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复习专项练——3.词语(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复习专项练——3.词语(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6 11:1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3.词语
1.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驱遗”“摘录”“接触”“聚集”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驱遣想象”“所见所闻”“意境优美”“原始社会”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这句话的主干是“读者会面”。
D.“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这句话是一个假设复句。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②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都没有熄。
③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④喂,你听见了没有?
A.①连词 ②介词 ③副词 ④拟声词
B.①介词 ②连词 ③副词 ④叹词
C.①副词 ②连词 ③介词 ④叹词
D.①副词 ②介词 ③连词 ④拟声词
3.下列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工作者们在会议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B.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让人读了兴趣索然,那就不如无诗。
C.我们的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吹毛求疵。
D.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但许多外出务工的家长却不以为然。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李老师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为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B.张叔叔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C.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有疑问要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耐心解答。
D.教育别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则。
5.下列古人“谦称”“敬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
B.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
C.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
D.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婚姻状况,张三说:“舍妹尚待字闺中。”
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感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猫)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B.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C.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D.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7.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不幸的是,我的太太在管教雁鹅上面花的心血,大半都被我的父亲毁掉。这位老先生特别喜欢雁鹅,尤其倾心公鹅勇敢的骑士风度,他几乎每天都要把它们请到书房旁边、四周都有玻璃围起来的走廊上吃茶,无论怎么对他解说都没用。而且那时他的视力已经很差了,一定要等到他的脚上踩满了鹅粪,他才会悟到这些客人做的好事。
(选自劳伦兹《所罗门王的指环》,有删改)
A.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文中“喜欢”和“倾心”是近义词。
C.文中“旁边”和“四周”是名词。
D.从感彩看,“好事”在文中是褒义词。
8.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不能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
A.大约经历(经过)了一亿年。
B.随着时间的流逝(消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
C.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悲壮)得多。
D.这一地区的战争对平民来说是一场无法躲过的劫难(灾难)。
9.下列诗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飘浮,飘散)
B.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忧伤)
C.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冤枉的样子)
D.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转动目光看)
10.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旋围解(旋转)
B.取义成仁今日事(成全、实现)
C.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估计)
D.旌旗十万斩阎罗(旗帜的总称。这里借指军士)
1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的回答很简单,既不夸大,也非故意轻描淡写。
B.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昧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怡。
C.花园里,百花盛开,蝴蝶翩翩飞舞,这一切都栩栩如生。
D.以上是从各种艺术中信手拈来的几个实例。
12.下列各句中的加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明看了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胸有成竹地说:“我肯定能全部答对。”
B.这次活动从校园欺凌、社交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为大家模拟再现了各种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
C.爸爸上班的地方离家较远,每天早出晚归,朝朝暮暮,从不迟到早退。
D.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
13.长征,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一部恢弘壮丽的伟大诗篇,一座永不磨灭的巍峨丰碑。以长征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灿若明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西方媒体眼中“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①此书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句的主语是“事实”。
B.“不仅……而且……”是一组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C.“长”的第一画和“此”的最后一画都是撇。
D.“真实情况”“采访和考察”“照耀全中国”三个短语结构类型不同。
14.请你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全是并列短语的一项( )
A.报纸杂志声泪俱下仙露琼浆美丽的花园
B.改革开放雄伟壮丽热烈欢迎我和你
C.打扫卫生成绩优异油盐酱醋光辉灿烂
D.莺歌燕舞庄严肃穆交头接耳热烈而粗犷
15.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忽而”“缘故”“立刻”这二个词语都是副词。
B.“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与“今晚夜色朦胧”两句话中的“朦胧”的词性和意思相同。
C.“絮叨起来”“翻了一阵”“立刻搐掇”三个短语类型相同。
D.“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这句话不是比喻句。
16.下列关于语法知识的分析与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疲惫”“黎明”“迷惘”“沸腾”都是形容词。
B.“勒进肩膊”“伤痕累累”“血肉之躯”的短语结构全不相同。
C.“(我)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一句的主干是“(我)是未落的花朵”。
D.“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中的“正在喷薄”是宾语。
1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一个排比句。
B.“奇伟磅礴”“安塞腰鼓”“人工雕饰”“吹动衣衫”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这句话中“江南”“在”“这样”分别是名词、介词、代词)
D.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本句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1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父亲执意要走,他说他惦念屋边的塘,___________,惦念那条跟他一起串东家串西家的大黑狗。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富康车开到父亲身边,但一生都没有坐过小车的父亲却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____________。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服侍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_________,他在为儿子的举止而激动啊。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__________.我顿时百感交集。
A.一脸尴尬 憨憨地笑着 惦念塘边的田 他一脸的幸福
B.憨憨地笑着 惦念塘边的田 一脸尴尬 他一脸的幸福
C.惦念塘边的田 一脸尴尬 他一脸的幸福 憨憨地笑着
D.他一脸的幸福 憨憨地笑着 惦念塘边的田 一脸尴尬
19.在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间都去哪儿了?在这个忙碌的时代,“忙”逐渐成了一种生活状态。有的人因为忙于生计,_______,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有的人因为忙于仕途,_______,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有的人因为忙于玩乐,_______,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放飞梦想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在流淌的时间里经营好自己的幸福人生。
A.淡漠了亲情 淡忘了友情 虚度了年华
B.虚度了年华 淡忘了友情 淡漠了亲情
C.淡漠了亲情 虚度了年华 淡忘了友情
D.淡忘了友情 淡漠了亲情 虚度了年华
20.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词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徜徉于宁静之中,人生就多了一份韵律、多了一种意境。在月下,感受大地之静美,望____________、揽____________、听天籁之音、赏梅花弄影;在雨中,感受自然之清新,观梧桐细雨、眺____________、闻____________、恋雨打芭蕉,宁静如诗。
①空中响雷 ②繁星排空 ③远山迷蒙 ④夜风入怀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这句话的主干为“读者和作者会面”。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性判断。①句中,“只”是“仅仅”的意思,是副词;②句中,“和”是“跟,同”的意思,是连词;③句中,“为了”表目的,是介词;④句中,“喂”表示呼唤,是叹词。故选C。
3.答案:B
解析:A.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使用错误。C.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用词不当。D.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合语境,可改为“不以为意”。
4.答案:C
解析:“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此处是向老师请教,使用有误。
5.答案:B
解析:“令堂”,指对别人母亲的尊称,敬辞。
6.答案:C
解析:C项中的“快乐”是褒义词,其他三项中的加粗词语都是贬义词。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语文综合知识的能力。D项,从“一定要等到他的脚上踩满了鹅粪”分析,“好事”在此处属于褒义贬用,这里应为贬义词。
8.答案:C
解析:“悲惨”形容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悲壮”指悲哀而雄壮。
9.答案:C
解析:ABD.正确;C.有误,枉然意思是徒劳无功,浪费时间。得不到任何收获。故选:C。
10.答案:A
解析:旋:不久、随即。
11.答案:C
解析: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使用对象有误。
12.答案:C
解析:朝朝暮暮:本指每天的早晨和黄昏;后指从早到晚,整天。用在此处望文生义。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法知识和汉字的笔顺笔画。A.错,第①句的主语应是“此书”;B.错,“不仅……而且……”是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C.错,“长”的第一画是撇,“此”的最后一画是竖弯钩;D.表述正确,“真实情况”是偏正短语,“采访和考察”是并列短语,“照耀全中国”是动宾短语,三个短语结构类型不同。故选D项。
14.答案:D
解析:A项,“声泪俱下”是主谓短语,“美丽的花园”是偏正短语。B项,“热烈欢迎”是偏正短语。C项,“打扫卫生”是动宾短语,“成绩优异”是主谓短语。
15.答案:D
解析:A.“缘故”是名词。B.前一个“朦胧”是动词,后一个“朦胧”是形容词,并且意思也不相同。C.“絮叨起来”与“翻了一阵”都是动补短语,“立刻撺掇”是偏正短语。
16.答案:B
解析:A.“黎明”是名词,“沸腾”是动词。C.主干应是“(我)是花朵”。D.“正在喷薄”是句子的补语。
17.答案:B
解析:“安塞腰鼓”和“人工雕饰”都是偏正短语。
18.答案:C
解析:通读语段,抓住提示性词语,从语言的连贯、内容的衔接等角度恰当判定。如第一处横线前“他说他惦念屋边的塘”,那紧接着就应该闸述跟“塘”有关的事物,据此可确定选C。
19.答案:A
解析:第1个横线处,下文语境是“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所以自然选“淡漠了亲情”;第2个横线处,下文语境是“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所以自然选“淡忘了友情”;第3个横线处,下文语境是“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放飞梦想的机会”,所以自然选“虚度了年华”。
20.答案:A
解析:根据“在月下”,可推断出“望”与“繁星排空”搭配,“揽”与“夜风入怀”搭配;根据“在雨中”,可推断岀“眺”与“远山迷蒙”搭配,“闻”与“空中响雷”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