据材料“借助人民的精神、元老院的力量和某些官员的威望,使所有滥权行为都得到了矫正”可知,古罗马政体利用人民、元老院和有威望的官员对权力机构进行限制,防止滥权行为发生,这体现了古罗马政体蕴含着权力制衡的因素,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社会矛盾缓和的问题,排除B项;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是在洛克的分权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排除C项;“避免了绝对权力”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6.金雀花王朝君主的加冕仪式包括认证、宣誓、涂圣油、被授予王权象征物、登基等,其中涂抹圣油指大主教将圣油涂抹在君主手上、胸部和头上,其被视为最神圣的环节。据此可以推断,金雀花王朝属于( )。
A.古巴比伦 B.古代希腊
C.中古英国 D.笈多帝国
【解析】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将基督教大主教涂圣油作为新王获得神圣权力的象征,说明基督教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描述符合中世纪的英国,C项正确;古巴比伦没有基督教,排除A项;古代希腊也没有基督教,排除B项;笈多帝国时期,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排除D项。
7.漫画既是语言的艺术,也是评议的艺术。仔细观察右侧漫画信息,它意在说明( )。
A.邦联制下美国政治窘境
B.联邦宪法导致弊端丛生
C.分权制衡影响政府决策
D.三权分立破坏政治民主
【解析】漫画反映的是政府决策受到三权分立的影响,也就是政府决策受到分权制衡的影响,故选C项;三权分立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体制,而不是邦联制,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三权分立,而不是联邦宪法,排除B项;三权分立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排除D项。
8.有学者认为,“内阁大臣开始是作为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又以国王的名义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只在必要时向国王请示”。该观点意在说明英国( )。
A.首相拥有立法权 B.制度变革呈现渐进特征
C.首相与内阁共进退 D.议会丧失中心地位
【解析】据题干“内阁大臣开始是作为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又以国王的名义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只在必要时向国王请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也就是英国制度变革呈现渐进特征,B项正确;在英国,议会掌握立法权,首相掌握行政权,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首相与内阁共进退,排除C项;近代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排除D项。
9.“辛亥革命后,称中国为‘中华民国’,说明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是这个地方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号,‘中华民国’只是将其具体化;说明自此后,‘中国’的概念由文化、地域和模糊的指称变为正式被赋予了明确的政治含义。”材料认为辛亥革命( )。
A.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和累积性
B.有利于近代政治观念形成
C.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国家认同
D.部分地完成了反封建任务
【解析】题干提及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概念由文化、地域和模糊的指称变为正式被赋予了明确的政治含义”,故选C项;题干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更加明晰了“中国”的含义,而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传承性和累积性,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国家观念的具体化,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反封建,排除D项。
10.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 )。
A.性质是工农民主的政权
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
C.适应了当时战争的需要
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
【解析】据材料“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并结合所学可知,边区政府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民主专政,这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共同抗日,适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C项正确;边区政府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民主专政政府,不仅仅是工农民主的政权,排除A项;抗战时期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是国民政府管辖下的特别政府,未脱离国民政府管辖,排除B项;边区政府这种措施是当时中国特殊国情下的产物,不是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
11.民间歌曲往往带有时代印记。下图是中国近代某时段出版的歌曲集《人权之歌》(反饥饿反内战歌选),其中有《人权之歌》《美国货害人精》等歌曲。据此可知,这些歌曲( )。
A.揭露了袁世凯破坏共和的阴谋
B.讴歌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C.激励了全国民众参与抗战的热情
D.批判了国民党倒行逆施的恶行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饥饿反内战”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国统区人民的权益被严重破坏,加上国民党出卖国家利益,以致美国商品大肆倾销,所以这些歌曲批判了国民党倒行逆施的恶行,D项正确;从“反内战”“美国货”等信息可知,歌曲内容与袁世凯时期和抗战时期无关,排除A、C两项;歌曲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排除B项。
12.1990年至2006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等共230多次,其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召开74次。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提出的重大书面意见、建议200多项,均得到中央及政府的重视并被不同程度地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体现出我国( )。
A.协商民主的有效性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根本政治制度
C.开始实践多党合作
D.人民政协代行了人大的部分职能
【解析】据材料“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提出的重大书面意见、建议200多项,均得到中央及政府的重视并被不同程度地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出协商民主的有效性,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时,就开始实践多党合作,排除C项;人民政协是民主统一战线组织,不具备人大职权,排除D项。
13.战国时期,“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商鞅变法则实行“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这说明( )。
A.个人奋斗决定社会关系变动
B.社会关系变化与商鞅变法相互推动
C.商鞅变法打击了旧贵族势力
D.战国时期的大变革造就了商鞅变法
【解析】战国时期,部分社会下层人士的政治地位上升,从“徒步而为相”“白身而为将”可以看出这为商鞅变法创造了条件,而“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故选B项;个人奋斗只是社会关系变动的因素之一,“决定”说法错误,排除A项;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4.王安石主持变法以来,他痛切地感到,“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他认为,唯有“一道德”,才能改变这种“异论纷纷不止”的现象,为此他改革科举和学校教育。这体现的变法原则是( )。
A.重视道德教育和教化
B.加强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
C.以选拔改革人才为主
D.弥合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
【解析】材料表明王安石变法时期,人才匮乏,并且人才的思想也不统一,所以王安石为了统一思想也就是“一道德”,主张改革科举和学校教育。因此其体现的变法原则是加强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讲的是王安石变法重视思想的统一,不是重视道德教育和教化,排除A项;材料的重点是变法者的思想,不是变法原则以选拔改革人才为主,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变法思想不统一,与弥合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无关,排除D项。
15.下图所示为谭嗣同于1898年7月写的家书,其中画线部分文字为:朝廷毅然变法,国事大有可为。这可用来说明( )。
A.百日维新的影响力度
B.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C.维新志士的周密计划
D.思想交锋的激烈程度
【解析】根据材料“朝廷毅然变法,国事大有可为”可知,谭嗣同对维新变法的前景十分乐观,对清政府抱有幻想,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百日维新的影响力度,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维新志士的周密计划,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思想交锋,排除D项。
16.1985年5月,党中央推行教育改革,改革高等教育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和在国家计划外招收少量自费生三种办法……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这表明,我国教育改革( )。
A.厘清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
B.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C.开启了我国高等院系调整的历程
D.解决了国家财政收入紧张的问题
【解析】由“改革高等教育学校的招生计划……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和在国家计划外招收少量自费生三种办法……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可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是通过三种招生方式,统筹教育事业发展,使高等教育人才适应国家、用人单位的需要,结合1985年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可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强调国家、单位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未强调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已开启了高等院校调整,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教育改革,与国家财政关联不大,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52分)
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这一种身份。
材料二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体制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代地方行政制度创新的主要内涵并分析其影响。(9分)
答案 (1)变化: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4分,任答两点即可)
(2)内涵: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3分)
影响:行省制度较好地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省制的开端。(6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的需要……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可得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第(2)问第①小问,据材料二“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可得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第②小问,据材料二“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可得行省制度较好地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据所学行省制度的作用可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省制的开端。
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 从1976年到2013年,美国联邦政府曾关门18次,最短的1天,最长的21天。2013年10月,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及其民主党同僚控制的参议院与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众议院,在医改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参议院多次否决众议院通过的限制奥巴马医改方案的预算案,致使政府因预算“难产”而关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妥协”在调和当时美国国内矛盾方面的具体表现。(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联邦政府关门的原因。(6分)
答案 (1)具体表现:通过确定联邦体制调和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通过确定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产生的规则调和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通过确定黑人的人口折算调和了南方和北方的矛盾。(9分)
(2)原因: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制衡;国会参、众两院同样实行分权,可否决对方通过的法案;美国实行两党制,政治生活受两党利益争夺的影响。(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确定联邦体制调和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通过确定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产生的规则调和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通过确定黑人的人口折算调和了南方和北方的矛盾。第(2)问,根据材料“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及其民主党同僚控制的参议院与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众议院,在医改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参议院多次否决众议院通过的限制奥巴马医改方案的预算案,致使政府因预算‘难产’而关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制衡,国会参、众两院同样实行分权,可否决对方通过的法案,美国还实行两党制,政治生活受两党利益争夺的影响。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
《领到选民证》,20世纪50年代王绪阳绘(局部)
结合所学知识,以“《领到选民证》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2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 论题:《领到选民证》赏析。
阐述:新中国成立后,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广大人民被压迫的现状得到改变。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初步推动了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昭示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显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材料中的“选民证”就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进行准备工作的体现,说明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国家的保障,也说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12分)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20世纪50年代”“选民证”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因此关于《领到选民证》赏析的阐释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对人民民主权利的保障及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国的“边缘崛起”,大的方面来说,是周天子地位日益衰落的结果,是“时势使然”;从小的方面来说,与秦国君主本身的政治理想有关,与秦国前后数位君主的善于用人有关,但是从秦国商鞅变法起采用法家的“耕战”思想作为立国之本来说,可能就已经种下了秦朝“兴也速焉,亡也忽焉”的种子。所以,秦国从崛起到统一再到失败,其中的历史教训是值得汲取的。
——摘编自魏晓立《战国时期秦国统一中国再反思》
根据材料,任选一个角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12分,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答案 示例
论题: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论证:战国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诸家并起,诸侯争霸的时代,秦国作为西北的一个蛮夷之国,并不被东方六国所重视,但秦孝公时期,大力支持商鞅变法。商鞅通过“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使秦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极大发展;通过“军功爵制”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冲击了传统贵族阶层;在地方上推行县制,提高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加强对民间的控制。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国富兵强,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分)
(“示例”仅供参考,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首先,拟定论题,根据材料“从秦国商鞅变法起采用法家的‘耕战’思想作为立国之本来说,可能就已经种下了秦朝‘兴也速焉,亡也忽焉’的种子”可以提炼论题:商鞅变法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其次,围绕提炼的论题“商鞅变法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知识,从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等角度进行详细论述。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元代陈孚《管仲井》诗中记载:“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该诗说明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2.汉承秦制,重要事务先由丞相组织百官朝议。汉代朝议本身虽不能作出决定,但可以向皇帝提供意见,由皇帝决定。这说明汉朝( )。
A.朝议对皇权没有制约
B.相权比秦朝有所扩大
C.决策过程有理性成分
D.朝议制度已有名无实
3.元朝的行省制度不是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它的实行既是为了避免宋代过度分权造成行政效率低下,也是为了避免出现类似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局面。这说明行省( )。
A.主要着力于政治与军事控制
B.是地方行政制度调整的产物
C.彻底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D.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机构
4.宋、元、明三朝监察官员的选拔基本遵循“台官自选”的原则;清朝顺治时期则规定:“科道官考选、差遣、内升、外转俱候朕裁定,永著为例。”这一变化( )。
A.实现了监察权力的独立
B.削弱了地方政府的权力
C.扩大了监察官员的职权
D.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5.孟德斯鸠认为,古罗马政体的优良之处在于:它自建立以来,借助人民的精神、元老院的力量和某些官员的威望,使所有滥权行为都得到了矫正。他意在强调罗马政体( )。
A.蕴含着权力制衡的因素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是三权分立思想的源头
D.避免了绝对权力
6.金雀花王朝君主的加冕仪式包括认证、宣誓、涂圣油、被授予王权象征物、登基等,其中涂抹圣油指大主教将圣油涂抹在君主手上、胸部和头上,其被视为最神圣的环节。据此可以推断,金雀花王朝属于( )。
A.古巴比伦 B.古代希腊
C.中古英国 D.笈多帝国
7.漫画既是语言的艺术,也是评议的艺术。仔细观察右侧漫画信息,它意在说明( )。
A.邦联制下美国政治窘境
B.联邦宪法导致弊端丛生
C.分权制衡影响政府决策
D.三权分立破坏政治民主
8.有学者认为,“内阁大臣开始是作为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又以国王的名义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只在必要时向国王请示”。该观点意在说明英国( )。
A.首相拥有立法权 B.制度变革呈现渐进特征
C.首相与内阁共进退 D.议会丧失中心地位
9.“辛亥革命后,称中国为‘中华民国’,说明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是这个地方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号,‘中华民国’只是将其具体化;说明自此后,‘中国’的概念由文化、地域和模糊的指称变为正式被赋予了明确的政治含义。”材料认为辛亥革命( )。
A.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和累积性
B.有利于近代政治观念形成
C.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国家认同
D.部分地完成了反封建任务
10.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 )。
A.性质是工农民主的政权
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
C.适应了当时战争的需要
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
11.民间歌曲往往带有时代印记。下图是中国近代某时段出版的歌曲集《人权之歌》(反饥饿反内战歌选),其中有《人权之歌》《美国货害人精》等歌曲。据此可知,这些歌曲( )。
A.揭露了袁世凯破坏共和的阴谋
B.讴歌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C.激励了全国民众参与抗战的热情
D.批判了国民党倒行逆施的恶行
12.1990年至2006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等共230多次,其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召开74次。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提出的重大书面意见、建议200多项,均得到中央及政府的重视并被不同程度地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体现出我国( )。
A.协商民主的有效性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根本政治制度
C.开始实践多党合作
D.人民政协代行了人大的部分职能
13.战国时期,“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商鞅变法则实行“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这说明( )。
A.个人奋斗决定社会关系变动
B.社会关系变化与商鞅变法相互推动
C.商鞅变法打击了旧贵族势力
D.战国时期的大变革造就了商鞅变法
14.王安石主持变法以来,他痛切地感到,“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他认为,唯有“一道德”,才能改变这种“异论纷纷不止”的现象,为此他改革科举和学校教育。这体现的变法原则是( )。
A.重视道德教育和教化
B.加强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
C.以选拔改革人才为主
D.弥合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
15.下图所示为谭嗣同于1898年7月写的家书,其中画线部分文字为:朝廷毅然变法,国事大有可为。这可用来说明( )。
A.百日维新的影响力度
B.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C.维新志士的周密计划
D.思想交锋的激烈程度
16.1985年5月,党中央推行教育改革,改革高等教育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和在国家计划外招收少量自费生三种办法……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这表明,我国教育改革( )。
A.厘清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
B.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C.开启了我国高等院系调整的历程
D.解决了国家财政收入紧张的问题
二、非选择题(52分)
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这一种身份。
材料二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体制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代地方行政制度创新的主要内涵并分析其影响。(9分)
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 从1976年到2013年,美国联邦政府曾关门18次,最短的1天,最长的21天。2013年10月,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及其民主党同僚控制的参议院与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众议院,在医改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参议院多次否决众议院通过的限制奥巴马医改方案的预算案,致使政府因预算“难产”而关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妥协”在调和当时美国国内矛盾方面的具体表现。(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联邦政府关门的原因。(6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
《领到选民证》,20世纪50年代王绪阳绘(局部)
结合所学知识,以“《领到选民证》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2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国的“边缘崛起”,大的方面来说,是周天子地位日益衰落的结果,是“时势使然”;从小的方面来说,与秦国君主本身的政治理想有关,与秦国前后数位君主的善于用人有关,但是从秦国商鞅变法起采用法家的“耕战”思想作为立国之本来说,可能就已经种下了秦朝“兴也速焉,亡也忽焉”的种子。所以,秦国从崛起到统一再到失败,其中的历史教训是值得汲取的。
——摘编自魏晓立《战国时期秦国统一中国再反思》
根据材料,任选一个角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12分,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