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粤科粤教版 六年级上册
地球上的生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向高等的方向发展、演变的,这就是生物的进化现象。
寻找鸟类的祖先
很多科学家都认为,鸟类是由一些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观察古代爬
行动物、始祖鸟的化石或图片,并与现代鸟类进行比较。根据它们的特征,推
断哪种动物可能是鸟类的祖先。
寻找鸟类的祖先
家鸽
观察古代爬行动物、始祖鸟的化石或图片,并与现代鸟类进行比较。根据它们的特征,推断哪种动物可能是鸟类的祖先。
寻找鸟类的祖先
耀龙复原图
始祖鸟复原图
家鸽
在挖掘不同的地层时,人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古代动物的遗体或遗迹。这些动物的遗体和遗迹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化石。
化石就像记录地球生命的一本百科全书,它显示出地球上的物种在漫长的历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因此,化石是人们认识生物进化过程的一种重
要的证据。
寻找鸟类的祖先
这块化石里能见到一条长长的尾椎骨。
寻找鸟类的祖先
始祖鸟化石
化石的科学价值
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
中华龙鸟化石
1870年的一天,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在吃晚餐时,突然发现火鸡骨架与恐龙骨骼非常相似,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后来,古生物学家们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像鸟一样的恐龙化石。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辽宁等地发现了一系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这些都为恐龙与鸟类的亲缘关系提供了极为关键的证据,充分证实了鸟类起源于某种恐龙的假说。
英国的博物学家
赫胥黎
提出的假说:
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化石提供的证据:
恐龙化石骨骼与火鸡骨架非常相似。
古生物学家们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像鸟一样的恐龙化石。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辽宁等地发现了一系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
化石的科学价值
化石的科学价值
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
中华龙鸟身体体型较小,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嘴里有牙齿,尾椎很长。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后腿较长,适宜奔跑。同时,它从头部到尾部都覆盖着像羽毛一样的东西。
观察古代爬行动物、原始鸟类和现代鸟类的标本,将其特征记录在表中。
寻找鸟类的祖先
寻找鸟类的祖先
有牙齿、爪、尾椎骨
有牙齿、爪、尾椎骨、羽毛
无牙齿和尾椎骨、有羽毛
爬行类
鸟类
生物进化经历了数亿年甚至数十亿年的漫长历程,其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变
化。但在进化过程中,每一种生物在它们的身体结构中会或多或少地留下一些
进化的痕迹。这些痕迹是否能帮助我们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呢?
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吗
长尾猴
狐蝠
虎鲸
猴生活在树上,蝙蝠在空中飞行,而鲸生活在水中。这三种哺乳动物的外
部特征并不相同,那么它们的内部结构是否也完全不同?能否在它们的体内找
到进化的痕迹?
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吗
长尾猴
狐蝠
虎鲸
比较猴、蝙蝠和鲸的前肢骨示意图,观察它们的结构有什么相似之处。
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吗
猴
蝙蝠
鲸
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吗
根据骨骼的排列方式和形态特点,用橡皮泥制作动物前肢骨模型。先用橡
皮泥做出猴的前肢骨模型,再改变猴的前肢骨模型中骨块的位置和形态,尝试
拼出蝙蝠、鲸或其他哺乳动物的前肢骨模型。
用橡皮泥做骨骼模型
用橡皮泥做骨骼模型
1、先用橡皮泥做出猴的前肢骨模型
2、再改变猴的前肢骨模型中骨块的位置和形态
3、尝拼出蝙蝠、鲸或其他哺乳动物的前肢骨模型
实践 用橡皮泥做骨骼模型
用橡皮泥做骨骼模型
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动物的进化过程
动物的进化过程
生物的进化
现代马是怎样进化而来的?
动物的进化过程
动物的进化过程
化石的科学价值
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于1912年正式提出的。他根据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的轮廓非常相似等资料,提出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陆连在一起,是一块联合大陆的假说。这一假说经由他所搜集到的2.5亿年前横贯南部各大陆的相同的岩石和化石得以证实。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的另一个证据——地壳之下缓慢移动的岩浆导致大陆板块的移动,使大陆漂移说得以正式确立。
德国气象学家
魏格纳
提出的假说:
大陆漂移说提出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陆连在一起,是一块联合大陆。
化石提供的证据:
魏格纳收集到一块2.5亿年前横贯南部各大陆的相同的岩石和化石,证明了这一假说。
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了另一个证据——地壳之下缓慢移动的岩浆导致大陆板块的移动。
这一假说经由他所搜集到的2.5亿年前横贯南部各大陆的相同的岩石和化石得以证实。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的另一个证据——地壳之下缓慢移动的岩浆导致大陆板块的移动,使大陆漂移说得以正式确立。
化石的科学价值
化石的科学价值
科学家分别在印度、澳大利亚、南美洲、非洲南部、南极洲发现了舌羊齿植物群,这些在陆地上生长的植物不太可能跨越大洋进行迁徙。
说明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是一块联合的大陆。
如果我们将这几个大陆拼接起来,可以发现这一植物群呈现出连续的带状分布。一些陆生脊椎动物化石也提供了相似的证据。
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
化石的科学价值
1831年12月,英国人达尔文登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一次环球科学考察。在航行中,他采集了大量的生物标本和化石。5年的航行结束后,他回到了故土,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整理,并思索自己发现的东西。他认为,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发展而来的,现存的各种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正是通过自然选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地发展着、进化着。
化石的科学价值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震惊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后来的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地层生物化石的研究证实了进化论。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
提出的假说:
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发展而来的,现存的各种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提出者:
英国生物学家
达尔文
化石的科学价值
化石为上述科学假说的成立提供了哪些证据?
√
恐龙化石的骨骼与火鸡骨架非常相似。
古生物学家们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像鸟一样的恐龙化石。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辽宁等地发现了一系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
化石的科学价值
学科学 爱科学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