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气温的变化与分布——2025届初中地理中考复习世界自然地理模块分析练
一、思维梳理
二、易错点拨
1.气温的观测
(1)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气温是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
(2)观测项目:实时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
(3)观测仪器:主要有温度计、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这些观测仪器放置在百叶箱中。
(4)百叶箱的作用:能让空气自由流通,防太阳对仪器的辐射,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保证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
(5)在我国,人工观测记录气温一般在每天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各进行一次。
2.气温变化曲线图的判断方法
在气温变化曲线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气温。具体方法如下:
找极值:即找出气温最高、最低的月份和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数值,可判断该地所在半球、计算气温年较差。
看弯曲:即看气温曲线弯曲程度的大小。无论气温日变化图还是年变化图,曲线弯曲程度大,说明气温的日较差或年较差大;弯曲程度小,说明气温日较差或年较差小。
析变化:即分析气温的变化,确定温度带。(以北半球为例)
三、知识演练
读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8℃ B.17℃ C.23℃ D.34℃
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
A.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C.内陆气温日较差比沿海大 D.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下表为我校气象站某天2:00、8:00、14:00、20:00四个时刻观测的气温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时刻 ① ② ③ ④
气温(℃) 6 18 8 12
3.上述四个时刻,14:00记录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这天气温日较差大概为( )
A.10℃ B.12℃ C.小于10℃ D.大于12℃
某日,隆回县受寒潮影响急剧降温,海拔约1490米的望云山山顶出现雾凇冰挂美景,吸引人们上山欣赏。望云山山麓中某村海拔290米,当日该村平均气温3.2℃,没有出现结冰现象。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5.理论上望云山山顶当日的平均气温是( )
A.0℃ B.4℃ C.-4℃ D.-5℃
6.材料中所描述的望云山山顶和山麓景观差异,说明影响气温的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纬度分布 C.海拔 D.人类活动
下图为“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据图,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陆地上的等温线较海洋平直 B.年均温最低的区域在南美洲
C.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D.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8.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 )
A.①地所在等温线南北延伸 B.②地年均温为20℃
C.③地等温线分布最为密集 D.④地气温低于10℃
9.关于①地~⑤地间气温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地高于②地——海陆位置 B.②地低于③地——纬度位置
C.③地高于④地——海陆分布 D.④地低于⑤地——地形
研学期间,同学们发现当地气温与路面(硬化)温度差异较大。下图为当地某路段冬、夏季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和冬、夏季路面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表示夏季路面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根据该路段冬、夏季平均气温日变化推断,该路段最可能位于( )
A.贵州省 B.青海省 C.河北省 D.湖北省
如图是世界局部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 )
A.等温线陆地比海洋平直 B.等温线北美洲较南美洲稀疏
C.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 D.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13.①地气温高于②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半球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陆分布 D.地形
学校气象站招聘气象员,试帮助他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甲、乙、丙三个同学会正确读图的是(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三人都正确
15.气温曲线图2符合“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气温的变化: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通常用气温曲线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
(2)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____月气温最高,____最低;海洋上____月气温最高,____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3)计算图中气温日较差大约是____℃,气温年较差大约是____℃。
17.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北半球不同数值的等温线共有______条,其中最大数值是______℃,该地位于______洲。
(2)甲地气温在0℃______(填“以上”或“以下”)。其影响因素为______。
(3)从走向、数值变化、疏密三个方面描述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总体规律。______。
18.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因素。
(2)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在____℃以上,南、北极圈内年平均气温在____℃以下。
(3)____洲是世界最冷的大洲,____洲是世界最热的大洲。
(4)图中甲地为我国的青藏高原,甲地是个____(填“高”或“低”)温中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
(5)南、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____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夜晚砂石降温比水快,砂石温度低于水;白天砂石升温比水快,砂石温度高于水,因而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34°℃,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白天陆地(砂石)升温比海洋(水)快,陆地(砂石)气温比海洋(水)高,夜晚陆地(砂石)降温比海洋(水)快,陆地(砂石)气温比海洋(水)低,故该模拟实验可以用于说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地球同纬度地带,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不能说明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沿海降水多于内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00时的气温是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四个时刻中②记录的气温最高,故为14:00记录的气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答案:B
解析: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差值,图示记录的气温中①时刻气温最低,为6℃,②时刻气温最高,为18℃,故这天气温日较差大概为12℃,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望云山山顶海拔1490米,望云山山前中某村海拔290米,当日该村平均气温为3.2℃,其海拔相差1490-290=1200米。故望云山山顶当日的平均气温是3.2℃-1200/100×0.6℃=-4℃,C正确。故选C。
6.答案:C
解析: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材料中所描述的望云山山顶和山麓景观差异,说明气温受到地形(海拔)影响,C正确。故选C。
7.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随着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C正确;读图可知,海洋上的等温线更为平直,A错误;读图可知,年均温最低的区域在南极洲,B错误;海陆位置对气温变化影响较小,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
8.答案:D
解析:④地是安第斯山脉,海拔高,距离最近的是10℃等温线,所以气温低于10℃,D正确;①地所在等温线东西延伸,A错误;读图可知,②地位于-20℃等温线上,年均温是-20°C,B错误;读图可知,③地等温线分布较为稀疏,C错误。综上所述,故选D。
9.答案:D
解析:④地和⑤地纬度大致相同,④地位于安第斯山脉,海拔高,所以气温低于⑤地,D正确;①地气温高于②地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①地纬度更低,A错误;读图可知,②地和③地纬度接近,②位于陆地上,③位于海洋上,海陆位置导致两地气温差异,B错误;③地气温低于④地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④地纬度更低,所以气温更高,C错误。综上所述,故选D。
10.答案:A
解析:高速公路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强,因此路面温度一般高于近地面大气的温度,故图中①③曲线表示路面温度日变化,②④曲线表示近地面大气的温度日变化,B、D错误;夏季路面温度高于冬季路面温度,因此①曲线表示夏季路面温度日变化,A正确,C错误。故选A。
11.答案:B
解析: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④曲线表示冬季该地大气温度的日变化,该地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C,湖北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冬季平均气温高于0℃,D错误;青海省冬季气温较低,夏季平均气温16℃左右,符合④曲线表示的气温特点,A正确;当地最高气温时,一般是当地的14:00,而此时是北京时间16:00左右,说明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排除东部的河北省和黑龙江省,B、C错误。故选A。
12.答案:D
解析:海洋表面比较均匀,对气温影响较小;陆地地形复杂,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多,所以海洋上的等温线较陆地平直,A错误;由图可知,等温线南美洲较北美洲稀疏,B错误。北半球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南半球相反,C错误;读图可知,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这是纬度因素对气温的影响,D正确。故选D。
13.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①地所在北回归线及其附近,年平均温度是20℃。②地所在的等温线为年均温为10℃-20°℃之间,且靠近10℃,①地气温高于②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B正确;两点都属于同一半球,A错误;两点均位于大洋上,C、D错误;故选B。
14.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同学俯视,读数偏低;乙同学平视,读数是正确的;丙同学仰视,读数偏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答案:C
解析:早穿皮袄说明气温很低,午穿纱说明气温高,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现象说明昼夜温差大,四条气温曲线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③,所以气温曲线图2符合“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是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答案:(1)14;日出前后
(2)7;1;8;2
(3)7(范围:6-8);30(范围:28-33)
解析:(1)气温是大气的温度,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2)一年中,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海洋气温比陆地气温慢一个月,北半球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1月气温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气温最高,8月气温最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3)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图中一天中的最高气温约为31℃,最低气温约为24℃,气温日较差大约是31-24=7℃。气温年较差等于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减去—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图中一年中的最热月气温约为25℃,最冷月气温约为-5℃,气温年较差大约是25-(-5)=30℃。
17.答案:(1)六;30;非;
(2)以下;地形因素;
(3)南半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南半球等温线自北向南数值变小;海洋上等温线分布稀疏,南极大陆等温线分布稠密。
解析:(1)据图可知,北半球不同数值的等温线有30℃,20℃,10°℃,0℃,-10°℃,共5条不同数值等温线,最大数值是30℃,位于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之中。
(2)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故其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3)从走向上看,图示南半球等温线主要呈东西走向,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大,陆地分布较少;从数值变化上看,南半球越往南等温线数值越小;从疏密程度上看,南半球海洋上等温线分布较稀疏,南极洲大陆上等温线数值较低且分布较稠密。
18.答案:(1)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
(2)20;-10
(3)南极;非
(4)低;海拔高、气温低
(5)南;南半球海洋面积广
解析:(1)从图中看,等温线和纬线呈平行状态,且随着纬度的增高气温逐渐降低,能看出气温的分布受纬度因素影响。
(2)读图,南、北回归线之间气温在20℃以上,南、北极圈内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
(3)找到最低气温数值和最高气温数值,可看出南极洲气温最低,非洲气温最高。
(4)甲地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受山地影响,形成一个低温中心。
(5)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是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