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 (共23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 (共23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16 10:1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01
科拉超深钻井
科拉超深井是前苏联于1970年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开始的一项科学钻探,其中最深的一个钻孔SG-3在1989年达到12,262米,截止目前,以垂深计算,这个钻孔仍是到达地球最深处的人造物。但是后来由于对钻探难度预想不足,直到1994年钻井最后停止了挖掘。科学家们估计地表到地心间隔6400多公里,而科拉超深钻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目前,世界最深的矿井不超过3千米
最深的钻井,不过12千米
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千米的物质到地球表层
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如何知道地球内部的样子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物质受到强烈的冲击会发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就叫 地震波 。
地震波
横波
纵波
地球内部的“使者”
地震波(横波、纵波)
分类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感受
纵波(P波)
横波(S波)
较快
固、液、气
较慢

上下颠簸
左右摇晃
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
速度增大
纵波变慢
横波消失
2900千米
33千米
小组讨论
内部圈层
内核
地核
地幔
地壳
古登堡界面2900千米
(地幔与地核分界线)
外核
软流层
岩石圈
下地幔
固态物质
1、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觉到上下晃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
2、地震在海洋中发生时,坐在船上的渔民是感觉到上下晃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
先上下晃动再左右晃动;因为纵波的速度大于横波。
只有上下晃动;因为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态中传播,而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
思考
3、哪一种波的破坏性大?黄金逃生时间指?
横波;纵波和横波到达的时间差
地球的外部圈层
02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悬浮物
气 体
氮 78%
氧 21%
组成: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
作用: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2、水圈
概念: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1)概念: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2)分布:存在于水圈(全部)、大气圈(底部)、岩石圈(上部)
3、生物圈
(底部)
大气圈
岩石圈
(上部)
水圈
(全部)
练习
(1)图中 A、B 表示地震波,其中 A 表示 波,B 表示 波,其判断依据是 。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 界面,其判断依据是

C代表 ,它的平均厚度为 千米,主要由 组成。
(3) 图中 F 处,地震波 A 完全 ,地震波 B 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 F 面以上的 E 物质状态为 态,F 面是 界面。
(4) (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G 层叫 ,H层叫


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
莫霍
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
地壳
17
岩石
消失
突然下降

古登堡
E
外核
内核
北京时间2020年5月24日,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为震中所在区域图,●为震中。读下图,完成1-2题。
1.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波速变化是 ( )
A.纵波、橫波波速均变小 B.纵波波速变大、横波波速变小
C.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大 D.纵波波速变小、横波波速变大
B
A
3、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大气圈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练习
4.右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可以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
A.岩石圈、上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下地幔、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5.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f界面时的变化是 (   )
①纵波速度加快  ②纵波速度减慢
③横波速度加快  ④横波速度减慢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一般认为,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来自 (   )
A.a岩层内部 B.c岩层内部
C.d岩层内部 D.e岩层内部
7.下列岩层组合表示岩石圈的是 (   )
A.a+b+c B.a+c+d C.b+c+d D.c+d+e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