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认识“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懂得作者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懂得作者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2.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等10个词语。
2.了解“鸟的天堂”在傍晚时的景色特点,感受大榕树的无限生机,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大榕树的静态美。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指名答)
2.教师引入:是的,杭州和苏州的风景美丽如画,就像天堂一样。那“鸟的天堂”是个怎样的地方呢?(“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儿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今天我们将和大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3.板书课题:鸟的天堂。(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老师直接以俗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引入课题,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诱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向往之情,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 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并反馈自学情况。
(1)检查字词。
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灿烂 白茫茫 船桨 规律 一簇簇 不计其数 榕树
缝隙 照耀 应接不暇 颤动 静寂 抛在后面
(2)指导生字书写。
“桨”:划船工具,多为木制,因此是木字底。要写得上窄下宽,“木”横要长,竖出头要短。
“暇”:借助日字旁,理解“暇”与时间有关,并在“应接不暇”中理解字义,不要写成目字旁。
2.引导思考:同学们,“鸟的天堂”在哪里呢?“鸟的天堂”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并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
课件出示:
作者一共(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 ),看到了( );第二次是在( ),看到了( )。
预设:作者一共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一株静静的茂盛的大榕树,却看不见一只鸟;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众鸟纷飞的热闹场景。
3.教师小结:看,××同学说得多好啊!学会概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同一株榕树,在不同的时间,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的方式既联系了生活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正式学习课文内容之前通过学生自学字词,教师指导书写生字,扫清阅读障碍,为学习文本作铺垫。让学生填空、概括课文内容,不仅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也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 走近榕树,品味写法
1.过渡: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写出了“鸟的天堂”两种不同的美,让我们先走近傍晚时候的大榕树。课文中写榕树的文字有好几处,请默读第5~9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并说说你的理由。(生认真默读)
预设:作者是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文中说“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说明“我们”是慢慢接近榕树的。
2.启发思考:你真会读书!请再默读描写榕树的句段,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生再次默读)
预设一:这是一株枝繁叶茂的榕树。
预设二:这是一株生机勃勃的榕树。
预设三:这是一株生命力旺盛的榕树。
预设四:这是一株巨大的榕树。
3.引导体会榕树的“大”。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①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榕树枝干的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②重点体会“真”字。句中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课件出示:
真:①真实,跟客观事物相符合,跟“假”相对。②清楚,显明。③副词,确实,的确。④本性,本原。
预设:第一个“真”的意思是真实的,本来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实、的确。这句话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2)“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出示大榕树的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根?(体会大榕树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课件出示:
(3)“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①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约16亩,约10666平方米) 课下大家丈量了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相当于多少间教室?
②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榕树实在太大了)
③指名朗读描写大榕树的语句。
4.深入引导,体会榕树生命力的旺盛:是的!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出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的?
课件出示: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6.指名读句,谈体会。
(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预设:“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写出了树叶之多。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预设:“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写出了叶子之绿。
(3)引导思考:写叶子的多和绿,我们也会啊。老师也写了两个句子,请大家比较一下。
课件出示:
·叶子多,叶子绿。啊,真漂亮!
·那树叶真是多啊,多得不得了啊!叶子还绿,片片绿得发亮啊!生命力多么旺盛!
(4)比较感悟:同学们,你们是喜欢巴金爷爷写的句子还是喜欢老师写的两个句子呢?说说你的理由。(生静静思考)
预设一:我觉得巴金爷爷的“堆”字用得特别好。因为树叶都堆在一起,没有任何缝隙,显得很茂盛、很稠密。
预设二:“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叶子又绿又亮,绿油油的,说明生命力十分旺盛。
预设三:我觉得“颤动”一词写出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因为作者好像看见树叶在生长。
7.教师小结:大家说得太好了!“颤动”这个词语,只有巴金先生才写得出来。片片绿叶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那是生命在颤动,其实,也是作者的心在颤动。因为他已被深深地感染了,所以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8.体会静态描写:同学们,作者从远到近,写了一株枝繁叶茂、生机勃发的大榕树。此时的大榕树安静又充满生机,呈现出一种静态的美。这种对事物静止状态的描写,我们把它叫作“静态描写”。那这段文字应该怎么来读呢?
9.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教师的朗读节奏。(感悟舒缓的节奏,感受赞美中蕴含着深情)
(2)指名读,教师指导。朗读时要读出赞美、感慨的语气,如“那么多”可拉长字音,突出绿叶多;“堆”重读,“明亮、照耀、颤动”可读响亮,让人感受到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3)课件播放视频《美丽的大榕树》。(学生观看视频,教师配乐朗读第5~8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充分抓住重点描写榕树的句子,通过不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体会感悟能力,在读中体会用词的准确,对比阅读领悟作者的静态描写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有关“鸟的天堂”的视频资料,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作用,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再现文字描写的生动,图文结合加深印象,激发兴趣。
四 回味感受,小结写法
1.回顾小结: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枝繁叶茂,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作者对榕树的大,以及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我们通过对课文这部分的学习已经欣赏到了一幅美丽的静态图。
2.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摘录喜欢的段落,写赏析。
(3)师:傍晚“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可是第二天早晨,却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情景,作者写得特别精彩。请同学们课后读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了解“鸟的天堂”傍晚时的景色特点,感受榕树的无限生机,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大榕树的方法。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味第10~14自然段,感受鸟儿的欢腾雀跃,懂得作者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2.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其实在这棵树上栖息着无数只小鸟。第二天清早,作者又来到这里,有幸目睹了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你们想看吗?(课件出示百鸟纷飞图)
2.引导想象:请大家静静地看,仔细地看,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观看视频资料)
3.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观看视频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借用视频资料让学生感悟百鸟腾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为后文学习作铺垫。
二 走进鸟群,感受热闹
1.引发思考:“鸟的天堂”里的鸟儿生活得怎么样呢? 巴金爷爷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2.学生默读课文描写鸟的这一部分,边读边画边想,读完以后,说说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课件出示第12~13自然段)
(1)教师引导:这部分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来梳理一下:先写周围是静寂的;接着写一声鸟叫,一只鸟儿飞起,这叫“一鸟飞鸣”;然后,第二只,第三只,许多只,树上变得热闹起来,“我”应接不暇,这叫——(生齐说)百鸟飞鸣。作者最后写一只画眉鸟,你们看,写得多有条理呀!这也值得我们学习。
出示关键词语:周围静寂、一鸟飞鸣、百鸟飞鸣、一只画眉。
(2)引发思考:“百鸟飞鸣”这一部分作者用的笔墨最多,作者是怎样写出百鸟飞鸣的热闹场面的?像上节课那样,抓住一两个关键地方,大家说一说。
课件出示: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预设一:我觉得“到处都是”写出了热闹欢腾的场面。“到处都是”说明鸟多。鸟多,自然就热闹了。
预设二:从“有的……有的……有的……”可以看出鸟儿自由自在、姿态万千。
教师引导:鸟儿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欢快呀!还有吗?
预设三:还有“应接不暇”,眼睛都看不过来,足以说明鸟多和场面的热闹。
师:作者写“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还写了“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让我们感到很有画面感,这就是作者的——(齐声读)高明之处。
(3)对比朗读。
课件出示: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①这段话的句子都比较短,我想来改一改,请看老师改的——大一点的,小一点的,穿花衣服的,黑不溜秋的,有的站在树枝上欢叫,有的呼啦一声就飞了起来,有的在用力地扑着翅膀。大家觉得老师写得好不好?
②男生读巴金先生写的,女生读老师写的。(学生对比朗读)
③引导发现:老师写的句子长,作者写的句子短。短句,读起来给你什么感觉?(激动、开心,节奏欢快)
④指导朗读:说得真好!老师写得长,显得啰唆,感觉这鸟都飞不起来。而短句,读起来有一种惊喜的感觉。谁能读出这种欢快的节奏和惊喜愉悦的语气?(配鸟鸣声,指名朗读)
(4)感悟写法:(出示百鸟飞翔图)你们看,这就是百鸟飞鸣、欢腾雀跃的场面。这种对事物的变化和活动的描写,叫什么描写?(动态描写)
(5)启发想象:(动情地)孩子们,树和鸟儿幸福相依,多么动人的画面啊!所以,巴金先生在文章最后说,“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呢?谁来把这句话填写完整?
课件出示:
那( )的大榕树的确是( )啊!
预设一:那硕大的大榕树的确是鸟儿们居住的地方啊!
预设二:那生机无限的大榕树的确是鸟儿欢腾雀跃的家啊!
预设三:那茂盛的大榕树的确是鸟的家园啊!
预设四:那巨大的大榕树的确是鸟的王国啊!
3.教师小结:鸟的家园,鸟的王国!课文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枝繁叶茂、生机勃发的大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众鸟飞鸣、欢腾雀跃的场面。画面有动有静,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让人如临其境。
4.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指导:第12自然段从静到动,朗读时要由慢到快。“静寂”要读得轻一点,“忽然”语调要略高,通过轻快的节奏体会景物的动态美。读第13自然段时,语速要稍快,“应接不暇、这、那、另”要重读。
(2)学生朗读、感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关注文本,在学习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部分的过程中充分抓住重点句子,通过不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体会感悟能力,读中体会用词的准确,对比阅读帮助学生体会动态描写的方法和表达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
三 回归文本,感悟写法
1.引导发现:同学们,课文的题目是“鸟的天堂”,开头的四个自然段却没有从“鸟的天堂”写起,前四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生讨论交流)
预设:文章开篇从晚霞、河流、划船出游等写起,描绘了一幅优美、轻松、快乐的出游画面。
2.引发思考:此时作者的心情怎样呢?(平静、愉悦)
3.这样写与后文写“鸟的天堂”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这样写为后文遇到“鸟的天堂”作铺垫 。
4.引导想象:课文分别描写了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同学们,你能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吗?
预设一:第一次看到的是榕树枝繁叶茂的静态场景,第二次看到的是群鸟飞翔的动态场景。
预设二:先写树后写鸟,一动一静,对比强烈。静态描写只写树但处处为写鸟作铺垫,动态描写表面上写鸟,但又与树有关。
5.引导思考:“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呢?
预设: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亲身感受到鸟儿们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和当地农民的保护是分不开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板书:和谐之美)
【设计意图】交流研讨前四个自然段,感悟作者的写作技巧;最后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总体感知文本所蕴含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模仿迁移,领悟表达
1.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节选自巴金先生的《筑渝道上》,请同学们朗读节选片段,结合本篇课文感悟巴金先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情感。
2.作者写安静的大榕树时,句子长短错落,读上去深情舒展,令人陶醉。写百鸟飞鸣、欢腾雀跃时多用短句,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读起来欢快动感让人回味。大家有没有学会这种写法?请模仿“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有的在扑翅膀”来写一段话。可以写你熟悉的游乐园、操场,也可以写马路上、菜市场里的场景。
3.学生认真写,然后交流。
预设一:菜市场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叫卖声,到处都是人影。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在讨价还价,有的在大声吆喝,还有的谈笑风生。
预设二:游乐园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人声,到处都是人影。男的,女的,胖的,瘦的,有的谈笑风生,有的在奔跑嬉戏,有的在玩各种体验项目。
4.教师小结:孩子们,“鸟的天堂”在不同的时间,景色有动静变化,我们生活中的景物也是如此。譬如,校园的一角,早晨宁静,课间变得热闹,傍晚又恢复了宁静。请大家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动静变化,为习作积累材料。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写好!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表达,所以阅读教学既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要表达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过程中就要认真地凭借教材这个例子逐步渗透怎样写的方法。
【板书设计】
22 鸟的天堂
第一次 傍晚 榕树 静态美
第二次 早晨 群鸟飞鸣 动态美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化繁为简,突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
上课伊始,简介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向往之情。字词归类指导识记,教授方法。文本学习引导学生多层面整体感知文本主要内容,再聚焦重点段落,落实语文要素,体会文本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情景朗读,体会动静之美。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实践活动,它既是理解体会课文的方法,也是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在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教师示范朗读,帮助学生感受课文朗读的节奏和语气,借助音乐渲染气氛,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享受动静之美,感悟语言之美。
3.迁移运用,习得动静描写之法。
教学中教师做到了注意发挥课文的“例子”功能,在学生体会了课文“写安静的榕树时,句子长短错落,深情舒展,令人陶醉;写百鸟飞鸣、欢腾雀跃时多用短句,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欢快动感,让人回味”之后,创设语言表达情境,让学生模仿“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的写法,用一段话写写游乐园、操场、马路、菜市场等自己熟悉的场景。创设的语境契合课文片段描写的语言句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样学生就有话可写、有情可发,促进了学生自我语言的构建。阅读要素与习作要素有机结合,读中学写,让语文要素在语言实践中落到实处。
和谐之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